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9篇)

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9篇)

来源:振兴乡镇 时间:2023-10-07 20:10:04

篇一: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始重视涉农专业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涉农专业的重要性

  涉农专业是针对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各个层面和服务需求而开办的专业,涵盖了农业生产与科技、农村经济建设、资源环境管理、农民技能提升等领域。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振兴乡村经济,提高农村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涉农专业恰好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涉农专业的发展需要贯彻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理念,使学生具备行业的专业技能和现代管理知识,培养他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专业的开设和培养,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在于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养。对于涉农专业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助力在于:

  (一)以行业需求作为指导,坚持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培训;

  (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培养适应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并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四)建立与地方政府、农村社区和企业合作,促进学校与当地的紧密联系。

  三、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未来发展

  未来,高等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应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学校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更新;

  (二)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学校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产业,并为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三)学校需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升学和转岗培养,为学生提供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四)与城市的联系和融合,涉农专业应加强城乡融合的理念,鼓励学生到城市工作和生活。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非常重大。涉农专业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现实产业的需求和国家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未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注重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引领涉农专业走向更加成熟和稳健的发展。

篇二: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第20卷第6期2020年11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0No.6Nov.2020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路径研究2程国庆1,(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闽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08)摘要:高素质农民是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力军。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应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充分挖掘潜在培育对象,创新培育工作模式,加快形成社会协同创新的培训体系,加强后续认定管理和相关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科学化水平的培育目标,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20)06-0001-06DOI:10.3969/j.issn.1671-3699.2020.06.001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面向农[1]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水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略对农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当前高职院校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予以深入分析,并针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有效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平。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24号),启动实施了“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在经费、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20〕9号)强调:各地区要“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2]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做好农民满意的培训,一、高素质农民的内涵及特征(一)高素质农民的内涵按照农业部的权威定义,高素质农民又称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较高收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3]。具体表现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并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资金基础且经营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按业务类型分类,高素质农民可分为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二)高素质农民的特征高素质农民作为复合型人才,具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四个核心要素。因此,其特征可概括为先进性、专业性和领军性。一是具有先进性。首先,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此新时代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利用政策机遇,积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育,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做出应有贡献,是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收稿日期:2020-09-18基金项目:2018年度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职业院校专项)“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研究”(JZ180601)作者简介:程国庆(1987-),男,山东青岛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闽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

篇三: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第37卷第1期(2021)河西学院学报Vol.37No.1(2021)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郭倩伶(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王梅太原030024)[摘要]乡村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薄弱环节,振兴乡村是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青年学子则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自当担起乡村振兴的大任。文章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体制机制、基层治理、人才要素四方面内容,分析高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能性,结合高校的基本职能,提出其在人才、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助推措施。[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助推;措施[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20(2021)01-0063-04[DOI]10.13874/j.cnki.62-1171/g4.2021.01.010FeasibilityandPathAnalysisofUniversityUniversity’’sStrategyofPromotingRuralDevelopmentGuoQian-lingWangMei(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Shan’xi030024)Abstract:ThecountrysideistheweaklinkinthebasicmodernizationofChinaandtheconstructionofamodernpower,andtherevitalizationofthecountrysideistheinevitablechoicetorealizetheroadofmodernization.Universi?tiesareresponsibleforcultivatingtalentsforsociety,andyoungstudentsarethedrivingforceofmodernization,sotheyshouldtakeupthegreattaskofruralrevitalization.Thearticleanalyzesthepossibility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ontributetothe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fromfouraspectsofthecurrent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targetre?quirements,institutionalmechanism,grass-rootsgovernanceandtalentelements,andproposesitsmeasurestocon?tributeinthreeaspects:talents,scientificresearchandsocialservices,takingintoaccountthebasicfunctions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Keywords:Ruralrevitalizationstrategy;Collegesanduniversities;Boosting;Measures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乡村建设,对乡村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它呈现的美丽富裕乡村蓝图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为新时代高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指向,高等学校要不断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这个问收稿日期:2020-01-09作者简介:郭倩伶,女,山西文水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王梅,女,山西绛县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63·

  郭倩伶王梅: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题上,多数研究者站在农业院校的立场阐述其服务功能和路径选择,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和普通高校的社会职能,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综合性的实施路径,丰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为新时代高校更有效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90多年的接力奋斗,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的整体发展中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制约现代化发展进程。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总结和创新“三农”政策,把“三农”工作置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中,开始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宽裕,当前乡村发展的总要求转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几字之差折射出了国家对乡村建设的更高要求。“产业兴旺”是要通过产业化发展使农民增收创收,发展互联网+农业和现代化规模的农业。“生态宜居”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治乡村污染问题,养护大自然,打造人与自然相融发展的美丽乡村。“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实践和认识方面的直接体现,不仅要让农民口袋鼓,还要让精神风貌正。“治理有效”是对农村的治理做出了新要求,要做到相关的政策制度有效被村干部、村民理解支持,自主建构相关法令,合力营造文明乡风,真正实现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生活富裕”是对农村地区建设的整体目标,增强农村民生基础建设,扩大农业现代化生产,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二)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转化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2]要满足国民不断提升的追求,需要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能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加快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一体化、城乡统筹发·64·展的涵义,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为未来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提供新的支撑,同时也将成为快速城镇化和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器”和“就业池”。[3](三)完善乡村振兴治理体系从乡村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到乡村治理体系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齐下,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乡村治理新的内容。面对乡村地域广阔、乡情参差复杂的实际,乡村振兴突出村民自治,把自治放在乡村治理的首要位置,让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自我管理监督,广泛行使民主权利,自主营造和谐乡村。法律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是统治者管理的有力工具,法治放在中间位置,突出了法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保障作用,使乡村自治在法律的规范保障下有效发力。[4]同时,把徳治与自治、法治并行,通过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用道徳引领约束规范社会行为,为自治、法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5](四)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工匠,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全方位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应包括土生土长的村民、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技人员、大学生村官、村委干部等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才,各类人才运用不同的技能、不同的才干服务乡村建设。高等学校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地、农业科技的研究基地、政策宣传的高端智库,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保障和支持。二、高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一)政策引领高校的助推服务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和国际合作提升行动”。[6]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广大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运用能力比较低等诸多发展阻碍,而高校肩负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创造科研成果的职能,农村急需高校主动作为,深入农民中开展科学素养和各类生产、营销等实用培

  河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训,为农村输送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文化学历的农业人才,通过科技下乡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二)高校是理论政策的宣传口岸在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大平台。高校应广泛通过开设理论宣讲、主题讲座、党团活动,创新树人方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特色人才。思政课堂应自觉成为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阵地,老师积极为青年学生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内容和深远意义,让学生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发挥精神,真正发挥时代引领作用,结合自身专业专长,促进农村改革落地开花,为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作出新生力量的努力。(三)高校人才的多样助力乡村的发展壮大需要社会全体广泛参与,需广泛调动全社会资源支持乡村发展,使资金、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的资源不断涌向乡村,为乡村的发展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帮助,营造有力发展的社会大环境。[7]高校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力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会农民生活面临的难题,带领村民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搞河桥治理、打坝地,真正改变了梁家河的村容村貌,实现了村民的希望和诉求。[8]当前,高校师生可以深入乡村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现代新型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燃起新农村的星星之火。三、高校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农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更是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9]近几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调推进中,乡村发展现状得到了有力改善,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任务仍然非常迫切。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创造科研成果的使命,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高校和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在振兴乡村中发挥智库作用。(一)联合开展农民学校建设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空心村”不断涌现,坚守农村建设的主体越来越少,要开创农村发展的新格局,提高农民地位势在必行。高校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公民意识形态的工作,面对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主体,必须要挑起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任。例如:浙江省已与浙江农民大学联合举办了“新型农民培训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知识更新培训班”“高级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等,结合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农民输送了专业的科技知识。因此,各类高校可以形成战略联盟,与政府联合建设农民学校,立足农村发展现状和特色,面向农民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提升农民的主体创造力,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顺应农村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输送各个专业的青年才干,助力乡村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农业类选修课、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述乡村利好政策等方式,在校园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培养大学生服务乡村的使命感。如笔者所在学校成立宣讲团,为大学生宣讲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鼓励大学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传播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促进互联网+农产品的繁荣发展,科学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同时,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带动教育结构的改善,从而实现扶志与扶智的相互促进。(三)高校资源整合扶助乡村发展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应进一步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走进革命老区和传统革命教育基地,深入研究当地的红色文化,助力打造思想教育基地,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扶助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共同提升。在招生目标上,与帮扶农村制定长期合作方案,从招生到就业,实现精准助力乡村贫困学生,在子女受教育层面解决农民教育落后问题,同时为乡村发展精准提供人才支撑。高校的就业应持续支持国家“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人才支持规划,帮扶·65·“双创”

  郭倩伶王梅: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当地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还可以邀请乡村创新创意企业来学校开宣讲会、招聘优秀适用人才。通过深入落实干部下乡帮扶、学生实践帮扶项目,通过消费式扶贫、帮购式扶贫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发展,不断完善高校人才扶助乡村发展的制度。(四)特色农业院校对接乡村实际需求农业类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和输送专业型人才的使命。农业类特色院校可以着眼于地方独特需求,直接与农村对接,调整科研方向,开设特色专业,不断提升创新特色。与现代农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联合办学、建立专业实习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攻关技术难题,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担当农村改革发展的智囊,主动为农地种植、畜牧养殖、品种培育等提供科研支持,同时挑选专业学生定期到农村担任技术员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在农村建设特色农业实训示范基地,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引领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释放出了在农村大有可为的信号。高校是社会进步的科学支撑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青年学子则是农村深化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振兴乡村需要高校的有力助推,乡村建设也为高校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动力支撑。因此,高等学·66·校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探求高校和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多方面发力,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农村现代化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马玉荣.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J].中国经济报告,2017(11):15-19.[2]刘须宽.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及其应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83-91.[3]危旭芳.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点与风险防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30(06):92-98.[4]武市红.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与突破.2017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下)[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2018:13.[5]武市红.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与突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12(01):23-30+112.[6]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2019-年)12-教30技]〔http2018:〕//www.gov.cn/xinwen/2019-15号[EB/OL].(2018-12-01/04/29)[7]content_5354819.htm.龙强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9):250-251.[8]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9]张瑞瑞,韩东.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J].学理论,2018(04):242-243.[责任编辑:殷月琴]

篇四: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高职院校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作者:侯丽华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12期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广大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生活幸福。基于此,本文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探析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8)12-10-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下要求。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即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针对这一服务“三农”的重大战略,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服务乡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助力乡村发展和农民幸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下面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探析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

  1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建设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通过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如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制订发展规划、为乡村特色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设计等,增加特色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帮助乡村打造强势产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2017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院校组建专家团助力湖南省安乡县美丽乡村建设,指导该县从形象推广、特色产品设计与宣传、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突出县域地方人文特色、重点塑造特色产品、打造安乡特色和强势产业,为该县美丽乡村建设“把脉开方”,有效助推了安乡县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1]。同时,学院利用学生开展毕业作品设计的机会,组织师生为安化特产黑茶、益阳乡村特产皮蛋等地方特色产品创新包装设计、宣传设计等,开发APP进行网络宣传和销售等,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篇五: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举措及路径分析

  摘要:2018年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此后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我国发展关键战略之一。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各地方政府引导和鼓励职业学校培育职业型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培养出更多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优秀人才,利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最大作用,发展和壮大乡村。本文分析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举措及路径,力求通过分析探索出一条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举措,为乡村振兴培育出高素质、能力强和理论知识水平高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发展举措;路径分析

  前言:现阶段,国家对乡村振兴工作较为关注,良好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合举措发展乡村经济。教育是发展的根本,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人才作为支撑,职业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构成,应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价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和优化专业结构的设置,构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应用型项目的研究,持续为乡村战略实施培育和输出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创设有利条件。

  1.

  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设置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为了使乡村各类产业得到更好发展,使乡村治理结构更加合理与科学,让农民早日过上更加富裕和幸福的生活。职业教育需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本区域的具体情况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健全教学体系,延伸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范围,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设置和结合现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此为乡村振兴培养出符合乡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

  一方面专业结构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并且体现多样化的特征。专业结构保持多样化可以均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创新和优化专业结构,利于培育出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高素质和高技术水平人才,促进产业的发展。

  传统的农业设备相对落后,同时参与农业的人数很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顺势而生。智慧农业应用了信息技术和远程技术,实现了农业的可视化诊断及远程控制,利于对灾变实施智能管控。尽管智能管控对农业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提高对人才的要求。智慧农业需要的人才包括技术型人才、管理类人才。为了满足农村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应在人才培养期间在确保人才结构稳定性基础上体现多元化,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优化和细化专业结构,便于培育出满足智慧农业需求的人才。

  1.

  采用“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复合型人才

  在过去,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产教相互分离问题,采用“双元制”的人才培育模式,参考学徒制育人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现状。把学生带入到各行各业中,让师傅来带领学生去学习,可以节省一些中间的环节,实现精准和高效教学。学校和各行各业之间构建和形成“两点一线”的链接方式,便于精准培育出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各行各业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市场的发展详细情况付一定的报酬给学校,学校会把报酬作为培育人才的资金,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经过培育和实习的学生如果在相关领域做得好,可以直接上岗工作。职业院校为各个企业输入满足其需求的人才,各个学校获得企业报酬,也间接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以服务行业与旅游行业为例,职业院校与服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给予职业院校报酬,职业院校为企业培育服务业人才、乡村旅游专业人才,便于在乡村服务业注入全新的血液,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1.

  积极组织和开展应用型项目的研究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资料显示职业院校构建奖惩制度,对科研成果较多的教师给予奖励,会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职业院校需优先构建奖惩制度,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项目研究,便于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积累经验,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做保障。

  如,职业院校教师可以选择对红色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进行调研,对传统古村落和特色城镇的规划以及生态产业的发展展开研究,对农村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的培训和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对特色农作物和农业种植技术以及机械化设备的开发进行研究,坚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统一。

  因此,我国各个地区的职业学校还需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应用型项目的研究,结合本省或者本区域农业现状、农业特色以及当下先进的种植技术等展开研究,并且以论文的形式总结,丰富理论知识水平和积累经验,以此致力并且服务乡村经济,确保人才的培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如下路径和采取以下几个举措来实现: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设置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采用“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复合型人才;积极组织和开展应用型项目的研究,对农业现状、农业特色以及当下先进的种植技术等展开研究,这样便于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乡村振兴培育出素质高、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利用人才推动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1].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03):94.

  [2]杨顺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关键任务与行动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01):47-52.

  [3]宫雪璐,张红玲.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策略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4):54-57.

  [4]朱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3):108-114.

  作者简介:岳伟1984.05女

  籍贯:山东,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篇六: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0年第11期现代农村科技职教天地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郑传东渊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冤摘要院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使命遥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遥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要巩固已有成果发扬优势袁补齐问题短板袁突破困境院要回归四大基本职能袁聚焦人才培养职能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曰拓展深化科学研究袁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曰聚力社会服务职能袁发挥优势助力乡村发展曰立足文化传承创新袁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升遥关键词院乡村振兴曰高职院校曰基本职能曰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曳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曳,对乡村振兴战略分别进行全面部署和阶段规划,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多次提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相应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其特有的知识、人才、技术优势,是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1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关系1.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于党的十九大,同时被写入叶中国共产党章程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五方面的总要求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村才能充满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内在要求,只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使农村更加适宜居住和生活,农村的生活质量才有保障,农村才能留得住农民、吸引来人才。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表现,也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当前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农民精神风貌都有待提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足够重视、缺乏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途径。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治本之策,只有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才能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将基层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落脚点,乡村振兴最终是为了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足、丰裕,它体现了新时代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1]。要准确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还要厘清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脱贫攻坚重在精准帮扶贫困村民经济收入达到国家标准,主要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在关注经济发展之外,还强调农村人才

篇七: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164?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10.070山西农经/

  2021年10期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教育的助农路径研究□张天喜(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上海201514)摘

  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人才、技术和文化支撑。从高

  职教育助农的现状看,高职教育仍存在院校数量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机制与乡村振兴脱节等问题。对

  此,高职教育应从顶层设计、教育规模和培养机制3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教育;助农文章编号:1004-7026(2021)

  10-0164-02中国图书分类号:G719.2;F320;F592文献标志码:A党的十九大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提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

  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岀,要大力发展面向

  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调整结构布局,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

  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的需要。可见,在乡村

  振兴过程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育作为一种与区域联系较紧密的教育形式,可以最大

  限度地将文化知识与乡村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培育

  新兴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2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教育助农现存的问题2.1“三农”特色的高职院校供给不足教育是推进乡村振兴前进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具

  有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不仅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智力

  支撑,更为其提供了人力资源。但从现有情况看,以农

  业为特色的高职教育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据统计,1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教育助农的必要性1.1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从长远发展看,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国家扶持,更需

  要自我发展的内生力,这种内生力最大的源泉就是人

  才振兴。只有具备适合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才能实

  现乡村振兴,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育的作用必不可

  缺。高职教育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各类高素质的应用

  型人才,而且在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提升新型职业

  农民素质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具有“三农”特色的高职

  院校仅38所,占总数的2.7%

  ;从区域分布看,这些特

  色学校大多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较

  少。但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相对较多且较落后的地

  区,更加需要教育的助力。2.2精通“三农”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推进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现有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

  教师的选择上仍以学历为主,即重视教师的理论基础

  和科研水平,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具备高学历和理论

  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三农”方面的实践经

  验。在这种前提下,涉农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有

  针对性地展开丰富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岀

  现厌学情绪,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叫

  1.2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乡村整体发展较快,经济稳步上升,但农

  村和农业仍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科技研发及

  管理技术落后。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每6.6hm2耕地

  平均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名,从事农业生产的每百名

  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农业教育的就有65人;我国每

  6.6hm2耕地仅有科技人员0.041名,每百名农村

  劳动力中仅有科技人员0.023名,差距非常大。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上

  的支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可以为农村

  培养一批具备管理技术的职业管理人才,从而带动农

  村整体发展。2.3人才培养机制与乡村振兴脱节乡村振兴作为长远规划,需要高职院校配套服

  务,高职院校在培养涉农专业学生时,应根据乡村实

  际情况有计划、有选择性地进行优化。从高职院校的现状看,大多高职院校仍以临时修

  改的模式进行涉农人才培养,而不是从乡村振兴战略

  上进行有意识地规划和培养,地方特色不突岀,使得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理论深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宽度,最终培养岀来的涉农人才与

  乡村振兴脱节。1.3高职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向心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性和创新性等要素成

  为取胜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经济要得

  以发展,农民就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高职教

  基金项目:上海市金山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金山区职业教育对标两区一堡战略的研究"(ZJJT2020-23-1);上海市民办党工

  委项目"建立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四史"融入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2020001)。作者简介:张天喜(1979—),女,吉林白山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经验交流/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教育的助农路径3.1加强高职教育助农发展的顶层设计3.

  1.

  1树立高职教育助农发展理念职业教育目标的着力点在于为工业和商业发展

  服务,其理念主要是为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人

  力和智力资源,很少关注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

  支撑。从高职院校的整体状况看,大多数非涉农院校

  在培养人才方面并未对乡村振兴有明确的目标和方

  案,针对性不强。涉农院校虽然在培养目标上相对明

  确,但在监督落实上存在不足。基于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及时转变观念,树

  立乡村振兴的理念。在政策目标上,应按照“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

  求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从而全面提升高职教育

  为乡村振兴助力的能力。3.

  1.

  2增加“三农”特色高职院校的数量农村土地面积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60%,意味

  着乡村发展在客观上需要更多“三农”特色职业院校

  的智力支持,但“三农”特色高职院校数量明显与乡村

  振兴的面积不相符。因此,在国家对乡村进行政策扶

  持的基础上,应注重“三农”特色高职院校的建设,这

  样才能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3.2扩大高职教育助农发展的规模3.

  2.

  1多措并举,充实涉农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只有具备懂农、爱农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

  出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倡

  导教师认真学习并理解农业相关政策,了解自身的责

  任和使命,真正从思想上关注农村,主动加入涉农教

  师行列。其次,要鼓励教师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勇于

  “走岀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再次,要加大

  激励力度。对于涉农专业教师,应适当增加物质补贴

  和精神赞誉,在留住优秀教师的同时,吸引更多人才

  加入这一队伍中。最后,要积极补充涉农教师的新鲜

  “血液”,从农业一线邀请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来学

  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不局限于原有的教师类型,从而

  扩充涉农专业的教师队伍叫3.

  2.

  2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涉农优秀生源生源质量是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优秀的生源必将为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

  的基础。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在吸引优质生源上加大

  参考文献:-165-宣传力度,进一步在录取分数、生活补助、定向就业等

  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主动深入农

  村,兴农、爱农、学农,让高职教育真正成为新时代培

  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孵化基地。3.3完善高职教育助农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3.

  3.

  1依据地方乡村发展特色,实现特色办学高职教育应依据地方发展特色确立定位。在办学

  上,应根据地方乡村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专业科目及课程安排。同时,应根据乡村产业要求进

  一步实现产教融合,搭建学校与乡村企业之间的合作

  平台,共享资源,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终

  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3.

  3.

  2对接产业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满足乡村振兴需要,是高职

  教育助农兴农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振兴需要高职教

  育与乡村产业真正地融合,以技术带动农村产业升

  级,以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依据

  农村产业需求,发挥涉农专业优势,与地方农村产业

  对接,做好技术和管理的帮扶,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

  的农业知识,丰富农民的技术经验,实现农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例如,针对地区优势,可以开发带有

  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针对农产品受气候影响的问

  题,可以使用监测系统随时监测天气变化,提前做好

  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减少农民损失叫3.

  3.

  3结合“四史”教育,激活乡村文化的“红色密码”

  农村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新时期,高职

  院校扩大农村招生的规模就是希望农村地区的优秀

  青年可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学习新思想,树立正确

  的“三观”,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在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可松懈,应积极通过学校的思

  政课程教学,结合“四史”开发适合农村建设的相关课

  程和教材,使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明确自身的责任,树立为家乡服务的目标。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探

  寻乡村红色路线。通过看、听、学、思,深刻领会乡村振

  兴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激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

  家乡的动力。3.

  3.

  4突破固有助农思维,完善已有育人模式从目前高职育人模式可以看岀,以往的教育仍停

  留在如何从外力上助农的思维固式上,没有从内生力

  上真正实现助农。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还是内生力,需要农民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

  养。通过开发数字化资源、微课程、线上线下联合培养

  和培训等现代教育模式,使新型职业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1]

  孟宪科.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三农发展思想探析[J].学理论,2019(9):11-13.[2]

  杜育红,杨小敏.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6-81.[3惰阳.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2):23-36.(编辑:李唯哲)

篇八: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今,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短缺,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课题和挑战。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动力,更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一、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农村发展需求。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将科技与现代化管理理念引入农业生产。比如,可以通过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方式来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将“互联网+”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

  二、提升农民职业技能

  农民是乡村振兴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帮助其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三、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可以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推广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向农民讲授科学种田、科技施肥等技术,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技术交流等方式与当地农业科技机构合作,共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培养农村青年人才

  农村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策略的重要资源。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可以为农村青年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推进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充分利用高等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长,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村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积极贡献力量。

篇九: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3年谈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路径

  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益。

  一、建立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联动机制

  要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必须建立起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联动机制。在这个机制下,职业教育机构将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二、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模式

  乡村产业多以农民为主,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而职业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模式,就是在适应不同需求的同时,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和质量,提高乡村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三、针对特色产业和就业需求开展技能培训

  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支持,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就业机会。因此,要深入调研乡村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例如,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可以开展专业的工艺流程培训;在旅游业领域可以加强语言、礼仪、服务技能的培训等,这些都将为乡村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四、发挥师资力量,建立师生服务基地

  职业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好师资的作用,建立师生服务基地,为乡村产

  业振兴提供全面的咨询、技术支持、产业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职业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实地教学、实践实训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乡村产业建设中去。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而产学研合作则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实现技术转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职业教育机构要加强与产业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乡村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实现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加强与乡村产业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模式,针对特色产业和就业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发挥师资力量,建立师生服务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才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提高乡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水平。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