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5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5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20:25:10

篇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过程来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全区各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自治区中职、技工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大纲对应的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基本科学素质,并能站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该课程虽然多年来在多所学校已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但作为一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从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着眼于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我们有必要把该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秉承“系统工程建设”的理念,不断地去完善它。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课程建设总目标

  本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标准及课程考核体系、规范教学文件、教学资料和创建适用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得

  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

  三、课程建设依据

  我校承担着我区商贸流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断重视,近年来学校生源结构变化较大,加上信息化技术更新频繁,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任务不断加大,特别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年下发的《关于在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和等级考核的通知》(新教职成〔2007〕1号)文件和中职、技工学校在能否很好地推动我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水平,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等工作的实施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四、课程建设思路及步骤实施阶段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改进,长期积累和沉淀。结合本课程特点,建设思路和步骤分如下阶段实施: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总体设计与步骤实施阶段—分析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明确课程建设目标-确定课程建设内容—建设保障-实施—总结—持续改进。

  (一)分析就业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承载着培养全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潜在行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为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学生实习、就业所在的企业进行调查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请毕业生返校座谈等与企业沟通方式,了解社会对技工学生的需求,从而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教学目标,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同时,积极参与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从而将企业需求和发展的信息反馈到教学中,使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具有前瞻性。

  (二)课程总体设计与步骤实施阶段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中,根据实习、就业单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到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构建一整套紧密的系统工程,并由此来实现该课程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潜在职业素质的培养。在这个工程中,首先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该课程的宏观培养目标,再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模块,再根据各个教学模块制定具体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精髓所在,在教学中要以实训项目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比重,形成多项目组成教学模块、多模块组成课程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最终形成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师中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检验和修正建设方案,完成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具体步骤实施阶段如下:

  1、确定课程的宏观培养目标:使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机常用软硬件的配置与使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满足未来就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以便达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在职业素质的目的。

  2、由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以。。。。。为标准教学大纲,同时为使教学内容更加有的放矢,按照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划分为9个模块,见下表:

  模块

  模块1模块

  2模块3模块4模块

  5模块6模块

  7模块

  8模块

  计算内机组WindowsXP的配置与操作

  Word软件的使用

  Excel软件的使用

  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

  Access软件的使用

  多媒体理论和音频、视频制作的常用软件的使用

  网络信息检索、交流与电子商务

  办公环境的配置与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容

  装与维护

  确定模块的同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确定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3、由模块制定具体项目

  根据各模块教学目标进一步制定各个模块内的教学项目,几个项目的内容综合到一起来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要求,多个模块的整体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最终教学的落脚点是每一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设计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要求各个项目的教学目标既有理论知识点,又有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在各个项目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编写详细的项目要求。

  模块

  内容

  项目

  项目1项目2项目3模块3Word软件的使用

  项目4项目5项目6模块4Excel软件的使用

  项目7项目8项目9模块5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

  内容

  计算机系统安装及英文录入

  Windowsxp的基本操作与设置及中文录入

  简报制作

  个人简历制作

  一本教材的排版设计

  学生成绩统计

  学生成绩格式化与输出

  公司产品销售数据分析

  分公司数据汇总

  模块1计算机基础、微机组装、系统安装

  模块2windowsxP的基本操作和常用配置

  项目10演示文稿的制作

  模块6Access软件的使用(选学)

  模块7多媒体基础与软件的使用

  项目11公司员工信息档案的建立

  项目12电子相册的制作

  项目13晚会DV制作

  项目14信息检索与传递

  项目16我要淘宝

  项目17办公自动化环境的建立

  模块8网络基础与应用

  模块9办公设备的基本使用与维护

  4、由项目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教学文件

  项目是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单元,是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的环节.为了保证教学项目高质量地实施,制定与各个项目相配套的一系列教学文件:(1)授课计划、备课教案;(2)实训项目内容;(3)授课课件;(4)自编的实训计划、实训项目手册;(5)课后补充训练习题和网上教学参考资源;(6)项目的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等。

  (三)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

  制定了教学项目及配套的教学文件后,教学任务的实施还需定期对教师队伍、学生现状、教学环境进行分析,确保教学任务的实施。

  1、对现有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分析专兼职学历层次本科以上占比

  100%年龄结构双师型教企业经历/技术服务教师比例

  50%责任意识整体情况

  较强

  内容

  比例

  占比

  3:145岁以下

  师比例

  70%

  90%根据分析结果及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判断整个教师团队有较高的师资水平和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制定上述教学项目之后,全体任课教师有能力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根据详实的教学要求,在每一个细节的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教学任务。

  2、对在校学生现状的分析:

  学生信息素达标要求

  考核优教学项目选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能否引起

  语系

  养基础

  汉

  有一定基础

  基本无基础

  职业资格四级

  计算机等级一级

  秀标准

  取是否合适

  职业资格三级

  职业资合适

  需要增加汉教学方法效果

  待评价

  是否实用

  待评价

  学生兴趣

  待评价

  民

  格四级

  语学习模块

  待评价

  待评价

  待评价

  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现状分析,就“待评价”部分要不断进行教学研讨和修订,以实用的教学项目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教学效果。

  3、对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分析:实训名称

  机房1机房2机房3机房4组装室

  计算机数量

  50台

  50台

  35台

  48台

  20台

  配置

  方正双核/1g/80g/lcdHP双核/1g/250g/ledHP双核/2g/250g/ledHP双核/2g/250gled方正双核/1g/80g/lcd环境

  功能

  多媒体、联网

  文字录入、办公自动化

  多媒体、联网

  文字录入、办公自动化

  多媒体、联网

  图像处理、网页制作

  多媒体、联网

  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

  面授、实操

  组装与维护及网络基本技术

  学校现有计算机实训条件良好,生均计算机达1/5(台/生),能确保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学生课外学习实训条件由于校园网建设滞后受到限制。

  五、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依据课程建设思路和规划,结合本课程现状,本课程建设主要目标如下:

  1、通过课程建设,建立健全一套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实训计划、课程考核达标要求、实训室管理制度、教师(包括实践指导老师)上岗要求等,便于科学地进行教学管理。

  2、通过课程内容整合,依据考核鉴定标准,区别生源来源,编写内容适用、够用的教材(讲义),包括校本教程、实训指导书、民语系学生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汉语》等校本教材建设,确保所有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和课时内达到统一考核要求。

  3、通过课程考试改革,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实现“以取得职业资格为主,学以致用"的目标;

  争取100%的学生取得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80%以上的学生取得计算机职业资格四级证书,30%以上学生取得四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4、创建“题型多样化、内容合理化、选题规范化’的课堂实训习题库、理论知识作业库和考试考核试题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公共学习平台,为学生充分提供课堂、课外学习实训条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课程考核目标。

  5、充分发挥本课程信息化优势,建立电子教案、实训指导手册,实施多媒体教学,实现课程教案和实训任务的电子化、课程教学过程的媒体化,教学内容更新的便利化.6、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方法.教师既要弘扬学生个性,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根据课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出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留足时间保障学生技能的熟练掌握。

  7、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进和完善实训条件和实践性教学管理,提高实训教学质量;重视学生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参与专业顶岗实习活动内容设计与实施,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实习期的校企合作,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弥补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

  8、优化课程教师队伍,形成由本科及以上学历、实际技能强、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科研及社会技术服务能力,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科研

  课题的研究,除面向学生的职业资格培训外,还能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

  六、课程建设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是建立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实际情况,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教材建设:我校将集中力量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开发适应学科技术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校本教材、职业资格证培训讲义、针对民语系学生的《课程汉语》教材、实训指导书。

  教材建设资金预算表(一)

  序号

  教材名称

  1234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职业资格教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汉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指导书

  教材性质

  学生用教材

  培训用教材

  学生用教材

  实训指导书

  负责人

  乌丽亚提

  蒋莉莉

  莎比热

  苑美华

  完成时间

  2015-72015-72014—92014-9预算经费

  1万元

  1万元

  0.5万元

  0.5万元

  3万元

  合计

  2、编写实用、合理,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组织设计的教案、多媒体课件,录制体现课程特色的课堂教学视频;形成一套题型多样化、内容合理化、选题规范化课堂实训习题库、理论知识作业库和考试考核试题库;为共享教学资源库准备。

  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和习题库建设资金预算表(二)

  序号

  12345建设内容

  教案(包括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

  习题库(理论、实践)试题库(理论、实践)

  课堂教学视频

  完成时间

  2014-72014-72014-102014-102015-1负责人

  乌丽亚提

  蒋莉莉

  伊丽都斯

  加依那克

  苑美华

  预算经费

  0。1万元

  0。1万元

  0。1万元

  0.1万元

  0。3万元

  6合计

  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校园内网)

  2015—3木合塔尔

  0。2万元

  0.9万元

  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一览表(三)序号

  1234合计

  建设项目

  课程负责人

  骨干教师

  兼职教师

  “双师”团队

  人数(个)

  2014年

  2015年

  111建设经费预算(万元)

  2016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110.50.50.55万元

  0。50。50。50.50.50。50.54、实训室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现有4个机房和1个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另需建设新机房一个、服务器一台,校园内网布线升级、课程网站建设等.实训室建设一览表(四)

  项目名称

  多媒体机房

  服务器

  教师备课室

  校园网布线升级

  课程网站

  合计

  配置

  多媒体主流计算机

  1TB容量

  多媒体主流计算机

  数量(台)

  单价(万元)

  完成时间

  50140。4100.42016年

  2015年

  2015年

  2015年

  经费(万元)

  20101。61.4服务器、路由器、实训楼与宿舍楼、教学楼布线升级工程

  教与学的网络平台建设

  2015年

  0。133。15、服务能力建设

  (1)资格认证考试:本课程借助齐全优良的实训条件和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除面向学生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及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外,进行一步面向社会及其它院校提供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高我校职业资格考点知名度。

  (2)技术服务

  :依托人才优势,信息中心面向校内、校外承接排版、打印、办公信息设备维护、多媒体图像处理、视频制作等技术服务工作。

  (3)培训:依托本课程,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进行计算机等级、计算机中级操作工、高级操作工培训。

  综合上述:课程建设总费用合计:3+0。9+5+33。1=42(万元)。

  七、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课程建设组织领导与规划

  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确保项目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2.加强经费保障与使用

  学校对精品课程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并按相应级别的教学成果奖给予奖励。

  3.制度保障与质量监控

  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拟订精品课程动态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

  新疆商贸经济技工学校

  2014年4月

篇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要,而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精品课程也再合理也不过了。本文研究了建设和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开发方法和有效性,实施过程和相关问题。

  一、必要性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语音、图像、视频、网络编程等多种技术日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文化等领域。计算机已成为信息处理等事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并且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更多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和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是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扎实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措施。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基础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及其硬件结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和安全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网页设计等;计算机管理技术,包括计算机维护、服务器管理等;计算机基础数量分析,包括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等,以及计算机应用案例研究等。

  -1-

  三、开发方法和有效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发要遵循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的流程。首先,要设计课程的概念,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及其相关岗位的基本要求,结合课程内容,构建合理而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要设计课程的结构,按照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细化课程的主题和知识点,确定课程的路线。最后,要形成课程教材,形成详细的课程说明,编写任务活动和课堂实践指导书,以及在线资源,用于课程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发要从实践中有效教学。通过实践式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落实知识点,更好的把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此项课程的研发过程中,可以将实践融合到课程体系中,采用实战项目、实训模拟等手段,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施过程及问题

  在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把握好课程的目标和要求,重视课程的内容安排及设计,以保证课程质量,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设计课程。课程的设计要结合课程目标,认真研究学科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目标的完成;

  (2)拓展教材内容。课程教材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和补充教材内容,以确保教材内容的完善性;

  (3)注重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通过综合实践、创新实践、技术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

  -2-

  应用基础知识;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培养和招募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确保教师的职业技能;

  (5)完善教学设施。要根据教学需求,不断丰富完善教学设施,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求。

  五、结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不仅在于传授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更在于形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所需的基本技能,并以此为基础运用自身实践能力,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环境。

  -3-

篇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探析

  近几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已重点开展,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思想认识的重要性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识基础课程建设应当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将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素质提升和教育理念创新结合起来,在编课、实施教学、配备教材、进行评价等方面正确处理好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2、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视。应强化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硬件结构、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编程语言等知识的掌握,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1、注重实践训练。课程教材的定位是实践训练,应发挥引导功能,注重以实践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理解计算机原理,从而改变学生的主观观念,使其理解计算机科学是推动现代进步的途径和手段。

  2、重视知识点的衔接。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将各个知识点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衔接,确保知识点之间有有效的连接,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理解技能和做出有效反应。

  三、实践训练的重要性

  1、强化基础实践。计算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启发其实际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应结合实际,创设适合学生实践学习的教学环境。

  2、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环节是学生启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实践追踪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

  1、突出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既要着重客观性技能,又要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开展实践创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

  2、增设论文写作成绩。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发展,应增设论文写作成绩等针寱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块,同时要加强调查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分析,获得更高的学习成果。

  总结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以思想认识、教材建设、实践训练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

篇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一、课程介绍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着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使用意识的形成。

  (一)

  本课程的内容: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

  2、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掌握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的使用。

  4、熟练掌握Office中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5、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

  6、了解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7、了解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二)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通过对本门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通过上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参加并通过全省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计算机专业学生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参加并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OSTA)。

  (三)使用教材:高职高专新世纪规划教材

  1、《计算机应用基础》

  王柯等编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训与测试》

  王柯等编写

  湖南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全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搜索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以后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课程初期发展阶段

  我校从1997年开始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初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DOS系统、文字播板等内容,至今内容几度更新,摈弃了过时的DOS知识,更新了计算机基

  础和文字排版的内容,增加了Excel,Powerpoint和Intenet的知识,并几度更新了所学软件的版本。

  2.课程教学改革阶段

  从2005年起,我们开始探讨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上由原来注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模拟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将职业认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OSTA))的内容溶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取得办公软件应用资格证书为课程合格标准。

  三、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改革处在改革、探索中,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不是“零起点”、高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结合、与应用结合等问题是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该课程教学的主导思想是:打好基础,面向应用,模块化,可操作性强。教学设计上,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以基础宽泛、应用具体为原则,以一系列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主线,通过体现任务驱动的课件组织教学。

  1.一个核心教学目标

  一个核心教学目标:训练学生在计算机综合应用方面的职业技能。

  2.两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两种教学层次的需要

  两种职业能力:用计算机处理复杂办公事务的能力,信息搜索处理能力。

  两种教学需求:教学内容分为基本需求、高级需求两个层次。

  实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基础差异,每次教学内容分为基本需求、高级需求两部分,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3.三个教学重点和三个教学步骤

  三个教学重点:复杂文档信息的编辑排版,数据的统计分析,信息搜索处理。

  三个教学步骤:提出问题,找出方案,解决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找出方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锻炼了学生后续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学时少、生源差异大等特点,我们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电子教案、教学网站等多种手段,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多环节教学”等等。

  2.微观教学采用“四步曲”,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为此我们在课堂上采用“四步曲”教学法:

  第1个阶段,案例引入,提出问题。

  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应用背景,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第2个阶段,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完成案例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3步,归纳总结,引申提高。

  在每次课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本次课的实际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对案例的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注意在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老师讲解。

  第4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案例源于生活,最终要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并且将课后作业纳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给出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预习。

  3.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课堂气氛

  为营造课堂氛围,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对象,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置问题情景、形象的比喻

  、故设错题、组织讨论

  、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充分的师生互动,学生热情参与,活跃了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但必须注意把握课堂秩序,使师生互动在有序中有效进行。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体演示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5.改革考试方式

  改革考试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采用第三方的认证考试,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合格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并突出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五、教学设备建设:

  学院十分注重本专业实验实训及仪器设施与实习基地的建设,预备新增4个实验实训室,并欲创建一个产学合一的服务型实体。

  (1)网络实验室,欲投资28万余元,实验室将采用锐捷高校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多业务模块化路由器、安全智能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构建一个可供实验教学、实习、科研的大型网络实验平台。

  (2)图形图像实验室,欲投资35万余元,将采用50台高性能计算机及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满足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及网站建设实习教学需要。

  (3)计算机原理及接口实验室

  (4)计算机主板实验室

  六、该课程考核方案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94学时,4学分。

  (二)考核方式:

  为使学生重视平时的操作训练和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形成。

  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1)平时学习表现;(2)单元测试;(3)期末综合考试。如下图所示:

  考核阶段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平时考核

  平时表现和作业

  15%单元测试

  15%期末考核

  期末综合考试

  70%

  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分)+期末考试成绩(70分)。

  平时考核成绩占1个学分,期末考试成绩占3个学分。

  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

  (三)平时考核成绩的形成:

  平时考核成绩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单元考核两部分形成。

  平时考核成绩(30分)=平时学习表现考核(考勤、课堂讨论、课堂实训)(15分)+单元考核(15分)。

  (四)形成性考核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

  (1)平时学习表现(15分)

  1.考勤(10分):每次上课点名,无故迟到或早退1次扣0.5分,旷课1次扣2分,扣满10分为止。

  2.平时实训作业(5分)

  (2)单元考核(15分)

  每个单元进行一次考核,每次单元考核满分3分。

  (3)期末考试(70分)

  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

  七、构建该课程教学资源网站

  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网站

  我们将构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网,利用网络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内容。

  该课程教学资源网中,包括建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它将为教师和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教学和学习平台。

  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和学习网站的构建方案

  一、课程介绍

  二、课程建设规划

  二、教学大纲

  三、实训大纲

  四、电子教案

  五、教学课件

  六、课程考核方法

  七、习题

  信息管理系

  2005年10月

篇五: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近年来,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科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工程师的基础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计算机应用工程师。

  为了建设一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和应用、网络原理和编程技术、信息安全、算法理论和数据结构等。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课程要求包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工程案例和实际应用为主线;坚持探究、实践等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要完善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采用合理的学分制度,按照综合性、实践性等原则,实行弹性管理,给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要完善课程的教学考核体系,实现考核统一、科学、择优和精确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要完善课程的教材准备和教学组织机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挑选适合的教材,结合学科的发展特点,结合实际应用,把握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实现教学知识的更新;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

  -1-

  活运用多媒体、动真格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要进行老师的教学能力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课程,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老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和实践。老师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灵活处理学生的学习困难,推动学习进程的进行。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需要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制定,具体要求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完善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材准备和教学组织,还有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建设和提高,这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抓手。

  -2-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