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6篇)

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6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2-10 03:40:02

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6篇)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所在  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6篇)

篇一: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所在

  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据新华社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李克强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涨幅稳步回落,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成绩,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会议强调,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具备

  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解决。会议认为,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会议指出,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会议强调,明年是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

  明年经济工作,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会议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大兴农田水利,加强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同时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要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要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要加强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对外投资。要继续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支撑能力;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会议强调,要重视跟踪分析和把握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正确理解和落实好宏观经济政策,在统筹兼顾中突出发展重点,以扎实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要努力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各项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困难,抓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继续做好煤电油气运跟踪监测和协调,扎实做好春运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监管,让全国人民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议大事、抓大事,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要尽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力戒奢靡之风,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会议强调,要深入研究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拓宽思路,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源头治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依靠社会力量,坚持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会议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力量,勇于实践,勇于开拓,攻坚克难,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员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党员副主席等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开局之年政策新信息

  据新华社电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将会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许多重要的新信息。继续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会议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是针对这两个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稳”就是要继续稳住经济增长和物价总水平,“进”就是坚决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今年9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好势头,全年经济目标能够较好完成。但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巩固,明年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非常必要。“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又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指出,要把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好,不仅要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更要在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会议在部署2013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质量和效益问题,中国经济将始终处于不稳定、不可持续状态。”姚景源说,这次会议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就是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张立群分析,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最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原来市场供不应求,必然是低水平规模扩张;当前市场供大于求,

  竞争越来越激烈,质量和效益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对国家竞争力都是决定性的。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有着力点。会议提出,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市场萎缩,原先通过出口消化的过剩、落后的产能必须调整,不调整没有出路,刻不容缓。“产能过剩问题尖锐,需要未来相当长时期进行艰苦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指出,目前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都存在过剩,部分产业比如钢铁产能过剩非常严重。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存量调整和产业重组上做文章,该淘汰的坚决淘汰;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以创新引领未来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会议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通过城镇化的推进,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增加消费,是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点。”连平指出,中央着重强调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化,而是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连平认为,目前我国城市中有2亿多农民工,大部分难以真正享受城市生活。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逐步让农民工真正转变为市民,既可以拉动经济,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张立群建议,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逐步使得户籍所承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扫除障碍。同时,城镇化不等于大拆大建,要注意城市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软件”和规划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明确提出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充满期盼。会议强调,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的提法,振奋人心。这说明今后的改革不会局限于具体事项,而是强调顶层设计;不会零敲碎打,而有通盘考虑;不仅是号召,更会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和步骤。”连平说。中国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上遇到的困难,根源在于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政府职能、收入分配、垄断行业、金融体制、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亟待推进。“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下一步应当通过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同时,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使得各种所有制能够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

  参与市场竞争,中国经济发展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姚景源强调。

  近十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2011定调2012: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2010定调2011: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2009定调2010: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2008定调2009:扩大内需2007定调2008: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2006定调2007:继续稳健财政政策2005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2004定调2005:巩固宏观调控成果2003定调2004: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2002定调2003: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近十年会议期间A股走势

  日期2011.12.12-142010.12.10-122009.12.5-72008.12.8-102007.12.3-52006.12.5-72005.12.5-72004.12.3-52003.11.27-292002.12.9-10

  开幕开盘点位

  2312.152798.7363313.062049.164838.562167.361093.11333.011412.311404.51

  闭幕收盘点位

  2228.522841.043331.92079.125042.652156.751099.611339.641432.71383.84

  涨跌幅

  -0.04%1.07%0.45%1.46%4.22%-0.49%0.60%0.50%1.44%-1.49%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关键词

  稳中求进

  稳,就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要稳。进,更多是谈改革和效益,只有改革的进步、经济效益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进。我们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开拓创新,扎实开局。“稳,就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要稳。进,更多是谈改革和效益,只有改革的进步、经济效益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进。”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说,目前不能让经济在传统模式上再出现快速的发展,那样的话只能加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已经出现了阶段性变化。一是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普遍出现;二是要素成本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将继续提高。这就必然结束粗放和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和质量效益为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阶段性下降。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应该相应下调,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宏观总量大体平衡。“基于这一背景,既要坚持改革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又要牢记„稳‟字当头。”张立群说,明年我国在保持经济运行大体平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快经济转型,加快为新的更高水平的增长准备条件。“我们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原来靠投资增长的模式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面临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靠现有的出口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汤敏说,开拓创新在此背景下尤显重要,要服务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将放在质量上。一方面,经济增长将更强调效率,

  政策将更多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增长点最好既可以带动经济继续增长,又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比如城镇化就是这样的增长点。”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说。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看作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延续,在政策的总基调和总体框架上将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明显,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刘元春说:“明年可以适度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赤字率可以适度提高到2%左右。”哈继铭表示:“今年国家批准了大量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后续的财政投资。因此,2013年财政赤字的目标可能会达到1万亿元以上。”“明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两大亮点:一是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二是突出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贾康表示,结构性减税仍有加大力度、做足文章的明显必要性。我国在全面开放、外向依存度高的情况下,今后不论是经济相对高涨期还是相对低迷期,都必须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结构性减税。“通过减税实现„放水养鱼‟,更好地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孙立坚说。今年开始的“营改增”试点改革,目前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等8省市,参与试点的纳税人共有90.76万户。改革试点已显现出积极成效,试点行业和企业税负降低,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明年应当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为改革全面推开打基础、做准备。

  关键词

  稳健的货币政策

  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要高度重视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明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质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既不明显放松、也不明显收紧。”连平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运行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实施的货币政策。明年中国经济将较为平稳:GDP增速有望保持在8%—8.5%的平稳增长水平;物价虽进入上行周期,但会比较温和,预计全年CPI涨幅为3.5%,略高于今年;资本流入压力小于以往,国际收支不会出现较大顺差;就业形势也将好于今年。“在这种平稳的态势下,货币政策既不必大幅放松,也不必大幅收紧,而应维持稳健。”从外部看,“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仍在持续,可能导致热钱流入进一步加大,外汇占款增多会造成我国基础货币投放进一步增长,加剧我国的通胀压力。”孙立坚说,同时,我国出口还面临着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以及欧美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的风险,明年外贸形势还不容乐观,所以有必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连平表示,明年货币政策需要在增长、物价、资本流入等方面寻求平衡点。如果操作过紧,会因中外利差的扩大而导致资本流入增加,还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果过松,则会加大物价上涨压力。“因此,明年货币政策需要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他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明年物价水平将在食品价格和服务类价格的推动下出现小幅上扬。猪肉价格可能出现周期性快速上涨。国内粮食价格低位运行,可能引发明年粮食生产积极性下滑,国际粮价上涨和主要粮食库存的低下可能导致明年输入性粮食价格上涨压力较大。“预计全年CPI涨幅可能达到4%左右。为确保物价的总体平稳,货币政策不宜过度宽松,仍应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他说。连平分析,明年上半年,由于经济下行风险降低、物价温和上行,利率可能不降不升维持不变,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如果物价涨幅较快不排除加息一次的可能性。

  关键词

  结构调整

  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必须更加尊重市场的规律,利用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并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推动企业的

  产业升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转型升级主要是企业的事,不需要政府推动过多的产业政策进行干预和扶持。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健全市场秩序,完善金融市场,为企业的转型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增强经济内生活力和动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提高对要素成本提高的适应能力,进而形成新的赢利空间。”张立群说,明年要加快完善市场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严格破产退出制度,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和定价机制,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作用,使进入与退出成为一个动态、良性运转的过程,迫使企业素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但是也要看到,部分指标并不完全是我们主动调节的结果,而是经济下行,特别是部分重化工业增长放缓带来的结果。所以,“对经济结构调整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还要更好的通过价格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而不是有水分的增长。”孙立坚说。“我国之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很多属于重复性的投资建设,现在把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一点儿,通过采取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模式的措施,让经济增长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汤敏说。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和市民化齐头并进,会形成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周期的重要抓手,是现代化的主线。中国现代化最大的潜力在于10亿人以上规模的城镇化,在于着眼于现代化远期目标,高品质、高水平的城镇化。”张立群说。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将带来的健康投资,是以消费为目的的投资。因为城镇化将带动医疗、教育、水、电、交通等领域的投资,这些投资都是有实实在在消费需求的投资。”哈继铭说,一般来讲,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3倍。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就会带来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汤敏认为,未来的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张立群也指出:“城镇化是发展的效率问题,是发展的动力问题,而

  市民化是发展的公平问题。把城镇化和市民化放在一起来统筹考虑,才是科学发展,才是真正既重视效率又重视公平。而城镇化和市民化的齐头并进,会形成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动力。”张立群说:“推进城镇化要抓好长远规划,抓好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增强城镇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汤敏表示,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一是地方政府要让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有稳定工作的农民成为市民。二是建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国家应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农民进城”进行支持。全国一盘棋,从整体上进行布局。

  关键词

  用好机遇

  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这一表述的背后,凝结着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比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所以,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从国内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解决。“今年,全球经济的恶化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使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传统动力——出口和房地产陷入持续低迷。”刘元春说。“从发电量、PMI、大宗商品等各方面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见底回升的态势明显。”哈继铭说。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孙立坚指出,尽管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欧债危机并无明显好转,日本以及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增长也都出现了明显放缓。因此,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复杂,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明年我国进出口增速可能随着世界经济轻度复苏而反弹,但由于成本上涨带来的比较优势弱化,进出口增速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刘元春说。因此,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

  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

  改革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未来改革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较容易的改革都已做完了,改革真正进入深水区,很多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此改革就更需科学推动、系统设计、协调推进。”哈继铭说。实践证明,市场机制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容改变。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而且需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配套改革还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比如说,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这涉及行业准入壁垒带来的行业收入差距,权力腐败带来的收入不公,等等。不是简单地靠税收政策能够调节,需要全局性的协调,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来推动下一步改革。”孙立坚说。经济体制改革要促进市场公平,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但这不能仅仅靠经济体制改革自身来完成,必须有配套的改革。”孙立坚指出。刘元春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在下面两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改善民营企业投资环境依然是一个重点问题,要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减轻企业的投资成本,完善金融体系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最终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举措,显示出政府打破垄断、消除投资壁垒的强大决心和勇气。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本报记者高云才、李丽辉、田俊荣、杨义、沈寅、刘先云、熊建、林丽鹂、刘畅、林琳、时圣宇集体采写)制图:蔡华伟

  网友热议经济政策@鼠儿果: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往年相比时间缩短了,仅仅两天,而且是周末,领导加班开会,却不影响资本市场。“发展”仍是最主要的核心,但政府明显更加侧重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盖亚:“实”就“实”在注重强调让老百姓得实惠,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狠”就“狠”在改革力度的加大,改革决心的强硬。“全”就“全”在把经济发展视为国家发展整体的一部分,全国一盘棋,强调进行各方面、各领域的配套措施。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实“给力”。顶层设计@桥溪菀然: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政策,进行政策局部的改革创新。基层改革经常因为缺乏上层支持而被忽略,无法形成制度层面上的革新,希望未来能真正重视民间的首创精神。@江南佬:中央倡导“顶层设计”是务实真言,也是在2013年继续开拓性前进的动力,个中含意之深令人回味。可以说,国家在改革中不断增强实力,民族在改革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杯子里的台风:“顶层设计”正在成为中国的新名词,其本义是统筹考虑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希望政府能在各个层面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城镇化@凯恩斯:要把农民进城的门槛尽量降低,把阻挡农民进城转变成欢迎他们进城。这样中国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一颗红心:目前部分城市大量修建保障性住房,大搞征地拆迁,这并不能解决农民的当前问题。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杜绝城市住房的投机炒作行为,要通过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跟一般城市市民接轨,才能从农民心底实现城乡的真正对接。(人民网记者薛白整理)

  

  

篇二: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学习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

  料】

  学习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绘就了2020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根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自己原原本本的学习了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下面,结合所学所思所悟,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是狠抓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要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一产要稳、二产要强、三产要大的发展目标。要研究降低一产占比,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上三级扶持资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探索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结合起来,通过集体经济带动引领,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做强二产,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以锦兴钢厂、中信金属等国有企业作为重点,着力拓渠道、减库存,降成本、增效益。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帮助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做大三产,深化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房地产、特色旅游、金融业、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促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不断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工作要想出成绩,就必须靠招商引资、靠项目建设。我们常年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活动,但是真正上来的大项目、好项目寥寥无几。各街道产业结构单一,

  大项目支撑少,保运转、保支出压力加大,究其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今年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要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结合各街道产业特点,合理划定功能分县,科学合理确定招商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汤河子开发县要做全县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成为吸引外资的主力军。各涉农街道要利用好土地资源优势,科学摆放一二产项目,每个涉农街道都要有投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城县街道要利用好县位优势,以商务、楼宇群为依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确保服务业限上企业净增不低于10户。二是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包装项目策划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一些部门和街道思路不清晰、不开阔,不会策划包装项目,推出的项目质量不高、规模不大,自己说不清,客商看不懂。要围绕做好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和江苏对口合作,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强化项目储备,高起点、高水平策划包装一批产业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依托新材料、新能源、钛及特种金属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策划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能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品规模、形成产业集群的新项目。要围绕发展壮大商贸物流和二手车市场,突出抓好产业招商,策划包装好辽西商贸物流中心和东北最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项目。要围绕培育壮大南庄里文创城和“双创”孵化基地,策划包装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三是为招商引资拓渠道、搭平台、找办法。坚持领导以上率下,亲自招商,广泛发动,营造出“全县总动员、全民齐上手”的招商氛围。县四个班子领导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头雁,不仅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指挥员,也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战斗员、办事员,不但要确保完成自身的招商任务,还要积极帮助所包街道和分管部门洽谈招引项目。各街道、各有关部门的党政一把手要履行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但要身先士卒,带头招商,而且要带领一班人,推动一层人,发动一群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努力建立一方关系,联络一批客商,当好招商引资的宣传员。要充分利用市直部门都有招商任务的契机,抓好对上沟通衔接,向上争要项目,确保有

  更多更好的项目落户三是狠抓发展环境建设。坚持不懈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发展环境示范区。要进一步强化“放管服”改革,政府该管的事情坚决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坚决放手。审批部门要在推动项目建设、服务园区发展、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建设“多规合一”的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打造诚信太和。加大对发展环境建设的依法监督检查力度,对破坏发展环境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手软。要巩固“双百”整治成果,深入推进“创卫”工作。要拿出“双百”整治行动的力度,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和食品示范城市工作,为锦州市推进“三城联创”贡献太和力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数字管理平台建设。

  

  

篇三: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实用标准文案

  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全文深度解读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那么,2018年经济工作具体要怎么干?“十九大”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是什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又包含什么?本报告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观看。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给大家讲一讲2018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发展理念。(一)主要内涵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要义进行了全面、全新、前瞻性注释。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要求。那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全新、前瞻性诠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中国的发展丰富了发展经济学内涵,中国发展理论是一个重大创新,具有世界意义。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发展观,提高了发展的整体性,这与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致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最大的短板,要补齐短板,就要提高发展的整体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指明了方向。2.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5年来,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也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3.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到新时代、新矛盾的判断新常态主要讲的是经济,而新时代则是就整个社会来讲的。新时代与新常态是有一定关联的,没有新常态的判断,就不会有新时代的判断;没有新时代的判断,也不会有新矛盾的提出。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为了谁?就是为了人民。所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5.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6.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则,也是发展的重大原则,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要处理好“稳”和“进”之间的关系,而“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不断前进和结构优化的不断升级。因此,“进”在很大程度上是更加重要的。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二)重大意义1.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企业需要有长期不变的发展理念,同样,国家也需要有一个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能够指引我们的工作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是行动指南。2.体现了经济发展目标的重大调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大判断。也就是说,现在的目标就是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八大报告指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由此可见,发展目标已经发生了重大调整。追求高质量发展也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世界意义和世界影响力我认为,无论是新发展理念,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都体现了发展的热点,也都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二、十九大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和主线(一)发展主题现在的发展主题什么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又是什么?过去,在五年规划期间,总会提出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尽管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出明确主题,但是我认为,此次会议确实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时代主题,就是“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所谓“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针对2018年,而应该是在“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加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进入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追求发展的高质量,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要坚持,未来更长时间也要坚持。那么,为什么要把“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呢?从十九大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可以找到答案。1.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不注重高质量,而一味地追求高速度,是不符合这个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的,这就是阶段性变化带来的目标变化。这个判断非常重要。2.三个必然要求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有三个必然要求。(1)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追求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就可能继续下滑,甚至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很多国家在出现阶段性变化之后,没有很好地把握机会,没有把高质量增长、高效益增长作为发展的新目标,没有实行相应的政策措施,更没有进行改革发展战略的调整、目标的调整,因此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必须要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2)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我们不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追求质量和效率。过去的主要矛盾是因为我们没有吃穿用的东西,现在我们不仅有,而且要有更好的质量和更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好的服务。现在,中国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就是要提高质量、提高协调性,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这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讲的。(3)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不断从低到高升级的过程。早期的时候不追求质量效益,也能发展,也能保持增长速度,但是到了更高要求的时候,无论是各国的发展规律、发展的自然规律、结构演化的规律,还是需求的角度——从低层次到中高层次,都要求我们必须追求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增长是未来发展的常态。之所以很多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就是因为它到了中等收入水平以后,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的模式,经济不断升级,最后达到现代化的水平。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3.一个根本要求未来,要想使发展有成效,使政策适合于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需要,就必须以这个为根据——追求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确定这些政策和战略的根据和内在要求来自于我们的目标,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二)改革与发展的主线这个主线不是一条单一的主线,而是两条线——改革有一条线,发展有一条线。中国处在改革和发展并行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发展和改革的共同推进,最后形成现在的发展态势。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培育新动能,就必须克服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提高供给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样的发展要求,必然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来又明确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改革的主线自改革开放初就一直不断发展,现在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为主线、为主要抓手,就是要培育新动能,要解决体制机制的矛盾。要想提高供给效益,要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另一条主线是结构调整。当然这里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有新的含义。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有了新的内涵。现在,我们到了更高的阶段,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就必须明确结构调整的发展主线: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为主线;以补短板、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为主线。这是发展主线的两个部分。过去,我们追求的是高速增长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强,主要靠要素投入、靠投资。到了新时代、新阶段,我们要有新的动能。十九大报告提出三大变革,其中动力变革就是培育新动能。新动能是新时代发展的主线。同时,限制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很多短板没有补上。我们的区域发展有短板、城乡发展有短板、生态发展有短板、民生发展也有短板。只有补短板,才能提高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这是发展的主线,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培育新动能,二是补短板,提高发展的整体性。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那么,高质量发展应该怎么衡量?第一,确立指标体系、标准体系。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指标体系、标准体系。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是结构优化、体制创新,而结构优化的内涵也很丰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高科技、新经济发展占比不断上升,微观企业、宏观经济创造的效益明显提高,这些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都是质量、效益提高的指标。这个指标要怎么设计、怎么评价?这是现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用什么来衡量高质量发展?就是从结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效益指标来设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非常关键,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是创新,所以创新能力就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估各地方、企业、行业是否是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第二,建立统计体系。在衡量是不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是不能用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来衡量的,比如就业质量、产业速度和水平等,所以就要建立统计体系和统计制度。过去衡量经济增长是以速度、GDP为主要指标,现在的统计体系要发生改变。在统计体系中,有些可以通过直接指标看到质量是否提高了,有些则需要通过估算、测算。对于不能通过直接指标统计的,可以从能够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增长。要加强对质量和效益指标的重视,比如企业的盈利能力、稳定增长的情况、单位GDP的产出、单位GDP的耗能、教育投入、教育情况等。相关统计体系也会向高质量发展倾斜。此外,在统计体系中还应该重视就业,就业就是质量指标。完善统计体系、确立统计指标,以此来衡量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未来要做的事情。第三,形成政策体系。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看能创造多少就业、能带动多少技术进步、能节约多少国家公共资源。政策要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做评估。评估一个政策是不是好、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就是根据高质量发展指标和目标要求来看的。第四,形成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有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就是看事情做完之后是不是产生了效益,各级政府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综合评估,把质量和效益作为项目、政策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可以说,高质量发展对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政策体系、政绩考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宏观经济政策取向1.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政策是调结构的,代表国家执行国家战略。也就是说,通过财政政策推进一些重大工程的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财政赤字率。过去几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在2%左右,2016年达到3%,2017年将会达到3%以上。从GDP规模变化看,2018年财政支出相比2017年较为宽松,所以2018年的财政赤字率不仅仍将保持3%左右,而且还会有所提高。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过去、在某段时期不完全是中性政策,还存在过度偏松甚至长期偏松的情况。现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应该采取中性政策,尤其是2017年特别强调要保持中性。这是从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考虑的。真正的中性政策,必须考虑经济本身的增长能力,在没有更多更大的刺激政策下,经济也要实现6%-7%的增长,特别是6.5%左右的增长。宽松的刺激政策可能会带来房地产泡沫,增加企业杠杆率,进而加大金融风险。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过去两三年,我国货币政策有所收紧,这主要是结构性的,针对的是大量资金从实体流入虚拟部门并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而形成的很多风险。所以,从防控金融风险的角度,对货币政策做了微调,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就是要保持中性。3.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什么是结构性政策?过去,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提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而定向调控就是结构性政策。会议再次提出“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其实指的就是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还非常突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也反映的是结构问题。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必须靠结构性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在提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强调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会议指出,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4.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十八大以来,我们突出强调三大政策——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这里社会政策不仅要托底,而且要补短板。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会发展中还有许多短板,还有很多老百姓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因此,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那么,怎样回应群众关切?就是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这讲的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不只是托底的政策,也是补短板的政策。5.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前面讲到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还有两项政策是产业政策要准和改革政策要实。这是十八大以来的要求。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我认为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重要信号。什么意思?对于改革开放,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完善和深化,但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首先,这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为高质量发展没有改革创新是很难实现的,即使一时实现了,也很难保持下去。因此,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是内在要求。再有,尽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像过去那么高,但是我们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在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改革开放加大一些力度,我们也能够承受。因此,我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有两点考虑,一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是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可以承受。通过深化改革,去产能、调结构,可能会使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我们的就业还很好,所以说改革不会导致风险,也不会形成很强的阻力。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改革开放加快的信号,这是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先行、改革有力,一定会推动结构调整,推动新动能培育,使发展质量更高。这是明显地强调改革政策。(二)2018-2020年的主要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有许多紧迫的任务,最紧迫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人类发展非常了不起的目标。现在看来,这两年下来执行情况还是非常好的。脱贫攻坚总的时间是五年,现在还剩三年,剩下的是最难啃的骨头,所以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三年,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三大攻坚战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们必须举全社会的力量来攻坚。1.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主要是讲防范金融风险。很多国际机构总是讲中国的债务风险、政府债务风险,总是想把中国跟欧债危机相关联上。我想中国债务问题跟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但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是现在有一个问题,中国金融是跟国际连在一起的,中国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市场都是与国际关联的,所以金融的风险具有世界性,我们要重点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主要怎么防范?提出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这讲出了我们金融的三大毛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够,金融支持房地产过度,金融体系内部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关系,良性循环之后就是稳定的,就是低风险的。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特别要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2.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主要是攻坚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2016年、2017年这方面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成效显著。我觉得现在主要是集中发力,特别是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一个总体目标,就是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三)八大重点工作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的任务是四条:第一条,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第二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条,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第四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那么,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8项重点工作,是不是中国的问题多了?不是。我认为这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要,改革、发展、开放、保障民生、住房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2016、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具有新内涵、新要求、新目标的。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调动微观经济积极性,通过国企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是短板。区域发展和乡村发展是两个发展难题,今年这部分内容有了新的要求。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新格局也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以后,我们在这方面也要有大作为。只有把全球化这个大旗高高举起,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并通过开放带动国内发展,带动国内改革。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有很多亮点。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制度,不光“破”,还要“立”。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而且力度越来越大。下面,我具体讲一下八个方面任务。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任务、要求、出发点等问题讲清楚,主要提出提高供给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要求。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发展的问题,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强国要求,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个转变”。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十九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大报告是强国宣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核心部分就是强国思想,是使中国更强大的思想。对于具体做法,2017年提出了新的要求。什么要求?就是继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但是重点放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把低效的东西淘汰了,剩下就是高质量的发展,这是“破”。“立”——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十九大报告里也被特别强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军队的技术相对比较高,军民融合能够形成效益,同时加快技术向社会转移,形成“水涨船高”的效应。关于“降”,这次会议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一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结构性减税、清理收费。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消除市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下降。三是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十九大”报告提出打破行政性垄断,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目的就是降低用能和物流成本。2.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的东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2018年就要开局,要好好去谋划,所以,首先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规划上,我认为应该舍得花工夫,舍得花钱,规划得越好,结果就会越好,实施就会越有效。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提的是比较原则性的东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的则比较具体,紧扣高质量发展,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中,规划、机制、质量、收储、休耕是关键词,也几项重点工作。收储制度改革、休耕制度改革,都是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长效举措。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一部分也有新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想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首要任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要求很高,区域协调并不是你发展、我发展就可以,而是要实现基本区域之间的平衡和公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都在不断完善,不断深入。同时,还提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西部、东北、东部等地区。最有新意的是,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城镇化方面,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最后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二是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特色小镇发展是未来乡村区域振兴、区域发展的亮点。5.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在不断深入推动开放。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特别讲到自由贸易港,这个政策制定要更长一点,不是那么紧迫。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还在扩大完善,在成熟基础上再推进自由贸易港。这一部分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这是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提出的内容。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工作,确实在加紧推进,而且成效显著,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6.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这一部分,很多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要求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这是教育方面的。还有一些短板问题,比如: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特别提出,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这是非常务实、接地气的问题。7.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只是2016年提出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要求,还要求建立住房制度,明确提出来供应主体是多元的,保障是多渠道的,租购并举,对供应、保障和租购市场行为都有一个界定。特别是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家应该关注这两句话:一是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是税收制度,肯定会有办法、肯定有步骤使征税政策不对房地产产生过强冲击;二是2018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不会轻易变的。房地产政策基本上是清晰的,一定会坚持的,房地产调整也是必然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8.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方面,我们这些年做了很多事,力度很大,特别是前一段时间的监管非常有震慑力。“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2018年以后或者更长时间怎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觉得有一个新的口号、新的方案、新的行动,那就是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土绿化,不要理解为栽树种草,我认为是国土整治,应该是国土规划整治长远行动方案。这是一个大事。同时要解决农村两大问题或者整个生态环境两大问题,一是水的问题,二是土壤问题,提出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以上是对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主要讲了2018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精彩文档

  

  

篇四: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其它】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2016年则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会议公告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部署。”会议明确了2016年经济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供给侧管理顺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逻辑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理论界一直热议“新供给经济学”,对其理论演绎和实践逻辑从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释,这是非常应势的针对性研究,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判断。笔者认为,其实,在一个经济运行周期中,什么时候多使用些需求管理政策,什么时候多使用些供给管理政策,政府在协调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中怎样把控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和施策力度,并没有优劣之分,完全要依赖其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和满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需要。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能够比较平稳地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是充分运用了经济赶超时期后发优势和要素资源比较优势,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活力。但今天中国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各种生产要素已经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国内国际经济格局也出现了深刻变化。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资金成本等要素投入的低水平数量型规模扩张助推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红利”时代已经告一段落。今天的中国,面对的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克服“三期叠加”的“成长中的烦恼”,要应对各种利益博弈的挑战,在传统生产要素边际效率递减、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拐点的时候,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依靠创新驱动,优化要素配置,重塑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释放组织变革的红利和制度改革的红利,以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说,过去的30多年,中国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需求经济学这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的今天,我们必须谋划好“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的供给经济学问题。这就是中国经济学今天的基本逻辑,其着力点就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来盘活巨大的要素存量;通过提高投资有效性,扩大有效供给,来提高供给

  1

  体系质量和效率;通过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是一个重大判断,也是一个顺乎时势的战略抉择。

  切实运用好政策“组合拳”实现“五降”和“五增”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围绕“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重点任务,会议明确了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和取向,即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实施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关键是要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在“五减”和“五增”上下大功夫,取得实效。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现实经济压力来看,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减少和降低这五个方面的压力。这五大任务,实质上是相互关联,相互牵掣,有着内在联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化解产能过剩(去产能)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许多产业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原因,也有经济周期原因和体制性原因,比如,“一吨钢铁”卖不过“一斤白菜”令人咋舌,今年的煤价跌落到历史低点,原油价格也受到国际油价大跌的困扰,等等。在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基础上,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要积极引导,化“过剩产能”为“富余产能”,通过开辟中西部产业接续发展通道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纾解;也要把去企业库存与减低企业成本紧密结合,在财税政策和价格政策上切实减少企业负担,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在转化二三线房地产库存上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扩大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上紧密结合;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一方面要守住防风险底线,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建设,等等。因此,解决“五减”,本质上是要变“结构性减负”为促进“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补短”。笔者认为,对应这“五去”还必须强调“五增”,就是“增活力”“增动力”

  2

  “增效益”“增均衡”和“增信心”。要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创新,以改善供给侧管理的视角,切实加大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消除利益壁垒,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权力于市场、还权力于社会,以充分激发企业活力、社会活力和大众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组织制度的成长步伐,尽快让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孕育而生,以创造新供给带动释放新需求;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未来的5年,加大力度推进区域发展均衡、城乡二元经济均衡、产业发展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均衡,以及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发展均衡,让更广大的群众普遍增强改革发展的获得感。

  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增信心”。尽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正如所指出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全党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便无难不克、无坚不摧。

  “十二五”成就辉煌,我们又站在新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新引领,我们一定会有一个新开篇。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主要领导人悉数莅会,可见对经济工作的重视程度。会议指出,明年即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篇五: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2月22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我感触良多。会议在总结2011年经济工作经验时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这一经验,必定会在2011中继续得到遵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通过对会议的学习,我认为,我们要按中央要求,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种风险。要充分认识困难,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

  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要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月22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我思考较多。会议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防范了各类经济风险,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向好。我们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应对、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这和我们的税收工作是一样的。经济决定税收,2011年,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形势复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既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

  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要继续努力,抓好组织税收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质效,不断推动国税事业更快发展。

  2月22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我认为,做好明年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财政政策要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

  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2月22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我认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统一认识、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创新发展,用好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务必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成效,不断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新进展。抓作风建设不仅是每个干部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每个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学习是完善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有效途径,只有学习,才能自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才能立足当前,学身边的人、学身边的事,学先进、赶先进,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要从书本知识中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改进工作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才能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加强正确权力观教育。帮助领导干部想清楚,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应该怎样使用,而不能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从而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其次,加强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不但要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要知道不该怎么做,明了运用权力的底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守党纪国法。注重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新形势下腐蚀与反腐蚀的特点和规律,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再次,加强正派生活、健康情趣教育。把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为作风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摆脱低级趣味,决不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注意净化社交圈。

  2月22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我觉得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工作提供保障,主要要抓好以下教育: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其一切公务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在领导干部作风教育中,第一位的要求就是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公仆意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工作态度反映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识真事、服真理和坚持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人,一般都是作风优良的人。现在,有些领导干部面对涉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处理起来不认真;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贯彻起来不自觉;看到违背法律和原则的行为,斗争起来不坚决。解决这些问题,一应加强社会责任和岗位责任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把领导工作的重任托付给自己,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尽职尽责、不负重托;二应加强党的思想路线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搞清楚在领导工作中为什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怎样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是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特别是在解决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上下功夫,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篇六:税务局中心组中央经济会议研讨材料

  【经济工作中心组研讨发言】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强调:“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二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将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提供更强劲更持久动力。

  内需是稳增长的主力

  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超10万亿元,同比增长9.3%,好于去年全年的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万亿元,同比增长3.3%;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贡献率约7成……一系列数据表明,虽然首季经济增速放缓,但内需的“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67沆今年一

  季度降至30%左右;与此同时,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保持高位,从去年的79.1%升至今年一季度的96.3%,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当前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多变等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投资消费指标出现波动:3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由正转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2个月明显回落,投资、消费承压态势明显。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要想稳住经济就必须扩大国内需求。

  “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压力之一就是需求收缩,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供需平衡,才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张立群指出,扩内需,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因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更多订单、也会促进企业招工,从而有利于稳住就业、增加收入。而通过投资推动企业生产活跃,增加高质量

  供给,最终也会带动消费的持续增长。

  扩大内需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是国内市场达到一定规模,这就要发挥内需的拉动作用。特别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立足国内大市场,才能更好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无论是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现代的交通物流体系,还是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挖掘消费潜力,都将为中国经济稳住增长、应对外部挑战提供支撑,也会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注入力量。

  打好投资消费组合拳

  扩大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摆上重要位置。

  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加力基建投资的信号持续释放。

  “基建在当前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作用,能对稳住

  经济大局、稳定市场预期起到积极作用,从长远看是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打好基础的战略布局J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张立群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就是要加快完善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相关的各项政策,确保重大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开工。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目前已分解出的2600多个项目也稳妥有序实施,各地已储备7.1万个专项债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一系列工程项目中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和商机。

  权威部门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更不是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

  消费,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受疫情冲击,消费增长压力很大。从14部门出台43项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到国办出台促消费20条,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从抓已出台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

  纾困政策落实,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智慧+"消费……各方面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

  尽管疫情影响,消费潜力依然很大。第五届进博会签约面积已达展区规划面积70%有余;第二届消博会规模将更大;内外贸一体化布局下,外贸企业开始战略性拓展内销市场……拥有超过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底气。

  疏“堵”保“畅”是关键

  经济循环畅通,是扩大内需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支撑。

  针对流通领域存在的堵点卡点,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对于浙江丽水市联合韵达快递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志杰而言,油价上涨、快递运输慢、回款慢等问题,让企业遭遇“艰难期”。当地农行按照浙江银保监局部署,启动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应急融资机制,引入丽水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两天内为企业提供IOO万元紧急增量授信,助其物流

  畅通。

  “一事一协调”,及时推动解决各地物流受阻问题;畅通交通物流大动脉,协调畅通末端微循环;加强重点物资、民生物资物流保障……一系列举措“点线面”结合,为保障物流畅通持续发力。

  疏“堵”保“畅”,不仅是确保流通环节顺畅无阻,更要打通政策层面的堵点卡点。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万亿元以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让

  更多真金白银真正惠及企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六方面任务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变强;《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通过,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外公布……筑牢''硬设施",提升“软环境”,一系

  列政策举措持续落地推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显示,多数受访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在华外企来说是重大利好,将大大增强企业在华稳定经营和扩大投资的信心。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