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12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12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2-10 18:00:03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12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阐述,我受益匪浅。“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12篇,供大家参考。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12篇

篇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阐述,我受益匪浅。“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而其中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我感受颇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指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先学”的“学”有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与预习是一样的。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先学强调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先学贵在独立性,是独立获得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潜质和基础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进度不一,这就必然有差异。“后教”的“教”也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师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再面面俱到,就失去了超前学习的意义;二是参与性。先让学生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既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又与评价;三是开放性。因学生在先学中提出的问题会多种多样,使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挑战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对照自己的教学,总怕遗漏知识点,在课堂上讲得很多。时间久了,课堂就变成了老师

  的舞台,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懒于去思考,被动学习,无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豁然开朗。今后,课堂上要讲在重点处、难点

  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先学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提高课堂

  效率。“以学定教”学生怎样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

  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

  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人人都能学好。

  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加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由于小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出发,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深入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加强学法指导,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如何掌握学法指导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式教学等都是有效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做到适时启发、适度启发,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总之,在学习他人经验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及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这么简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想所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是让学生先主动学习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的知识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向,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落到实处,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是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构建“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认识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阅读,并进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

  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进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进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和“三讲三不讲”(讲学生通过自学还未解决的问题,讲规律、讲方法,学生没有充分预习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解决的不讲)。以此培养学生的“三学会三养成”(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首先,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利用上课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检查,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其次,集体研讨,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进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后,反馈矫正,巩固所学。

  三、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促进学生互动学习“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怎样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1、要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各抒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

  自己的想法。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

  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能力。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促进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能力。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我觉得:只有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培训学习,对我启发很大。学习这种先进教学理念,使我知道教育根本在于改变观念,课堂教学在于打造优质高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定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支配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参考书或自己的经验来确定重难点;上课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学则无条件服从教。这种传统的模式也许会准确达到效果,产生短期的效益。然而现在大多教师发现重难点不是一概而论的;认为不同的班级、不同届的学生对所谓的重难点的认知不完全一样,所以教师对学生要“对症下药”。更何况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导致学生厌学。从长远看,构建一种属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框架才是当前教育的要求,“先教后学、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策略和方法都将符合课堂教学变革要求;我们借以课程改革的机遇来实践探讨:一、“先学”环节的理解认识:先学它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而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导学,让学生先明确任务,在一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相关检测,并要求提出相关问题等。“以学定教”的导学案,教师要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教学导学案”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后教”环节是决策的运用:该环节是课堂组织“教”的关键,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自练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确定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学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点子上,讲要突出学生问题的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把学生就“相异构想”前概念中的问题,从类比异同、逆向推理等方法,深入浅出地化解。故课堂跨度大,对教师也具有挑战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课文《四季》这一课时,过去我会根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直接教学生读课文、带读生字,直至学生读熟,并告诉学生各个生字的音、形、义,学生通过不断的重复记住了这些知识。由于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了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到的知识不但容易遗忘,而且没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积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使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答疑解惑,指导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练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发现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现在我教学一课时,我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插图,与同桌交流插图内容;自主读课文,划出生字自主拼读,与同桌互读,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多种方式反复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学生在自我实践后,必然有各种发现、各种结论。这时候,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不同的成果,不仅要展示正确的、优秀的一面,还要展示不同结论、不同发现的成果。特别是要探究存在的问题,这时候出现的问题为“以学定教”服务。也就是说,“先学后教”为课堂的“以学定教”导航,使解决问题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时时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时时加以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思维灵感在不知不觉中显现。

  ;;;;总之,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合理的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感受。

  

  

篇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以学定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学生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去听课;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案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决疑问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导学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按学科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困生的成功体验,也要激发优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的自学。

  从学案的设计中不难看出:

  1、学生有了预习、自学的目标和方向。学生知道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

  公式的记忆,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他们课下一定会下功夫,掌握最基本的公式形式,为课上的应用作了很好的准备,这种方式也无形中督促着学生的自学。还有,教师在找各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时,此环节是最低要求的就要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乐于学习。

  2、题目的选择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有思考价值。两道题目都属于中档难度,

  有一定梯度和递进关系,并且都与实际结合,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思路而且也很感兴趣,不会觉得题目无从下手或很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永远的动力,这些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情感因素,在题目的选择和编制上花大力气,做到精心而大胆,有利于学生思考并促进学生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变苦练为乐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3、教师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任务。在学生课前预习先做的

  两道题目设计上,要求会解的没有问题的学生可直接写出解题过程,而不会解的同学

  必须提出问题,说明哪个关键点突破不了,这种做法与常规的课前练习不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一定有不会解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更需要我

  们积极引导,那教师就可以通过“质疑”这种方式来促进这部分同学思考,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学案引导,学生在课上的主动参与。有了课前有效的自学,教师课上就有了正确的教学起点,也就是教师没必要在学生都会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也没必要在学生无法达到的高度下功夫,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生生互动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解惑的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途径。通过以上的实例还不难看出:

  1、学生通过“先学”产生疑问后,必定急于得到问题答案,这就促进了课堂上

  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质疑的环节很精彩,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共鸣或思考,他们愿意在课堂上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喜欢老师不符合他们想法的讲解。因此,学生“先学”后的有准备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2、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将问题再抛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课

  堂上我们不仅要解决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还要使原本素质较高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学习好的学生没事做的情况,让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活跃的,都在积极的思考,都不会被动的等待接受。

  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举一反三。长

  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讲一道例题,紧接着学生学着教师的步骤练一道类似题目,然后作业再巩固一些相似练习,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很好,学生掌握的也很扎实,可深入思考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方法的构建,它实际上是让学生“练三会一”,在多次的重复中记忆知识,的确存在弊端:

  (1)只能使学生停留在模仿水平上,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积极性并未

  调动起来,主体作用也得不到发挥。

  (2)教师重在传授知识以学生听懂为目的,教学脱离实际,不能更有效的培

  养学生的能力,最终导致学生能听懂但遇到问题还是不会解决的怪圈。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灌输,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

  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上课时学生并未动脑积极思考,学不会方法,作业

  压到课外,科科如此就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避免了以上的问题。比如前面的学案,第一题就是在

  学生都会解决的刹车问题上附加了真实情景,那就只需强调学生抽象出模型的方法;第二题虽然面目全非,似乎与第一题毫无关系,实际分析后却发现它就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个质点的运动,那就只需强调找到两个运动物理的两系就可以了,就在递进式的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题看似又与前两题无关,在仔细思考后发现它就是在两个质点运动相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追击问题最大距离的典型讨论,到此也只有三个题目,但既有巩固又有提高,三个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断的渗透,学生在一步步练习中培养了画情景图的习惯,这也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学生也就做到了举一反三。

  4、“以学定教”的思想也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呈现。在上述实例中,最后

  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课堂评价,但是是以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展开的。这个问题有三个特点:一是继续沿用和巩固所学方法解题,二是仍然是个实际问题,时刻告诉学生学以致用;三是要求用最快时间解出,那组长必须合理分工,只有将不容易算的火车到站时间交给能力强的、将容易算的普客和快客交给能力稍弱一点的同学解决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在组间的竞争中获胜。这样设计会使在组里学习的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要在小组汇报结论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就完成了有效的“教”,而且这种“教”不只教会了知识与方法,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合作、如何体味学习的乐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学习方式,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篇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互学互教,以学定教,学会再教,践学践教,教为不教”

  “先学后教,互学互教”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用3/4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不怕学生七嘴八舌,就怕万马齐喑,让学生个体自动,生生互动,教师适时点拨、启发、释疑、激励。

  “先学后教,互学互教”的基本要点是:1、老师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表现给学生,让学生先感知内容,自己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来获取知识。2、学生自己学不懂,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老师参与其中。3、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回答问题,并让其他同学辨析,点评,发表意见,老师适时评价激励。“以学定教,学会再教”是一切从学生实际基础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理解水平,确定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是因材施学,因材施导,因材施教,“学会再教”是在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理解掌握了,消化吸收了,化为自己的知识之后,再行下一步教学。“践学践教,教为不教”的“践”是实践,是做,是亲自动手,通过做来学习,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课堂上,能让学生观察的一定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让一定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完成的一定让学生完成。老师不包办,不代替,只起到一个参与者,引导者,陪练者的作用。“教为不教”既是教的要求,又是教的目的,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达到了“教为不教”的境界,学生的素质也就形成了。能够说,做到“教为不教”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老师提一块小黑板,写好本课时的学习目标,2~3点,上课时表现给学生,老师读,学生读或学生齐读,并标出重难点,后来做成卡片让学生上课前写在黑板上,使学生一目了然。最初老师课下备课时,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尽量简单的做成填空题,大约30—50个,自己往黑板上抄写,后来,也做成几张卡片,在课间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抄在黑板上。其中最后一张卡片设计几个从前叫做问答题,后来改为讨论题,现在又改成探究题。黑板中间老师板书所需要的地图,并标出主要知识点的序号,以便让学生做题,指图讲解。

  然后布置学生先自读课文,把自己认为重点的内容划下来,强化记忆,利用课本小字部分内容、图表及地图册等资料,分组自学。可商量,可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巡视各个小组并参与其中,大约20分钟以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让学生上黑板前做题,让其他同学改错,最后让同学逐个题讲解展示,感觉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再让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做最后小结,注意多用激励的语言。要充分相信他们,他们愿意自我表现,有的学生课堂语言很好,讲得很到位,很有条理,我们老师有时都想不起来,学生实实在在得到了锻炼,得到了自信,基础知识掌握了,思维发散了,实现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再那么累了,老师也从课堂中解脱出来了。

  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提问,做题,讲题,我们有意识的找中差生,给他们信心、鼓励,这样我们感觉课堂活了,有时争论的面红耳赤,真正是“七嘴八舌”;学生的参与面广了,做题的,改错的,讲题的,补充的,探究题发言的,合起来参与的同学有三分之二多;差生的信心提升了,由原来的一节课掌握3,4个基础题,到后来的全部掌握,由原来的胆怯,不敢表现自己,到后来的积极踊跃、信心十足的上前展示。

  

  

篇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呢?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看“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实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能够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再看“后教”,不是教师漫天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具体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协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弄清楚了这个理论知识,我也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行了初步的尝试。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上让学生实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即时生成一些新问题,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觉得还有些欠缺,或多或少存有一些问题。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总结经验,我觉得“先学”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先学”前,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实行先学指导(包括内容、方法),使学生很快通过引桥,驶上自学的快车道。其次,“先学”时,教师要做到“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让学生独立地、限时地、检测式地“学”。第三,“先学”时,教师要走下去,发现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实行“第二次备课”。“后教”要注意:首先,“后教”时,要明确教的内容——学生在“先学”中暴露出来的与本节课知识有联系的共性的疑难问题。其次,“后教”时,要明确教的方式——主要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和引导。第三,“后教”时,要明确教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归纳小结,上升为理论,要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达到三维目标。要想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磨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

  

  

篇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尝试

  苏州新区竹园路201号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游小云职称:小教高级职务:教师邮编:215011联系电话: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意义和特征,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两方面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导学制的组织模式正符合“终生学习”的时代发展需要,从“人的发展”本质处考虑,核心是贯穿“生本位”的教学理念。关键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运用生本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现在大多数课堂我们一直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还没有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式学习,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听。基于对“把时间和空间还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给学生,给予学生尝试、创造和发现的机会”的思考,我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为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意义及特征

  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首先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著名教育家邱学华主张数学教学应该通过学生的尝试性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著有《尝试教学法》等多部论著。很多教育专家对“学生自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指把学生的预习自学放置于教学的教学活动之前,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整合,改变传统知识点传授的面面俱到、学生知识经验“0起点”的授课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上下功夫。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表现在顺序上的不同,而且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存在本质区别。“先学后教”主张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强调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者与经验,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助,实现自身各方面的需求,因此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反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思性。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施步骤

  如何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预先自学了,我们教什么?这里从学生的“导学、自学、讨论”的预习策略和教师的“分析、解惑、思辨、提升”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实施完成。(一)、“导学、练习、讨论”的预习策略

  江苏省泰州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方式是在上课以后,教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中学,学生自学之后完成“自学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但我们发现,这种方式的“先学后教”受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而学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与此不同,在执教《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把预习活动放置到上课之前,“先学后教”呈现出开放的态势。

  1、导学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准备若干个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和一个长12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随后提出导学问题:⑴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⑵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样的

  长方形?⑶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⑷怎么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安排好具有挑战性的导学问题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开放,他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们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方式进行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围绕着“导学”问题贯穿于自学的全过程。

  2、练习练习是学生经历自学后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学生通过“导学”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而练习的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能力,把零碎的知识结构化,把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使肤浅的认识深刻化。通过简单的练习,巩固自学效果。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完成导学后,布置他们完成书本上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3道题。这四道题型和例题相似,都是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从而达到巩固“导学”的效果。3、讨论讨论是自学后的质疑与反思,是更深层次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可以把疑问带到课堂,让后续的学习富有长效。每次学生自学后,都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有没有最小公因数?还有没有找最大公因数的其它方法?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先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学生的数学交流、数学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得到了发挥,预习效果令人惊喜、折服;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得到了时间保障,数学活动经验得到了有效的激活。(二)“分析、解惑、思辨、提升”的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不同,由于学生自学了,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课堂

  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的教学内容、组织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向讲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分析、解惑、思辨、提升”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⑴分析可以通过交谈、问卷、批改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批改作业的方式,通过分析全班34位同学的练习,对每一题的正确率进行分析。所有单项练习正确率在78%以上,其中练一练、练习五的1、2题的正确率达到了88%以上。同时也存在有几个细节问题:列举因数存在遗漏;在写两个数的公因数后添加了省略号,这可能受到了最小公倍数的影响;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存在重复现象。⑵解惑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采用直接小组汇报、动手操作等方式。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先进行有关因数知识的复习,然后集体汇报动手操作的过程,加深对公因数概念的理解。对于有没有最小公因数,全体学生认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探讨最小公因数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很高或是有利于教学的拓展,新一轮的思辨便由此拉开帷幕。⑶思辨常常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避免功利性。即我们备课预设的内容

  5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没有讲授完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比什么都要值,因为我们收获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注重和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规律。在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学生认为可以先列举出较小数的因数,再从较小数的因数按从小到大有序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我追问你还知道有其他的方法吗?本来我预设的是让学生说出“辗转相除法”或“短除法”,随之介绍数学历史文化,再次检查自学效果。有一位同学就说:“我发现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要找较小数的因数,然后从大往小去筛选出最大公因数”。他的发言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赞同。我继续追问:“你还发现了什么?“又有一位同学提出: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我随即改变自己的教学预设,把他的问题当作是一个数学命题记录下来,我们全体师生边整理、边记录、边思辨几组数学实例来验证他的猜想,再请小组举例说明,从而归纳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并没有停留在猜想、验证的基础上,我又引导他们:“这个发现有什么用”?通过讨论,可以先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再根据我们的发现去找它们的公因数。

  ⑷提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能提供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

  思维。在提升上,我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设计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实到一定高度。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富有层次、梯度的练习。第一层次是“数学诊所”,把学生在“导学”训

  6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练中的错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让学生在错误资源中获得知识;第二层次是找“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即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或互质关系时的情形,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总结、去运用;第三个层次是“开放性练习”。如: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数,使填的这个数就是它与括号前面的数的最大公因数,9和()、22和()、48和();以及将两种特殊关系上升到用抽象的数学语言表述:如果a和b为两个不等于0的连续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如果a=5b(a、b都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而这一环节,我们也是通过“学生出题”来完成。课外,我们的学生通过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或《数学大王》、《聪明数学》等数学杂志摘录典型题型,互相出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积极意义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氛围,从而实现为从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有着成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学习体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知识,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

  7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能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自主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科学的学习。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导学制的组织模式正符合“终生学习”的时代发展需要,从“人的发展”本质处考虑,核心是贯穿“生本位”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意识,改变了学生的“顺从式、接受式”的地位,把“课本”转变成“学本”,把“教师讲台”转变成“学生讲坛”。只有当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富有主动参与的态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8

  

  

篇八: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关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几点看法

  “先学后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根据专家的讲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几点看法,以期商议:一、教师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做到先学

  1、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加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前提问、课前随机抽查等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阅读范围、思考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阅读,怎样练习,怎样思考,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语文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交际工具的重

  任。学习语文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思考、只看书不做笔记,埋头读书不总结积累都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目标探究、拓展探究)和一个步骤(小结)是少不了的。另外,学习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学习目标必须素质化。当然,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把这些都放给学生,放任自流是绝对不行的。二、“以学定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即学生怎样学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总结,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总结最为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老师要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要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在这个过程中,要看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是老师要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他们也是可以学好的。这正是四步探究教学法中提出的“阅读质疑,自主探究”的方法。

  1、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课文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掌握其主旨,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内容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语文

  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旧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其次,学生应掌握好预习的方法。预习,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阅读有关的课外书补充其内容;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

  “以学定教”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实现“以学定教”只有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觉做到“以学定教”。三、教师应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即使从以学含义来界定,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很幼稚、不成熟,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些不成熟的学习方法作为

  学习的一个起点,通过不断加强指导,就能锤炼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当前,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掌握学法指导的力度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总之,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地方很多,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始一段时间,学生很感兴趣也很自觉,但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同学开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课文稍上一点难度,部分同学就有点力不从心,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下降;课堂教学中分析难点的时间不足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途径,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并经常对自己的探索进行小结,找出一条适合本地、本校特殊环境的教学方案,把“先学后教”切切实实地做下去。

  

  

篇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培训学习,对我启发很大。学习这种先进教学理念,使我知道教育根本在于改变观念,课堂教学在于打造优质高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定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支配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参考书或自己的经验来确定重难点;上课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学则无条服从教。这种传统的模式也许会准确达到效果,产生短期的效益。然而现在大多教师发现重难点不是一概而论的;认为不同的班级、不同届的学生对所谓的重难点的认知不完全一样,所以教师对学生要“对症下药”。更何况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导致学生厌学。从长远看,构建一种属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框架才是当前教育的要求,“先教后学、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策略和方法都将符合课堂教学变革要求;我们借以课程改革的机遇来实践探讨:

  一、“先学”环节的理解认识:先学它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而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导学,让学生先明确任务,在一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相关检测,并要求提出相关问题等。“以学定教”的导学案,教师要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教学导学案”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

  

  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后教”环节是决策的运用:该环节是课堂组织“教”的关键,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自练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确定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学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点子上,讲要突出学生问题的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把学生就“相异构想”前概念中的问题,从类比异同、逆向推理等方法,深入浅出地化解。故课堂跨度大,对教师也具有挑战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课文《四季》这一课时,过去我会根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直接教学生读课文、带读生字,直至学生读熟,并告诉学生各个生字的音、形、义,学生通过不断的重复记住了这些知识。由于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了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到的知识不但容易遗忘,而且没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积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使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答疑解惑,指导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练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发现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现在我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插图,与同桌交流插图内容;自主读课文,划出生字自主拼读,与同桌互读,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多种方式反复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学生在自我实践后,必然有各种发现、各种结论。这时候,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不同的成果,不仅要展示正确的、优秀的一面,还要展示不同结论、不同发现的成果。特别是要探究存在的问题,这时候出现的问题为“以学定教”服务。也就是说,“先学后教”为课堂的“以学定教”导航,使解决问题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时时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时时加以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氛围,让

  

  学生想说敢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创造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思维灵感在不知不觉中显现。总之,在当前新形势下合理的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感受。

  

  

  

篇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数学课堂中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的改革和突破。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和学习能力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快乐学习的最好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能只靠传授知识,要鼓励学生行动,要把学生看成是重要教育资源,要激发调动这一资源,当我们把任务教给学生的时候,就是对他们的最大信任,这本身就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开拓感,他们会在一种充分自由状态下,通过他们自己的思维去有意识地安排,把资源发挥利用得最合理。先学后教的方法恰好提供了这一个可能。如果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的话,不能只说这种方式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要我们去想如何改进、反思自身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对老师的要求老师是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要求老师:1.树立学生意识,树立学生意识,即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和策略,把学生作为工作的起点、中心。2.坚守价值信念,教师要适应学生,但是适应只是一种立场并不是目的。适应不是迁就,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一个领航者,必须体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3.善于周边促进,周边促进即教师要主动站在学生的周边,接受并走进学生的现状,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表达价值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中发生积极变化,实现自我超越。这是统一“学生意识”和“价值信念”的策略。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堂中的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教师指明了科学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模式,在数学课的教育教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使学习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话,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学得轻松,并且效果非常明显,心里也不会有什么负担,因此,教师一定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点,让学生以最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知识的活动中去。这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努力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三、感悟1.以学生个体差异性来确定老师的教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但常常只限于对学生整体情况的考虑,却忽略了或者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体情况,总是一厢情愿地把学生置于同一起点上,这就是教师为什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了学生实际,在实施教学时却又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原因。这种行为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行为,是传统教学方式和狭隘教学观念的体现。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整体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生学习起点的不一致性,针对其中的差异因材施教,不落下一个学生,也许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最高境界吧。2.给学生提供足够大的思考空间思维就像一对翅膀,是需要空间来进行施展和发散的。在教学过程中,让他

  们利用自己的方法来想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学生越多的学习自主权,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浓,热情就会越高,学习的潜能也就越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搭建尝试的平台,让他们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得到更多的经历和体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获得提升的同时,性格也得到良好的塑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实践证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可以帮助老师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十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浅析

  一、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答案应该是: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非常重要。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教师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大都能学会了。其实,“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

  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

  二、怎样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揭示学习目标后,即引导学生围绕“自学指导”,走进文本,自我思考、研究,然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开展“兵教兵”,就疑难问题共同探究,最后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走出文本,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归纳、提高,有特殊上升到一般,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及时解决作文中的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复习课上,更有利于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一课时一个循环,或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循环。如复习某单元,可这样操作: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调查;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第三课时,针对问题综合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先考后教”巩固,至,这种方法对毕业班的复习更有效。试卷评讲课上,老师根据阅卷时的统计、分析,引导学生解决共性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针对共性的问题用类似题目进行于个别问题则让同桌、前后讨论解决,特差学生的问题个别辅导,切忌从第一条讲到最后一条或放连环炮似的报答案,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先学”环节“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揭示学习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高速公路。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彻底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

  把与新知有联系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教案,是“第二次备课”。

  “后教”环节(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的内容,学生会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或错、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要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当堂训练”环节

  要保证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

  

篇十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好处

 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选择。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

  [摘要]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在取得教学改革成功的背后具有共同的理念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多维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三所学校的教学改革在内部动力、外部动因、管理者素质、校园环境、教师群体、经验特点等实施条件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改经验,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应当在坚持三所学校教学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校环境中去。

  [关键词]先学后教;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3-0047-04

  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无疑是成功的。通过教学改革,三所学校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大幅提升、学校规模快速发展、办学条件迅速改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同时,三所学校的教改经验也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和支持,获得了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典范和样板学校。随着社会声誉的不断扩大,三所学校的教改经验正不断被推广,学校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杜郎口教师培训基地的建立和讲学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人们对这些学校的学习活动也逐步走出了自发和零散组织的取经阶段。这就要求人们对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的研究走出感性直观的阶段,开展更多的理性、客观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三所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实施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改遵循的“教学理念”分析

  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采取教改方法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源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怨言——校长在向学生征求有关课堂教学意见时偶然听到“教师还不如我们自己教得好”的议论;洋思中学的改革思路来自于其首任校长成功教育自己子女的心得与经验;东庐中学则是在前期“导学卡”“同步练习”等教改基础上逐渐摸索出“讲学稿”之路。在具体的改革方法上,三所学校也各具特色,如杜郎口中学重视课堂内的预习,而东庐中学则强调课外预习;洋思中学提出“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东庐中学则认为反馈不需如此频繁,“周周清”更为重要。不过,就三所学校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而言,差异只是局部的、非实质性的,它们在改革所遵循的“教学理念”

  和改革获得成功的“实施条件”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教学理念”和“实施条件”共同构成教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教学理念”和相应的教学制度及实践层面,笔者认为三所学校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上,这是学习或教学中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理论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及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这一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人们习惯于将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学习者;学习目的仅仅被理解为应对考试,而不是为了学习者主动、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讲授法和接受学习一统天下。这三所学校则将学生的学习放在了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杜郎口中学坚信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洋思中学坚信人人可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东庐中学提出了“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口号。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在上述信念下进行的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杜郎口中学著名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为例,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都渗透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与精神

  “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基础,让学生自主进行与文本的对话,间或进行围绕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所有这些对话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需求和主动参与基础之上;在“展示”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对展示者的成果作出评价,而且能以此对照和检测自己的成果,进而在教师的追问和点拨中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言行;“反馈”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反思和教师的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让自己的学习不断走向扎实和深入。总之,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的改革都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学组织工作的主线,学生也因而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

  (二)“先学后教”——教与学的新型统一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教学概念本身就蕴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杜威曾对教与学的关系作过形象的说明,他认为,教与学的关系就好比“买”与“卖”的关系,两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尽管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对教与学的关系作出较为周全的解释,但在实践中如何对待这一对矛盾似乎并没有处理好。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学实践总是在印证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教师掌握知识在先,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教师理应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先教后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应当说,“先教后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本身并非与“先学后教”截然对立,真正按照奥苏贝尔(D.P.Ausubel)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进行教学,也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但“先教后学”并不适合所有的知识内容,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一旦被滥用,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极易产生分离,出现“教”与“学”两张皮现象。例如,实践中不少评优课、教学大赛等都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表现,学生的学已经脱离了评价视野,或者受“教”的排挤而被边缘化了。“先教后学”的不当使用,易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潜能遭受抑制,并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厌学、辍学等一系列问题。这三所学校的“先学后教”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杜郎口中学为例,“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之间彼此相互启发和教育,而且教师在引导、点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例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会使教师称奇,学生讨论问题所表现出的境界和视野常常让教师感动,等等。教学相长成为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好注脚。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也都具有相似的特点。这三所学校的教学改革都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教学原则。这种“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克服传统课堂中难以解决的“教”与“学”两张皮现象意义重大,为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提供了教学制度方面的保障。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