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2篇

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2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2-10 17:55:07

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2篇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因此,数学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2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2篇

篇一: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持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的创举,实践证明,这一尝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这种教学模式是容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改变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地学习,以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一、“以学定教”对学生的要求,即学生怎样学。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要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其次:应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预习,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练习题或习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二、教师怎样引导和督促学生先学

  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加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由于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课前随机抽同学做题目等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

  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本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另外,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素质化。当然,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三、教师应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即使从以学含义来界定,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很幼稚、不成熟,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些不成熟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一个起点,通过不断加强指导,就能锤炼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当前,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掌握学法指导的力度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应该说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式教学等都是有效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非常灵活,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对学生能做到适时启发、适度启发,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四、先学后教,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篇二: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师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教师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综合起来去确定哪些内容是学生会的不需要老师讲,哪些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需要老师讲。以学定教的课堂,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老师应重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学定教的课堂,老师废话少了,效率高了。

  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课堂,老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老师的功夫要下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白“我要学什么”,了解“我需要掌握什么”,知道“我该怎样去学”。先学后教改变了过去老师照本宣科,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变成了老师引导着学生走进书本。以学定教的课堂,老师要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精心备课,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要做到心中有数,杜绝课堂的随意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努力做到课堂扎实、有效。

  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反思,反思中进步。联系自己的课堂实践,我们要持续地找出问题,实行矫正,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促动自己的课堂教学持续完善。

  

  

篇三: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先学后教

  2011-04-0119:59:46|分类:谈教论育|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基本程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此,在教学时,应做好以下三个准备工作:(1)课前,预设学习提纲在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注意的是这里教师预设的是“学习提纲”,不是“教学提纲”,也不是“学习方案”,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的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所以,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学习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2)课中,思考学生如何学这是“以学定教”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3)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学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二、“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实现两种转变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两种转变。1、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的。教材内容蕴含着思想方法和思维活动。而且思维活动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2、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先学后教,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质疑讨论——教师精讲——巩固练习——最后进行小结引伸。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先学”要做到“三明确”:即目标明确,学法明确,难点明确。教师“后教”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要明确教的方式。“后教”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教师讲解要避免重复,力戒“教师讲一句,学生跟一句,教师讲一遍,学生重复一遍”。要紧缩教师讲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当然“先学”与“后教”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辨证统一的整体。“先学”中可以适当的提问、点拨、启发、诱导;“后教”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句话,先学后教,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学生实际运用。

  一、课题:分数的意义二、内容:书P60-68三、导学提纲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举例说明1/4的含义3、什么是单位“1”?4、什么是分数?

  5、什么是分数单位?6、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7、你能举几题和例3相似的生活问题吗?8、你能解答P67的第3题吗?你是怎样想的?四、疑惑:

  五、拓展:阅读与分数相关的历史,建议看吴正宪团队的《翻开数学的画卷》

  

  

篇四: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先学后教”呢?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是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动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相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使用、高效使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理解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实行阅读,并实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实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实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实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实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实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和“三讲三不讲”(讲学生通过自学还未解决的问题,讲规律、讲方法,学生没有充分

  预习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解决的不讲)。以此培养学生的“三学会三养成”(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首先,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利用上课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检查,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实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其次,集体研讨,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实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实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后,反馈矫正,巩固所学。

  三、“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促动学生互动学习“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怎样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1、要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各抒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水平。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协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

  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促动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水平。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即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我觉得:只有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五: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如何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课标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的做法,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步骤“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此,在教学时,应做好以下三个准备工作:1、课前,精心预设在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所以,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学习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2)课中,思考学生如何学这是“以学定教”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

  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课后,考虑教师如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学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

  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

  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二、“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实现两种转变“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两种转变。1、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的。教材内容蕴含着思想方法和思维活动。而且思维活动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2、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先学后教,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质疑讨论——教师精讲——巩固练习——最后进行小结引伸。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先学”要做到“三明确”:即目标明确,学法明确,难点明确。教师“后教”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要明确教的方式。“后教”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教师讲解要避免重复,力戒“教师讲一句,学生跟一句,教师讲一遍,学生重复一遍”。要紧缩教师讲的时间,保证学生

  有充足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当然“先学”与“后教”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辨证统一的整体。“先学”中可以适当的提问、点拨、启发、诱导;“后教”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句话,先学后教,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学生实际运用。

  

篇六: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以学定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学生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去听课;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案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决疑问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导学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按学科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困生的成功体验,也要激发优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的自学。

  从学案的设计中不难看出:

  1、学生有了预习、自学的目标和方向。学生知道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

  公式的记忆,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他们课下一定会下功夫,掌握最基本的公式形式,为课上的应用作了很好的准备,这种方式也无形中督促着学生的自学。还有,教师在找各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时,此环节是最低要求的就要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乐于学习。

  2、题目的选择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有思考价值。两道题目都属于中档难度,

  有一定梯度和递进关系,并且都与实际结合,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思路而且也很感兴趣,不会觉得题目无从下手或很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永远的动力,这些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情感因素,在题目的选择和编制上花大力气,做到精心而大胆,有利于学生思考并促进学生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变苦练为乐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3、教师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任务。在学生课前预习先做的

  两道题目设计上,要求会解的没有问题的学生可直接写出解题过程,而不会解的同学

  必须提出问题,说明哪个关键点突破不了,这种做法与常规的课前练习不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一定有不会解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更需要我

  们积极引导,那教师就可以通过“质疑”这种方式来促进这部分同学思考,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学案引导,学生在课上的主动参与。有了课前有效的自学,教师课上就有了正确的教学起点,也就是教师没必要在学生都会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也没必要在学生无法达到的高度下功夫,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生生互动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解惑的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途径。通过以上的实例还不难看出:

  1、学生通过“先学”产生疑问后,必定急于得到问题答案,这就促进了课堂上

  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质疑的环节很精彩,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共鸣或思考,他们愿意在课堂上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喜欢老师不符合他们想法的讲解。因此,学生“先学”后的有准备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2、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将问题再抛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课

  堂上我们不仅要解决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还要使原本素质较高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学习好的学生没事做的情况,让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活跃的,都在积极的思考,都不会被动的等待接受。

  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举一反三。长

  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讲一道例题,紧接着学生学着教师的步骤练一道类似题目,然后作业再巩固一些相似练习,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很好,学生掌握的也很扎实,可深入思考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方法的构建,它实际上是让学生“练三会一”,在多次的重复中记忆知识,的确存在弊端:

  (1)只能使学生停留在模仿水平上,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积极性并未

  调动起来,主体作用也得不到发挥。

  (2)教师重在传授知识以学生听懂为目的,教学脱离实际,不能更有效的培

  养学生的能力,最终导致学生能听懂但遇到问题还是不会解决的怪圈。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灌输,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

  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上课时学生并未动脑积极思考,学不会方法,作业

  压到课外,科科如此就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避免了以上的问题。比如前面的学案,第一题就是在

  学生都会解决的刹车问题上附加了真实情景,那就只需强调学生抽象出模型的方法;第二题虽然面目全非,似乎与第一题毫无关系,实际分析后却发现它就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个质点的运动,那就只需强调找到两个运动物理的两系就可以了,就在递进式的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题看似又与前两题无关,在仔细思考后发现它就是在两个质点运动相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追击问题最大距离的典型讨论,到此也只有三个题目,但既有巩固又有提高,三个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断的渗透,学生在一步步练习中培养了画情景图的习惯,这也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学生也就做到了举一反三。

  4、“以学定教”的思想也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呈现。在上述实例中,最后

  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课堂评价,但是是以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展开的。这个问题有三个特点:一是继续沿用和巩固所学方法解题,二是仍然是个实际问题,时刻告诉学生学以致用;三是要求用最快时间解出,那组长必须合理分工,只有将不容易算的火车到站时间交给能力强的、将容易算的普客和快客交给能力稍弱一点的同学解决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在组间的竞争中获胜。这样设计会使在组里学习的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要在小组汇报结论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就完成了有效的“教”,而且这种“教”不只教会了知识与方法,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合作、如何体味学习的乐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学习方式,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篇七: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最近老师们聊的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了。能够说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和实施、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学习有价值且和学生相关的学习内容、有效的评价体系,都是为了促动学生的投入型学习,都旨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习变成一个欣然的,可爱的研究形式,或者说是一种美妙的方式。一般人都认为教和学成正比例,学生要多学,教师就须多教。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输入给学生,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所以不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就好像“工厂”,老师是“模具”,学生是被加工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是被同样的“模具”生产出来的,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雷同,没有特色、没有创新。为了改进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围绕“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这个主题,寻找能够在实践中实施的办法,经过查找资料、反复斟酌,我觉得课堂上尽量做到“三讲三不讲”。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面面俱到的讲授不同,在新的课堂模式中,教师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通过预习、小组探究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在教学《最大的书》时我实行了初步尝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出示预习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

  课堂上,我先在多媒体上出示预习要求,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要求,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个要求是让我们做什么,尤其要注重学困生。2、学生自己预习,再小组合作预习,全班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完成基础性知识,初步落实目标。学生根据媒体上的预习要求自己预习,老师巡视,注重学困生,发现他们有困难的地方即时实行指导。例如:个别学生拼读音节有些困难;有的学生朗读不够连贯。同桌相互交流预习情况,自己有困难的地方,能够寻求同伴的协助;同伴有错误的地方,也即时纠正。老师巡视,并指导交流不顺畅的小组。由于是同桌交流,组员少,方法有限,所以我让他们同桌交流后,再征对刚才巡视获取的重点信息实行全班交流一下。例如:学生读课文时易加、易漏、易错的字,没读好停顿的地方;好的、特别的记字方法实行交流;有些书上没有详细解释的内容,老师实行补充。3、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针对自己的预习情况,提出质疑,简单的问题,马上解决,重点问题综合在一起多媒体出示,学生没有提到的,老师补充。小组合作探究,达成共识。这个个环节,我是把全班按照八个小组来分组探究的,每组有语文小组长担任探究组长。组长起到维持秩序、引导讨论的作用。组内谁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然后由组长知道没有找到答案的同学,告诉他们怎样解决问题。4、展示、质疑,深入解读

  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用多种形式对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在班上实行展示,其他组实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牵引鼓励作用。教学片断:精读感悟1、师: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中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

  2、师:那既然岩石不是书,为什么地质勘探队员却把岩石称为“书”呢?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到文中去找一找,看谁找的全,找的准。找到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3、小组汇报:

  (1)岩石就是书,岩石一层一层的就象一册厚厚的书。(2)岩石上有“字”。(3)岩石上有“图画”老师让学生到文中找句子读一读,结合学生回答,老师出示网上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板书。4、结合板书,师问:以上这些,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齐读第十自然段。5、师:哦,原来这本“书”里蕴涵着这么多知识,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为祖国找到无穷的宝藏)师板书6、师:好问的川川通过发问,学到了好多相关地质方面的知识,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简介课文主要内容)7、师:川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高兴吗?从哪看出的?学生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师:你能猜出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和叔叔一样,做一名出色的地质勘探队员)师:地质勘探队的叔叔真是了不起,他们不怕苦和累,为了给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不知要多辛苦,你们想对叔叔说些什么吗?(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师:你们喜欢文中的川川吗?为什么?(好学好问有理想)8、师: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让我们分角色朗读,怎么样?学生有感情分角色

  朗读,教师指导。师:文中爸爸一句话都没有,你能设计一下爸爸的动作和神态吗?小组合作

  演一演。9、学生边读边表演。通过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使课堂更生动活泼起来。1、学生的参与面更广,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

  是全员参与的,因为有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环节要学生自己“动起来”-----动手、动口、动脑。有的地方学生自己家独立完成学习;有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会质疑,会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2、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做到“三讲三不讲”,这使得教学内容更精简,教学效率更高。

  

  

篇八: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如何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学习目标,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学”。老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明确学哪里、学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等。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来上课,教师就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准备课。为使这个任务圆满完成,小组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全班学生因为基础不同,掌握水准不一,不易在规定的同一时间内全部完成任务。那么小组讨论交流就给学生提供一个“兵教兵”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之间自主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动学生的共同发展。二.课中--师生共同参与,以学定教。这是“以学定教”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学生能够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实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表现出来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基础,有针对性地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与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水平均能得到充分发展和体现。这样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因为教师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升课堂效率。三.课后—-巩固与评价。这个环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法的必要步骤。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思考,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了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好的见解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候老师要即时做出评价,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探究。当然,评价重点要从“形式”转向“效果”,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

  

  

篇九: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以学定教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同时,教师可以清楚的、冷静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教得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班级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我也碰到过这样一些班级。教师首先在备课中就要考虑到,同一个教材选择的内容要进行参选,较弱的班级选择时间练得多一些,力量性的动作多练一些,难度降低一些。而运动能力较强的班级基础的动作能完成的一遍通过,而难度较强的则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也可以在课堂中设定不同难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1、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只害怕他们听不懂,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还没有进行练习,知识当堂得不到巩固,我认为是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之一。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豁然开朗,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抓紧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前要做到精心备课,教学目的要明确,有层次地设计好练习题,每个环节大约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要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作业课外时间完成的习惯,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必须自己独立做,也能充分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在课外时间较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3、重视对知识的落实。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改革教师的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四清”工作就是最好的体现,也是取得优秀成绩的保障。反思平时的教学工作,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具体到教学中,要节节课知识点过关,让学生养成不让问题“过夜”的良好习惯。以前,我也非常重视作业的落实,但不能坚持,往往教师一忙就顾不得学生了,今后,我要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如果学生有不会的要主动找老师解决,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重视学法研讨和学法指导。课堂上出现最多的语言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谁有不同的方法”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法讨论和指导,因为“题是无限的,法是有限的”。学生掌握一法,胜做千道题。

  总之,在学习经验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提高,教学成绩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十: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培训学习,对我启发很大。学习这种先进教学理念,使我知道教育根本在于改变观念,课堂教学在于打造优质高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定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支配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参考书或自己的经验来确定重难点;上课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学则无条服从教。这种传统的模式也许会准确达到效果,产生短期的效益。然而现在大多教师发现重难点不是一概而论的;认为不同的班级、不同届的学生对所谓的重难点的认知不完全一样,所以教师对学生要“对症下药”。更何况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导致学生厌学。从长远看,构建一种属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框架才是当前教育的要求,“先教后学、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策略和方法都将符合课堂教学变革要求;我们借以课程改革的机遇来实践探讨:

  一、“先学”环节的理解认识:先学它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看书理解。而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导学,让学生先明确任务,在一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相关检测,并要求提出相关问题等。“以学定教”的导学案,教师要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教学导学案”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

  

  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后教”环节是决策的运用:该环节是课堂组织“教”的关键,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自练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确定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学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点子上,讲要突出学生问题的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把学生就“相异构想”前概念中的问题,从类比异同、逆向推理等方法,深入浅出地化解。故课堂跨度大,对教师也具有挑战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课文《四季》这一课时,过去我会根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直接教学生读课文、带读生字,直至学生读熟,并告诉学生各个生字的音、形、义,学生通过不断的重复记住了这些知识。由于在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了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到的知识不但容易遗忘,而且没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积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使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答疑解惑,指导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练习。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发现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现在我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插图,与同桌交流插图内容;自主读课文,划出生字自主拼读,与同桌互读,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多种方式反复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学生在自我实践后,必然有各种发现、各种结论。这时候,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不同的成果,不仅要展示正确的、优秀的一面,还要展示不同结论、不同发现的成果。特别是要探究存在的问题,这时候出现的问题为“以学定教”服务。也就是说,“先学后教”为课堂的“以学定教”导航,使解决问题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时时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时时加以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氛围,让

  

  学生想说敢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创造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思维灵感在不知不觉中显现。总之,在当前新形势下合理的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感受。

  

  

  

篇十一: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浅析

  一、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答案应该是: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非常重要。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教师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大都能学会了。其实,“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

  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

  二、怎样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揭示学习目标后,即引导学生围绕“自学指导”,走进文本,自我思考、研究,然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开展“兵教兵”,就疑难问题共同探究,最后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走出文本,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归纳、提高,有特殊上升到一般,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及时解决作文中的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复习课上,更有利于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一课时一个循环,或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循环。如复习某单元,可这样操作: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调查;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第三课时,针对问题综合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先考后教”巩固,至,这种方法对毕业班的复习更有效。试卷评讲课上,老师根据阅卷时的统计、分析,引导学生解决共性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针对共性的问题用类似题目进行于个别问题则让同桌、前后讨论解决,特差学生的问题个别辅导,切忌从第一条讲到最后一条或放连环炮似的报答案,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先学”环节“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揭示学习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高速公路。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彻底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

  把与新知有联系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教案,是“第二次备课”。

  “后教”环节(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的内容,学生会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或错、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要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当堂训练”环节

  要保证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

  

篇十二:如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这么简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想所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是让学生先主动学习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的知识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向,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落到实处,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是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构建“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认识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阅读,并进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

  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进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进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和“三讲三不讲”(讲学生通过自学还未解决的问题,讲规律、讲方法,学生没有充分预习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解决的不讲)。以此培养学生的“三学会三养成”(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首先,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利用上课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检查,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其次,集体研讨,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进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后,反馈矫正,巩固所学。

  三、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促进学生互动学习“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怎样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1、要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各抒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

  自己的想法。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

  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能力。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促进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能力。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我觉得:只有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