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5篇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5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2-10 13:55:04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5篇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  实践活动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展开了新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5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5篇

篇一: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

  实践活动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展开了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于新的知识展开积极主动的认知和学习。借此我们提出了STEAM教育理念,这个教育理念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综合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如何实现STEAM教育理念展开了探讨,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对策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实现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进行简单的描述和理解。而具体的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探索和丰富性,能够有效地充实整体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来,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1]。

  1.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探究新的知识领域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学习和发展,必须要激发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增强他们数学知识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和好奇心,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智慧高效课堂的实现。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进行探究,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高。比如:在开展“大树有多高”这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任务。例如让学生在阳光下观察一下影子的变化,探究在不同时

  间节点时阳光下的影子能有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以此来推算出大树的整体高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以及乐趣,引导他们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欲望以及兴趣的提升。在自己不断的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于数学知识的领悟以及感受到数学带给我们的意义和魅力,将确切的学习融入在有趣的探究中,真正的实现寓学娱乐,更好的实现具体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发展[2]。

  1.增加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数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充分的将知识融合起来,和学生一起去探究数学知识带给我们的意义和魅力,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的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培养学生实际探究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践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实验、调查、分析和讨论等等几个步骤,以此来获取具体的实验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旅游计划”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内容,而要制定相关的旅游计划,那么就需要对于旅游的人数进行确定,对整体的旅游费用进行预算。包括具体的餐饮、门票、住宿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计划。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来,通过STEAM教育理念拓展学生各个方面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在综合能力上得到提高。开展教育活动,制定旅游计划,让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相关数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除此之外,在旅游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计算统计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他们能够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实现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3]。

  1.提高文化艺术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STEAM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具体的课程中适应课新课改的要求,挖掘数学教学中蕴藏的文化艺术,将这些文化艺术有机的渗透到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来。确保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思维模式的转换,对学生的智慧进行启迪,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对数学知识有更高层次的认知和理解。利用文化艺术元素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选择,结合文化艺术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促进和契合,确保文化艺术教育的价值体现。促进学生综合审美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比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基础知识讲解之后,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圆的性质以后,结合一些综合的实践活动来开展具体的课堂教学[4]。例如开展“走进圆的艺术世界”这样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圆的知识和性质引入到艺术图案上,对于相关的艺术图案进行赏析和分析,探究在艺术层面圆的知识的合理应用,促进学生对于整体数学知识的审美以及学习和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对于相关的圆的知识和与圆相关的一些生活实践案例进行引入,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和发展。例如设问“自行车的轮胎为何是圆形的?”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和探究,促进他们在整体数学学习上的推进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在目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STEAM教育理念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它能够有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综合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STEAM教育理念的推行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丽美.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34(33):343-344.

  [2]石刘健.新时期关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2018,23(122):56-57.

  [3]李春玲.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式活动开发和应用研究,2018,234(32):34-35.

  [4]董恬序.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的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45(32):56-57.

  

  

篇二: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小学数学开设了“综合与实践〞

  内容,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涵与意义。尽管一线教师对它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仔细剖析实际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内容选择无从下手、活动组织力不从心、教学重心有失偏颇等,加上主观上将其简单等同于“综合练习〞或者轻易看成“兴趣活动〞,导致了教学方向的偏离,降低了活动的效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积累根本活动经验,而“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根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如何正确诠释该课程的内涵,演绎“综合〞与“实践〞的精彩?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异、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局部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浅薄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那么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那么转化为规那么,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稳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根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那么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方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

  

  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局部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何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首要环节,接着是问题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和活动的总结。其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四个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课题研究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得益于他们的学科整合设置,从一年级起就开设《社会研究》《科学》,而《图书馆课程》那么是从幼儿园一直贯穿到初中阶段,前后一共历时九年。这些课程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研究、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数学自身的教学也重视课题的研究,一个星期的作业可能就是主动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而不像我们多以被动型的练习为主。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高年级学生分组进行社区小调查,动手制作小模型,撰写微型调研报告或数学日记等;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多,写作能力有限,借助日记来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以开展绘画日记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卷进数学学习的“漩涡〞中。总之,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积淀活动的经验,进而铺设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学习之道!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

  

  

  

篇三: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因为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数学课程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基于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课程,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生生的和生动有趣的。它不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课并不在考试范围内,这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师不够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很多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综合与实践课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课堂上只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对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一带而过,甚至是直接跳过这部分内容,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不到相应的锻炼,这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二、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活动

  (一)以学生为中心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新型的综合实践教学,都应该而且必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

  中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在综合实践课堂上启发学生研究长方体面积的求法,就可以提供给学生长方体的教具后,让学生分组协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探究求面积的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和研究,学生可以逐步摸索出求得长方体面积的方法,并且其实际效果往往比单纯的老师讲解公式要牢固很多。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增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钻牛角尖”,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对学生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了直接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学生害怕受教师的批评,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散自己的思维,积极思考问题,并在讨论过程中,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提高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我们去春游》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春游经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程学习,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增进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三、立足学校,向生活“打开”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中提到:数学不仅是教室中的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设计和开展应当由数学“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教师需要以课堂为依托,深度挖掘活动素材,使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在生活中寻找到数学知识,感悟到数学的魅力。例如,教学“认识千克和克”时,可以融入综合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先准备一些有重量的物品,如花生、苹果、鸡蛋等,再掂一掂、估一估它们的重量。比如说一个苹果和1000g花生,哪一个重?哪一个轻?随后,用天平称出一颗花生的实际重量后,让学生用手来感受一颗花生的重量,并且感受千克与克之间的差别。经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学生就可以推算出四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建构起生活中的物品

  与基本的数学重量的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操作中也提升了数感,搭建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效桥梁。

  四、做好活动分工,设计操作方案

  数学实践活动大多以集体形式展开操作,教师要科学组织学习团队,做好实践分工,以提升活动实践效率。特别是游戏和竞赛方面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对抗性,教师需要进行更多的组织管理,让学生顺利进入活动情境之中。实践活动需要完整的操作程序,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对每一个环节展开进行反复推敲,并要给出更多预案,确保活动顺利展开。实践活动启动后,学生学习感受呈现个性化,教师要适时展开教学调查,以便及时调整活动程序,提升实践效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众多,数学教师在具体筛选时,需要明确操作条件。比如在教授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布设一个实践活动任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集体讨论,研究归结验证方法,并做实践展示操作,看哪一个小组验证方法运用最为灵活。学生听说要自行探索三角形内角和验证方法,就会比较更积极的行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小组组长要具体负责设计和操作,对小组成员进行科学分工,给成员布设具体的操作任务,确保活动顺利推进。教师也要巡视班级,深入到学习小组之中,对学生的实践表现给出个性评价,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探索活动。经过一番操作,学生都能够顺利地通过实验来验证方法,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数学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集体实验活动任务,让学生展开集体实践操作,给学生提出崭新的学习课题。学生对验证方法展开积极探索,集合了集体智慧,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剪贴、拼接等方法展开实际操作,对三角形内角和定义进行实际验证,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强化知识的机会。

  五、使数学课堂实践教学充满趣味

  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只是单一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样很难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样课堂的效率就会很低。所以教师要善于把综合性实践课堂和小学数学课堂相结合,观察小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去设计课堂,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6]。例如,

  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一章中,一道题目是要求算出公司一名经理和两名会计每一年的人均收入。教师为了增添课堂趣味,可以让三名学生上台表演,要求两名会计将自己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另一名经理对这两名会计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修改的建议。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新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降低了错误率。

  结束语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之后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数学综合实践课能够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最终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综合实践课主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社会及大自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并开展实验,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但是,从当前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实践课普及形势并不乐观。为此,教师应在认清当前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策略,提高s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发与设计[J].辽宁教育,2019(23):72-73.

  [2]石明德.略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有效开展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28):126-127.

  

  

  

篇四: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思考及教学

  策略探析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当今新课标背景下改革时重要的一部分,“综合与实践”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输出,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并通过三个步骤,即参与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趣味性的学习,以此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故本文将研究小学数学中对“综合与实践”的思考以及在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这一部分相关知识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并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细处说,“综合与实践”的有效教学能够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被提倡将这种教学形式时刻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

  一、挖掘教材信息,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最主要的指导书籍就是教育部印发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要保证向学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教材内的知识进行仔细挖掘,挖掘时也要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并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而完成教学。学生在学习“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相关数学知识时,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思考,即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研究数学教材要表达出什么样的知识供学生们进行学习。教材上的内容是学生接触问题、学习知识的基础,只有教师帮助学生对教材信息进行巩固,保证学生完全掌握教材知识,以此才能够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六、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时,教师要将“综合与实践”的知识内容展现出来,则首先需要在课本中将有关

  开放性的试题以及综合实践的话题列出来,即:“你认识方向吗?”、“你能把学校里建筑的草图画下来吗?”,这些都是从课本里挖掘出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小组合作的基础;然后教师要先将关于“认识方向”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再向学生布置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即:走进校园,把学校平面图画出并标明方向;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及进一步的巩固。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中“综合与实践”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学习数学知识,甚至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当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学科的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在课堂上“综合与实践”部分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收获经验、积累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授课时保证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开阔思维。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八、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时,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大致的浏览,在备课时要认真的阅读并掌握关于周长的含义、表达式、不同图形周长的异同等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时,需要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其实教材的题目已经完成了这一步:将美化校园问题和求周长问题进行了结合。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实践,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出假设进行思想上的实践活动,即“我们学校要在大操场的中间部分建一块草坪且四周需要围上栅栏,长为90米,宽为30米,那么需要多少米的栅栏猜能够完成此项工作?”。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计分制度,完善活动步骤

  班级需要有班级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即所谓的“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时,也可以制定合适的学习制度,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行为,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上,尤其是关于“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学习,学生在实践时容易遗漏细节,虽然结果大致相同,但教师要仔细观察学

  生在进行自我实践或者团队合作实践时是否认真完成了任务,保证学生对于“综合与实践”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时,教师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本单元实践活动以及学习的记分制度,即:本单元考核积分制度满分为十分,课上认真听讲,能够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一分,回答正确再加一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略有错误加一分,完全正确加两分……以外,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加两分,完成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则再加三分。这样的计分制度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鼓舞了学生实践的勇气,激发了学生实践的兴趣。

  结束语: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策略的阐述,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课下将“综合与实践”的相关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将数学知运用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之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对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学蕊.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2022(08):87.

  [2]张敏.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与实施路径——以“智趣数学实践活动”为例[J].读写算,2021(32):187-188.

  本文系—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DZYB176)

  

  

篇五: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因此而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础尽可能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学有用的数学学必需的数学学不同的数学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掘数学发展潜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力求通过富有趣味形式多样的课外数学活动使学生从小能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来思考生活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关键字: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一什么是数学活动课;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相对的独立性;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原则之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原则之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关键字: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活动课一直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但因该课缺少系统的内容,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部分教师在操作中有意无意将其上成了补习课、辅导课等。所以就当前数学活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什么是数学活动课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和思维想象,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不同于学科教学,但又与学科教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其

  相对的独立性。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数学活动课是对数学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原则之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原则之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受益,就是指小学生的个性要素,主要指兴趣和情感,通过数学的载体而得到发展。原则之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这一阶段,小学生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①调控环境,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②树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原则之四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个阶段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渡,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材料,让学生拓广知识,扩大眼界。②通过设悬念,设问题情境,积极启发小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促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

  的转换,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以及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之类的数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1.数学游戏。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②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③游戏结构要是美的结构形式。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最能直接打动低年级小学生心灵的是美。2.数学讲座。小学四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这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②实用型,③动手型,3.数学实践。此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的锤炼,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个性。4.数学墙报。这是继数学实践之后,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活动课的好形式。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美的欣赏能力,宜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中广泛开展。四、当前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活动课的内容过多受课程标准及教材束缚。为什么我们农村学生的知识范围狭窄,数学能力低下,根本及不上城市的学生,究其原因是与我们平时教学方式和他们的学习内容有密切关系。目前,我们的孩子只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仅仅是课本的知识,大部分教师

  也把教好数学课本,学生很好地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唯一目标,根本无暇顾及选取那些能够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学习材料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虽然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受学科知识和教计划的限制,是在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活动的,但她不必

  因此而“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础,尽可能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学“有用”的数学,学“必需”的数学,学“不同”的数学,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掘数学发展潜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为目的,力求通过富有趣味、形式多样的课外数学活动使学生从小能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来思考生活,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二)狭小的时空阻碍着活动课开展。学校的数学教育长期以来只停留在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一种“狭碍”的教育状态,学习的场所大多被圈在班级之内,最多也只是在校园之内的活动。她的显著特点是让全体学生在纸上机械反复地演算,训练的只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导致学生其他数学素养很难得到更好地发展。然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则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其活动不受教学时空的的限制,不管是在课内课外,还是在校内校外,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的美好天地。正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育图画中的“飞白”,其广阔的时空是广大师生在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塑造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共同生成”的多元开放的天地。

  (三)活动课成为应试教育的“自留地”。当前,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和择校风的严重影响,导致学生一天到晚埋在作业堆里过度学习,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当然,教师也不例外,成天地批呀讲呀练呀,凡是可以利用的时间就一点也舍不得浪费。于是,一天到晚不是上语文课、就是上数学课。另外,即使不这样的做的有些教师和学校,却把数学活动课与课外兴趣小组等同起来,进行一些高难度的解题训练,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乐园。

  

  

篇六: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一种学习领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由课堂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应用中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注重过程;拓展空间课程教学的改革由过去的在课堂学习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社会实践,把数学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与实践能力,真正把综合实践扎根在教学中沃土之中,使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每一个学生心灵里,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回顾近几年在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一、选择实践活动主题,培养学生参与探讨实践能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因为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所以挖掘题材,从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作为出发,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应用中提高,主动地参与生活实践,成为学生身心发展和求知的客观需要。例如教四年级下册“密铺”一课,它属于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等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新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在教学上要从学生学习起点出发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先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实践方案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密铺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为学习做好铺垫。2.在教法上从学校的平面图引入教学

  1

  为了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教学内容,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以“观察—猜测—验证—深化”为主,采用启发法和讨论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通过看一看,铺一铺,拼一拼,量一量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密铺的形状和特点,感受密铺图形的美,体现密铺的构思和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践活动过程,引领学生参与测量实践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包括课内和课外的活动。我在听课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有的指导老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呈现课堂“观赏性”和“精彩度”上,整个课堂上学生的讲解专业熟练,学生的互动参与环环相扣,学生的解答精彩绝伦、有条不紊,一切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看似精彩纷呈,但是实际上是“预设”太多,“生成”太少,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太少,完全背离了综合实践开放性、生成性的原则。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关注看点,而在于实实在在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做”起来,才能防止综合与实践活动“形式化”倾向,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三年级“校园中的测量”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常用的长度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用尺子测量一些较短的距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经历完整的测量活动过程,学生合作,积累直接经验。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思维尚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测量问题的能力,但缺乏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可操作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开展测量活动,组织学生测量篮球场一圈长度,测量前先让学生难备测量工具,再想好运用什么测量方法,然后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最后做好测量结果的评价。三、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学生参与探索实践的能力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差别在于它的课堂里只要你经历了,在活动中你有所收获、有所反思了,你就获得了成功。在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越多样、经历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但是,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我发现表现能力强的学生非常积极参与,而有些实践能力稍弱的学生很容易被忽视,他们往往只是冷冷的听众和看客。所以,我应当关注全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增强自信心,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

  2

  实践中提高。1.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例如我校开展《回收旧日历和利是封》这主题活动,老师将大主题分解出多

  个小主题,按照学生的意愿自由分组,要求组内具体分工到人,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特别是集体玩游戏,学生自己组织,选好裁判员、计数员、计分员和后勤服務员,各负其责,全员参与。学生个个使出浑身解数,一个都不敢怠慢,因为游戏规则是哪里出现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个个热情迸发,大胆地进行实践。

  2.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活动特点例如讨论六年级《在游戏中成长》时,有一个主题谈到“网络游戏的好与坏境”,这就说到了学生的心坎里,他们不由自主地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谁不爱玩呢?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的现象太多了,当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时,每个学生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只要老师设计的活动方案符合能够学生的特点,不用你去强制他们参与,学生也会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实践中来。3.鼓励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一个班里总会有学生因为胆小、成绩不好或能力不强等原因而退缩的,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些弱势群体,及时指导他们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多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到集体中。正如陈树杰教授说:“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常态发展的基本特征,我也很欣喜地看到综合与实践活动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做”的统一中,将学生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真谛。

  3

  

  

篇七: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

  实践活动课

  摘要:STEAM教育理念是教育部提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通过设计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顺应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STEAM教育理念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实践

  引言:

  2017年,教育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小学一年级开始施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1]。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以及统一的教材和大纲,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STEAM教育理念对我国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STEAM教育理念的相关概念

  STEAM教育理念注重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或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艺术等学科教学目标融合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禁锢。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出发,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通过确定某一个活动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探究和实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平时的数学课堂更多关注计算、概念以及逻辑推理等单一学科内容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只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和素养目标[2]。融合STEAM教育理念,可以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有关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从单向直线型知识结构向多向网状型发展。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基于STEAM教育理念,整节课可以以探索年、月、日知识为主线,整合科学课的天体运动知识和美术课手工制作内容。在教学平闰年知识中,介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大约是365天6小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年时间设定为365天或366天,与实际天体运动时间不相符,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与平年闰年设定天数作对比,通过观察、计算明白了三个平年都记作365天,与实际三年的天数少算了18个小时,所以在第四年时,将原有的365天6小时加上前3年少算的18小时就是366天了,这样计算,实际时间与设定的时间就会相符,所以平闰年设定为“四年一闰”是合理的。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同时也渗透了科学素养。

  此外,在学习完大小月知识后,融合美术课手工制作内容,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年历的作业,学生可以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方案、加工制作、修整改良、完成个性作品。学生要将年历卡做正确,需要本课数学学科知识;要将年历卡做好,需要手工技术;要将年历卡做美,需要好的艺术感受力。融合STEAM教育理念,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了,素养的培育就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学生不仅获得相应学科的知识素养,且提升了工程技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获得成功体验。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营造智趣共生氛围

  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可以灵活有效整合、重组与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等策略,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调动起学生内心想要一探究竟的求知欲[3]。

  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赛车视频,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眼球,目光牢牢地盯着画面,只见灵巧的兔子与笨拙的乌龟各

  骑着一辆自行车,高高高大大的正方形车轮与矮小的圆形车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果却也让人意外:乌龟骑着圆形车轮的自行车胜出!随着视频动画的结束,学生产生如下两个疑惑:

  问题1:正方形车轮又大又高,为什么跑不过又小又矮的圆形车轮呢?

  问题2:乌龟的胜利与自行车车轮的形状有关系吗?

  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直言相告,而是先“卖关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做一做,先利用画笔画圆和正方形,用剪刀剪下来,再用胶水、卡纸等教具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轮子,做好后让两个轮子同时运转,发现圆形的轮子能够自如地转动,但是方形的轮子转动起来却十分困难,最终对“圆”基本性质与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在实验活动中,学生做到了将自己已有的经验与知识点相联系并产生疑问,培养与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STEAM教育理念,对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直面大变革,从容小世界,融合STEAM理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陆正娟.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17.

  [2]谭闰香.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86-187.

  [3]汪尊明,聂荣苗.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融入STEAM教育的几点体会[J].安徽教育科研,2020(08):49-51.

  

  

篇八: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是基于学生生活常识和学习经验,彰显学生对数学教材知识的综合应用的活动。与其他教学板块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适应性强且十分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发现班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积极探索针对不同学生的方法,寻找适应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水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和小学数学有效结合的途径。现就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综合实践活动含义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意义

  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活动,通过问题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努力或通过老师的帮助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的数学思考的环节,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许多创新性的思想,再由学生进行验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现状

  总的来说,“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是逐渐提高的,但具体到学科领域却仍不容乐观,此处有两个例证:1.以“综合与实践”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虽然在逐步上升,但具体到小学数学领域的“综合

  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却遇冷。2.在各类电教评比活动中,相比于“分数”“小数”等经典课例,“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例鲜有人问津。论其原因,有老师总结如下:教学定位不清、实践活动缺位、教学时间不足。这类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力改变现状,融合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

  (1)保证教学活动情景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是否与本节课知识相关,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积累到活动经验、习得知识技能、提高学习成绩;(2)教学活动情景具有实际性。教师在选取教学活动情景时要注意活动素材要源于生活,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学会解决问题;(3)教学活动情景要具有开放性。学生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层次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要具有开放性,能够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且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积极鼓励学生,不可一概而论。

  (二)充分掌握微课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术也与传统课堂不同。微课的制作方式一般包括用手机、DV自拍录制,录频软件录制,以及在专业短视频网站制作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多种方式相互融合从而提升微课质量,比如在用CamtasiaStudio录屏的课件中插入录制的实验视频,在优芽、来画等短视频网站制作母版,并将VideoScribe、Focusky等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增添趣味性。同时,微课制作时需注意几个细节,微课不同于录像课,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同时要做到声音清楚,画质清晰,教学视频中要有设问、有停顿、有反思,最后辅以必要的学习单或者进阶练习题;应用于课堂实践的微课,要辅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提升理解,在知识的拓展上,除了对知识点的讲解,还需提供更多搜索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利用课堂等待,发展应用意识

  有别于数学教材知识的探究活动,更有别于直接灌输的讲授形式,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自主性较强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全过程性,创设“课堂等待”环节,促使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发现、反思、感悟和体验,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同时,如果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可以采用将数学活动有效延伸到课外的实施策略,这样的办法同样也可以延长“课堂等待”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打通课外与课内的联系,确保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目标和任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耐心推敲数学问题。

  (四)学习评价设计

  分层评价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教师,而且包括学生、家长等。分层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知识,更包括技能、情意、态度、价值观等。分层评价,旨在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备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例,一些学生对这样的综合与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薄弱,不能对其产生激励。基于这样的学情,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如下学习评价:基础性评价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借助魔方等生活化的载体,认识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方块在正方体中的位置,进而认识到表面涂色正方体的特征;发展性目标,即能用字母概括小正方体个数与两面涂色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小正方体个数与一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小正方体个数与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等;提升性目标,要求学生概括、提炼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两面涂色正方体个数、一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评价设计,既关照了数学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又提升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的目标设定,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观察与规律的发现、关系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让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有了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特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顺应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和根本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是对传统教学弊端进行针对性消除的一大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是促进数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途径,还是为国家输送数学人才的有力手段。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在进行不断探索试验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可以借鉴成功者的相关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不足,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优秀的地方继续沿用,不足之处积极改进。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除学习能力以外的潜力和闪光点,努力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适合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和小学数学的有机科学融合,努力为国家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宝林.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93):61-63.

  [2]张芳.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策略[J].读写算,2021(31):136-138.

  [3]高玉萍.关于小学数学中年段“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1(53):61-62.

  [4]徐金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51.

  [5]郭冰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与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2):36.

  

  

篇九: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展现小学数学课程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通过新型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强化数学知识,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字: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引言:

  运用综合与实践来进行数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当作课程的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开场先抛出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经过小组讨论研究,最后进行动手实践来印证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而得心应手。

  1.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关于“综合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解存在误差

  教师对“综合和实践”的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偏见[1],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上不被重视,基本很少在数学课上安排“综合与实践”的课程,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关注太少,教师只是将其作为选学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应该时刻了解先进的教学策略,不可一昧守旧,只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太过注重形式,身为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而不是单纯为了成绩去学习,教师应该对“综合与实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关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专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难以选择,缺乏教材

  教师在进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正常施展,教学知识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综合与实践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块,还在处于初步阶段,以至于缺少相关的教材资料,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动手操作,学校就需要提供相应的教育工具和学习工具,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上始终缺少相应的教学资源支持,所以导致教师只能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现有教材,将数学知识与身边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设计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来丰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细化重点难点以及易混淆的知识点,并在课堂上举一反三,使学生完全掌握,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把实践课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更好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体系欠缺

  “综合与实践”的模式教学教学评价体系欠缺[2],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集思广益,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对于学生的想法却无法准确的评价,因为不少小学的数学教师都没有相关方面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依旧采用的是传统教学的分数形式来进行教学的评价,这完全不符合“综合与实践”模式的特点,所以造成教师的评价工作无法准确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评价知识点的重心转移到课堂的主体上,从评价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着手,通过评价有益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认知,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参加活动过于形式化

  在“综合与实践”的课堂过程中,学生应该是课程的主体,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目前在大多数的课堂中,始终还是老师来负责整个课程进度,虽然采用了新兴的教学模式,但是内核还是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表面看上去学生积极参与,却始终还是由老师来主导整个课程,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无法进行深入学习,也就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刻探索。

  1.

  教学策略

  (一)深入研究教学资料

  通过对现有的教材由表及里的分析与研究,将数学知识慢慢梳理细化,把数学本体的知识作为实践的依据,根据知识点安排活动,“综合与实践”模式的情境都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可以在学生的生活的场景之中来寻找素材[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综合与实践”是一个新兴的传授方法,目前为止,教学体系以及经验还没有做到相对成熟,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探索出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

  1.、全方位探索研究实践主题

  需要明确综合实践的主题,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分析学生心理变化,利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并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探究实践的主题,例如:李老师在数学课上提出关于生活中的数学有哪些,一位同学回答:“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另一位又回答道:“压岁钱怎么使用最合理”,通过这种自主式举例探究,可以很好找出实践探究的主题。

  1.、转移评价的焦点,重视实践活动发展过程

  在进行综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时,可以着重关注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在开展实践过程中,在适当时间进行知识点的灌输,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想法,并给予一定的认可,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想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予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勇敢,当然,在活动中,学生之间要互助合作,才能更好完成实践,同时教师做好引导的工作,明确学生的分工,相互交流,提高实践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个人成绩,还应该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路径的研究

  1.、以问题展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每个学期开展两次“综合与实践”,例如赵老师在小学数学的课上,以“正方形的截面可能是几边形”展开综合实践,根据已知信息无法之间解决问题,便引导学生开展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指引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小组沟通讨论,从而使学生积累从头到尾整个实践活动的经验。

  1.、设计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记录

  教师可以在通过综合和实践来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不能仅限于课内,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探索,比如说,可以通过数学上“认识厘米和米”的知识点来展开实践布置,老师引导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可以安排学生回家用自己的脚和爸爸的脚分别测量房间的长度,经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便于直观理解,使知识吸收地更为深刻。

  (三)、研究拓展教学资料

  学校和教师应该发挥教材作用的最大化[4],使教材物尽其用,来达到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合理应用资源来进行学习授课,还可以利用家里的资源来进行学习,家庭里的数学是非常多的,比如柴米油盐、日常用品都是与数学挂钩的,是数学知识最好的一个素材库,组织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开展综合实践,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1.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始终把学生的教育作为第一位,帮助学生高效率掌握数学知识,摆脱以往传统教学的弊端,将传统教学和新兴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引导学生将数学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兴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中华传奇,2019(36):2.

  [2]阴雪梅.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0(4):1.

  [3]刘青.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9(22):1.

  [4]孙少峰.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J].好日子,2020(30):1.

  

  

篇十: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414600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湖南省湘阴县城北学校杨伊内容摘要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论文姓名:杨伊职务:教研组长职称: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单位:湖南省湘阴县城北学校手机:地址:湖南省湘阴县文星镇江东路城北学校邮编:414600

  1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湖南省湘阴县城北学校杨伊

  [内容摘要]“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要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其特点:主体性与灵活性、开放性与多元性、数学性与综合性、实践性与操作性,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想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综合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特点活动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的过程。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

  2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那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践与理解,下面谈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一、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1、主体性与灵活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通过数学学习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发展的基础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参与、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不仅要改变和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要注重活动范围的拓展,它不应局限在课堂,要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可以是以课时,也可以是更多的时间,信息的采集有时可以延伸到课外的一天或几天,收集方式可以通过当堂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查询获得。例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1千米后,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师可提示学生可以以距离(路程)和时间两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有多长,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体验方式,设计活动方案,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设想,让他们放下课本,走出教室,真正去体验1千米有多长。这样的活动无疑是受学生欢迎的,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开放性与多元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开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的开放。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有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围墙与篱笆”的数学实践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设计围墙的位置、预算出砌围墙所需砖的块数以及考虑用那种材料

  3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最省、那种方案围出的空地最大等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提出合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在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潜在的创新意识。同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是多元的,可以是动手操作、设计作业、小专题、小课题、数学讲座以及模拟现实等。无论何种形式,它都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

  3、综合性与数学性。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主要体现为: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过“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后,可组织学生到环卫设计部门和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并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个圆柱形涵洞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再让学生思考下水道为何通常做成圆柱形而不是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选最佳设计方案。这样的活动综合了测量、估算、计算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增强了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教学目标的综合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立足综合性的同时,还要重点突出数学性,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切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从而体验生活,认识社

  4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会。4、实践性与操作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

  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已摆在了数学教学的突出位置。可以这么说,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后,让学生进行用等长的小棒摆三角形活动,摆一个三角形要三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摆四个三角形呢?这样就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突出实践,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整合,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调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操作”中学,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例如二年级学生学完统计后,可让学生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最爱吃的菜,整理信息后制作统计表,这样在活动中着眼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活动形式1、精心设计、调动热情,让学生想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这是由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经历和心里水平不同所决定的。例如,低年级的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从自然景物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玩中体味数学价值,整节课的教学充满情趣性。中高年级则更注重体会数学,因为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需要他们通过实验操

  55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作、调查访问甚至课题研究,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二是结合教学内容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要结合数学

  教学内容而设计,体现材料的价值性、实践性,强调学用结合。例如,学习统计图时,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调查或收集有关数据:学校各班学生人数情况、我县交通、通讯等发展情况、工农业生产情况、家庭的水费开支情况等,然后把收集的信息整理设计成统计图表并分析。又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知识,也可以安排动手操作、实验、小制作、调查研究等数学实践活动。

  2、教给方法、放手探究,让学生会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是为了不教。”数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他们自主探索,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必须逐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数学实践能力,积累学习经验,获得良好的感性体验,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是学会计划。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所提出来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难度,不是靠几个算术式子就能解决的。对于较大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小课题研究,教师要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时首先考虑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二是学会分析和方法。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必须在活动中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对于问题策略的学习,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大部分都是采用了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实验,通过实验对数据的统计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运用结论去研究新的问题。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实验·统计·结论”、“猜想·验证·结论”、“调查·统计·结论”等多种问题策略,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三是学会合作与交流。教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独立思考、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感受成功。

  66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四是学会评价与反思。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评价自己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掌握情况,更要教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分析纷繁的数据,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指导学习生活,树立应用意识,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托《数学课程标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77

  

  

篇十一: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对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思考

  作者:姚远来源:《速读·下旬》2020年第06期

  ◆摘要:《數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数学实践课程,目的是为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趣味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逻辑思维。但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一线老师依然有很多的困惑,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入手,罗列目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措施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

  (一)实践特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践特点,实践特点也是其能被小学生接受的关键要点,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实践程度十分重要。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时增加操作感,增加个人的实践体验感,从而提高个人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实践特点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特点,数学学科中的可实践内容较多,教师都可以用让学生实践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点,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特点

  实践课程的生活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中使用较多的生活化元素,将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常见的现象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对生活问题进行解答,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感,对学习数学知识而产生的价值更加了解,从而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加入生活化因素也让学生对生活更加了解,数学知识也多来源于生活,实践课程也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趣味特点

  相比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创设的趣味情景并参与到其中,积极思考数学问题,实践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可以活跃学生的探索气氛,让数学学习课堂渐渐转变为数学探索课堂,教师需要用创新理念和极具趣味性的想法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以学生接纳实践课程为前提,积极地推广教学,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四)创造特点

  创造特点是综合实践课程比较核心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创新性,教师需要为实践课程创设专门的教学情境,也需要设置各个知识点的起承转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理解情况,设计出学生能接受且能获得最佳教学体验感的实践课程,加上每个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综合实践课程整体具有创造特点。

  二、小学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思路

  (一)准确把握教材

  教师要细心地体会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把握所涉及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才能明确教学目标与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实践效果有直接影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局限于对于“1亿”这个大数的探究就使得教学很难达到教学预期,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于类似于“1亿”这些大数的认识与空间建立联系来进行探究,让学生借助很微小的物体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就使得学生获取丰富的数学实践体验。同时,学校可以收集创新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创新案例学习,并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代入“实践”内容,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给学生传授解决措施

  在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必须把握给学生传授解答的程度,一味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的几分钟里,教师先让学生集思广益,在同学的帮助下该问题还得不到解答时,教师再提示学生解题方向,让学生最后自己通过思考解答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的日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怎样用4个小正方体木块来合理地表示出年、月、日这些时间信息?”展开探究,有的学生就不知所措,此时老师给个小提示:“能把小正方体的6个面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啊!”让学生将对正方体的认识与制作活动日历建立联系,并且明确了制作的思路。

  (三)实践活动多样性

  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尽可能地创造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给予学生提升自我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多个小组,在小组中安排不同的角色,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自己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实践课程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的兴趣,争取让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并在教师未指导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理解,小组合作对数学实践问题进行解答,使每个成员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都能增强。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在教学中教师鼓励每一组选择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方案,可能有的小组选择采用50米卷尺进行测量;有的小组采用测距仪尺;有的小组采用每条跑道都实际测量;有的小组选择只测量最里面的跑道等等,然后分别在“分享体会”环节说一说本组的设计方案与运用的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使得数学学习向开放性、拓展性迈进。

  三、结束语

  目前,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经验不足、加之教学辅助设施的差距、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无法将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应重新审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重视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或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来开展更具有个人特点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提升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云.例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特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6):86.

  [2]孙水红.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81-82.

  [3]庾少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2):74-75.

  作者简介

  姚远(1978.10—),汉族,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23年。

  

  

篇十二: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它是一种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课,持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实践性。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实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要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室内活动中的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玩一玩等,室外活动的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等,目的都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例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后,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先让学生自备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自己动手制作标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然后再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百货店”,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又如,在教完正方体、长方体面积和体积计算后,可设计“为家里的房子设计围墙”活动课,方案不但包括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还包括对围墙的空间、朝

  向、采光和用料的考虑;另外也可设计“为磁带盒设计包装纸”活动课,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这样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重创设情景,彰显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数学与其他学

  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方,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是一堂对“利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实践课。教师首先创设情景:王老师要在和谐小区买一套楼房,接着请同学们围绕“房价、付款方式、装修”等,为老师设计一个购房方案。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通过调查,理解以下问题:(1)教师的经济情况(教师家里的存款、夫妻俩每月的收入,每月的生活开支)。(2)调查购房的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清和分期付款的政策)。(3)调查房价、结构(楼房的户型、楼层、面积)。(4)调查银行为居民购房提供的贷款方式(银行的贷款期限、利率)。(5)调查相关装饰的信息(装饰材料的外观、价格、质量等)。这堂课教师将学校作为社区服务的载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选择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水平,引导学生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所学的知识主动为社区服务,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又如,春季植树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植树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植树?(树木能够制造氧气,保持水土,消除噪音,净化空气)。(2)探讨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植树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3)写一份保护树木的倡议书。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教师不但解决了与植树相关的“数学问题”,而且把数学与科学、环保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可谓受益匪浅。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现探索性。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一节实践活动课,对春游中路线的设计、乘车方案、购买门票等问题让学生实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1)理解相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所需的物品等。(2)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信息。(3)计算乘车所需要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所需要缴纳的费用等。(4)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实行交流。对这些问题的设计和探讨,有利于学生提升收集、整理信息的水平,并使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再如,学了“百分数”这个内容后,教师可设计以“购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1)创设情景。一些商家为了抢占市场,给出了以

  下优惠措施:买大送小、打折、会员卡、摸奖等。老师调查了本地三大超市,A超市:局部商品买大送小;B超市:打九折;C超市:满50元一律八折。(2)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优惠政策的?假如老师想买8盒鲜牛奶,每盒10元,应该选择去哪个超市呢?你认为有几种不同的方案,从中发现什么?(3)知识拓展。到市场调查金融危机引商品价格的涨、跌情况。学生围绕三家商店的优惠政策展开讨论,从而选择了适宜的购物方案。这些问题能有效地促动学生持续钻研,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

  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遵循多样化原则,表达趣味性。趣味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在设计活动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内容的“新、奇、乐、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学了奇数和偶数后,可设计以一个“彩盘揭密”的游戏活动,教学时首先创设一个情景:小东在街上行走,看见有人摆了个彩盘,旁边写着:“只要一元便可转动彩盘一次,指针停在哪一格,就从下一格开始数几格,这格上的奖品就属于你的。”小东停下脚步转起彩盘。他手中的钱全部花光了,大奖一次也没中。教师接着问:“同学们想不想揭开彩盘之谜呢?”学生很快便热情投入,教师和同学一起研究彩盘的秘密,最终得出结论:彩盘的秘密正是利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的规律,设奖者把大奖放在奇数上,把小奖放在偶数上,让别人拿不走大奖。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这个数学规律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用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擦亮自己的眼

  睛,防止上当受骗。诸如此类的数学活动课,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计富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课,从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使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篇十三: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要:“综合与实践”已经成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活动,是本次新课改为了解决“知行脱节”、“高分低能”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程能够为小学生留出充足的观察、推理、分析的时间,在基本的活动经验的引领下,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必将更加深入,数学思维也必将得到有效培养。本文便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程进行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

  大多数的小学学校并没有为“综合与实践”课程安排专门的课时,许多教师都将“综合与实践”课程看做是小学数学的选修课,如果时间充裕,便简单小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若时间不足,那么“综合与实践”课程便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落到实处。另外,也有部分教师虽然十分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但是受到教学经验、教学手段、教学素养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创设出有效的实践情境,导致“综合与实践”课程完全无法发挥自身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作用。为了保证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有效性,笔者将从凸显实践活动的数学化、体现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在实践中落实活动三个层面,讨论小学数学开设“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

  一、凸显实践活动的数学化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阶段中,各类“综合与实践”课程并不是完全在某一学科教学内展开的,许多实践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小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才能够使其顺利完成学科任务。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开设的初衷便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要在实践活动中凸显出活动的数学化,即根据某个章节的数学学

  习需要来展开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充分锻炼与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体现实践活动的综合性

  小学数学学科的课时有限,分配到“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决定着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展开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将有着某些关联的章节知识进行汇总与调整,使得每一轮综合实践活动都能够包含多个章节的知识,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在实践中落实活动

  “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综合,二是实践。在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之时,要保证小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实践之中,他们必须要在实践中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生成过程,才能够使其正确认识数学科学的实用性,进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心力。

  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中,笔者将5个小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之内,鼓励他们带着测量尺、纸笔来选择学校的某一条小路,计算在这条路上需要栽种多少棵树才能够达到美化、绿化校园的目的。在本轮综合活动中,小学生必须要走出教室,亲自展开测量与调查,他们不仅要测量某条路的长度,同时还要向本校的环卫工作人员询问树与树的间隔问题,而这不仅可以强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锻炼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更可以使其树立珍惜校园、爱护环境、尊重劳动等多种意识,可谓是促进小学生知、情、意、行综合发展的重要活动。

  总而言之,“综合与实践”课程需要小学生综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数学学习经历等来完成实践任务,这就有效促使了理实一体化的实现,对

  于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大有裨益。为此,应该多利用“综合与实践”活动来增加小学生应用数学的机会,为他们的数学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篇十四: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与实践”内容,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涵与意义。“综合与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探讨某一实际数学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数学课程中,应当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课本中也专门为了“综合与实践”设置了独立单元,每册教材中至少设置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会设置一个或多个活动主题。学生根据教师引导以及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对策

  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理论来源

  1.1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相较于学习来说,儿童对于活动会更感兴趣。对于儿童来说,感兴趣的事情会去触摸,会模仿,会动手操作。所以,这些孩童就会对入学的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形成向往性,这种向往心慢慢的就变成了乐趣。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他就会思考应该怎么做,能用什么办法。因此,对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观察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对某事物感兴趣,目的便是要激发学生主动性。要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就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灌输,更多需要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提供给了学生一个亲自接触具体事物,运用器官感知事物的平台,教育者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1.2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

  著名的布鲁纳提出一种方法,那就是布鲁纳发现教学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老师给学生创造一些特定的情形或者问题,鼓励学生们对这些情况或者问题进

  行独立的思索,以此来达到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愿学习的目的。即在教师启发下,学生们独立的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学习相关的方法。教师与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即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发现者。他的基本教学过程有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假设、检验假设和得出理论四个阶段。布鲁纳的这个理论在世界学术界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一个是不可测量,虽然其中个别观点存在缺陷,但也能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2.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教师方面

  2.1.1教师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

  在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当中,应该是让老师起到牵引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创造。这个活动是建立在在学生对于经验的理解之上,大部分都是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从而表现出其对于实践课程知识运用。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超过70%的学生认为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运用到其他学科知识的情况较少,老师们在制定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相关标准时,很多都缺乏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现象说明,很多老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理解上存在着偏差,忽略了“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既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也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融合。它的综合性未能体现出来,那么学生对其价值缺少认知,以至缺少重视。

  2.1.2教师教学停留于表面

  大部分老师在设立该活动的教学目标时,多数教师制定了目标,到没有按照目标执行,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关注仅停留于表面,实际教学效果不佳。除此,虽然教师多注重课上内容,会要求学生预习,做好课前准备,但课堂结束后,就忽视对结果、反思、评价的督察,这种做法容易使得学生做事“有头无尾”,忽视反思的重要性。

  2.2学生方面

  2.2.1学生主动性不高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于激发其对于学习的兴趣。根据调查可知,84.4%的学生喜欢数学,有接近80%的学生对于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提出问题的比例较低,且自觉搜集相关资料的比例仅占7.8%,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以及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但主动性不高。对于出现以上的情况有如下几点分析。一是课堂活动中的问题较少,学生无法主动提问。二是学生对该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学生过度依赖于教师。四是活动主题和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2.2.2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课程的效果不明显,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作用。除此,活动课主题的来源与选择多数为教师确定,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令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建议

  3.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数学“综合与实践”这一板块不同于其他三大板块,它是2001年新创建的板块,至今发展不够成熟。它既有自身的独特性,且又与各学科有极大的相关性,没有统一的活动主题、评价标准以及考试范围,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与部分数学内容的不一致性。既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因此,急需教师在该板块的技能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为其提供的培训支持,离不开自身的不断钻研。通过相关培训,教师能够更多的了解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理论知识,这时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该模块对于教育发展的潜能,才能更快的转变思想,由内因的转变带动行动的转变。除此,只有当老师们充分认识到综合与实践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的独特性,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教学改变,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念。

  3.2教育部门提供相应支持

  3.2.1与学校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提供资金支持

  在数学书“综合与实践”模块中,许多活动设置难度性太大,学校无法满足书本的操作任务,并且数学教材全国统一,综合全国的知识点来设置主题活动,缺乏针对性,所以建议学校能够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建筑特点等等来编写教材。如果有相应的教材,那么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处理则相对轻松,也对之后的教学有了借鉴与反思作用。

  3.2.2与高校合作提供场地及师资力量

  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在有关于“综合与实践”的现状调查的相关文献中,这些活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学校对于活动场地的缺失,缺乏教具,缺乏资源。达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许可以划分一个场地供市内小学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各个小学分配好时间场地进行教学。除此,小学还可以与四川文理学院中的师范生合作对该领域进行教学,这种形式能解决活动场地过大人手不够的问题,还能帮助师范生提前体验该课程的特点、内容与其他内容的独特之处,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不同的主题、教师,可以极致的满足学生对其的需要,提高他们对这种形式的关注度,并且每个教师风格、教法不同,学生更能体会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独特之处。

  3.3提升学生“组织者”地位

  《国内外师生关系中》有言:“探索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使任何的教育改革有效,首先必须改变师生关系”。因此,数学当中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作为当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如果它能得到普遍的实施,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可以提升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综合与实践”活动也必须改变现状,改变不合适的师生关系。虽然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却因为在这个活动实施时,学生更适合当“组织者”。师生之间可以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也可以“放手”让学生组织、设计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尽可能的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仅仅起到一个牵引作用。在这

  种学生自主设计、独立探索的过程下,学生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补充。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认识,还是自己获得了计划组织的能力。

  五、结语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发展顺应了素质教育下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而这对于学生个人的进步和教师的相关技能水平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了解当前的教学情况,从这里面挖掘存在的不足,然后进行相应的解释,最终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教育这个行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尹伟.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1(32):57-58.

  [2]翁文顺.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提问能力薄弱的原因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30):41-42.

  [3]杨闵萍.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43):15.

  

  

篇十五: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综合与实践"

  杭埠中心小学赵文兵

  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

  关键词:教学目标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数学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下面,以“制作年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1.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俗话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地进行,课前收集资料,做一些准备工作是少不了的。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所涉及的其他学科,考虑到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其次,使学生明白课前需做一些什么准备,如准备活动中用到的一些资料和学具等.三年级下册“制作年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后安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年、月、日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所以,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寻找生活中不同年份、不同种类的年历,并给学生布置了开放性的任务-—找了当年的年历。有了这些准备,课堂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2。搭建实践平台,培养探究能力。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动脑思考、合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收集、调查、总结的方法,在于培养学生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能力.平时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的数学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亲历体验、自主活动的平台,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形式,把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

  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学生课外收集到的年历,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同时,我及时进行指导,提出第二个问题:“先观察你手上2014年年历的整体布局,结构是怎样的?"生1:我的年历上有12个月,每行排了4个月,排了这样的3行。生2:我的年历上也有12个月,每行排了6个月,排了这样的2行。生3:老师,我的年历上的12个月是一页一个月,12个月就排了12页……(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发现了很多的数学奥秘。对,不同年历的排列方法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排都是由12个月组成的。那么,这12个月中每个月的排列方法是否都相同呢?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说。(在同桌学生交流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生4:我观察的是8月份的月历,它的第一行表示“星期”。师:那你们观察的月份中的第一行是否与他的一样,也是第一行表示“星期”?(学生都表示肯定)生5:我观察的月份中,重要日子用红色标出。生6:制作月历首先要知道每月1日是星期几.……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找到了不同月历中的共同特点,如每个月的第一行都是“星期”、重要的日子用红色表示等,实现异中求同。这样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明白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又为接下来小组合作制作年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创新能力.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没有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知识只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更谈不上创新了。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说的是人们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要亲自参与、尝试、体验,即在做中学、学中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与反思、修正与完善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师:今年的6月1日是星期日,那明年的儿童节又是星期几呢?(学生沉思)生1:老师,我们制作出2015年的年历,不就知道了吗?师:好,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就根据你的建议,一起来制作2015年的年历。那该怎么来制作呢?生2:要先知道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师:你们有办法知道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吗?(学生在2014年的年历上找到12月31日是星期六,因此认为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日)师:由于这一节课的时间紧张,我们就分小组合作,一起来完成2015年的年历制作。(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一个月的月历制作)……上述教学中,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去创造美、感悟美.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创造交流机会,体现数学价值。一堂完美的数学课,离不开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应该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延伸到社会上,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用到课堂中去,应回归生活”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制作好一个月的月历并进行美观加工后,我请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一个学生说:“因为3月份有植树节,所以我就在月历的周围画了一些树,提醒大家要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另一个学生说:“我制作的是10月份的月历,10月1日是国庆节,这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于是我在月历上添加了烟花礼炮来表示庆祝。”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生日是5月12日,我把这一天用红色标出来。"……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但个性鲜明。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方法的同时,去体验、去感受其中设计的妙处,在倾听与思考中取长补短,找到更完美的设计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进而提高自身的素养。5.发挥教育作用,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渠道,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补充。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许多内容并不是让学生学会一个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而是以明确的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更加人性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精神。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而是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将课本上的知识拓展到课外,进行有效的延伸,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介绍了自己制作年历的设计方案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会设计年历了,那年历除了了解具体的日子外,还有什么作用?”生1:可以知道重要的日子.师:是呀。年历的用处很大,同学们可以回家调查一下自己最亲的人,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然后在年历上做上记号,等他们生日到来的时候,给他们送上祝福,感谢他们对你的爱,并祝他们生日快乐。生2:可以根据年历来制订学习计划.师:你很会思考!今天是6月13日,我们这个学期期末检测安排在6月27日,算一算,这个学期离结束还有几天?你打算怎么安排好这14天的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为三年级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样教学,把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学习与生活中,既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又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感恩等思想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数学虽然是严谨的,但数学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应运而生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条件,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不断去研究、去探索、去创造,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