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19篇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19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2-10 02:15:02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19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19篇,供大家参考。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19篇

篇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思想认识、治理能力、治理方式及干部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陈旧。虽然我们在化解矛盾、强化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基层治理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社会管理,治理就是管控”的陈旧观念,法治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基层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律性,没有仔细思考和分析研究对策建议。(二)基层基础薄弱。县级职能部门习惯性的将工作任务直接安排和转嫁给基层组织,村(居)疲于应付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自治功能难以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平台单一,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基层治理满意度、认可度不高。平安建设满意度长期不高与日常政策宣传不立马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密切相关。(三)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化。随着此次机构改革完成,县级综治部门被撤销,综治的联动机制没有有效衔接,社会治理仍侧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系统化不够,制度设计整体性、全局性联动不足。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患者评定标准、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立马,影响工作实效。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网格化管理的精准度不高,精细化水平

  较低,信息分析研判、大数据应用不够深入。在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我们虽然对此类特殊人群建立了信息系统,并立马采集录入人员信息,但在信息分析研判、运用信息数据指导服务管理实战方面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各类信息化系统还停留在信息收集的低端层面,深度开发应用不够。基层治理长期处于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模式,事后处置多、事前预防化解少,对一些基层矛盾、信访问题,不少干部信奉“摆平就是水平”,甚至采取“花钱买平安”方式解决,从源头破解社会矛盾难题做得不够好。

  (四)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甚至基层派出所人员都严重不足,接处警大部分由警辅人员完成,接处警质量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基层网格员队伍不稳定,专职网格员较少,专职人员待遇不明确,兼职人员往往一人任多职,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明显较低,仅能应付部分工作,对于创造性、精准性、差异化的服务难以提供。

  二、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们仔细总结治理实践经验,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体系、模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一)提高政治站位。一是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基层治理平台转型升级。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提档升级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幸福驿站”、村(社区)警务室等基层服务阵地,将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社会治理力量相对整合,打造“政法小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堡垒。二加快提升“四位一体”建设的协同化水平。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为牵引,研究制定推进我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举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鼓励各镇(区、街道)探索形成各具特色、贴合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打响基层善治的邳州经验、邳州品牌。

  (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不断完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在党建引领的总原则下,聚焦重点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构建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向村、社区等基层“细胞”延伸。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划拨专项资金、筹集社会公益资金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事务性工作和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基层治理,优化治安政务服务。三是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托“雪亮”工程,逐步将城管、交通、住建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公共视频监控接入110指挥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深度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阳光信访三大信息平台,深化平安视联网建设,建立起“互联网+社会治理”的“一网通管”格局,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全面提升驾驭全局治安能力。

  (三)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一是拓展“党建+”模式,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区党建要融合“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小网格、大党建”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探索“党建+群团”“党建+社工”“党建+网格员”等工作模式,采取“群众点单、社会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第三方验单”的公共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至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目标。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一般人群、特殊人群、重点人群,精准分区分类服务管理。在扶贫、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创新方式方法,提供精准化社会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实现技术智能化,以科技主导基层治理。科技从来都是基层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

  准确把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规律,用智能化推动社会治理理念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网格化联动指挥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四)强化投入保障。一是明确专项资金。要明确设立基层治理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励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专项资金申报审批、监督检查机制,明确资金适用范围、扶持方式、使用原则、法律责任等,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倾斜,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提升社会治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效益。二是壮大队伍力量,凝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完善政法综治队伍教育培训、职业技能进修、岗位交流等培养机制,在纠纷调处、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矫正帮扶等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建立专门性从业入门培训课程。三是筑牢基层基础,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统筹推进网格化服务、心理疏导、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等基层服务治理阵地建设,打造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共建共享基层治理平台,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最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和管理。

  

篇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能否得到实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日益突显。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工作能力不强。一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些领导同志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管理社会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凭个人经验办事。有的村支书施政经验丰富,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村民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2、党支部成员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据笔者调查,多数地区现任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文化程度低,带头致富的本领也较差,从而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从思想素质来看,有的农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开拓意识、竞争意识。从能力素质来看,有的农村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和传统经验来开展工作,工作中缺少新思路、新措施。从培养新一代新党员来看,有的村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有村庄多年不发展一名新党员的不良现象。3、农村党建工作缺乏经济支撑,党组织缺少活力。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政府收入相应减少,乡镇收支缺口较大,需要上级政府下拨转移支付资金弥补缺口,维持各项工作运转。在办公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乡镇往往确保公共行政性支出,压缩甚至冻结党建办公经费支出,而农村党建工作经费支出上面没有明确的配套文件,只能挤占乡镇办公经费支出预算,杯水车薪,自然制约了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二、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对策1、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能力。农村党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细胞。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带领农村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也面临着多元化。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群众,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其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第一,改进农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不感情用事,不搞强迫命令.第二,创新农村党建新载体,注重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有党建工作,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规范工作机制,提高两委班子和谐度.党支部对村委会应做到领导不包办、支持不干预、监督不越位,村委会则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村党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领导地位,实现“两委”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2、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首先,加强思想建设。要认真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能力建设。学会根据市场需求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掌握适应市场的本领;学习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带头应用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掌握致富的

  1

  本领;遵循客观规律和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做好示范,告诉农民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掌握示范引导的本领。三是认真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培养后备干部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下大气力认真做好培养后备干部工作,要及时发现和选择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党员进行重点培养,并对培养对象定期考核,已具备领导干部条件的,要不失时机地把他们推上基层领导岗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政治舞台。

  3、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发展农村村级经济,不仅是农村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这是农村党组织的第一要务。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充分挖掘潜力,以地生财,努力挖掘潜力,开展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村庄整治等项目,规范原有集体改制企业使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对土地使用费明显偏低的可适当提高标准。二是要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三产经济、房东经济,加大自身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王永桂)

  贫困山区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淡竹乡地处山区,作为我县的贫困乡镇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很多困难。下面就贫困山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淡竹乡是革命老区乡,地处山区,乡村两级财政困难,下属共27个行政村大多无集体经济,是全县6个贫困乡镇之一。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乡村财政困难,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工作负荷过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精力不够;少数党员干部知法犯法,使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负面看法等问题.二、解决的对策1、加强经济建设,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经济保障。我乡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乡里将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做好资源增值文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毛竹、杨梅等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发展经营,多渠道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壮大村级的经济实力,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经济支柱。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党群关系,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群众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违法,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群众工作主动性,逐步形成以乡镇为主,村级协助的工作机制.办事实,办好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赖,以良好的形象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基层党组织的周围,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乡镇党委,一要领导带头参加支部学习,经常到基层党支部与农村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听取农民群众的呼声,贴近党和群众的心。二要选好用好支部领头人,党支部不仅是党建工作的具体落实人,同时也是业务工作的战斗集体,是业务攻坚的中坚力量。在明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并且年轻的同志选到支部去工作,加强支部工作力量.三要重大决策前征求党支部意见.在做决策时,对涉及到的相关村,必须先征求村党支部的意见。另外我们必须要有正确舆论导向,客观公正全面地评论基层党员干部,加大对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个人典型的正面宣传报道力度,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

  3、调整工作职能,减轻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担.乡党委要牢固树立起“聚精会神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观念,切实调整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在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充分调动乡镇社会综治和计划生育等职能部门的作用。4、创新思路抓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了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创新思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适时调整党的机构设置对党员实行有效管理。当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使农村党员的分布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特别是党员的外出流动现象突出,必须根据形势调整党的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地的实际,按照产业状况进行支部的设置,今年我们在淡竹仙雾果业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创新支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党组织生活和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建立村民议事、支委会议事、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党员和村干部、村务公开等制度,使支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完善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与待遇收入等直接挂钩。建立完善一套针对党员的保障机制。使党员能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对农村的贫困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这部分党员基本生活问题等。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缺人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工程受到制约。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班子的总体评价不高。在被调查的村支书中,37.4%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调查显示,只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村“两委”班子“充满活力、凝聚力强、战斗力高”;50%的人认为“创新意识不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凝聚力一般”;19。6%的人认为“工作力度软弱、组织涣散”.在对“影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个人素质不高”的最多,达到50%。这说明“领头雁”工程受到制约。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农村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农村党员的老化和家族化现象影响了农村人才的储备.农村党员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以廊坊市为例来说,尽管其经过为期一年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年"活动,35岁以下党员也仅占到16.1%,且多集中在发展条件较好的村街。而在发展条件中等及偏下的村街,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在“对当前优秀农村青年入党情况”的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优秀青年入党不够积极,人数也不多。在所调查的一个村中,已连续8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了,村委会4名成员中,也只有会计一人是党员,村支书缺位。农村党员的家族化现象也非常明显,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分散,村民之间,尤其非家族村民之间接触、了解不多,使得有些优秀的青年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培养,加上以往新党员的发现培养必须要求有老党员作为其介绍人,因此往往家族青年发展较多。换届选举中明显的家族化趋势影响了农村带头人的选拔。调查发现,班子成员往往会利用公权力为自己或直系亲属在房屋修缮、村集体各类“工程”承包或岗位聘用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二,农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随着2009年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财政支出制度的实行,村支书、村主任的待遇从每月150元增长到880元。虽然增长幅度不小,但和在外经商、打工比较起来还是偏低。工作待遇低、难度大,社会地位也不高,又

  3

  有养家、养老等后顾之忧,因此对于农村人才来说,还是缺乏吸引力。许多创业有成的农民企业家不愿意当村干部,使得农村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

  缺资金——村街集体经济的薄弱使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受到制约。由于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及资源相对丰富村,靠以地生财、资源生财,集体有一定经济实力外,相当一部分村街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各市县政府都相继取消了原本是用于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品的各种收费、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代之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这一政策在村街实施的效果始终不佳,有95%的村庄基本上从来没有实施过这一政策。在农民看来,国家已禁止向农民收钱,村干部却还要收钱,有想捞一点的嫌疑。目前,70%的村街都留有在税费改革前形成的村集体债务,村集体收入的整体萎缩,使得村级财务更加困难,还债无望.这使得村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方面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缺机制--缺乏科学、高效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制约了农村民主进程。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抑制村干部腐败的有效方法。但是从农村民主进程推进中暴露的问题来看,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与民主进程的推进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村务公开形式化,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缺失。调查发现,有些村的村务公开黑板成了摆设。公布的内容也大都无关紧要.在换届选举年,村内矛盾高发和频频激化的现象说明,农村基层组织日常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远远不够.因此,自上而下监督村基层组织,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缺方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制约了基层组织素质的提高。县乡两级党委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但在当前复杂的农村形势下,对抓党建的有效方法研究不够。方法简单陈旧,表现出:重说教、轻引导,重约束、轻激励,重管人、轻管事,重布置、轻落实,重培训形式、轻培训内容等问题。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这说明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基层党建应对之策以“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选拔和培养“领头雁”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在农村“两委”选举工作中,主管领导要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对候选人要考察,对选举要监督,坚决杜绝贿选或是黑恶势力对选举的控制,杜绝有明显劣迹的人混入干部队伍。第二,从县乡工作人员中选拔合适人员主持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对连续两届工作没有起色、“两委"成员不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缺位的落后村,要从县乡工作人员中下派干部主持工作。第三,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尽快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一要适度增加数量,达到每村两名以上;二要使之作为日后年轻人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优先条件;三要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四要做好前期培训,中期指导、检查和后期总结.逐渐使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像到城市、城镇就业一样成为一种常态.第四,创新工作机制,壮大党员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改变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要改变由老党员推选新党员的模式,代之以由党员、村民代表共同推荐,扩大推选范围.树立“大党建"观念,把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一起抓。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足、能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县委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召集专家、企业家、基层党委、村街代表等,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共同谋划和扶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用好国家专项支农资金,使“财尽其用"。近几年,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路走高,从2006年的3397亿元到2009年的7161亿元,短短几年,已经翻番。在目前农民还不富裕的条件下,农村的公共品供给还是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的转移资金。因此,县、乡、村各级领导要及早谋划发展,做好前期的项目申请,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和验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用。第三,县

  4

  委带头,认真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一是建立县直机关村街联系点制度。二是建立乡镇基层党委包片制度,及时了解各村情况,并反馈给县直机关联系人,研究解决对策。三是建立村街干部包户制度,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谋求家庭经济发展。第四,保护和促进村街私营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在促进村民就业、公益事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中多作贡献.调查中发现,有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尽管是私企)的村街,村民生活水平和村街公益事业发展都相对较好。县乡党委对企业的贡献应以适当的形式给以确认和奖励,以保护他们热心公益、服务乡里的热情。

  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用好的机制来“管人”和“留人”。好的制度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加以落实。第一,要落实“四权分离”制度,推行“公职化”管理模式,用好的机制来“管”好人。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组织,实行决策、办事、理财、监督“四权分离”,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探索推行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模式。第二,建立“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用好的机制留住人。对于优秀的“领头雁”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而且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尽快推行“定职责目标、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做法主要有:一是落实职责目标;二是落实现任干部和离任干部的生活补贴;三是落实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制度;四是在农村养老保险基础上,还要逐步研究落实农村干部养老待遇,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要完善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思想道德培训,二是基本知识培训,三是工作方法培训,探索发现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加大培训投入,组织农村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参观学习时,要注意针对性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村街发展情况对村街干部分类,为每一类村街干部选择合适的参观对象,以达到效仿、借鉴的目的.

  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基层组织把众多党员聚集在一起,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而成为一个富有先进性、勇于创造性、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政党.这是我们党在组织上的优势,是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的基础条件。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级领导组织和领导人员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在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居于联结、接合地位。同时,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工作体系中也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它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团结广大群众,从而成为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二、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动作用不够.机关党建工作相对业务工作来说处于薄弱环节。在机关的议事日程中,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指导力度。在研究工作时考虑较少,布置工作时任务不明,开展工作时力度不够,检查工作时多看表面文章.党务工作人员总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现象,能动作用发挥不够。(二)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理论学习气氛不浓或流于形式,在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力,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交流比较少.(三)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部分党务工作者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开展几次活动,对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在处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上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多数党务干部身兼数职,工作不到位,对党建工作缺乏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5

  (四)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二是经费短缺,基层党组织的党费全额上缴,开展活动经费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到党建活动开展,致使党员教育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五)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基本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务干部多是兼职,且绝大多数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着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党务工作。从当前机关党务干部现状看,普遍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认为搞党建工作虚、空、难、没有实惠、不被理解,对党建工作研究不深不透不实,工作视野偏窄,缺少新思路。

  (六)党的组织生活单调,缺少活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少、方法陈旧,仅满足于一般的政治说教、催交党费等,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职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开展机关党的活动对广大党员吸引力不强,教育管理效果不好,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明显.

  三、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选好配强支部班子一要从组织上把自身素质高、既懂业务、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上,使其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二要注重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如举办支部书记党建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等学习班,组织党务工作者探讨和交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三是各级领导要多关心和支持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增强党务工作者做好党建工作的自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安心工作.(二)转变观念,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在甘孜州“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和谐稳定”的进程中,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改革势必要不断推进。因此,党支部班子成员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首先应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增强“参与”意识,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与具体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务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使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机关党务工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其次要强化“中心”意识,把具体业务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三是要以主动姿态服务、服从于州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一条主线、两个一切、三个加强、富民安康”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三)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一是要有工作内容上的保证,以适应新机制的健康运行。甘孜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党员多,党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党支部的工作内容要有较高的层次拓展。要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就是在实行新的机制中,坚持并加强对党员的爱党、爱祖国、爱单位、爱本职工作的教育.引导,就是要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人,确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和价值观念。激励,就是要通过抓先进典型、树风气,把严格管理与日常的分配制度相结合,把加强思想工作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有力的利益激励机制。培养,就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一批道德素质好、专业精、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专门人才。二是要继续深化党支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把党建工作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体系,使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在布置具体业务的同时,要同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检查、考核具体业务效果的同时,也要检查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抓思想,从具体业务出发;抓具体业务,从思想入手",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6

  三是要力求“实、活、新”.所谓“实”,就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活"就是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管理模式要自主、多样、有效,坚持“三少三多”,即少一点指令性,多一点指导性,少一点统一模式,多一点主观能动性,开展活动多注重实效,少讲究形式。“新”,就是要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规律,以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是要正确处理机关党支部与部门行政负责人的关系。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部门的工作全面负责,机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工作,改进工作;要把党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征求行政领导的意见,遇事多同行政领导商量解决,取得行政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必要的帮助。行政领导对机关党组织的工作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列入部门工作目标,充分重视和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讲,行政领导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主要表现为:(1)行政领导在工作安排上要统筹兼顾,保证党支部有必要的时间及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2)指导机关党支部围绕本部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行政业务工作中去。(3)要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之内,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支部和党员的监督.

  浅谈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王国平)近年来,我县把社区党建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伴和城市基层政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实际,大胆实践,着力从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组织网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目前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不规范,与社区建设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一是在领导机制方面,虽然成立了相关领导和议事机构,但联系沟通、协调运转机制不健全,只挂名不出征,成为摆设,上下联动出现断层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长期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当前一些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共建合力不强,内在动力不足,离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制约激励机制。目前,大部分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2、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一是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不强。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量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了社区,但许多人的心却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了社区会失去单位的一些待遇,因此对社区党组织这个新家心怀顾虑,不愿融入.此外,党员分布复杂,同一社区中,有新经济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还有流动党员,增加了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难度。二是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措施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社区党员活动场所短缺、面积狭小,党组织的管理能力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区中的一些党员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党员管理教育模式僵化、内容单一,基本上沿袭了党政机关的传统做法,局限于定期组织读书看报、座谈讨论的小圈子里,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和实效性.3、社区财力、物力的投入较少,自我发展能力欠缺,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工作经费严重短缺。社区的办公经费主要靠很有限的财政投入和“化缘"来维持,经费短缺,给支部开展工作、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和压力.且财力投入与社区职能的不断增加不相协调。此外,在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社会职能由政府、单位逐步向社区转换,上级党、政部门纷纷把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延伸到社区。但是,在职能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投入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卸职能的同时,并没有相应让出财政的投入,而原

  7

  本就缺乏条件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享受不到相应的财力支持,即未能完全做到“费随事转”.社区党建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二是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经济路子少,实现自我发展难度大。在中小县城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发展社区服务、壮大社区经济遇到的难题较多,如社区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市场潜力小,导致发展步伐慢、造血功能弱、发展空间窄等问题.

  4、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社区干部工作压力大.随着改革的深化,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一些热点、难点工作最终需要社区来落实,“社区是个筐,不管什么往里装",造成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的过度“膨胀”,但由于人力、物力紧张,往往处于疲于应付状态。二是经济待遇较低.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紧张,部分社区聘用工作人员每月生活补贴仅为200多元,与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是远远不相符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影响了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措施1、构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机制,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要层层建立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把社区党建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整体工作之中,将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对于在社区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和激励,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2、加强教育管理,健全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流动党员严格颁证验证,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记载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卡制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登记,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下岗职工党员,积极为他们寻找和创造再就业机会。对生活困难的,要积极发动党员和社区居民开展帮扶活动,使其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三是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教育,确保他们离岗不离党。组织德高望重、办事热心的老党员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参与民事调解。组织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党员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组织身体好、家务少、敢管事的老党员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确保老党员在社区中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四是积极引导党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结合社区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关心的热点问题、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合理设置公益岗位,如关爱老弱岗、帮助就业岗、帮贫济困岗等。引导和动员社区内的党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认领公益岗位,并建立党员连心卡,党员活动记录卡和情况反馈表,及时记录党员表现,作为年终评比优秀党员的依据。3、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把社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解决社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和工作人员待遇低的问题。同时,凡有专项业务经费或有专项收入的部门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工作时,应按费随事转的原则适当给予经费补贴.要建立由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及有关服务收费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社区发展筹资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拓展服务,完善功能,探索实现街道社区自我发展路子。围绕居民群众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项目,逐步扩展到托老托幼、家政中介、文化娱乐等面向辖区全体居民的便民服务产业。要逐步实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和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公办、民办一起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增加社区经济收入,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4、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大力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8

  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对支部书记人选缺乏的,可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党员到社区挂任党支部书记,也可从企业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选聘优秀党员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二是要抓好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进行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培训,又要针对社区岗位需要,突出抓好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等有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能力。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与乡村联系的纽带,是我党的执政基础。目前农村党建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缺人才、缺资金、缺机制、缺方法。针对这些问题,要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坚持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一起抓;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缺人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工程受到制约。第一,农村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农村党员的老化和家族化现象影响了农村人才的储备。农村党员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以廊坊市为例来说,尽管其经过为期一年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年"活动,35岁以下党员也仅占到16.1%,且多集中在发展条件较好的村街.而在发展条件中等及偏下的村街,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在“对当前优秀农村青年入党情况"的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优秀青年入党不够积极,人数也不多。在所调查的一个村中,已连续8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了,村委会4名成员中,也只有会计一人是党员,村支书缺位.农村党员的家族化现象也非常明显,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分散,村民之间,尤其非家族村民之间接触、了解不多,使得有些优秀的青年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培养,加上以往新党员的发现培养必须要求有老党员作为其介绍人,因此往往家族青年发展较多。换届选举中明显的家族化趋势影响了农村带头人的选拔.调查发现,班子成员往往会利用公权力为自己或直系亲属在房屋修缮、村集体各类“工程”承包或岗位聘用等方面提供便利。第二,农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随着2009年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财政支出制度的实行,村支书、村主任的待遇从每月150元增长到880元。虽然增长幅度不小,但和在外经商、打工比较起来还是偏低。工作待遇低、难度大,社会地位也不高,又有养家、养老等后顾之忧,因此对于农村人才来说,还是缺乏吸引力。许多创业有成的农民企业家不愿意当村干部,使得农村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缺资金——村街集体经济的薄弱使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受到制约。由于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及资源相对丰富村,靠以地生财、资源生财,集体有一定经济实力外,相当一部分村街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各市县政府都相继取消了原本是用于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品的各种收费、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代之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这一政策在村街实施的效果始终不佳,有95%的村庄基本上从来没有实施过这一政策。在农民看来,国家已禁止向农民收钱,村干部却还要收钱,有想捞一点的嫌疑。目前,70%的村街都留有在税费改革前形成的村集体债务,村集体收入的整体萎缩,使得村级财务更加困难,还债无望.这使得村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方面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缺机制——缺乏科学、高效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制约了农村民主进程.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抑制村干部腐败的有效方法。但是从农村民主进程推进中暴露的问题来看,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与民主进程的推进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村务公开形式化,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缺失.调查发现,有些村的村务公开黑板成了摆设。公布的内容也大都无关紧要。在换届选举年,村内矛盾高发和频频激化的现象说明,农村基层组织日常的民主管

  9

  理、民主监督还远远不够。因此,自上而下监督村基层组织,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缺方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制约了基层组织素质的提高。县乡两级党委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但在当前复杂的农村形势下,对抓党建的有效方法研究不够.方法简单陈旧,表现出:重说教、轻引导,重约束、轻激励,重管人、轻管事,重布置、轻落实,重培训形式、轻培训内容等问题。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这说明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基层单位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单位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行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差距。

  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党内监督不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保障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办法和措施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放到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以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

  10

  负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重任,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基层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和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组织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订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局面,为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在淡化,价值观取向物化。1、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在部分乡镇党员中存在:一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缺乏信仰。二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认为太遥远,摸不着,看不见,说不清;三是对政治理论缺乏应有的热情.四是对人生缺乏远大的目标追求,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权力是硬的,理想是空的,金钱是实的,理论是虚的,追求眼前利益,什么主义、理想信念、长远目标、全局观念都无所谓。2、党的观念和组织观念淡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不清。一些党员存在“小团体”思想,拉帮结派,搞宗族、宗派活动。同时,有些人党员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差.一些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空虚,思想道德庸俗,经常参加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党员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二)村级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形式化":首先是执行制度。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不重视党员的活动。其次是村务公开的形式化。从群访事件分析,当前涉及村级财务、村干部经济问题的突出,原因是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的不彻底。(三)由于选举方式的特性关系,村“两委”关系缺乏协调性。首先是合作共事氛围不浓.村干部开展工作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其次是内部关系不顺。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工如分家,存在各自为政、拉帮结伙的现象,遇事各作主张、各行其事,导致好事争着上、难事往后躲,出现失误就金蝉脱壳。再次是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主要表现在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一些重大村务活动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

  11

  部的不信任;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据抽样调查,群众认为村干部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群众观念不强,村干部办事不公,存在“以权谋私”现象。还有就是工作方法不当,一些村党组织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甚至产生埋怨、抵触情绪,不敢领导、不善领导,把发扬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割裂开来;少数新当选的村委干部把群众拥护当作“护身符”,不接受党支部领导,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和宗旨。(四)少数农村党员个人主义抬头,局部和自身利益观念明显强化。近年来,市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了,乡村面貌改变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于是一部分党员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反应较为迟钝,缺乏抢抓机遇、再创新业的睿智与锐气;有的思想不够解放,进取心不强,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只依赖本乡本村的特有优势;还有的思想抵触情绪大,工作缺乏责任感,成了“领导指挥不了,工作开展不了,措施奈何不了”的“三不了"党员,严重损害了农村党员的形象。(五)目前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为了寻找工作各奔东西,党支部要召开党员大会,困难重重,到会率不高,支部内党员来自各方面,他们当中为了寻找新的工作,都把学习放在脑后,造成组织纪律涣散,自由主义现象严重,有的长期不参加会议,党的政策难易贯彻到位.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年11月30日14:39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08期)作者:毕孟琴姜中强浏览:缺方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制约了基层组织素质的提高。县乡两级党委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但在当前复杂的农村形势下,对抓党建的有效方法研究不够。方法简单陈旧,表现出:重说教、轻引导,重约束、轻激励,重管人、轻管事,重布置、轻落实,重培训形式、轻培训内容等问题。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这说明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基层党建应对之策以“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选拔和培养“领头雁”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在农村“两委”选举工作中,主管领导要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对候选人要考察,对选举要监督,坚决杜绝贿选或是黑恶势力对选举的控制,杜绝有明显劣迹的人混入干部队伍。第二,从县乡工作人员中选拔合适人员主持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对连续两届工作没有起色、“两委"成员不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缺位的落后村,要从县乡工作人员中下派干部主持工作.第三,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尽快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一要适度增加数量,达到每村两名以上;二要使之作为日后年轻人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优先条件;三要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四要做好前期培训,中期指导、检查和后期总结。逐渐使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像到城市、城镇就业一样成为一种常态。第四,创新工作机制,壮大党员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改变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要改变由老党员推选新党员的模式,代之以由党员、村民代表共同推荐,扩大推选范围。树立“大党建”观念,把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一起抓。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足、能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县委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召集专家、企业家、基层党委、村街代表等,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共同谋划和扶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用好国家专项支农资金,使“财尽其用”。近几年,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路走高,从2006年的3397亿元到2009年的7161亿元,短短几年,已经翻番。在目前农民还不富裕的条件下,农村的公共品供给还是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的转移资金。因此,县、乡、村各级领导要及早谋划发展,做好前期的项目申请,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和验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用。第三,县委带头,认真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一是建立县直机关村街联系点制度。二是

  12

  建立乡镇基层党委包片制度,及时了解各村情况,并反馈给县直机关联系人,研究解决对策。三是建立村街干部包户制度,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谋求家庭经济发展。第四,保护和促进村街私营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在促进村民就业、公益事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中多作贡献。调查中发现,有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尽管是私企)的村街,村民生活水平和村街公益事业发展都相对较好。县乡党委对企业的贡献应以适当的形式给以确认和奖励,以保护他们热心公益、服务乡里的热情。

  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用好的机制来“管人”和“留人”。好的制度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加以落实。第一,要落实“四权分离”制度,推行“公职化”管理模式,用好的机制来“管”好人.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组织,实行决策、办事、理财、监督“四权分离”,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探索推行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模式。第二,建立“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用好的机制留住人。对于优秀的“领头雁”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而且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尽快推行“定职责目标、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做法主要有:一是落实职责目标;二是落实现任干部和离任干部的生活补贴;三是落实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制度;四是在农村养老保险基础上,还要逐步研究落实农村干部养老待遇,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要完善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思想道德培训,二是基本知识培训,三是工作方法培训,探索发现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加大培训投入,组织农村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参观学习时,要注意针对性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村街发展情况对村街干部分类,为每一类村街干部选择合适的参观对象,以达到效仿、借鉴的目的。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自富带富”作用,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农村党员“自富带富”能力不断提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任务的不断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1.农村党员结构和整体素质呈现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的倾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山”地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儿童,人称“386061”部队,这也是目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另外,农村中浓厚的宗族观念又成为吸收和发展新党员的一道难以突破的屏障。有的村支部主要成员私心太重,在发展党员时,不是按照党的要求和党员的标准,而是以宗族家族为界,对不是本宗族者的入党要求以种种理由推托。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2.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挑战。改革开放以后,全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许多农村组织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方面的适应期过长。有些村党组织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在具体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包揽型领导,即党支部包揽一切,把村委会变成党支部的附属物;放任型领导,即党支部班子软、懒、散,作风不正,威信不高,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自动放弃领导,或者村委会无视党支部的领导,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党支部无权威性,

  13

  领导作用无法发挥;对立型领导,即村“两委”班子互相对立,形成两股势力两大派别,矛盾斗争尖锐,搞内讧。这些都使得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削弱.

  3.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水平较差.面对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一部分村支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实现“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党支部肩负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荣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还有一些村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对群众快速发展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热切期望和要求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村支部和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措施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其战斗力,既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备条件.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支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是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条件配备好党支部书记。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只有通过产业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决定了选择培养支部书记的最新标准,也应该定位在“能否带领群众进行产业化经营”上。只有用此新标准来选拔人才,才能使他们有资格充任群众的致富向导。二是配强支部班子,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带富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致富技能,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团队合力。因此,培养选拔“双高双强”型的农村领导人才,还要重视其素质提高的“综合化”,培养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境界。三是为无职党员没岗定责。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把党员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每个党员的特长、优势集中起来,加以分类,然后设立诸如“思想政治支员岗”、“政策法制宣传岗”、“村务党员监督管理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勤劳致富岗”、“科技致富岗”等岗位,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真正使党员做到“无职有位,有产有力",使每个有能力的党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去.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和致富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农民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单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党员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措施。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特别是税费改革后,许多村支部成员和党员感到工作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困惑越来越多.如有的村干部感到“致富无门群众怨”、“负担过重苦难言”、“孤立无援名声差”、“待遇偏低没盼头”。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尽快从那种只注重研究如何“管理”、“规范”和“约束”村干部,转变到重视如何“关心爱护"和“支持”村干部和党员上来,努力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首先,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抓好党员的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生活和家庭实际,敢于触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帮助党员和群众去化解思想矛盾,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其次,要加强致富能力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广泛开展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加大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先富党员带动贫困党员和群众,形成一富带百富的生动局面。第三,提高基层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位的要求。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

推荐内容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