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3篇)

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3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02 13:50:52

篇一: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ACCOUNTINGLEARNING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姚文萱

  山东财经大学摘要: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这一融资方式得到普遍关注。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灵活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形象地看,就是把资金作为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润滑剂”“融合剂”,增加供应链中各要素的流动性。在供应链金融为我们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以及现状,来分析其存在的优势以及繁荣外表背后的风险和隐患,并对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融资企业;风险(三)涉及的业务种类多样链金融中,因此也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三)风控机制不够完善且不够有效从业务模式类型看,被调研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比例最高,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其次为订单融资、预付账款融资等。此外,也有部分企业开展了存贷质押融资和纯信用贷款融资业务。截止至2018年5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净额为13.7万亿元(国家统计局,2018),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约为32%。在存货融资的基础上,预付款融资得到发展,也是比较常见的业务模式。不管是存贷质押还是预付款融资业务对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来说,都存在一定门槛,因为需要对物进行监管,则需要有物流监控的手段,这涉及到物流设施或物联网技术的整合或投入。在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中小微企业大多没有上市,财务数据,经营数据基本不选择披露,信息没有可靠来源,造成评定一家中小微公司的经营状况的数据零散且可靠程度不够。在这种态势下,势必引起征信信息的不完善和实效性过低等问题。这就意味着供应链金融中对企业的信用风险没办法做到系统的监控。如果一旦核心企业出现了违约风险,因为供应链金融自身的串联性,势必会对其他的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波及银行的正常运营。第二点在于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中,物流和资金链的有效运作是降低风险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供应链各环节需要进行有效整合管理。在供应链条某一环出现恶化时,将造成数据流、资金流及货物流的脱节,触发连锁反应。总而言之,虽然出现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在该体系中,融资仍然以信用作为主要依据。在目前的供应链体系中有必要进一步建立起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和合理的风控体制应对供应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一)供应链金融主体类型多元化依旧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主体多样化,主要由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资金方、供应链金融平台方和供应链金融科技赋能方四类主体组成。在过去的2018年,数量占比最大的是金融科技运营平台,其次是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B2B平台、物流公司等。在供应链金融主题多元化发展格局下,各类主题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二)银行资金和自有资金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二、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出现了迅猛的态势,但是国内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得到及时完善的补充。而法律的不完备会导致相关业务在操作上以及预期上存在着灰色领域,会对金融系统造成一定的风险。例如,在动产担保物权法上我国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导致在操作该业务时会有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稳定造成威胁。法律的不健全同样会导致监管部门对供应链金融的监管要求上存在不明确性,进一步会导致相关引导的欠缺。(二)信息开放程度低三、供应链金融发展建议(一)完善法律体系,规范业务操作只有存在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环境。因此,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各方主体应尽可能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将法律风险降低到最小。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尽快修订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各个环节的责任明确性,完善动产抵押等一系列流程的相关规定,也让法律作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依托,利用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此外,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大背景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

  下转(第177页)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资金来源来看,半数以上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余的企业资金来源于企业自身或股东(母公司)。从资金成本上来看,银行资金和自有资金成本相对可控,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获得较好的息差。除了向金融机构贷款、自身股东筹集资金外,部分企业融资渠道还可通过保理公司、P2P平台、资产证券化及其他金融机构,相对而言,资金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采取该类方式较少见。信息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因素,信息的共享程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信用的共享程度过低,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虽然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直接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整合,降低了部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开放程度低的问题仍然存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国内银行系统以及国内的存在自有金融的大电商目前都不能做到完全的资金流和数据流的整合,在文件传递等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不能将完全的信息整合在供应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175ACCOUNTINGLEARNING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补贴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积极性。提高政府补贴的针对性,将补贴给予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高政府补贴同时,更要注重实践中慢慢探索,筛选掉效果差的补贴方式,保留更有利的补贴方式并灵活运用,使其更好地激励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成果转化落后,还不足以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前景发展。可以引导银行对企业给予更多便利,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得到创新,使成果尽快商业化,激励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参考文献:魏思佳.产学研联盟背景[1]蔡树堂,下关系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创新科技,2018,18(08):6-13.[2]蔺鹏,孟娜娜.政府R&D经费投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基于河北省新三板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6):150-156.左小川.发达国家科技型[3]邹振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7,24(9):289-290.阎瑞霞,尹淼.国内科技[4]彭连贵,型中小企业研究的进程变化[J].科技和产业,2019,19(01):58-63.柳剑平.政府补助、技术创[5]戴浩,新投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6):144-151.叶倩雯.政府科技创新补[6]李永友,贴的激励效应及其机制识别——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论丛,2017,228(12):22-32.三、小结政府补贴是指,政府对机构或者企业提供捐助与支持,是一种政府行为、财政行为,具有专向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处于价值链底层,多以装配业务、来料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率较低,为此,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渠道和政府补贴,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对政府补贴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政府补贴能有效避免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降低创新技术活动的成本,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现金持有量,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的状况,提高企业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积极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因保证了国家持续发展,所以在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财知识产权与无偿资助政策有着密切联系,能有效促进无偿资助发挥其自身效果。因此,我国的知识产权亟须完善,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创造、运用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建全成熟的知识产权法。对发明专利给予奖励,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三)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贷款贴息政策的资金有限,传递信号才是它的主要作用。使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对等。金融体系的发展与信号传递作用密切相关。到现在为止,我国金融发展才刚起步,相对其他国家还比较上接(第175页)题,政府有必要通过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借贷制度,使中小企业降低融资难度,更快脱离“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我国良好的融资环境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企业的完善。政府应该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可得性,降低中小企业的内外部融资约束。这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直接方式。(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于外部性引起的金融市场有效性的降低。(三)加强风险控制机制,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展的建议如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机制、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机制。本文受制于理论水平所限等原因,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分析不够全面,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小企业所起到作用不断得增强,供应链金融一定会在社会中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财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是供应链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该主导,联合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共同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有助于降低供应链的违约风险。我国目前存在着征信系统,但是还不具有统一的普遍认可的信用评级体系。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信息的逐步共享,信用评级体系应该逐步构建。在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不仅仅针对核心企业的业务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可以基于各个企业的信用评级对供应链的信用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控。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供应链中的风险,也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参考文献:王迪.互联网供应链金融[1]王宝森,信用风险度量与盯市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4):77-84.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2]胡跃飞,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08):194-206.[3]廖凯.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05-24(A06).晏雨晴.互联网背景下港[4]计春阳,口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演化及创新趋势研究[J].软科学,2019,33(05):22-28.盛鑫.供应链金融中信用[5]陈长彬,风险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79-86.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准确性在供应链金融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部分发达国家,都组建了相对成熟的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交易信、信用等一系列信息的共享,部分未上市企业的信息也会向公众公布。但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现在还无法实现供应链金融中所要求的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全合一。随着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发展,逐步脱离了三者完全分裂的状态,但是也没有做到完全融合的状态。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必要再逐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的完善,降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减少由四、结语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如下: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信息开放程度低、风控机制不够完善且不够有效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供应链金融发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177

篇二: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形成质的飞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还处于萌芽阶段,在此背景下产生了金融产品缺乏创新,风险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严重束缚了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发展。本文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供应链金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标签: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持续发展

  1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产品创新和发展的不足

  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种类较多,下游的预付款环节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较少。下游中小客户和其他零售商在预付款环节中由于缺乏资金,往往出现支付困难的问题。且在预付款环节的订单融资都需要对采购方进行核定授信,预付款环节强资手续流程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风险;产品创新面临挑战,当前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企业的发展与金融服务需求也随之变化,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是当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思路之一。

  1.2客户营销不足

  当前的大客户和中小客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分配不均,供应链金融过多的将业务集中在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授信不足,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工程机械、钢铁领域,业务开展仍然以价格取胜,而不是产品自身的服务来吸引客户。供应链金融的所涉及的中小企业的客户,大多集中于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交易对象,这种开发方式严重束缚了中小企业市场的发展。供应链上分布了许多高质量的中小企业,其市场存在较大开发潜力,且参与客户主体多元化,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涵盖面较宽。因此,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该建立起以发展核心企业为中心逐渐向中小企业延伸的发展思路。

  1.3风控体系不足

  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流动资产的评估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一些钢铁、棉花等大宗商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此类流动资产价值评估的操作难度大,评估方法和标准的不统一使得银行方面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由于风险管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无法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精确的判断,从而对供应链上企业进行决策与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缺失。从表面上看来,为客户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较为简单,无法进行有效结合来调整相应的信用贷款,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因此,建立一个符合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特色的风险管理信用体系是至关重要。

  1.4人力资源不足

  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关从业人员大都过去在信贷业务部门工作,这使得他们在信贷审计、风险评估及管理、规避法律法规风险以及产品创新方面墨守成规,缺乏变通,并且知识体系不完善,在国际市场上视野狭隘,不利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突破性的发展。并且,供应链金融理论的不成熟使得并没有完善的書籍可以在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材,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人才空缺。所以,加强业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其在各企业间保持中立迫不急缓。

  2进一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对策建议

  2.1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

  首先,开发预付款类产品。预付款类的融资业务产品较少,因此应加大力度开发这方面的金融产品,合理评估预付款的对象卖方的实际情况,严格交易商品的选择与管理。其次,加强与第三方监管公司的沟通和管理。选择监管程序完备、操作规范的监管公司并定期展开评估,加强核库管理,避免出现监管公司和企业双方勾结。最后,创新供应链产品,形成金融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通过对产品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的创新与推广,使产品具有针对性,形成竞争优势。

  2.2展开客户营销

  将核心客户作为目标,通过加大营销力度,运用供应链产品,满足其上下游客户的需求,紧密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抓住核心业务,以其上游和下游客户为目标,形成一批稳定的供应链融资的客户群体并提供有效的营销服务和融资产品从而实现营销的深度。通过营销核心企业的某一下游经销商,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同一核心企业的其他经销商纳入发展体系,通过多个经销商的共同作用将其供应链融资体系的核心企业牢牢抓住,最后扩展到核心企业的所有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2.3完善风险防控

  首先,优化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指引。设置专人负责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以此提高业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规范业务人员操作流程。其次,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客观记录企业信用信息并进行评估,从而保证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弱化金融企业的风险,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最后,加强外部监管机构合作,有效转移融资风险。对合作的监管企业进行全面的考察,增强对抵押资产的动态管理,转移和减小融资风险。

  2.4培育人力资源

  首先,对在岗从业人员进行金融、物流、风险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业务

  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通过设立规范的绩效考评,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提升员工总体发展水平。其次,主动与高校开展关于培养金融人才的特色课程,有效进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进行金融供应链知识的完善。最后,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团队带来新的视角与思路,有利于進行产品创新与研发。

  参考文献:

  [1]陈李宏,彭芳春.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85-87.

  [2]祝文峰.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对策建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199-202.

篇三: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建议

  自从供应链金融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以来,由于其涉及到诸多的业务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方式,也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和挑战。针对性的风险对策是保证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成功开展的基础所在。以下将基于当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流风险类型,进一步分析这些风险的出现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1.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如交易金额、客户信用等。此类风险对银行而言是最为直接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风险。为了避免交易风险,商业银行需采取以下对策:

  (1)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客户总体控制和交易单笔控制,实现一定档次的贷款利率风险梯度。

  (2)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交易产品的风险,合理的制定信贷措施,以确保合同风险的最低化。

  (3)加强客户信用评级,明确客户的“能力”和“意愿”。对于信用评级处于较低档次的客户,应严格控制风险底线。

  2.技术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很多风险。如:网络不稳定、人为操作失误等。因此,商业银行在落地供应链金融时,也需要防范技术风险。

  (1)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及网络安全保障,降低信息强度风险。

  (2)全员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加员工风险防范的识别能力,减少人为因素风险。

  (3)加固网络运维,定期巡检系统漏洞,及时消除可能的安全隐患。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化而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的风险。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风险也随之而来。

  (1)加强市场研究,及时评估行业市场风险,调整风险控制措施。及时发布行业市场风险预警指标,加强对联盟伙伴的监控。

  (2)加强管理科学化。制定完善的贷款控制程序和内部报告制度。制定完善评估贷款资产准则,建立完备的风险控制数据记录机制。

  (3)完善贷款保证措施,建立完整的特殊事件监控处理机制,确保发生风险损失时可以及时处理疏导。

  总之,由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所涉及的风险种类众多、涵盖范围广,其对策体系也需要建立多层级的全方位控制体系,要求全人类需要共同加强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的大力宣传,共同打造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阵地。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