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10篇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10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2-06 21:20:05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10篇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公共卫生知识体系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篇一按照区委关于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调研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调研报告10篇

篇一: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公共卫生知识体系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篇一按照区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先后深入到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区、乡镇、街村的医疗和防疫保健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区乡镇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

  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导抓好落实;

  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乡镇、村街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3家包括防病站、结防所、妇幼保健院;

  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病站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凡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200学时以上的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40万人次以上切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日常监督检测HIV初筛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乡镇、村街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于20__年成立了“__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力量;

  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

  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

  一是成立了__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

  二是制定了__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

  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乡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

  二、存在问题(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病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

  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并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协调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篇二: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关于新时期全区公共卫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区委和区卫生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

  部署,我站在认真学习和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

  全区的公共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现将有

  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区目

  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

  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较

  高、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棒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

  全区现有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15处,其中区直医疗卫生单位

  6处(区人民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卫生学校、区妇幼保健站、

  区中医院、区红十字会门诊部),镇街道卫生院9处(其中有南

  湖、两城、三庄3处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6处).全区共有

  卫生人员

  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

  人,占

  %;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占

  %;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

  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

  人,

  占

  %,中级职称的

  人,占

  %,初级及初级

  以下职称的人,占

  %。区级公共卫生机构(卫

  生防疫站)现有人员38人,在编31人,专业技术人员

  36人,占职工总数的

  %;本科以上学历者人,

  1

  专科学历者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其中副主任

  医师人,中级职称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

  技术人员总数的

  %;10处镇街道卫生院共有防保人员

  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占%,专科学历人,占%,中级

  以上职称人.

  区卫生防疫站是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

  作的指导中心,是应用预防医学理论和技术开展疾病控制、卫

  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卫生检验与评价等工作的差额事业单

  位,具体承担着全区69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

  法工作以及市区公共卫生“属地管理"任务,其中卫生监督方面

  担负着全区6000多家“五小”单位(含民俗旅游村经营业户

  2000余家)的监管执法职能。全站现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

  有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5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23名,设有

  办公室、防疫科、综合科、监督一、二、三科、职业卫生科、

  财务科、检验科等多个职能和业务科室。目前,我区尚未成立

  卫生监督所,区卫生防疫站兼卫生监督执法、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

  卫生防疫站监督一、二、三科、职业卫生科和综合科承担,

  主要担负全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

  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

  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公共卫生房屋和设施设备情况:

  区卫生防疫站的疾控检验监测楼建于2004年,面积

  2638平方米;区卫生防疫站、各镇街道卫生院均建立健全

  2

  了传染病管理网络系统,在辖区内(含市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疫情直报系统;区卫生防疫站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报告室,在辖区内(含市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发热门诊和预检室,区医院建立了传染病病房,设有观察床位。全区设置预防接种门诊11处,共有房屋间,面积达平方米。

  近年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资280多万元、面积2638㎡的疾控检验监测楼于200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添置仪器设备30余台(套),先后取得省级计量认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和职业病卫生检测资质,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检测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建区以来已连续十几年实现了“一个确保”的目标,为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多年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传染病防治工作连续多年实现了“一个确保"的目标,连续20年保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健康教育稳步发展,卫生监督监测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为保障全区人民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培训,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和换卡、证工作,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实现了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不断强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管理,对全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了规范设置,预防接种门诊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科学运作,严格程序操作,热情周到服务,全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再上新水平。目前,全区共有预防接种门诊11处,其中7处为省级示范化门诊、4处为市级规范化门诊。市卫生局将部分卫生监督职责下放我区以来,我站承担了辖区内除市卫生局直接监管以外的其它所有单位的监管任务,使我区监管的餐饮、生产经营等食品卫生单位和宾馆、旅馆、商场、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卫生单位新增2000多家,总数达到6000多家,大大增加了我站所承担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任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更加明显并日益突出.

  4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区镇(街道)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导,抓好落实;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5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

  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镇(街

  道)、村(社区)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1家(区卫生防

  疫站);第二级为各镇街道卫生院(内设防保科)共计10家;第

  三级为村(社区),全区目前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具

  体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每个自然村分别由村卫生室兼管。

  在疾病防控网络建设中,我区重点抓了区卫生防疫站建设.几年

  来,各级先后投入

  余万元,对区卫生防疫站的基础设施

  和议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疫站的技术装备水

  平,进一步满足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

  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

  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疫站的

  人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

  也必须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凡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

  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

  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

  万人次以上,切

  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测,目前全区传染病总发

  病率由建区初期的

  降为目前的

  ,HIV初筛年均

  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

  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的建立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

  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

  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

  6

  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量;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

  (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二是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疫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镇街道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

  (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并抓好督查落实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协调和管

  8

  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和卫生习惯,增强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针对人才队伍的现状,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有效手段,在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教育培养;同时,要严把人员准入关,对进入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员,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工作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应对能力。要加快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武清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要加强

  9

  对疫情信息报告人员特别是基层报告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疫情信息上报的速度和质量;要继续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防治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乱。

  10

  

篇三: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以甲型H1N1流感暴发为标志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促进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调查表等方式,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深化两好一满意,建设卫生强省"纳入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和实施《德州市健康百姓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卫生疾控部门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2005年以来,全市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和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新建3处、扩建5处、改造2处,新增建筑面积1950

  0M2,新增仪器设备投资1108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37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2006年、2007年分别完成了“360工程"29处、“1127工程”87处卫生院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人才技术培养建设任务,2008年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1000处建设,今年将完成近900所村卫生室建设.全市规划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处,已建成87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112.87万,覆盖率89.25%,已为84.25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7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已经基本落实,2008年争取省级社区服务专项资金1150。2万元,占全省的20%。

  (三)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8年居全省上游.稳步推进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治,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六进”活动、落实相关政策。开展了妇幼保健门诊和产科规范化建设,调整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体制,在全市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市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均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四)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健全,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编制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预案,开展了多次演练。建立起全市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了疾控机构纵横连通和市、县、乡三级信息互通。2003年以来,我市成功保持了非典疫情零状态,防止了禽流感向人间传播,有效扼制了手足口病疫情,防止了较大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有效控制了1例传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二代病例,传染病总发病率位居全省较低水平,连续多年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全市公共卫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十分复杂,传染病谱不断改变。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些重大传染病对经济社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另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病不断增多,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功能健全、机制完善的疾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财政保障政策不到位,疾控机构建设和事业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经费等保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尤其在县级疾控机构更为突出。一是本级财政拨款不足.大部分县疾控机构虽然在政府编制上是全额预算管理单位,

  但一直没落实到位。目前,我市县级疾控机构年度本级财政拨款8505639元(人均8266元),仅占职工工资的32%,而且疾病防治业务经费几乎没有财政拨款,不足部分靠有偿服务和执法执收来弥补。由于疾控部门把工作重点转向创收,而健康教育、消杀灭技术指导等业务工作无力正常开展,影响了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存在重大隐患。二是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需县级财政承担的Ⅰ类疫苗经费至2008年才得到部分解决,全市实际累计拨款325万元,为财政应拨付疫苗经费的36%,其它业务经费和办公经费没有拨付到位。三是疾控部门自身创收渠道断流。随着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县级疾控中心(监督所)所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能调整,食品生产加工划归质监部门管理,食品经营流通划归工商部门管理,作为原疾控机构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的食品卫生管理业务收入(占70%左右)基本丢失,仅市中心区疾控中心2009年预计减收260万元(预计2010年将减收400万元).在防病收入方面,原来计划免疫的免费Ⅰ类疫苗由4个品种扩大到14种。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多数县(市、区)疾控中心业务收入将锐减70%以上,工作运转受到很大制约。

  (二)公共卫生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县级疾控机构楼房建设虽然勉强完成,但地方配套资金多数没有到

  位,无钱购置新仪器,现有设备老化。如德城区疾控中心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等常用的设备分别是1995年、1996年购置的,现在已基本淘汰。对照国家标准,我市疾控中心的仪器配置率为75%,可以检测的项目仅占标准数的80%。县级机构平均仪器配置率为30%左右,项目检测率仅为50%,有一半的检测项目不能实施。以饮用水检测为例,由于缺少设备,对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监测指标,市疾控中心仅可以监测78项,县级的检测手段更为落后。一旦发生诸如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保证迅速准确检测,给突发事件有效处置带来严重隐患.

  (三)乡镇农村卫生防保机构力量薄弱。一是投入少。有的乡镇防保机构的房屋建设虽已完成,但有房缺设备、仪器老化的现象突出,检测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农村大多数人口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乡镇卫生院,但政策扶持主要在房屋建设等硬件方面,对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投资较少或落不到实处,致使乡村防保人员参加培训少、收入待遇差.三是乡镇卫生专业人才匮乏。有的县乡镇卫生院仅有一名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的副高级职称人员,而且是60多岁的返聘人员。学历低、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低的“三低”现象非常突出。

  (四)“重治轻防”、“重医轻防"现象明显。由于投入补偿机制缺陷形成的长期“营养不良”,多年来“重治轻防”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严重。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认为疾控机构只是处置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疾控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有较大差距。一般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知识,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比较明显,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

  (五)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公共卫生资源整合。2003年行政区划后,形成了城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三区并列格局。按照要求,疾病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原县级德州市)管理原则.中央、省、市各级部门、单位和“三区”的疾病控制工作都由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由于行政和业务管理的不同归属,致使指挥失灵、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县存在妇幼保健站隶属人口计生部门而不归属卫生系统的问题,不利于加强系统协调管理,不利于整合卫生资源.

  三、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为推进我市公共卫生建设不断上新台阶,使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城乡安全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当前投入、长久获益的“利民工程",也是一个可以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医疗机构得到发展,党委政府赢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民生,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卫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上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保健需要,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

  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把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之中,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充分发挥统一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计划、规划、人事、

  财政等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协作与配合,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氛围.

  (二)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由政府负责筹集,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抓民生工作的高度,加大对县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要向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疾控工作,并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第一,随着经济的增长,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年增加财政直接拨款的比例,直至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诸如儿童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工作经费应足额补偿到位,对完成诸如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慢病预防等重大任务所必须的设备、经费,应保证落实.第二,鉴于当前我市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乡级政府实际上已失去一级财政职能的实际,建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或者市对县级给以配套补助。对必须保障的免疫预防经费,实行市、县两级按比例筹集,市级专户管理,分级下拨至县、乡。第三,根据地区人口结构、疾病发病等状况进行成本测算,尝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产品,通过“花钱买服务”形式调动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第四,对疾控

  机构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明确疾病防控机构须完成的任务量和花费资金,通过对政府投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增强群众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规范健康行为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防卫生科普知识是最好的疫苗。要运用多种形式,经常性编发宣传教育资料,特别要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以及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等卫生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条件做好干部群众的定期健康查体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未病治小病.新闻宣传部门要通过在媒体设立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卫生科普教育.(四)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市县医疗单位对口交流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二是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人才结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工作、进修学习、待遇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要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专业人才特别是可以分批选拔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

  生到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医生的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逐步建立起稳定的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三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切实加强对业务机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的考评。

  (五)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德城区疾控中心、乡办防保机构垂直管理机制,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管理问题.协调解县级妇幼保健站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能.

  

篇四: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街道公共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1、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改善城乡居民环境面貌。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卫生村、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创建1个市级卫生村,各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

  2、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为契机,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有效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确保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安全。

  3、巩固市级食品安全街道成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深化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示范的创建工作。确保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4、完善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城乡居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时报销管理,提升合作医疗代办员为民代办报销的服务质量。组织实施好第三轮参合居民健康体检的有序开展,健康体检率达70%以上,妇女常见病普查率达85%以上,并建立、完善体检居民的健康档案。

  5、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大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疾病和地方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与监督管理,全面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年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的稳定和无传染疾病和地方病的爆发。

  6、深化社区责任医生制度。进一步明确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机制,完善各项制度,以深化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为抓手,提高服务水平。

  7、加强城乡健康教育。以切实改变城乡居民健康行为习惯,以健康教育课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创建1家健康示范社区,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改善群众健康行为习惯。确保全街道每户农户至少获得1份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

  8、大力开展农村改厕。结合村庄整治工作,做好农村卫生厕所的调查、摸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农户建造无害化厕所,全年新增农户卫生厕所60户以上。

  9、开展经常性除四害工作。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季节,结合环境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做好四害密度监测,迎接“灭鼠先进城区”复查。

  【篇二】

  (一)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落实长效爱国卫生管理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改厕力度,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再上一个台阶;全面开展城乡病媒生物防制,病媒生物监测覆盖率达100%,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进一步深化创卫工作。加强对辖区单位创卫的技术指导,巩固市、街道卫生创建成果,提升创卫等级,××年创建确保省级卫生村1-2个、××市级1-2个,社区要做好省级卫生进行单位的复查工作,使省级和××市级卫生村比例分别达45%和80%以上,促进爱国卫生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完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市民健康促进基地”、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室和健康教育讲师团,普及健康知识,精心打造健康讲堂品牌;推动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创建工作,促进公民健康素养提升;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宣传,抓好无烟单位创建。

  【篇三】

  深入实施妇女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能力,提高妇科病普查率、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狠抓妇幼保健工作基础和重点,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1.及时报告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信息报告率达100%。

  2.掌握育龄妇女、孕妇、0-6岁儿童健康状况,各村建立花名册;组织动员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健康教育,动员率达95%以上;协助卫生院做好孕产妇、儿童检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3.建立健全法制欲婚青年名册;积极引导婚龄青年参加免费婚(孕)前检查,自愿婚检率达80%以上。

  4.加强妇女生殖保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活动,二年完成率达80%以上,并建立健康档案;

  5.宣传生育关怀政策,知晓率达100%

  

篇五: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事业,认真贯彻落实

  上级的相关精神,把为居民提供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

  务作为保障居民健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按照统一部署,不

  断加快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建成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覆盖率达100%。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出台了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细则和考核细则,村、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规范,养老保障工作全面实施,公共卫生基础不断夯实,应急处

  置能力明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健康

  意识淡薄,并且受收入水平所限,村、社区卫生机构的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亟待加

  强。城乡之间、大小医院之间、中心(站)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差距仍在

  拉大,社区卫生机构特别是农村卫生机构待遇不是很高,现有队伍尚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不稳定,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升。三是街道辖区内相关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未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监

  管尚未到位。近年来,由于个体药店准入政策放宽,零售药店大量增加,布局不尽合理,且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在导致医药市场出现不平等无序竞争的同时,进一步挤压了社区卫生机构的生存空间。四是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逐步增加了社区公共卫生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尚显不足,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难以发挥,社区居民享受低成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三、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对村、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抓好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要不断强化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引导群众及时、就近进行“小病”医治,充分保障居民健康。三是着力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强化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2

  强化对在职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卫生队伍。

  四是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投入到位。要按照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确保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切实做到公共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篇六: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1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806人,医师人数412人,注册护士数394人,全科医生数28人。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4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

  1.县疾控中心大楼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

  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14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

  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

  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600㎡,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

  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馆;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5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篇七: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精品文档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篇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参考)

  篇一按照区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先后深入到政府相关部门及部分区、乡镇、街村的医疗和防疫保健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应该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在经历了“非典”之后,这种转变就更为明显,由此也带来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区乡镇两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实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并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自觉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组织,依法管理,定期督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导,抓好落实;二是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

  更新改造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增加了防保人员经费,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四是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相关部门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网络。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区进一步健全了区、乡镇、村街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其中区级3家,包括防病站、结防所、妇幼保健院;

  第二级为各乡镇医院、卫生院共计29家;防保组,共计41家;第三级为村级,全区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近500家,具体服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每个自然村分别由乡村医生兼管。在疾病防控网络建设中,我区重点抓了区防病站建设。几年来,区财政先后投入280余万元,对区防病站的基础设施和议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病站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满足了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强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和加大专业培训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进入区卫生防病站的人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员,要求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相关学历,基层防病业务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学历。凡从事防病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200学时以上的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三是不断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全区年均完成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40万人次以上,切实加强各类传染病的日常监督检测,

  HIV初筛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发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我区医疗救治体系分为区、乡镇、村街三级。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启动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区医疗机构有了很大发展,充实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壮大了人才队伍,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并已经成为全区的医疗救治中心,不仅满足了日常医疗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救与治疗的急需。乡镇医院和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多数乡镇医院和卫生院都进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诊疗设备,改扩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四)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我区于2007年成立了“**区卫生监督所”,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力量;

  二是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集中力量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餐饮业、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经常性卫生督查。同时,对美容美发、宾馆旅店、娱乐场所的环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境质量、用具卫生指标等加强了监督检测;对全区医疗单位的隔离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内感染等相关制度的

  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有效增强了医疗单位防范医源性感染的责任意识。(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一是成立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组织,确保政令畅通、领导到位。二是制定了**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防治非典和禽流感预案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初步形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制度,形成了区、乡镇、村街疫情报告网络,坚持直报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二、存在问题(一)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滞后。主要是防病机构办公用房面积不足,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院基本设施设备还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街一级的疫情信息上报速度和质量还不高,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应急救治队伍的现场处置设备和防治物资储备缺乏更换补充的资金保障渠道。(四)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

  

篇八: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5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冠县、临清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观察了10多个单位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的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委员们根本掌握了我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根底上,对如何加快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效劳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机遇,不断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卫生效劳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我市坚持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免疫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显著。(二)精神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我市启动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等讲座、开展义诊活动。同时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

  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收到较好效果。(三)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我市整合资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市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疗急救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设急救中心(站)26所,配置急救指挥车1辆,院前急救车辆120辆,急救人员到达481人。(四)血液供给与管理工作显著提升。为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矛盾,市中心血站采取调整采血车辆、延长采血时间、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开展采供血工作,满足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去年,全市未发生一例因输血困难而延误病人救治的病例和医疗事故,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五)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稳固,妇幼保健效劳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效劳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保健过程化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六)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监管职能,深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了暗访检查、举报受理、联合办案、不良执业记分等工作制度,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健全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建立了医疗机构监督信息互通机制;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

  标准;大力推进了诊所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管理和效劳的能力。(七)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我市深入开展“全民健康工程”,大力实施农民健康效劳行动,开展健康教育巡讲,卓有成效地举办干部保健大课堂,向城乡居民宣传健康知识,有效地在群众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在报纸、电视了开辟专栏,开展咨询效劳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全社会的健康知识,健康生活一是得到一定强化。(八)基层公共卫生效劳得到落实。全市127所乡镇卫生院和11所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全部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4390所村卫生室全面履行根本公共卫生效劳职能,根本形成了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根本医疗等效劳为一体的综合效劳体系,广阔城镇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根本公共卫生效劳。二、我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全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效劳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缺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医疗效劳、轻公共卫生”现象仍存在。个别地方和领导对公共卫生的公益属性认识不到位,卫生开展理念与方式仍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上,“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还比拟突出,习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医疗效劳,没有将公共卫生效劳与根本医疗效劳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效劳往往被无视。(二)相关政策落实滞后,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有效开展。根本公共卫生经费的补助标准是人均25元,省补助我市70%(即17.5

  元),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解决,目前市级补助经费已落实,但县级配套经费均未到位。**年,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新医改形势下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但目前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三)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缺乏,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公共卫生效劳人员培训方案少,满足不了公共卫生效劳的需要。局部公共卫生效劳机构人员编制缺乏,影响了公共卫生效劳任务的落实。从事公共卫生效劳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量大,稳定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效劳质量。(四)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薄弱。广阔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普遍地存在。新闻媒体重视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报道,日常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力度不够。三、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建议公共卫生事业是表达社会公平、关系社会稳定和老百姓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地位的意识和责任,坚持公共卫生效劳的公益性和效劳性,将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方案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完善以基层医疗卫

  

篇九: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2021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21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

  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1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806人,医师人数412人,注册护士数394人,全科医生数28人。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4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

  1.县疾控中心大楼

  1/5

  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

  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

  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

  2/5

  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

  (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

  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

  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3/5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14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

  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600㎡,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

  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馆;

  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

  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5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5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5/5

  

篇十: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经受了一场淬炼和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短板经过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现,我们该如何应对”这道大考题,既要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训、弥补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决策支持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5月底县卫健委先后赴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部分卫生室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听取各医疗机构的情况汇报,县卫健委基本掌握公共卫生体系的情况。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52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11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067,卫生机构技术人员806人,医师人数412人,注册护士数394人,全科医生数28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申报了4个关于提升防疫能力建设项目。1.县疾控中心大楼2.县中医医院感染科大楼3.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大楼4.县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救助能力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医疗卫生队伍“招人难、留人难”,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目前,

  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在总体数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况。同时,受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影响,导致不少学历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辞职。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地处农村,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利于其发挥专业特长,上升空间有限,致使一些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宁愿在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身份”。

  2.基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亟待加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一是检验和影像方面配备缺乏,一些疾病的确诊必须到大医院做检查。二是已经配备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在精度上不够。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稀缺,导致其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结果是,在县级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现象随处可见,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乡镇医疗机构则就医人员偏少,医患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规划(一)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

  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工程项目建设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是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枢纽,是担负农村防病治病和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指令性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结合的实际,新建防保站14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间,配齐科室办公设备及冷链设备等,每个乡镇建立独立的防保机构,接受县卫健委管理与指导。承担本辖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参与辖区镇村一体化防保工作管理。2.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改建项目:建设性质内装修改造及防控相关设备购置,改造检验科,建设地点在已开工的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大楼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约为600㎡,新建医院信息化及远程会诊系统、全县妇幼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系统,购置ct、dr、彩超、呼吸机、负压救护车及检验科相关设置等。3.县智慧医疗能力建设:具体建设项目有:1、大数据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2、智慧村医健康扶贫乡村振兴工程大数据体验馆;3、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务小屋中医版;4、中医慢病预防筛查中心系统集成。

  4.县(社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按照每个村卫健室配备5万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设备。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