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9篇)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9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14:55:08

篇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2016.12文学教育反思者论新疆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现状与保持张珍珍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论述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及语言文字和宗教文化的现状,反映出锡伯族文化保护工程迫在眉睫。以期锡伯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够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思考。关键词:锡伯族传统文化文化的现状与保持由于历史的原因,作为原居民拒绝、排斥、甚至歧视,因而不予的东北锡伯族在语言、宗教、习俗采纳。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到清代末年全3、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面被汉化,失去原有锡伯族文化的天山以北许多地区长期以游牧根基。而生长在新疆锡伯族人,由为主,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且新于地理位置等一些原因,至今却相疆自古就有内地有较广泛的联系,对完好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较深。《北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锡伯族传统文史·西域传》中记载,高昌有《诗》、化的传承在新疆。随着我国改革开《论语》、《孝经》等内地儒家文化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频率的不经典,为民族子弟学习的经典课本。断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13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多个世居民族中,除回、满外,其他元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科十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非常突出,新疆各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宗教锡伯族传统文化面临的窘境。本文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保持方面各通过论述锡伯族传统文化三个特性保留特色,充分显示新疆各民族文及锡伯族传统文化是不断运动的、化多元性的特征。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二.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现状———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具有分散、封闭、以为语言文字与宗教文化为例兼容性等,分析锡伯族传统文化现1、锡伯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及状。现状一.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特点随着清代满文满语的使用逐渐1、锡伯族的传统文化流动性衰落,满族改操汉语、汉文,东北地区锡伯族传统文化是不断流动的。的锡伯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不再使用由于地理环境、经济、以及战争的满语满文。唯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等因素,不断发生变迁,原有的文的锡伯族将满语满文完整地传承下化传统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锡来,并形成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即伯族与其他民族不断交往之中,两现代锡伯语和锡伯文。由于兼通几种民族文化发生冲突时,主导文化种语言,被誉为“翻译的民族”。处于优势地位,落后文化处于劣势,锡伯语言文字是本民族文化的锡伯族传统文化固有的本位思想就象征,凝结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本民族吸收优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学习锡伯语言秀文化的阻碍,传统文化受到开放文字的实际用途和出路。如今锡伯的挑战。族语言文字现状令人担忧,60岁以2、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上的锡伯族人大部分会读写。40—性60岁的人群里面会写锡伯文的就比锡伯族的传统文化的稳定性还较少,而40岁以下的,基本不会书从它的保守性和排它性体现出来。写或者忘记如何书写了。这种心态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就会按照就导致许多锡伯人一边呼吁保护锡这种传统对本民族约定俗成,核心伯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又让孩子学内容相对稳定、凝固、完整,如伦习汉语、外语以便得到更多的机会。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习俗、语学校的基础教育能力有限,不可避言文字等,其变化是不明显的。同免的使锡伯语言文字功能减弱,使时带有排他性,对于异质文化往往用范围不断缩小。1462、锡伯族宗教文化的困境新疆锡伯族从西迁戍边以来的200多年,传统锡伯族文化,受到各方面文化冲击,通过靖远寺我们可以看到新疆锡伯族在宗教信仰方面文化保持现状的一个缩影。靖远寺是一座喇嘛寺庙,也是锡伯族人进行宗教仪式重要场所,靖远寺的兴盛与败落,显示着锡伯族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变化,靖远寺是锡伯族营八旗军民于1893年积银捐资而建。成之初,规模宏伟壮观,建筑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汉文“靖远寺”大金匾。庭院宽阔幽静,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各部分建筑都采用木雕艺术,配有彩绘、泥塑。如今靖远寺内,院落地面道路崎岖,部分墙壁出现脱落甚至已坍塌,楼层出现断裂,三世佛殿下层彩绘壁画残损。靖远寺的总体格局不完整,文物有所损坏,有的雕塑被弃之门外,院内看管人员也很少。“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文明逐渐消弱,民众文化的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生存和繁荣的土壤”。珍贵的萨满仪式失传,古文资料遭到破坏,传统的萨满舞蹈及歌曲失传。如今,靖远寺的衰败,也在昭示着锡伯族宗教仪式已经逐渐消退,特别是现代化冲击,锡伯族宗教文化正在面临更大挑战。(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靖远寺”即安抚边远地区之意。建.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锡伯族源于我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自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臣服于女真编入蒙古和满洲八旗,在清政府统治时期,逐渐移居东北、云南、新疆等地。如今生活在新疆的锡伯族是清朝时期西迁至此的锡伯族官兵的后裔。新疆的锡伯族人口约为3.5万人,主要聚居于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西迁至新疆的锡伯人,由于人口相对集中,如今仍保留有部分本民族传统。服饰作为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审美、民族心理的综合体现,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纹样依托于服饰载体,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寄托了西迁之后的锡伯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饰纹样中除了锡伯族传统纹样中的锡伯神兽、各类瑞兽、天梯、神树、闪电及各类农作物的形象之外,还融入了中原汉族的部分纹样构成了当下锡伯族的服饰纹样体系。服饰中的纹样多以吉祥图式出现,无论是传承本民族的传统纹饰还是容纳、吸收异族文化的纹饰,都是由锡伯族人基于民族审美及民族意识的选择。

  一、新疆锡伯族服饰纹样的题材类型

  新疆锡伯族服饰纹样的题材丰富,多选用现实生活中常见之物,如:牡丹、莲花、蝴蝶、菊花、牵牛花、谷物等,也有民俗信仰中的各种瑞兽、神树、天梯与自然天体现象等纹饰。

  (一)爱情寓意的图式纹样。如:蝶恋花、鸳鸯戏水、凤戏牡丹、龙凤呈祥、鸾凤和鸣、鲤鱼穿莲等,一般选用荷包、手帕、绣花鞋及绣花鞋垫为载体。

  (二)纳福禳灾的图式纹样。如:五福捧寿、如意佛手、五子登科、福寿三多、长命富贵、松鹤延年、暗八仙、虎镇五毒、倒葫芦、公鸡、剪刀夹蝎子等纹样,此类纹样多会绣于鞋面、鞋垫之上。

  (三)生殖崇拜的图式纹样。如:瓜瓞绵绵、榴开百子、莲生贵子等。

  (四)体现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的图式纹样。如:天、地、日、月、星辰、闪电、花鸟鱼虫、谷物、喜利妈妈、各类守护神等基于对于自然天体现象崇拜及对祖先图腾崇拜的纹样。

  二、新疆锡伯族服饰纹样的艺术特色

  锡伯族的服饰纹样一般采用刺绣的工艺方式呈现,以平绣、钉金、挑花、戳纱、补绒、补绣、串珠为主,与我们所熟识的苏绣、蜀绣不同,其图案样式朴实、亲民,针法及针脚也较苏绣或蜀绣粗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锡伯族人质朴的民族个性,与其“马背上的民族”个性相符。锡伯族的服饰纹样受到满、汉、哈、蒙文化的影响,在装饰工艺及图案设计具有多元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一)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

  锡伯族的服饰纹样多为日常生活的写照,作为游牧民族后裔,其民风淳朴,服饰纹样具有原始自然之美。如凤凰形象就较汉族的凤凰有着明显的差异,锡伯族服饰中的凤凰形象憨态可掬、造型质朴,与汉族的尊贵华丽的凤凰形象截然不同;刺绣的针法也与苏绣的精致细腻不同,朴实自然,美观实用。

  (二)随心所欲的意象之美

  锡伯族的生活方式及民族性格决定了其民族审美。锡伯人性格开朗,不拘小节。服饰中的纹样虽多为花卉,但是多以局部绣花为主,构图疏朗,花样也是随心所欲,多不打样。其纹样造型源于自然,但是与自然界之物又有所出入,多为锡伯族人心中的意象之物。

  (三)简洁明快的设色之美

  锡伯族人的服饰纹样设色大胆,一般没有固定的设色标准,其配色具有独到之处,是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审美。服饰中喜欢选用亮丽的颜色,以大块纯色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搭配轻松明快。

  (四)寄托希望的寓意之美

  新疆的锡伯族人远离故土,在新疆这片地域之上,锡伯人通过服饰纹样传达着思念故土、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服饰纹样中寄托了对

  家乡及亲人的浓浓祝福,对家乡的思念、儿女的健康、丈夫的平安、长辈的长寿、恋人的相伴等情感通过锡伯妇女们的一针一线隐喻在服饰纹样之中。

  三、新疆锡伯族服饰纹样中吉祥图案的文化解读

  “一个善于美化生活的民族其艺术的手段的样式必定是多种多样、纷繁盛彩的,它的文化特点也必定同民族的脉搏紧紧相连。在民族生活的方式的风格中经过日积月累、延续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无疑也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和民族心灵的基本素质……”①锡伯族的服饰纹样承载着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方方面面,身处新疆地域的锡伯族,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地域环境的影响使其在保留了原有传统纹样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狩猎生活到农耕生活的改变,对其民族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定居新疆后固定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更易于接纳及吸收异域文化。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并进,促成了当下新疆锡伯族服饰纹样的整体面貌。

  (一)宗教信仰与锡伯族服饰纹样

  与其他民族服饰纹样的起源相同,锡伯族服饰纹样最初无论形式与内容都与宗教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的服饰纹样中,多出现虎、豹、狼、熊、鹿、鷹等神祇形象,这些神祇形象源于锡伯族先民在长期狩猎中对善于奔跑飞翔、体格健壮的动物形象的崇拜心理。以自然中的动物为母本,经过意象化改造,成为锡伯族服饰纹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动物纹饰在当下的锡伯族服饰中依然沿用。再如:神树、天梯等纹样在婚丧嫁娶等民俗中的运用,也是源于锡伯族人对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借助身着神树及天梯等纹饰图案的服饰达到生命繁殖及亡灵转世作用。锡伯族人的图腾“鲜卑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笊篱姑姑”、民俗中的“喜利妈妈”、各种自然天体等形象,都源于锡伯族人对自然、对祖先、对生活中未知之物的敬畏与崇拜之情,这些图案绣制在萨满神裙上、小孩的衣物上、新婚夫妇的礼服上、逝者的寿衣上、恋人之间的信物上无一不是寄托了锡伯族人为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与向往之情。

  (二)生存方式转变与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锡伯族服饰纹样

  西迁至新疆地区的锡伯族服饰纹样以传统纹饰为基础,增添了许多新生纹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及地域文化的影响,锡伯人的民族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服饰纹样由最初的以自然天体、祖先图腾为主的样式,逐渐发展为以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形象为主的纹样体系。

  1.生存方式转变与锡伯族服饰纹样

  西迁后的锡伯族失去了先民们狩猎、渔猎的生存环境,在察布查尔聚居的锡伯人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农耕为主,生活的改变逐步带动了思维意识的转变,稳定的生活方式增添了其民族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愿望。这种民族意识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服饰中纹样的创新与选择,自然界的动物花卉逐渐取代了蕴含宗教意味的诸多纹样出现在服饰之上。

  2.多元文化环境与锡伯族服饰纹样

  新疆自古民族众多,世居此地的各民族在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西迁后的锡伯族,在与周边民族的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服饰纹样逐渐发生变化,从题材的角度分析,以牡丹、蝴蝶、菊花、莲花、石榴、葡萄等现实题材为主的纹样在服饰中已占主导地位。服饰纹样中借鉴中原地区的蝶恋花、鸳鸯戏水、莲瓜瓞绵绵、榴开百子等纹样图式,形成了新疆地区锡伯族服饰纹样的地域特征。从纹样制作的角度分析,其服饰纹样受到汉族及哈萨克族刺绣的影响,借鉴吸收了汉族苏绣、蜀绣等刺绣技法及哈萨克刺绣中的挑花、编制等手工技艺,与原有的锡伯族传统的补绣、打籽绣、辫绣等技法相结合,设计创造出许多新生的纹样,丰富了锡伯族服饰纹样的种类。

  (三)新疆锡伯族服饰纹样的文化交流与传承

  锡伯族在新疆地区定居生活后,服饰纹样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介入下,其图式构成发生了变化。但是锡伯族人也有着自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在民族服饰中,纹样的选取虽在与异族文化交融中发

  生了诸多的变化,但是一些传统的纹样图式依旧沿用。如:锡伯神兽纹样、闪电纹样、火纹、箭纹等,这些传统纹样尤其是在儿童的服饰中应用甚广,这也是锡伯族人对其民族根本的坚守及传承。再有,锡伯族人早期的狩猎、渔猎生活方式形成了当下锡伯人固有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审美,在对外来图案纹饰的选用过程中,这种民族性格及民族审美体现得尤为明显。诸如锡伯族婚俗中的龙凤形象,虽是借用了汉族的“龙凤呈祥”“鸾凤和鸣”“凤戏牡丹”等图式纹样,但经过锡伯人的加工改造产生了很大的变异。龙凤形象更加趋于朴实,且贴近锡伯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凤形象,在锡伯人的视角中,逐渐脱离了高高在上的神兽地位,造型纯厚,更加亲民。汉族纹样中的鸳鸯、牡丹、莲花、蜜蜂等形象也时常出现在锡伯族服饰之中,以鸳鸯戏水、鲤鱼穿莲、牡丹蜜蜂等纹样,传达了锡伯族人祈盼幸福婚姻、美好生活的心理愿望。石榴、莲子、花生、瓜果等植物纹样,在锡伯人的不断传袭、创变中逐渐丰富、完善,并融入锡伯族人独有的审美。除了借用汉族的莲生贵子、榴开百子、瓜瓞绵绵等图式纹样外,加入了栗子、兔子、青蛙等形象融合其中。一些带有汉字谐音的图式纹样,如:早生贵子、连年有余、四季平安等图式纹样也常出现在锡伯族的服饰之中。除此之外,还有如:“福”“寿”“囍”“卍”“倒灾葫芦”“暗八仙”等图式纹样,也常在岁时节令穿着的服饰上出现。

  锡伯族民风淳朴、热情开朗,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民族。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他们勤勤恳恳,守卫边疆,为中华民族的边疆安定做出了貢献。在与周边民族长期的接触中,尤其是与汉族的融合过程中,锡伯族服饰纹样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特别是吉祥纹样,虽借鉴了中原地区的图式,但在锡伯人的不断改造和创变中已将其转化为独具地域特色的锡伯人服饰纹样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释:

  ①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民间美术文集》,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篇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黑龙江锡伯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为例

  崔英锦

  【摘

  要】以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为个案,分析黑龙江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概况,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锡伯族文化生态环境,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积极开发和导入传统文化课程,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传承各民族文化的摇篮.

  【期刊名称】《满语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5页(P104-108)

  【关键词】双城市;锡伯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

  【作

  者】崔英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5锡伯族是黑龙江省十个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双城市和哈尔滨市等地区。据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锡伯族人口为188824人,其中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为8886人。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镇是黑龙江省锡伯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位于双城市西北28公里处,地处北纬

  45°30′,东经126°07′,全乡总面积为

  137.6平方公里。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挑战下,勇于承担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重任情况的调研,来展现农丰镇锡伯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理论视角分析其文化变迁及传承调适的必然性,并认为学校应积极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摇篮。

  一、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概况

  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坐落在农丰村南门口双临公路东侧,其前身是1984年创建的农丰镇中心小学校,是附近乡镇小学中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的一所学校。离农丰镇向东6公里处的双利锡伯族村(老地名为镶白旗四屯),有一所黑龙江省唯一的锡伯族小学——双利锡伯族村小学校,由于生源严重流失等原因,2007年3月初开始逐渐合并到农丰镇中心小学。后经双城市民宗局批准,于2008年6月1日正式把农丰镇中心小学更名为“汉锡”双文标示的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同年按照双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双城市教育局和农丰镇政府共投资200多万元,为学校新建了一栋15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这所学校总占地面积为16000平方米,两栋教学楼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铺设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和排球场,已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规划标准。学校环境优美,有会议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实验室等教学基本设备齐全,教室宽敞明亮、温暖整洁,纯净饮用水进到每个班级,各班远程教育设备全部投入使用。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697名学生,其中满族学生为276人,约占全校学生的40%,锡伯族学生为

  12人,约占1.7%。教职工有57人,其中各级各类教学骨干教师12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32名,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学科都由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任教,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在李成光校长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理念,视教师队伍为基石,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懈地探索着适合民族学校特色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连续几年来,学校毕业生考入双城市忠植中学、兆麟初中的人数在双城市各乡镇中名列前茅,1985年学校被评为省级达标学校,2004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一类小学校,成为在师生不断努力下逐步得到发展的一所乡镇民族小学校。

  二、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农丰镇中心学校以前的教育教学中几乎未体现有关锡伯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李成光校长的亲自把关和带领下,2008年3月开始,农丰镇中心学校从三年级开始由班主任在每周五的第七节课班队会上讲授有关锡伯族文化课程,有意识地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目前学校已开设了锡伯族舞蹈、民族礼仪、传统风俗,以及打螃蟹、嘎拉哈等传统游戏等文化课程,并结合在综合实践课、活动课和班会之中。在此通过省级优秀骨干教师——佟春燕的一堂锡伯族传统节日课程实录,来看这所学校传承锡伯族文化的略影。①本案例的内容,主要根据作者调研记录及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佟春燕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设计教案整理形成。

  教学内容:锡伯族节日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锡伯族传统节日——“西迁节”和“抹黑节”的由来、庆祝方式,锡伯族人如何过其它节日等内容;二是通过对锡伯族节日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农丰镇的来历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热爱各民族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等社会认知和情感。

  教学进程: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你们知道的这些节日是哪一天呢?你们知道我们农丰镇的锡伯族有哪些自己的节日?这些都是今天我们一起共同要了解和探讨的内容。(写板书:锡伯族的节日)教师问:谁知道锡伯族有哪些传统节日?有的同学曾参加过锡伯族的节日庆典活动,那么谁知道锡伯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写板书:第一个节日:“西迁节”)

  (一)西迁节

  教师问:“西迁节”是哪一天?(写板书:农历四月十八)。你们知道“西迁节”用锡伯语怎么说吗?(很多学生摇摇头,这时教师写板书:“杜音比衣专扎昆”或“杜音科扎坤”,大家大声一起朗读!)教师接着问:有谁知道为什么把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定为西迁节呢?(学生们立刻好奇地等待着,看到此景,教师娓娓道来锡伯族的历史及西迁节的由来)设问:那你们猜猜看,“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人是怎样度过的呢?先请参加过西迁节活动的同学来说说看吧。(学生回答有很多答案,如唱歌、跳舞等各种娱乐活动、吃美食、饮酒等)这时教师趁着学生兴趣盎然之际,详细叙述锡伯族在西迁节时的各种庆祝方式和娱乐活动,以及双城市的历史也包含着纪念“西迁节”等节日的历史文化价值。

  设问:锡伯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写板书:第二个节日:“抹黑节”)

  (二)抹黑节

  教师问:听说过抹黑节吗?知道为什么叫抹黑节吗?你们觉得应该是怎样过的一个节日呢?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们有各种猜测,如黑的意思为什么也看不见等等,这时教师详细讲述抹黑节的由来、早期的庆祝方式、现在有什么变化和作用等内容。)设问:这么有趣的节日,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学生们只摇头,教师写出板书:农历正月十六日)除此之外,你们知道哪些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族的节日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回答:锡伯族也过清明节、端午节)。

  教师问:很好,大家都知道锡伯族人也过“清明节”、“端午节”,那么你们知道锡伯族有几个清明节?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其实从传统习惯来看,锡伯族过两个清明节,即鱼清明、瓜清明。(这时,教师详

  细说明锡伯族过两个清明节的原因,层层设问并引入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三)教师总结

  教师问:说一说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知道了锡伯族有最重要的两个节日,过两个清明节,觉得很有意思,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教师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锡伯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希望同学们回家后问问家人,满族、汉族都有哪些节日,和锡伯族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些民族最有趣的节日风俗都有哪些?每当过节日时候,这些民族都做哪些庆祝活动?佟春燕老师的这一课程设计,仅仅是这所学校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的一个缩影,学校还有一批像佟春燕老师一样热心研究和开设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的骨干教师。这所学校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多次参加和开展了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相关社会文化活动。2008年5月24日,李成光校长和教导主任马彦威(锡伯族),参加了哈尔滨市锡伯族第24届纪念西迁节大会;2008年5月30日,学校进行更名揭牌仪式,8名锡伯族学生为全校师生和各界来宾表演了由锡伯族传统叙事歌改编的舞蹈“叶琪娜”;2008年7月7日,学校12名锡伯族学生在3名民族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哈尔滨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其表演的舞蹈“叶琪娜”获得了优秀表演奖;2009年6月,学校建立了锡伯族文化展示室,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展示了锡伯族历史以及学校和社会各界传承锡伯族文化概况。可见,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在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下,成功实现了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力量,也取得了喜人的社会效果。目前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为创办优秀的民族学校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并向更高的目标进军。

  三、锡伯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学分析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其与所处的生存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和体现。由于与汉族、满族长期杂居的生存环境,使黑龙江省锡伯族的文化融合程度极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与汉族、满族的区别并不突出。调查时我们发现,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满族与锡

  伯族几乎没什么差异。最先提出“文化生态学”一词的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1902-1972)认为,研究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侧重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文化进化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斯图尔德指出:“具体的文化形式是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各种文化只能根据它与‘小生境"的关系来评价,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标准。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对某一特殊环境的适应过程引起的。越是简单的和早期的人类社会,受环境的影响越是直接。地形、动物群和植物群的不同,会使人们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构成不同的社会组织。”[1]斯图尔德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民族文化的多彩性特征是一个民族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反映和体现。锡伯族自从聚居到黑龙江省双城市的各乡镇、村屯后,生活在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中,处于长期与汉族、满族共存的社会生存环境,这使锡伯族逐渐采取农耕型生态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岁时风俗与娱乐活动的开展都反映了与自然节气相吻合的特点。以“抹黑节”为例,双城市的锡伯族迁徙之初,不少人仍过传统民族节日——抹黑节,所谓“抹黑”是指人们代替谷物接受神灵的惩罚,因此向五谷之神祭礼从而受到山神的保护,请求五谷之神免去庄稼的黑穗病保一年的平安与丰收。①②双城市满族锡伯族志编写组:《双城市满族锡伯族》(未正式出版),第264页。随着社会的变迁,锡伯族“抹黑节”的祭祀功能逐渐弱化,随之突出和强化本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亲近,尊敬长辈等文化教育功能和娱乐游戏功能。因此在学校在传承文化的教育中,也主要突出“抹黑节”固有的民族文化历史意义和现代社会文化变迁与象征特征,强化着各民族共生共存的生态文化,这反映了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同所处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其文化结构和功能也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规律,同时经过变迁与调适后的锡伯族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和谐、均衡的社会推动作用。

  文化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各个部分对文化的发展各自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强调社会各部分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社会的需要而发挥作用。从宏观上看,传统风俗受一个民族所生

  存的气候、位置等地理环境,民族整体心理环境,人口基数等民族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微观上看传统风俗发展受组织者营造和提供的心理环境,参与者的主体性,传播的工具、场地等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完整的文化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需要协调合作,否则会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更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功能学派认为,文化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仅要与社会的其他要素的目标、功能协调一致,而且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控制手段、社会同质化的工具功能,因此特别强调“社会结构的平衡和人与文化对结构的适应”。[2]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当其与文化活动发生联系时,所产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现象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这些心理过程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建构成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同时人的需要、兴趣、行为动机等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和培养,在活动中满足各种需要,培养兴趣和爱好,历练毅力和理智,通过体验喜怒哀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和谐的情感品质,从而塑造健康人格。因此仅从这个角度上看,民族传统风俗具有均衡和调解人的心理结构,促使人形成和谐的个性,从而完善民族社会化的功能,其过程的实现必须建基于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上。比如过去双城地区的锡伯族,一般在“西迁节”这一天,举行聚会、开展游艺活动、开茶话会或野游共进午餐,讲述民族西迁的历史经过,激励着子孙继承先辈艰苦卓绝的光荣传统,如今通过开展各种音乐、舞蹈、体育游艺等娱乐庆典活动,延续着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些自古延续下来的传统风俗可以使民族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培养民族共同意识,积极渗透共同和谐发展的生存意识,形成锡伯族宽容、互助、共同发展的民族气节和民族个性。③酸茶是一种主要用稗子米面或玉米面一斤,黄豆三两,用水泡开,上磨成浆糊状,然后用开水搅拌,放在热炕头上发酵,用纱布过淋后,在锅内烧开,放凉后即可饮用,味道酸甜。可参见张显忠:《满族旗人祛暑饮料——酸茶》,《黑龙

  江史志》,2007年,第7期,第44页。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是生态圈的一部分,因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维达及拉伯波特等认为,应更多地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协调。锡伯族与周围生态环境的互动与影响,其文化结构也出现了不断重塑和调整的过程。锡伯族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很乐观地接受了自然的赏赐,迎合了自然规律,从而塑造了乐观、向上、能够坦然面对一切生存问题的民族个性,但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过长期与其他民族的不断融合,很多传统文化风俗中呈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趋向,从而更加适应我国多元文化的生态环境。例如酸茶,这里的人们不十分清楚酸茶到底是属于锡伯族的还是满族的传统饮品,不过当地的锡伯族、满族和汉族人民都十分喜欢喝酸茶。一位会做酸茶的老乡告诉我们,随着人们怀旧心理的增强,促使这种几乎消失的传统工艺制作的酸茶,又渐渐飘香在双城市区和农丰镇的大街小巷,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和品尝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饮品。这正说明,随着多元民族共生的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酸茶逐渐成为淡化民族差别、突出文化多元的、各民族喜爱的一种健康饮食。黑龙江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正是其与多元生态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在传承文化的教育中,一定要立足于锡伯族生存环境,从当代学生身心特点和规律出发,开发和设计更为客观、合理的多元文化课程,才能更为有效地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使其更适合现代人身心发展的需要,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精品。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与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得以传承的。民族整体文化中的任何因素,都要依靠其对整体的功能才能认知,才能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和谐。随着时代的变迁,锡伯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逐渐失去或弱化原有的文化含义,被赋予了崭新的、更为多元的文化象征意义,因此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必须要结合时代变迁,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文化取向,使文化传承富有生机和动力,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1]Steward.J.H.TheoryofCultureChange:TheMethodologyofMultilinearEvolutio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55.[2]Adam.Kuper.AnthropologyandAnthropologists.theModernBritishSchool,Lor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83:97.

篇四: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新疆锡伯族服饰研究

  关留珍

  【期刊名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3)1【摘

  要】历史上西迁新疆的锡伯族,与兄弟民族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服饰文化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演变.本文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论述了新疆锡伯族服饰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在不同时代和兄弟民族服饰文化影响下的变迁和发展.

  【总页数】7页(P22-27,31)

  【作

  者】关留珍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2【相关文献】

  1.服饰:神秘的文化密码——锡伯族服饰文化研究[J],刘冰

  2.锡伯族萨满歌的口头传承研究——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为例[J],赵洁

  3.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J],李楠;杨树文

  4.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J],李楠;杨树文;5.少数民族服饰数字化构建与设计研究——以锡伯族为例[J],苏斯;金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五: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多元叙事模式下的新疆锡伯族散文类口头传统

  撒军

  【期刊名称】《西域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2【摘

  要】锡伯族口头传统是其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形态和类别上来划分主要包括多元叙事模式下的散文类口头传统和程式化表达的韵文类口头传统,散文类口头传统又分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总页数】4页(P86-89)

  【作

  者】撒军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相关文献】

  1.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香雅娟

  2.合作、共赢:高校多元机制下"非遗"保护新模式的思考——以新疆几所高校为例

  [J],王琦

  3.叙事意识的觉醒——多元化视角下纪录片叙事模式的实践[J],李伟

  4.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J],李楠;杨树文

  5.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J],李楠;杨树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篇七: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取材与种类

  新疆是个众多民族生活、多种宗教共存的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宗教的传播,各种文化的冲击与融会,形成了新疆本土多元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体现着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如各种草纹样、角纹样,无不体现着各民族对大自然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根据文化生活的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农耕绿洲文化为主题的草纹样,第二以游牧草原文化为主题的角纹样和草纹样。此外,还有其它纹样。各种花卉、动植物纹样结构严谨合理,内容与造型具有韵律感。

  (一)草纹样

  草纹样主要有石榴花、杏花、鸡冠花、卷草纹(忍冬纹)、桃花、棉花,巴旦姆、石榴、桃子、豆角、葡萄、麦穗、夹竹桃等等。

  1.巴旦姆

  巴旦姆:是以“巴旦姆”杏的内核为原形,创造出的一种基本形状如松果状的巴旦姆纹样,以其组合疏密均匀,节奏整齐,简洁雅致,风格严谨、单纯、规则,被广泛使用于各类装饰图案中,极具有民族特点。(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一节“维吾尔族花帽”部分)

  巴旦姆的特性和形似新月的果核及其美丽的传说,被新疆人民作了艺术性渲染,扩展为自己特有的装饰图案,运用到服饰生活中。

  2.石榴花

  石榴是新疆南疆地区重要的水果之一,维吾尔语称石榴花为“阿娜古丽”(象征美丽),是许多维吾尔族女子的名字。新疆各族人民用石榴花作装饰纹样的历史非常久远。石榴本身果皮色泽红亮,果肉粒粒饱满亮泽如玛瑙,这种纹样有火红、兴旺、吉祥如意的寓意。石榴花纹样作为服饰主题纹样,一般以一组菱形花蕾为基础,以二方连续的形式或上下或左右展开,常用于地毯、墙围布、花帽(女性花帽较多)等。

  3.卷草纹

  卷草纹维吾尔语称“艾格曼”,这种纹样源于阿拉伯,也是中亚各国广为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源于人们对绿色、对生命的向往。卷草纹由植物的芽或蕾图形演变而来,这种纹样受到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喜欢。卷草纹由于线条柔和,易于变形,经常与其它几何纹样结合而用,使得整体图案匀称,纤巧秀丽,繁荣多变。这种纹样应用范围较广,在地毯、地毡、花帽、服装、工具、装饰物等都有应用。

  4.马蹄莲

  马蹄莲图案是新疆本土文化的图案,完全为花毡所创造的一种图案。这种图案想象奇特,构思巧妙,主体图案是由莲草编制而成的单独纹样,中间呈“田”字形,四角似石榴的形状,再添加棉籽形的纹饰,形成八个桃形圆圈,再用中间“田”字正负小方格分隔,此种内涵深刻的图案,体现了艺术对生活的升华,多应用于花毡。

  (二)角纹样

  角纹样主要包括羊角、牛角、鹿角,以及骆驼掌、狗尾巴、脊椎骨、马蹄、燕尾、山鹰、鹿角、鸡冠花等等。

  1.羊角纹

  羊角纹一般取小公羊的双角基本形,坚实而弯曲的羊角造型,具有力量、善意、丰盛、生殖的象征寓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教忌讳有生命的动物形象在饰物中出现,所以少数民族艺人将小公羊的形象与卷草纹结合,创造出融会贯通的图案。小公羊图案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角,一种是双角(如图)。

  图5公羊角图案的产生与其变形

  2、驼掌纹

  骆驼掌纹样的形成发展与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新疆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沙漠周围的绿洲,骆驼不仅是家畜,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工具,素称

  “沙漠之舟”。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时留下的富于美感的足迹,自然成了民间艺术家创造图案的题材。骆驼掌图案一般以两个基本形对接成一个单独形,再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展开,通常这种图案在掌形中添置其它纹样,使得整个纹样充实,富于延续之美。这种纹样通常作刺绣饰纹,还用于毡织物、各种袋装品、骆驼背盖等生活用品上。常采用蓝、红、棕等颜色。

  3、狗尾巴

  其实狗尾巴这种图案来源于游牧民族对生活细节的扑捉,牧民几乎家家都养狗。这种图案有表亲近,友谊的寓意,一般用在牧民的毡、毯装饰物上,有时也常用在雕刻物上或用在门、窗等上面,使用的颜色一般有蓝色,红色,棕色等。

  4、脊椎骨

  脊椎骨图案在哈萨克服饰中最为常见,常用于男士或英雄好汉的服装上,或男士器具物的装饰上,象征自由、坚强、勇敢。这种纹样还用来装饰衣边,或作填充整体图案的花纹。

  5、山鹰

  以山鹰形象为造型的图案,源于柯尔克孜族的传说故事。山鹰的题材反映了柯尔克孜族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也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用性格化的艺术语言反映了柯尔克孜、哈萨克等人民热爱生活,不怕困难,勇于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精神。

  图4鹰图案的产生与其变形

  (三)其他类

  1、日常生活用品及生活工具类:

  主要有托盘、车轮、水壶、兵器、护身符、梳子、手杖等等。

  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用的托盘有木制的和铁制的,木制托盘一般为圆形,而铁制的有圆、方及多边形等。托盘式图案一般用于地毡、地毯,在应用中总体上是纹样作重复的排列,具有秩序感。托盘式单独纹样用网格线填充,或在托盘中放置麦穗,象征土地和丰收、殷实和兴旺。好客的维吾尔族用托盘盛食待客,给人以色、味俱全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兴旺发达的生活。

  梳子图案在民间也普遍应用,表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用这种几何形状装饰毡房主带,毡房会显得更为独特,还可以出现在刺绣幔帐、床罩、床帘等生活用品及花毡,染毛花毯边部位。经常使用的颜色是黄色、红色、蓝色和黑色。

  2、宗教标志及符号类

  宗教标志及符号类:万字、五字、月亮、太阳等等。

  (1)卍(万)字

  “卍字一般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曾流行于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为婆罗门教、佛教、萨满教的宗教标志。”②(新疆艺术编辑部,丝绸之路造型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6,340页)从佛教传入西域以后,一直盛行,历久不衰。维吾尔人称“卍”字纹为“歇坦库鲁普”,意为“鬼锁”,没有尽头,永远解不开;“卍”字在佛教中认为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则把“卍”字纹视为幸福的象征。今天这种图案被广泛的用于建筑、纺织、服装、印染等方面。

  (2)“五”字符

  “五”字符图案在哈萨克族中最为常用,据说哈萨克男女结婚以后,男的带着“灵活能干”的心意给新娘的手上戴上一对手镯,右手手镯叫做“五镯”,这“五”是:一镯,一扣,两戒和一环组成,不难看出其中的寓意和内涵。这里的“五”字是否与古代的“五行说”有联系还有待考证。这种“五”字图案少数民族经常用于装饰地毯、地毡、服装、围墙布、木箱饰纹等等。

  (3)月亮

  “月亮崇拜是游牧民族的特征,太阳崇拜发生在较晚的农耕阶段。”(新疆艺术编辑部,丝绸之路造型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6,370页)伊斯兰教崇拜月亮,清真寺塔顶的“月亮”就是这一崇拜的集中体现,这一崇拜与伊斯兰教崇尚星空是分不开的。月亮象征星光灿烂。月亮图案在服饰中应用较为广泛。

  3.自然图腾崇拜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新疆少数民族崇拜的自然图腾主要有日、月、星、河流、山、火、云等,少数民族通常应用变形、概括的艺术手法,用形成的图案来装饰自己的服装。

  4.其他

  新疆少数民族图案在多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中原文化的图案,如

  梅花、牡丹,还有西方的一些图案。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新疆少数民族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智慧,在多元化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民族的“个性”文化,也凸现着图案文化的多元化特点。

  新疆包括汉族在内的13个民族中,有7个少数民族(维吾尔、回、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信仰伊斯兰教,其次,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可以将民族图案大致分为伊斯兰和非伊斯兰图案。

  如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则把大自然物象的各种花卉纹样,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琴等器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尽情装点着维吾尔族服饰,处处展示浓郁风格的维吾尔族服饰之美。有的民族受汉文化影响较多,如信奉喇嘛教的蒙古族的民间图案就题材极为丰富,常见的反映美好生活的吉祥图案有:草龙、团龙、五蝠捧寿、团形寿字、以及有象征力量的牛、虎、狮等动物图案,这些图案装饰都美化着牧民的衣食住行,对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上不难看出,宗教信仰对民族生活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之大。

  五、新疆民族图案的造型特点

  1.造型原理

  从造型原理上看:新疆少数民族图案,无论是农耕民族图案还是游牧民族图案,取材大都源于自然和对现实生活的模写,图案都以写生为主,想象、抽象图案(如中国传统图案:龙、凤、麒麟、盘古等等)很少。同时,民族图案在具象写生的基础上遵循了典型、美观、富于创意的造型规律,如小公羊图案,应用几何图案和忍冬纹的结合,在造型上显现了典型、美观的特征。

  2.造型结构上的对称原则

  (1)单独图案

  单独图案是指由一个独立的个体图案的造型构成表现形式,如:一朵花,一个动物形等。新疆少数民族图案的单独图案,基本遵循对称的原则,如小公羊、梳子、石榴花、几何形等。(如图)

  (2)适合图案

  简单地讲,适合图案就是受到一定的外轮廓限制的图案构成的表现形式,即受到制约的组合形式。少数民族图案的适合图案,基本遵循对称的原则。适合图案取材广泛、造型美观,充满神秘诗情画意的西域风情,特别是现代适合图案大多用于饰物之上(如图)。

  (3)综合图案

  综合图案就是把单独图案,适合图案,连续图案中的两种或多种图案综合地组织在一起的图案构成方式。新疆少数民族的综合图案内容丰富,色彩富有变化,在地毯图案中,一般中间为四方连续图案,边为二方连续和角隅图案。(如图)

  3.纹样的组合方式

  纹样的组合方式是以分离式和相切式为主,很少有复叠、透叠结构的出现。

  4.空间结构形式

  空间结构形式是以平视体构成为主,立视体构成为辅。这种立视体构成的图案最早出现在建筑装饰上,后来出现在挂毯、刺绣上等,来表现少数民族浪漫的民俗生活和浓郁的地域特点。

篇八: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西域文化(新疆地区文化)

  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

  简介

  新疆古称“西域”。古代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因此也就成了东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古代中华文明、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于此汇聚融合,形成了这种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多民族的中国地方文化。

  新疆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从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差异看,古西域文化分为南部绿洲农耕文化、北部草原游牧文化、屯垦文化三大类型;从文化结构看,又可分为西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形态文化;从民族发展历史看,可分为古代民族文化和近现代民族文化;从语种看,既有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文化,又有汉藏语系民族的文化;从宗教传播角度看,萨满教、祅教、佛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基督教等文化兼容并蓄;从文化形态看,有民族音乐、舞蹈、书面文学作品、口传民歌和故事,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形成历史

  新疆南部的绿洲农耕文化大约形成于距今3000多年的铁器时代,在汉代(前206——220)定型,魏晋时期(220——420)得到发展,到唐宋时期(618——1279)达到鼎盛,一直沿续到清代(1644——1911)。丝绸之路穿过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片片绿洲,在南北两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于阗[tián,1.充满。

  2.声音大]文化、龟兹文化、楼兰——鄯善文化和高昌文化,绿洲农耕文化为丝绸之路的辉煌留下了历史的印迹。

  考古发现,在新疆南部铁器时代,农耕及生活用品已使用铁器,同时兼用铜器和石器;丧葬习俗多为屈肢葬和二次葬,与中国陕西、甘肃地区的秦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及中亚、南西伯利亚文化有一致性,足见古西域文化早期就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此地出土的彩陶造型、纹饰、制法与中国中原、甘肃、青海等地的彩陶有共性;信仰习俗既有土著性,亦受周边地区民族的影响,比如孔雀河下游古墓冢外部的太阳辐射状标志是当时普遍存在的太阳崇拜信仰的证明。

  处在丝绸之路南北道上的于阗、楼兰——鄯善、龟兹——焉耆和高昌等地,是丝绸之路贸易兴盛时进行东西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在汉代,中国中原地区的丝绸、漆器、铁制农具、服饰、铜器、钱币就已传入这些地区,而中亚、西亚的名马、毛皮、毛织品、香料等,也是经过这些地区传入中原的。从汉到魏晋,于阗一带的居民操于阗塞语,龟兹、焉耆一喧的居民操焉耆——龟兹语(亦称吐火罗语),而鄯善一带则通行佉卢文。随着西汉王朝在公元前60年统一西域,这些地区也流行汉语,如鄯善国上层就使用汉语文。在佛教传入前,新疆南部绿洲的居民崇拜自然,信仰祅教,祭天拜火多用巫术仪式。公元2世纪左右,印度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这些地区,于阗成为大乘佛教的文化中心,龟兹是小乘佛教的文化中心。于阗在佛教雕塑、绘画、建筑上受犍陀罗艺术影响较浓,与中原文化也有密切联系;龟兹佛教石窟艺术在风格上受中原、印度、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同时龟兹乐舞东传、龟兹名僧东进,又丰富了中原文化;鄯善文化是一种汉文化和犍陀罗文化并行的文化,楼兰、尼雅出土的汉文化简牍、黄历及标有“万事如意”、“延年益寿大宜子孙”、“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纹样或字样的汉锦、服饰和日用品就是明证;兴起于公元4世纪的高昌文化是以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汉文化,延续了三百多年。

  隋唐时期(581——907)是南部绿洲文化鼎盛时期,这与民族大融合密切相关,文化交流、整合现象十分突出。此时期的龟兹乐、高昌乐被纳入隋唐宫廷乐,龟兹音乐家影响中原乐坛,于阗画派为中原开一代画风。同时,中原的不少诗人从军到西域,西域边塞诗写入了中国文学史。南部绿洲的本土民俗文化与佛教、突厥文化交相辉映。公元840年回鹘西迁到高昌地区建立回鹘汗国后,突厥文、回鹘文、摩尼文、粟特文等又在高昌地区流行。

  10世纪后,伊斯兰教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于阗等地传播,15世纪以后又传入吐鲁番、哈密等地。这期间蒙元控制统治权,西域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文化也发生重大转型。伊斯兰文化深入到了南部绿洲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突厥语词典》、《福乐智慧》、《编年史》等文化典籍,规整的《十二木卡姆》也是这一时期的文化业绩。

  天山以北的草原游牧文化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时期:两汉时期以塞种、匈奴、大月氏、乌孙为代表的游牧文化,魏晋南北时期的(本字无法显示:“口+厌”)哒、悦般、高车、柔然等民族的游牧“行国”文化,隋唐时期的突厥文化,蒙元时期的蒙古游牧文化,清代新疆北部的准噶尔蒙古、哈萨克游牧文化和南部的柯尔克孜、塔吉克游牧文化。草原各游牧部落因“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文化上有一定的共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仍然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历史上,这些游牧民族几乎都信仰过萨满教、祅教,但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还信仰过佛教、摩尼教、聂思脱里教和伊斯兰教。在生活习惯上,住毡房、食肉饮酪、身着动物毛皮制成的服饰都是普遍现象。但在风俗上,却各有特点,如突厥人敬鬼神,信巫觋,披发左衽;伦理上贱老贵壮;实行自择配偶和收继婚制,实行部落外婚姻,同部落人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须七代以上没有血缘关系。由于各游牧民族之间,以及他们与外界的交往频繁,彼此在文化上互相吸纳、互补的现象也明有发生。

  古西域屯垦兴于西汉,盛于唐代,清代又开创屯垦戌边的新局面。古西域的屯垦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汉唐屯垦时期,中原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如冶铁、铸造、丝织、造纸等技术传入西域,丰富了西域物质文化的内涵。同时,自汉唐至清代,汉字书写的典章制度、汉文典籍、边塞诗、官修方志、西行记等,更是西域汉文化光彩的一页。清代,由于屯垦戌边的需要,东北的锡伯族西迁到伊犁河流域,锡伯族文化与汉文化、满族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交流,为古西域文化增添了光彩。清代建新疆省后,中国中原及南方各省的商人纷纷来到新疆各地,尤其是在城镇落脚经商,在乌鲁木齐等地建有内陆诸多省份的会馆,新疆的城镇文化由此发展起来。汉族的年节习俗、方言俚语、饮食习惯、地方戏剧、婚葬礼仪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形成新疆多元文化的内涵。

  西域

  作为一地理概念,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是指中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俄罗斯、中国的一部分。

  “西域”一词自汉代出现以后便一直被沿用,一直到清乾隆始称“新疆”,再到18世纪左宗棠复收西域,新疆正式建省,它才被“新疆”这一称谓普遍地使用开来。人们至今仍以西域来指称新疆,更多的带有一种书面色彩,一种对独特异域的梦想,以及触抚历史、追忆时光的情怀。在世界上委实恐怕难找出第二个像西域这样多元文化共存的区域,这里曾使用过的语言文字多达十几种。这都缘于张骞凿出的“丝绸之路”,这一美丽而伟大的纽带,而使之成为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四大文明独一无二的融合区。

篇九: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锡伯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

  

  OntheRelationbetweenWeddingandFuneralCeremoniesandIdeaofClanAffiliation

  作者:佟颖

  作者机构: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新疆伊犁835000出版物刊名:满语研究

  页码:119-123页

  年卷期: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锡伯族;婚礼;葬礼;宗族

  摘要:部分锡伯族从东北西迁到新疆伊犁河流域,屯垦戍边,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在多元文化交融之地,锡伯族一方面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努力保持着本民族文化,一些文化仪式得以延续。在这些文化仪式中,锡伯族的宗族观念渗透在各个环节,这些家族观念反映着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组织,在锡伯族社会运行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关乎着一个血缘共同体整体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这诸多仪式中,婚礼和葬礼两个过渡仪式显得尤为重要,宗族观念自始至终体现在这两个仪式中。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