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9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9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03 15:20:07

篇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能否得到实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日益突显。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工作能力不强。

  一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实施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些领导同志没有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管理社会的主人,村民对于集体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凭个人经验办事。有的村支书施政经验丰富,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村民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党支部成员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据笔者调查,多数地区现任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文化程度低,带头致富的本领也较差,从而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从思想素质来看,有的农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开拓意识、竞争意识。从能力素质来看,有的农村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和传统经验来开展工作,工作中缺少新思路、新措施。从培养新一代新党员来看,有的村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有村庄多年不发展一名新党员的不良现象。

  3、农村党建工作缺乏经济支撑,党组织缺少活力。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政府收入相应减少,乡镇收支缺口较大,需要上级政府下拨转移支付资金弥补缺口,维持各项工作运转。在办公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乡镇往往确保公共行政性支出,压缩甚至冻结党建办公经费支出,而农村党建工作经费支出上面没有明确的配套文件,只能挤占乡镇办公经费支出预算,杯水车薪,自然制约了党建工作正常开展。

  二、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对策

  1、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细胞。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带领农村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也面临着多元化。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

  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群众,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其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第一,改进农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不感情用事,不搞强迫命令.第二,创新农村党建新载体,注重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有党建工作,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规范工作机制,提高两委班子和谐度.党支部对村委会应做到领导不包办、支持不干预、监督不越位,村委会则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村党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领导地位,实现“两委”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2、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思想建设。要认真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能力建设。学会根据市场需求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掌握适应市场的本领;学习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带头应用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掌握致富的本领;遵循客观规律和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做好示范,告诉农民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掌握示范引导的本领。三是认真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培养后备干部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下大气力认真做好培养后备干部工作,要及时发现和选择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党员进行重点培养,并对培养对象定期考核,已具备领导干部条件的,要不失时机地把他们推上基层领导岗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政治舞台。

  3、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

  发展农村村级经济,不仅是农村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这是农村党组织的第一要务。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充分挖掘潜力,以地生财,努力挖掘潜力,开展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村庄整治等项目,规范原有集体改制企业使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对土地使用费明显偏低的可适当提高标准。

  二是要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三产经济、房东经济,加大自身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王永桂)

  贫困山区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淡竹乡地处山区,作为我县的贫困乡镇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很多困难。下面就贫困山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淡竹乡是革命老区乡,地处山区,乡村两级财政困难,下属共27个行政村大多无集体经济,是全县6个贫困乡镇之一。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乡村财政困难,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工作负荷过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精力不够;少数党员干部知法犯法,使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负面看法等问题.

  二、解决的对策

  1、加强经济建设,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经济保障。

  我乡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乡里将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做好资源增值文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毛竹、杨梅等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发展经营,多渠道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壮大村级的经济实力,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经济支柱。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党群关系,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群众基础。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违法,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群众工作主动性,逐步形成以乡镇为主,村级协助的工作机制.办事实,办好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赖,以良好的形象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基层党组织的周围,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乡镇党委,一要领导带头参加支部学习,经常到基层党支部与农村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听取农民群众的呼声,贴近党和群众的心。二要选好用好支部领头人,党支部不仅是党建工作的具体落实人,同时也是业务工作的战斗集体,是业务攻坚的中坚力量。在明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并且年轻的同志选到支部去工作,加强支部工作力量.三要重大决策前征求党支部意见.在做决策时,对涉及到的相关村,必须先征求村党支部的意见。

  另外我们必须要有正确舆论导向,客观公正全面地评论基层党员干部,加大对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个人典型的正面宣传报道力度,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3、调整工作职能,减轻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担.

  乡党委要牢固树立起“聚精会神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观念,切实调整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在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充分调动乡镇社会综治和计划生育等职能部门的作用。

  4、创新思路抓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了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创新思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适时调整党的机构设置对党员实行有效管理。当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使农村党员的分布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特别是党员的外出流动现象突出,必须根据形势调整党的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地的实际,按照产业状况进行支部的设置,今年我们在淡竹仙雾果业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创新支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党组织生活和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建立村民议事、支委会议事、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党员和村干部、村务公开等制度,使支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建立完善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与待遇收入等直接挂钩。

  建立完善一套针对党员的保障机制。使党员能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对农村的贫困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这部分党员基本生活问题等。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缺人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工程受到制约。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班子的总体评价不高。在被调查的村支书中,37.4%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调查显示,只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村“两委”班子“充满活力、凝聚力强、战斗力高”;50%的人认为“创新意识不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凝聚力一般”;19。6%的人认为“工作力度软弱、组织涣散”.在对“影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个人素质不高”的最多,达到50%。这说明“领头雁”工程受到制约。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农村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农村党员的老化和家族化现象影响了农村人才的储备.农村党员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以廊坊市为例来说,尽管其经过为期一年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年"活动,35岁以下党员也仅占到16.1%,且多集中在发展条件较好的村街。而在发展条件中等及偏下的村街,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在“对当前优秀农村青年入党情况”的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优秀青年入党不够积极,人数也不多。在所调查的一个村中,已连续8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了,村委会4名成员中,也只有会计一人是党员,村支书缺位。农村党员的家族化现象也非常明显,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分散,村民之间,尤其非家族村民之间接触、了解不多,使得有些优秀的青年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培养,加上以往新党员的发现培养必须要求有老党员作为其介绍人,因此往往家族青年发展较多。换届选举中明显的家族化趋势影响了农村带头人的选拔。调查发现,班子成员往往会利用公权力为自己或直系亲属在房屋修缮、村集体各类“工程”承包或岗位聘用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二,农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随着2009年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财政支出制度的实行,村支书、村主任的待遇从每月150元增长到880元。虽然增长幅度不小,但和在外经商、打工比较起来还是偏低。工作待遇低、难度大,社会地位也不高,又

  有养家、养老等后顾之忧,因此对于农村人才来说,还是缺乏吸引力。许多创业有成的农民企业家不愿意当村干部,使得农村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

  缺资金——村街集体经济的薄弱使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受到制约。由于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及资源相对丰富村,靠以地生财、资源生财,集体有一定经济实力外,相当一部分村街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各市县政府都相继取消了原本是用于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品的各种收费、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代之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这一政策在村街实施的效果始终不佳,有95%的村庄基本上从来没有实施过这一政策。在农民看来,国家已禁止向农民收钱,村干部却还要收钱,有想捞一点的嫌疑。目前,70%的村街都留有在税费改革前形成的村集体债务,村集体收入的整体萎缩,使得村级财务更加困难,还债无望.这使得村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方面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缺机制--缺乏科学、高效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制约了农村民主进程。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抑制村干部腐败的有效方法。但是从农村民主进程推进中暴露的问题来看,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与民主进程的推进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村务公开形式化,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缺失。调查发现,有些村的村务公开黑板成了摆设。公布的内容也大都无关紧要.在换届选举年,村内矛盾高发和频频激化的现象说明,农村基层组织日常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远远不够.因此,自上而下监督村基层组织,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缺方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制约了基层组织素质的提高。县乡两级党委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但在当前复杂的农村形势下,对抓党建的有效方法研究不够。方法简单陈旧,表现出:重说教、轻引导,重约束、轻激励,重管人、轻管事,重布置、轻落实,重培训形式、轻培训内容等问题。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这说明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基层党建应对之策

  以“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选拔和培养“领头雁”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在农村“两委”选举工作中,主管领导要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对候选人要考察,对选举要监督,坚决杜绝贿选或是黑恶势力对选举的控制,杜绝有明显劣迹的人混入干部队伍。第二,从县乡工作人员中选拔合适人员主持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对连续两届工作没有起色、“两委"成员不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缺位的落后村,要从县乡工作人员中下派干部主持工作。第三,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尽快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一要适度增加数量,达到每村两名以上;二要使之作为日后年轻人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优先条件;三要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四要做好前期培训,中期指导、检查和后期总结.逐渐使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像到城市、城镇就业一样成为一种常态.第四,创新工作机制,壮大党员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改变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要改变由老党员推选新党员的模式,代之以由党员、村民代表共同推荐,扩大推选范围.

  树立“大党建"观念,把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一起抓。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足、能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县委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召集专家、企业家、基层党委、村街代表等,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共同谋划和扶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用好国家专项支农资金,使“财尽其用"。近几年,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路走高,从2006年的3397亿元到2009年的7161亿元,短短几年,已经翻番。在目前农民还不富裕的条件下,农村的公共品供给还是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的转移资金。因此,县、乡、村各级领导要及早谋划发展,做好前期的项目申请,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和验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用。第三,县

  委带头,认真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一是建立县直机关村街联系点制度。二是建立乡镇基层党委包片制度,及时了解各村情况,并反馈给县直机关联系人,研究解决对策。三是建立村街干部包户制度,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谋求家庭经济发展。第四,保护和促进村街私营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在促进村民就业、公益事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中多作贡献.调查中发现,有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尽管是私企)的村街,村民生活水平和村街公益事业发展都相对较好。县乡党委对企业的贡献应以适当的形式给以确认和奖励,以保护他们热心公益、服务乡里的热情。

  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用好的机制来“管人”和“留人”。好的制度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加以落实。第一,要落实“四权分离”制度,推行“公职化”管理模式,用好的机制来“管”好人。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组织,实行决策、办事、理财、监督“四权分离”,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探索推行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模式。第二,建立“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用好的机制留住人。对于优秀的“领头雁”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而且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尽快推行“定职责目标、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做法主要有:一是落实职责目标;二是落实现任干部和离任干部的生活补贴;三是落实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制度;四是在农村养老保险基础上,还要逐步研究落实农村干部养老待遇,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要完善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思想道德培训,二是基本知识培训,三是工作方法培训,探索发现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加大培训投入,组织农村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参观学习时,要注意针对性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村街发展情况对村街干部分类,为每一类村街干部选择合适的参观对象,以达到效仿、借鉴的目的.

  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基层组织把众多党员聚集在一起,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进而成为一个富有先进性、勇于创造性、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政党.这是我们党在组织上的优势,是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的基础条件。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级领导组织和领导人员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在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居于联结、接合地位。同时,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工作体系中也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它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团结广大群众,从而成为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二、机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动作用不够.机关党建工作相对业务工作来说处于薄弱环节。在机关的议事日程中,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指导力度。在研究工作时考虑较少,布置工作时任务不明,开展工作时力度不够,检查工作时多看表面文章.党务工作人员总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现象,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二)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理论学习气氛不浓或流于形式,在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力,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交流比较少.

  (三)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强.部分党务工作者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开展几次活动,对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在处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上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多数党务干部身兼数职,工作不到位,对党建工作缺乏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机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二是经费短缺,基层党组织的党费全额上缴,开展活动经费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到党建活动开展,致使党员教育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五)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基本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务干部多是兼职,且绝大多数都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着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党务工作。从当前机关党务干部现状看,普遍重业务工作,轻党建工作,认为搞党建工作虚、空、难、没有实惠、不被理解,对党建工作研究不深不透不实,工作视野偏窄,缺少新思路。

  (六)党的组织生活单调,缺少活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少、方法陈旧,仅满足于一般的政治说教、催交党费等,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职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开展机关党的活动对广大党员吸引力不强,教育管理效果不好,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明显.

  三、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选好配强支部班子

  一要从组织上把自身素质高、既懂业务、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上,使其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二要注重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如举办支部书记党建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等学习班,组织党务工作者探讨和交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三是各级领导要多关心和支持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增强党务工作者做好党建工作的自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之安心工作.(二)转变观念,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

  在甘孜州“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和谐稳定”的进程中,随着事业的发展,各项改革势必要不断推进。因此,党支部班子成员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首先应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增强“参与”意识,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与具体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务工作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使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机关党务工作者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其次要强化“中心”意识,把具体业务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三是要以主动姿态服务、服从于州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一条主线、两个一切、三个加强、富民安康”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三)改进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一是要有工作内容上的保证,以适应新机制的健康运行。甘孜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党员多,党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党支部的工作内容要有较高的层次拓展。要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就是在实行新的机制中,坚持并加强对党员的爱党、爱祖国、爱单位、爱本职工作的教育.引导,就是要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人,确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和价值观念。激励,就是要通过抓先进典型、树风气,把严格管理与日常的分配制度相结合,把加强思想工作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有力的利益激励机制。培养,就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一批道德素质好、专业精、适应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是要继续深化党支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把党建工作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体系,使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在布置具体业务的同时,要同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检查、考核具体业务效果的同时,也要检查考核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抓思想,从具体业务出发;抓具体业务,从思想入手",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三是要力求“实、活、新”.所谓“实”,就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活"就是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管理模式要自主、多样、有效,坚持“三少三多”,即少一点指令性,多一点指导性,少一点统一模式,多一点主观能动性,开展活动多注重实效,少讲究形式。“新”,就是要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规律,以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四是要正确处理机关党支部与部门行政负责人的关系。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部门的工作全面负责,机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工作,改进工作;要把党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征求行政领导的意见,遇事多同行政领导商量解决,取得行政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必要的帮助。行政领导对机关党组织的工作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列入部门工作目标,充分重视和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讲,行政领导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主要表现为:(1)行政领导在工作安排上要统筹兼顾,保证党支部有必要的时间及开展支部活动的必要经费;(2)指导机关党支部围绕本部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行政业务工作中去。(3)要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之内,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支部和党员的监督.

  浅谈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王国平)

  近年来,我县把社区党建作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伴和城市基层政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实际,大胆实践,着力从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组织网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目前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不规范,与社区建设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

  一是在领导机制方面,虽然成立了相关领导和议事机构,但联系沟通、协调运转机制不健全,只挂名不出征,成为摆设,上下联动出现断层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长期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当前一些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共建合力不强,内在动力不足,离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制约激励机制。目前,大部分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2、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一是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不强。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量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移到了社区,但许多人的心却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了社区会失去单位的一些待遇,因此对社区党组织这个新家心怀顾虑,不愿融入.此外,党员分布复杂,同一社区中,有新经济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还有流动党员,增加了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难度。二是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措施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社区党员活动场所短缺、面积狭小,党组织的管理能力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区中的一些党员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党员管理教育模式僵化、内容单一,基本上沿袭了党政机关的传统做法,局限于定期组织读书看报、座谈讨论的小圈子里,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和实效性.3、社区财力、物力的投入较少,自我发展能力欠缺,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工作经费严重短缺。社区的办公经费主要靠很有限的财政投入和“化缘"来维持,经费短缺,给支部开展工作、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和压力.且财力投入与社区职能的不断增加不相协调。此外,在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社会职能由政府、单位逐步向社区转换,上级党、政部门纷纷把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延伸到社区。但是,在职能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投入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卸职能的同时,并没有相应让出财政的投入,而原

  本就缺乏条件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享受不到相应的财力支持,即未能完全做到“费随事转”.社区党建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二是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经济路子少,实现自我发展难度大。在中小县城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发展社区服务、壮大社区经济遇到的难题较多,如社区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市场潜力小,导致发展步伐慢、造血功能弱、发展空间窄等问题.

  4、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社区干部工作压力大.随着改革的深化,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一些热点、难点工作最终需要社区来落实,“社区是个筐,不管什么往里装",造成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的过度“膨胀”,但由于人力、物力紧张,往往处于疲于应付状态。二是经济待遇较低.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紧张,部分社区聘用工作人员每月生活补贴仅为200多元,与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是远远不相符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影响了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构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机制,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要层层建立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把社区党建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整体工作之中,将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对于在社区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和激励,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

  2、加强教育管理,健全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流动党员严格颁证验证,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记载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卡制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登记,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下岗职工党员,积极为他们寻找和创造再就业机会。对生活困难的,要积极发动党员和社区居民开展帮扶活动,使其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三是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教育,确保他们离岗不离党。组织德高望重、办事热心的老党员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参与民事调解。组织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党员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组织身体好、家务少、敢管事的老党员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确保老党员在社区中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四是积极引导党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结合社区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关心的热点问题、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合理设置公益岗位,如关爱老弱岗、帮助就业岗、帮贫济困岗等。引导和动员社区内的党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认领公益岗位,并建立党员连心卡,党员活动记录卡和情况反馈表,及时记录党员表现,作为年终评比优秀党员的依据。

  3、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把社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解决社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和工作人员待遇低的问题。同时,凡有专项业务经费或有专项收入的部门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工作时,应按费随事转的原则适当给予经费补贴.要建立由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及有关服务收费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社区发展筹资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拓展服务,完善功能,探索实现街道社区自我发展路子。围绕居民群众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项目,逐步扩展到托老托幼、家政中介、文化娱乐等面向辖区全体居民的便民服务产业。要逐步实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和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公办、民办一起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增加社区经济收入,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

  4、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大力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对支部书记人选缺乏的,可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党员到社区挂任党支部书记,也可从企业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选聘优秀党员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二是要抓好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进行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培训,又要针对社区岗位需要,突出抓好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等有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能力。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与乡村联系的纽带,是我党的执政基础。目前农村党建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缺人才、缺资金、缺机制、缺方法。针对这些问题,要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坚持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一起抓;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缺人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工程受到制约。

  第一,农村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农村党员的老化和家族化现象影响了农村人才的储备。农村党员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以廊坊市为例来说,尽管其经过为期一年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年"活动,35岁以下党员也仅占到16.1%,且多集中在发展条件较好的村街.而在发展条件中等及偏下的村街,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在“对当前优秀农村青年入党情况"的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优秀青年入党不够积极,人数也不多。在所调查的一个村中,已连续8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了,村委会4名成员中,也只有会计一人是党员,村支书缺位.农村党员的家族化现象也非常明显,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分散,村民之间,尤其非家族村民之间接触、了解不多,使得有些优秀的青年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培养,加上以往新党员的发现培养必须要求有老党员作为其介绍人,因此往往家族青年发展较多。换届选举中明显的家族化趋势影响了农村带头人的选拔.调查发现,班子成员往往会利用公权力为自己或直系亲属在房屋修缮、村集体各类“工程”承包或岗位聘用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二,农村干部待遇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随着2009年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财政支出制度的实行,村支书、村主任的待遇从每月150元增长到880元。虽然增长幅度不小,但和在外经商、打工比较起来还是偏低。工作待遇低、难度大,社会地位也不高,又有养家、养老等后顾之忧,因此对于农村人才来说,还是缺乏吸引力。许多创业有成的农民企业家不愿意当村干部,使得农村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缺资金——村街集体经济的薄弱使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受到制约。由于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及资源相对丰富村,靠以地生财、资源生财,集体有一定经济实力外,相当一部分村街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各市县政府都相继取消了原本是用于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品的各种收费、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代之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这一政策在村街实施的效果始终不佳,有95%的村庄基本上从来没有实施过这一政策。在农民看来,国家已禁止向农民收钱,村干部却还要收钱,有想捞一点的嫌疑。目前,70%的村街都留有在税费改革前形成的村集体债务,村集体收入的整体萎缩,使得村级财务更加困难,还债无望.这使得村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方面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缺机制——缺乏科学、高效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制约了农村民主进程.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抑制村干部腐败的有效方法。但是从农村民主进程推进中暴露的问题来看,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与民主进程的推进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村务公开形式化,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缺失.调查发现,有些村的村务公开黑板成了摆设。公布的内容也大都无关紧要。在换届选举年,村内矛盾高发和频频激化的现象说明,农村基层组织日常的民主管

  理、民主监督还远远不够。因此,自上而下监督村基层组织,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缺方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制约了基层组织素质的提高。县乡两级党委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但在当前复杂的农村形势下,对抓党建的有效方法研究不够.方法简单陈旧,表现出:重说教、轻引导,重约束、轻激励,重管人、轻管事,重布置、轻落实,重培训形式、轻培训内容等问题。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这说明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基层单位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单位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行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差距。

  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党内监督不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党建工作保障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放到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以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

  负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重任,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基层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和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组织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订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局面,为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在淡化,价值观取向物化。1、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在部分乡镇党员中存在:一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缺乏信仰。二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认为太遥远,摸不着,看不见,说不清;三是对政治理论缺乏应有的热情.四是对人生缺乏远大的目标追求,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权力是硬的,理想是空的,金钱是实的,理论是虚的,追求眼前利益,什么主义、理想信念、长远目标、全局观念都无所谓。2、党的观念和组织观念淡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不清。一些党员存在“小团体”思想,拉帮结派,搞宗族、宗派活动。同时,有些人党员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差.一些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空虚,思想道德庸俗,经常参加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党员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

  (二)村级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形式化":首先是执行制度。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不重视党员的活动。其次是村务公开的形式化。从群访事件分析,当前涉及村级财务、村干部经济问题的突出,原因是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的不彻底。

  (三)由于选举方式的特性关系,村“两委”关系缺乏协调性。首先是合作共事氛围不浓.村干部开展工作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其次是内部关系不顺。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工如分家,存在各自为政、拉帮结伙的现象,遇事各作主张、各行其事,导致好事争着上、难事往后躲,出现失误就金蝉脱壳。再次是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主要表现在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一些重大村务活动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

  11部的不信任;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据抽样调查,群众认为村干部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群众观念不强,村干部办事不公,存在“以权谋私”现象。还有就是工作方法不当,一些村党组织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甚至产生埋怨、抵触情绪,不敢领导、不善领导,把发扬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割裂开来;少数新当选的村委干部把群众拥护当作“护身符”,不接受党支部领导,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和宗旨。

  (四)少数农村党员个人主义抬头,局部和自身利益观念明显强化。近年来,市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增强了,乡村面貌改变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于是一部分党员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反应较为迟钝,缺乏抢抓机遇、再创新业的睿智与锐气;有的思想不够解放,进取心不强,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只依赖本乡本村的特有优势;还有的思想抵触情绪大,工作缺乏责任感,成了“领导指挥不了,工作开展不了,措施奈何不了”的“三不了"党员,严重损害了农村党员的形象。

  (五)目前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为了寻找工作各奔东西,党支部要召开党员大会,困难重重,到会率不高,支部内党员来自各方面,他们当中为了寻找新的工作,都把学习放在脑后,造成组织纪律涣散,自由主义现象严重,有的长期不参加会议,党的政策难易贯彻到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年11月30日14:39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08期)

  作者:毕孟琴

  姜中强

  浏览:

  缺方法——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简单,制约了基层组织素质的提高。县乡两级党委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但在当前复杂的农村形势下,对抓党建的有效方法研究不够。方法简单陈旧,表现出:重说教、轻引导,重约束、轻激励,重管人、轻管事,重布置、轻落实,重培训形式、轻培训内容等问题。农村干部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方式不够灵活,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这说明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基层党建应对之策

  以“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选拔和培养“领头雁”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在农村“两委”选举工作中,主管领导要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对候选人要考察,对选举要监督,坚决杜绝贿选或是黑恶势力对选举的控制,杜绝有明显劣迹的人混入干部队伍。第二,从县乡工作人员中选拔合适人员主持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对连续两届工作没有起色、“两委"成员不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缺位的落后村,要从县乡工作人员中下派干部主持工作.第三,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尽快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一要适度增加数量,达到每村两名以上;二要使之作为日后年轻人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优先条件;三要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四要做好前期培训,中期指导、检查和后期总结。逐渐使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像到城市、城镇就业一样成为一种常态。第四,创新工作机制,壮大党员队伍,培养后备人才。改变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家族化的问题。要改变由老党员推选新党员的模式,代之以由党员、村民代表共同推荐,扩大推选范围。

  树立“大党建”观念,把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一起抓。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认识不足、能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县委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召集专家、企业家、基层党委、村街代表等,结合本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共同谋划和扶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二,用好国家专项支农资金,使“财尽其用”。近几年,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一路走高,从2006年的3397亿元到2009年的7161亿元,短短几年,已经翻番。在目前农民还不富裕的条件下,农村的公共品供给还是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的转移资金。因此,县、乡、村各级领导要及早谋划发展,做好前期的项目申请,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和验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用。第三,县委带头,认真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一是建立县直机关村街联系点制度。二是

  12建立乡镇基层党委包片制度,及时了解各村情况,并反馈给县直机关联系人,研究解决对策。三是建立村街干部包户制度,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谋求家庭经济发展。第四,保护和促进村街私营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在促进村民就业、公益事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中多作贡献。调查中发现,有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尽管是私企)的村街,村民生活水平和村街公益事业发展都相对较好。县乡党委对企业的贡献应以适当的形式给以确认和奖励,以保护他们热心公益、服务乡里的热情。

  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用好的机制来“管人”和“留人”。好的制度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加以落实。第一,要落实“四权分离”制度,推行“公职化”管理模式,用好的机制来“管”好人.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组织,实行决策、办事、理财、监督“四权分离”,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探索推行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模式。第二,建立“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用好的机制留住人。对于优秀的“领头雁”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而且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尽快推行“定职责目标、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做法主要有:一是落实职责目标;二是落实现任干部和离任干部的生活补贴;三是落实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制度;四是在农村养老保险基础上,还要逐步研究落实农村干部养老待遇,以解决其后顾之忧。

  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要完善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思想道德培训,二是基本知识培训,三是工作方法培训,探索发现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加大培训投入,组织农村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参观学习时,要注意针对性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村街发展情况对村街干部分类,为每一类村街干部选择合适的参观对象,以达到效仿、借鉴的目的。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自富带富”作用,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农村党员“自富带富”能力不断提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任务的不断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1.农村党员结构和整体素质呈现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的倾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山”地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儿童,人称“386061”部队,这也是目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另外,农村中浓厚的宗族观念又成为吸收和发展新党员的一道难以突破的屏障。有的村支部主要成员私心太重,在发展党员时,不是按照党的要求和党员的标准,而是以宗族家族为界,对不是本宗族者的入党要求以种种理由推托。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2.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挑战。改革开放以后,全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许多农村组织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方面的适应期过长。有些村党组织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在具体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包揽型领导,即党支部包揽一切,把村委会变成党支部的附属物;放任型领导,即党支部班子软、懒、散,作风不正,威信不高,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自动放弃领导,或者村委会无视党支部的领导,凌驾于村党组织之上,党支部无权威性,13领导作用无法发挥;对立型领导,即村“两委”班子互相对立,形成两股势力两大派别,矛盾斗争尖锐,搞内讧。这些都使得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削弱.3.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水平较差.面对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一部分村支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实现“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党支部肩负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荣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还有一些村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对群众快速发展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热切期望和要求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村支部和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领导核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其战斗力,既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备条件.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关系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支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是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条件配备好党支部书记。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只有通过产业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决定了选择培养支部书记的最新标准,也应该定位在“能否带领群众进行产业化经营”上。只有用此新标准来选拔人才,才能使他们有资格充任群众的致富向导。二是配强支部班子,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带富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致富技能,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团队合力。因此,培养选拔“双高双强”型的农村领导人才,还要重视其素质提高的“综合化”,培养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境界。三是为无职党员没岗定责。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把党员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每个党员的特长、优势集中起来,加以分类,然后设立诸如“思想政治支员岗”、“政策法制宣传岗”、“村务党员监督管理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勤劳致富岗”、“科技致富岗”等岗位,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真正使党员做到“无职有位,有产有力",使每个有能力的党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去.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和致富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农民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单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党员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措施。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特别是税费改革后,许多村支部成员和党员感到工作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困惑越来越多.如有的村干部感到“致富无门群众怨”、“负担过重苦难言”、“孤立无援名声差”、“待遇偏低没盼头”。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尽快从那种只注重研究如何“管理”、“规范”和“约束”村干部,转变到重视如何“关心爱护"和“支持”村干部和党员上来,努力改善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首先,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抓好党员的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生活和家庭实际,敢于触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帮助党员和群众去化解思想矛盾,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其次,要加强致富能力培训,加强对农村党员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广泛开展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加大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先富党员带动贫困党员和群众,形成一富带百富的生动局面。第三,提高基层党组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位的要求。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认识还不成熟,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

  14还缺乏经验,在探索和实践中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市场化发展还很不充分的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更要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努力掌握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这样,才会为完成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3.创新基层组织制度和机制,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龙头”,积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是提高村级党组织权威的根本举措。一要着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增强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组织领导权的合法性.在基层实践中产生的“两票制”或“两委合一",就是解决村“两委”矛盾的具体方式,不仅扩大了党内民主,且扩大了村民民主,使村民群众在村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的人选上有发言权,从而为村党组织寻求到了“新的合法性”途径,为正确处理农村“两委”关系奠定了基础。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当前,尤其是要建立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凡涉及村里的重大事务及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经过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真正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的基础.三要建立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农村财务是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大事之一,要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定财务开支,由村委会主任审查,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党支部书记审批。尤其是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要将土地征用补偿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村集体债权债务、种粮补贴、退耕还林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等情况及时公开,提高村务透明度,真正让群众放心,促使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团结在党支部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来,形成强大合力,把农村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15

篇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第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及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策农村计

  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本人对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和自身的主要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村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目前全镇共有基层党支部11个,其中村党支部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近年来,我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达到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抓发展保稳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普遍增强。但是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个别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没体现出来,支部村委搞两张皮,各干各的工作,甚至个别时候村委会独行其事。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新农村劳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以务工的形式向城市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基层队伍中党员难发展,村官难选,村务难管,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三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难开展,难组织,年轻党员外出打工,长期不回,在家党员年老体弱,有的长期生病不能参加。

  (二)、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热情不高。一方面,随着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换,农村干部不再是“为民做事”的主人,而是“由民作主”的仆人,身上的权力和“光

  环”已逐渐退去,村干部的心理不再有优越感;另一方面,部分的村组干部对于当前农村工作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再加之村级经济薄弱与必要的公益事业支出的矛盾比较突出,难以做到让群众满意,内心感到苦闷。二是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的职能定位,还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臵的常规性工作和突击性任务,习惯于延续了几十年的老一套工作方法,尚未将精力转移到潜心研究本村经济的增长点上来,缺乏对壮大村级经济的战略性、前瞻性思考。三是工作协调不够。部分村主干工作作风简单,缺乏民主气氛,综合素质偏低,摆不正自己的位臵,两大主干之间互相争权夺利,相互猜疑,导致支、村两委工作“两张皮”,内耗严重,不能集中全部精力发展经济。四是工作作风漂浮。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或利用村干部的身份为自己谋取私利,不了解群众需求,不关心群众疾苦,疏远了干群关系。五是后备力量薄弱。多数农村青年出了校门就进厂门,纷纷外出打工自谋职业;退伍军人、农民经济人对当村干部兴趣不大;部分农村主要干部抱着各种私心杂念,本身就不愿意在农村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从而使农村后备干部后续乏人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二)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全镇共有党员425名,农村党员377名,占党员总数88%,从年龄结构上60岁以上党员184名,占党员总数43%,从文化结构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04名,占72%。通过调查感到,全镇农村党员的思想状况整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牺牲个人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展示一个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风采。但是,我镇农村党员队伍中在新形势下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高度警觉。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60岁以上占43%;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2%。二是部分党员思想困惑迷茫。有的党员认为市场经济是个人发家致富“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还有的党员感到现在许多事情道理好讲,实践犯难。三是一部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太理想,有的党员认为群众有点不通情达理,群众工作不好做,于是对党组织安排的工作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党员日常感到自己年老体弱,能力小,开得起会张不开口,交得起党费带不了头,思想苦闷,信心不足,还有个别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淡薄,经常给群众争水、争田、争宅基地,表现与普通群众无异。

  二、当前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的结果,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实行双层经营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弱化了农村基层组织指挥生产的权力,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履行义务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约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农村党员影响较大,党员流动性增大,拜金主义侵入基层组织的政治生活,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观念却日益淡漠,农村党员的素质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新情况、新问题,适应能力,预见能力,解决能力却比较差,不能较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扩大,农村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整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没能及时加以改建,以及一些农村党员本身文化低,年龄大,思想素质较差,给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障碍。三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一些党员价值取向多样化。在多样化的价值观面前,在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学、社会浪潮面前,一些党员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困惑,产生了误区,人生观转向,道德观混乱,是非观模糊,价值观扭曲,正确的理想信念谈化、动摇甚至丧失。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向拜金主义和利益主义倾斜。少数党员由于缺乏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方向,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变成了金钱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向钱看的信条。

  (二)农村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教育流于形式的较多,脱离党员的思想实际,缺乏战斗

  力和说服力。二是对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力度不够,管理办法基本没有。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符其实的“下岗”党员。三是党内生活质量不高。一些支部长期以来只强调党员义务,不注重党员应有的权利,挫伤了党员的积极性,使党员对组织失去了信任感,也有的党组织不敢开展面对面的思想斗争,致使好人主义蔓延,影响了支部的整体形象。

  (三)党员干部降格以求放松学习。调查表明党员的许多思想困惑是由于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扭曲造成的。有一部分党员分不清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还有的党员思想片面,对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导致无根据的怀疑或悲观失望;甚至个别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理想信念动摇,沉醉于灯红酒绿之间,做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俘虏。

  (四)党员干部队伍血液不新,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一是有的农村支部书记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路子”搞关门主义,一些优秀的中青年积极分子想入党被拒之门外。二是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重选择、轻培养、重吸收、轻教育,有的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三是“出口”关没有“疏通”,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重吸收,轻处理。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好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对一些明显违法违纪的党员不及时处理,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始终突出班子建设这一关键。一个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尤其是一把手。一是理顺好“两委”关系,加强教育引导,让村委会成员从思想上摆正位臵,明确党支部的核心地位,积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让党支部成员顺应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方向,转变作风,改进方法,积极支持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明确党支部、村委会各自的职责任务,按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二是建立“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村级决

  策事务程序对村上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重大事项,要召开“两委”联席会议进行讨论,集体做出决策,增强村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六是加大村级工作的监督力度,增强群众对村干部,对村级班子的理解支持和信任程度,化解干群矛盾,改善干群关系。

  (二)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紧紧围绕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加大培养力度,注意将农村乡土人才纳入组织发展视野,加强对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了解,做好在务工返乡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和规范农村党员教育阵地,努力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加大对农村党员党的基本理论和根本宗旨,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文化科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力度,不间断地实施党员干部“素质工程”。三是要充分结合党员的自身特点,结合经济建设、结合改进作风,积极探索针对性强、特色鲜明、能有效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载体赋予农村党员管理新的内容和形式,为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宽阔的舞台,使农村党建工作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四是严格党员管理,严格组织发展程序和党风生活制度,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对长期不发挥作用、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受组织约束的党员和违法违纪、损害党的形象的不合格党员、坚决进行组织处理,纯洁党员队伍。

  (三)加强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干部的宗旨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提高干部政策水平、法律意识,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注重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遇事同群众商量,反对强迫命令;注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引导;注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注重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注重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反对以权谋私。

  (四)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一是管好用活现有集体经济,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经济社会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创新思路,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的有效手段,坚持

  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靠搞活土地使用权增收,靠资源开发增收,靠资产经营增收,靠实施农业产业增收,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三是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股份合作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化责任制,做到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聚各方面力量促发展。同时,在集体经济发展上要逐步实现由送钱送物向送科技、向送服务的转变,由单纯“输血”向提高“造血”功能的转变。

  第二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创新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省州县党委的要求,xx乡党委结合实际,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干部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正逐渐显露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

  村党总支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力度不够,近年来,村党总支注重抓好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对下属党支部的培训、教育、监督、管理不足。

  2、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很多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意,缺乏生机和活力。

  3、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经费不足,村级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活动开展不足,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不足。

  4、部分党总支班子不团结,定位不准确,查找问题时

  避重就轻,整改落实不到位。

  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党支部活动阵地缺乏,党支部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我乡共有21个农村党支部,有农村干部党员414名,除个别几个支部有活动地点外,其余的均无活动场所。虽然我乡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户,但由于近几年来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党员活动中心户已不能满足要求。造成了“干部人难找,群众难办事,活动难开展”的被动局面,削弱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

  2、党员发展难度大。一是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务农的较少,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农村共青团组织活动较少,共青团推优工作力度不够,致使在青年当中发展党员困难较大;二是在农村中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对入党有畏难情绪,原因是入党后要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经常开会,怕影响生产和经营。

  3、村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办法少,措施不得力,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的情况。农村部分无职老党员,虽然思想觉悟高,但在儿女成家后,自己生活困难,在群众中发挥不了带头作用。个别党员素质低下,党性观念淡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遍群众中,有的甚至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站在党组织的反面,煽风点火,出谋划策,参与其中。农民党员的思

  想文化素质差,致使他们的观念陈旧,工作能力不强,更缺乏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好点子、好办法。

  4、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较少,支部活动开展的方式办法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意见和建议

  增大投资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综合能力。

  加强指导监督,规范工作业务。

  强化督促检查,很抓工作落实。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选派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阵地

  结合明年村级换届选举的机遇,把各村的能人、明白人选任为村

  官。采取“走、派、挂”、“两推一选”、“公选”等多种渠道,选拔回乡的退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和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村级班子中能人占多数比例,提高班子整体水平,使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规范党员活动阵地,配齐相应的配套设施,使党组织阵地建设达到多功能,一体化的标准,实现“五个好”目标。

  状大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作用

  以退伍军人、返乡青年、致富能人、村组干部为重点发

  展对象,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逐步形成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考察,成熟一个纳新一个,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发挥党员作用,结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科学设置科技示范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护岗、文明新风岗和信息宣传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岗位,选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队伍,让有一定能力的党员都能上岗履职,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时时处处争先锋”的良好氛围。增强“两带”能力。大力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各村党总支、支部在每月月底开展科技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针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有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带头致富的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政能力

  建立完善组织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发展、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无职党员工作职责、党员干部民情恳谈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级事务“一事一议”等规章制度,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突出抓好党总支部规范化建设,努力使基层党总支做到“十化”,即:使党政班子团结协调,党员参政议政能

  力明显提高。

  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结合远程教育等途径,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

  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强对村干部和组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其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我区根据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我的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最近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在……镇38个村的走访调研,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党支部、村委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等,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二是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少数党员、干部管理不规范,某些党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

  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村,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及时解决,势必接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基层政权的巩

  固,影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从规范村级各项制度入手,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体制,将村级组织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把党支部、村委会行使职能的途径统一到一个系统的程序上来,充分体现和扎实推进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实行规范化管

  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促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按照上述原则,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一)规范党员教育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加强。因此,必须把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市、区两级党校,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农村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

  强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的实惠”的目的。

  (二)规范两套班子运行机制。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一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继续抓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贯彻,加强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二要规范章程,建立机制。大量情况表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出现不协调,绝大多数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上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的问题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明确村党

  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三要积极引导,配好班子。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上,目前普遍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先由党员、群众分别推荐,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这种办法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也有利于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经继续坚持并大力推广。对村委会的选举,也要加强领导,既保障农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又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减少矛盾。

  (三)规范党员管理机制。农村党员是农村党支部的“细胞”,围绕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敞开入口,严格按照“两推一公示”的要求,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实行“双推”。对推荐出来的优秀中青年,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再在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指定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落实帮教责任,负责考察写实;对入党积分子经过培养后,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重新进行评议,按照评议结果实行优胜劣汰。评议结果为优秀、确已具备入党条件的,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发展其入党,同时民主推荐补充新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一来,可以较好地解决个别村优秀青年入党难、突击发展党员的问题,消除党员发展的“盲区”。其次,要放手培养后备干部,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每个村必须选拔2位后备干部,区、镇党委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

  能力。工作中要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促其早日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规范目标考核机制。要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

  不动摇,以考核促工作,用实绩来衡量干部的工作,成为抓工作落实的“助推器”。积极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各项经济工作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层层落实责任制,人人身上有指标。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持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季度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晨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季考评”制度。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调度会,坚持平日工作周调度,重点工作日调度,难点工作随时调度,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每月达进度或超额完成任务。同时,改革工资发放机制。坚持“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的原则,在核发农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时,加大考核力度,主要根据考核结果批支部书记工资,增强农村支部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昌市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只乐乡是一个拥有5.3万人口的农业大乡,下辖39个行政村,现有1526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1237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以党建促经济,使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部分基层班子组织不健全,班子内部不协调,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差。

  少数地方对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建设。突出反映在一些贫困村,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青人纷纷外出,村干部没有合

  适人选,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造成了这些地方班子结构不合理。据对我乡部分行政村调查,有的地方村干部平均年龄达到56岁以上,其中50岁以上的达到65.3%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70多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到今年11月底止,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次两委班子选举中,少数村未选出村支书或村主任。这些地方由于无人管事,村里工作比较被动。少数村班子内部不协调。少数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在班子内部闹派性,搞对立,互相拆台,领导班子形不成核心。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今年初进行的两委换届选举中,全乡有11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为缺乏进取精神,政绩平平而落选。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

  第二,工作能力较弱。我乡共有村干部225人,35岁以下的71人,占31%,36—50岁的135人,占57%,50岁以上的19人,占12%;初中文化的101人,占46%,高中和中专文化的89人,占39%,大专文化35人,占15%。这种年龄和文化结构与以前相比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当前农村新形势对基层干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

  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连产业化、高效农业、科技含量、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基层干部无一

  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闯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在调查中,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工作,而没有把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首要位臵;表现之三是自身致富能力弱。部分村干部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虽有致富愿望却总是富不起来。

  第三,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摆正党建工作的位臵。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建立农村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计划,确定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农村党支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建工作岗位责任制。从乡党委书记到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明确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岗位责任,使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

  二、要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结合各村实际,合理科学地制定党支部及其成员的任期目标和目标任务,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支书与成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党支部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二是健全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在党建

  工作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干部制度、党员发展和教育制度以及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要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民主理政理财,使村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尤其要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两个监督小组的作用,把全体党员、干部臵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下,督促他们廉洁奉公,取得群众信任,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按照“酬绩挂钩,以绩定酬”的原则实行奖惩,拉开村干部工资的档次和距离。

  三、要下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在提高农村

  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提高政策水平和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当前,一是要继续抓好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努力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学教活动结束后,要建立一套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建活动,认真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和服务本领。

  四、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而且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

  五、要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特别是把村支部书记选准了,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在选人用人机制上进行改革和探索,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二是对村干部实行党员和群众民主评议。凡在一年一度的评议中满意率达不到50%以上的村干部,要建议他主动辞职。

  鄢陵县只乐乡观台村大学生村官赵利霞2008年11月29日

  第五篇: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

  摘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基层人心向背的一项大工程,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关系到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基层党组织能否健康、稳步成长,牵引着农村建设能否有起色。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一个战斗力强的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对策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建设,源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稳,则全局稳;农业丰,则人心定;农民富,则小康成。而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则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政治发展的“动力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六十多次提到“民主”的字眼,这足见中央对加强人民民主建设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大政治课题。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才能够带领广大的党员和农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为推进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农村政治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护航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农村,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根本途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为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农村有句俗话:“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当地的发展路子,基层党组织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优化市场投资环境、开拓拓宽投资渠道、吸引外来投资资金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领路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关乎八亿多农民福祉的农村建设部署,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领路军”,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应是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头的“领路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当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4、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科技发展的“生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要进步、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注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必然应成为农村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基层党组织应重视科技对推动农村发展的巨大作用,深化改革,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并将其武装到农村管理、农村发展当中去,让科学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最大效益,成为农村发展的巨大推手。

  5、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标”。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标”。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文化制度,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活跃文化氛围,创建文化场所,丰富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武装头脑,用先进文化指导基层建设,用先进文化促进基层发展。

  6、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农村事务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支撑农村各项建设的“脊梁”,只有“脊梁”直了、硬了,才有可能撑起繁重的枝枝叶叶;只有“脊梁”通了、顺了,才有可能为顶头的枝枝叶叶输送养分。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和问题

  1、农村党员结构失衡,年龄老化现象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性,农村地区中青年劳力外出寻求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留守在家的以妇女、老人和小孩为主,被称之为“386061部队”,造成有些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发展对象。加之农村宗族观念和

  本位思想较为严重,有些村支委存在私心,对年轻党员特别是对于非本宗族者的入党要求以种种理由推托,甚至有些支部成员自我保护意识过重,生怕发展的有能力新党员对自己地位有冲击,不发展或控制发展能力型党员。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年龄老化、缺乏新鲜血液的现象,这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核心作用。

  2、村干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基层干部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现代知识,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出现知识脱节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党组织的发展。有些基层党支部成员综合素质较低,宗旨意识淡薄,办事方式单一老套生硬专断,缺乏民主意识。一些基层干部不了解领导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导致工作手段弱化,往往会造成“法律手段不会用,行政手段无法用,经济手段不敢用,思想教育手段不管

  用”的尴尬局面,不善于用引导、法制等综合方式去说服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的疏远和紧张,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

  3、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培养意识明显不够。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后备人才匮乏的困境,这对于基层党组织的长期发展有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于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优秀的年轻党员更是缺乏,造成后备干部缺乏,出现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有些村级组织不得不启用经验丰富、威信较高的到龄退休老党员,有些党组织甚至出现“矮子里挑将军”“敬老院里挑壮丁”的境况。加上基层干部培养意识薄弱,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后备干部会对自身位置构成威胁,发展党员出现“死角”,面对现实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培养和发展党员,造成基层支部后备人才奇缺,后继乏人问题突出。

  4、“两委”职责分工不清,村级组织战斗力弱。农村基层一些村“两委”条块不顺,职责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两委”班子扯皮推诿,互不相让,缺乏全局观念,导致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形同一盘散沙,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加之部分地方家族、宗族等势力左右村干部的工作,导致“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好,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使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5、部分干部思维封闭,组织设置方式单一。农村经济发展应立足本地,面向城市,把区域优势、地理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但基层部分村民群众,甚至村干部视野狭隘,思维封闭,孤立片面的看问题,导致工作步伐缓慢。有些群众或干部又囿于当前的一点点利益而推三阻四,导致一些项目投资“流产”,错失发展良机。而绝大部分基层组织设置长期以来以依托基层单位组织建立党组织的传统

  模式为主,设置方式单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革,导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影响基层工作的开展。

  6、行政命令意识残留,管理服务意识缺乏。目前,仍有部分基层

  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以“下命令”“提要求”的方式行事,工作方式粗暴简单强硬而缺乏艺术和技巧,管理服务意识严重缺乏,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民愤较大,导致党务、村务开展困难,工作推行受阻。同时又造成干部之间关系不和谐,干部之间出现裂痕,不利于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7、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基层组织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三农”政策的倾斜,使广大农民走上小康路,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程度却让人难以置信。部分行政村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甚至村的办公开支要向群众摊派,村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难以为继。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党支部缺乏经济基础和物质依托,甚至连工资也发不出来,导致干部工作热情受挫,削弱了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体经济的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民党员工作的领导,把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当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切实制定出各阶段党员发展规划,逐步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弥补缺陷,努力充实农村青年党员队伍。把40岁以下的农村青年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通过建立档案、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措施,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从而夯实农村党员后备队伍的基础。拓宽党员发展的渠道,大胆在具备条件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冒尖户、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务工返乡人员、毕业回乡大学生、优秀团员等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及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形成新时期农村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新局面。

  2、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农村基层干部最需要、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等各种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采取聘请专家授课、远程教育培训、实地参观考察、外出调研学习、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加农村

  干部的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积极鼓励在职村干部报考大专院校和各种培训项目,通过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各级党校等系统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以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为平台,为农村致富能人的素质提升提供培训,为农村后备人才库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培养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村级后备队伍。农村基层要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基层应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突破干部、工人、农民的身份界限,突破机关、企业、农业的行业界限,突破本村和外村、本地和外地的地域界限,彻底打破神秘性、意向性、封闭性的选人用人方式,增强开放性、竞争性和群众性,通过“内选、外聘、回请、下派”等多种途径,把各行业中优秀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服务意识强的年轻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拔到村干部岗位。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党员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务工返乡人员、“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吸收优秀的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基层后备队伍,为基层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4、明确“两委”职责分工,一兼两职交叉任职。农村基层应积极探索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结合的有效形式,探索适合本地实际发展的“两委”模式。目前,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形式,将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合二为一,是从根本上解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兼两职,交叉任职”既强化了领导,使村“两委”班子条块顺、责任明、指挥灵,同时又达到减少村干部职数、降低成本、精干高效的良好效果。对解决基层干部队伍臃肿、待遇偏低、干部矛盾冲突等突出问题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5、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摸索。农村基层干部应摒弃封闭的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应具备高瞻远瞩、站高望远的眼光,为农村的发展谋出路、订规划、绘蓝图,真正把促进农村发展当为己任、勇于担当。在干部任用上也应勇于创新,对村党支部书

  记进行选拔,试行村级负责人“公职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吸引一些年轻、有文化、能力强、品德好的优秀党员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在组织设置上应突破传统,打破过去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置农村党小组的模式,大胆创建新型农村基层党小组。根据农村党员的特长、从业类型以及党员流向地等进行分类,创建种植党小组、养殖党小组、营销党小组、个体工商人员党小组、外出务工人员党小组、民事调解、村务监督、参政议事党小组等新型农村党小组,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6、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领导为引导、变强令为示范、变要求为服务,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农村的富裕和农业发展给政策、给资金、给技术、给服务,为农民的增收出主意、想办法、找出路、办实事。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建

  立顺畅有效的村级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议事执行机制,善于广泛征求群众建议,集思广益,调和社会各利益群体,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来处理矛盾和问题。坚持群众路线,深化制度改革,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基层执政基础,为农村基层建设和发展谋求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7、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强化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认真贯彻“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探索“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济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基层集体经济。基层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重组,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产业,做强做大农村企业,形成“本土资源经济群”。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以资源引资金、以产权引客商等办法,吸引项目投资,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外来资金经济群”。

  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

  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各项政策在基层贯彻实施的贯彻者、实施者,是确保党的各项政策得以落实的重要力量。农村基层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促进基层党组织健康、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示范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软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大工程,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实现农村地区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

篇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针对新形势下农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员队伍自身素质修养不高,宗旨意识弱化,影响了党员在村基层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作用发挥不大是由于部分农村党员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作风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巩固。(1)入党动机不纯.很大一部分是为个人私利,比如有的是为当官发财入党等.(2)一些党员党性觉悟不高,其私心杂念较大.讲

  求实惠、讲求回报的多,讲求党性、讲求奉献的少,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松弛;有的党员认为,个人利益至上,对基层党委、支部的决策决议不支持,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3)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战斗力较弱。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呈现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加快发展也缺乏本事,在发挥模范作用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2、对党员学习培训机会少,影响了农村党组织领导能力提高,导致了部分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弱化。(1)个别村组对于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平时不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不注重提高党员思想素质。(2)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培训与应用结合不紧密。(3)培训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4)少数农村党员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掌握实用新知识、新技术不够,缺乏科技致富的本领.(5)政府对党员行为、思想等缺乏引导和指导。

  3、村里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有限,经费筹集困难,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活动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村党支部经费困难,难以为群众办实事.有的甚至还有村基本没有收入,连正常的工作都难以维持。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影响了支部在群众

  中的威信。

  4、村党员干部待遇低,缺少保障机制,难于调动村干部积极性。(1)村党员干部待遇低。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得的报酬却偏低,影响了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2)后顾之忧没有解决。村党员干部退休后的待遇没有保障,使他们觉得工作没奔头。况且发展的任务很重,村里缺少建设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想为群众办点儿事,极其困难,导致村干部思想压力很大。

  二、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根据各村实际,必须看准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确定符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查,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构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稳定农村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由于各村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发展农村经济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组织发展各种形式的科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组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

  3、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加强技术培训,注重培养示范典型,增强党员创业技能.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朝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村级组织注重抓好技术培训这一关键环节,通过邀请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等形式,广泛组织农民学习实用技术,并侧重培养党员致富能手,让他们在群众中言传身教,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实践技能。

  4、挖掘潜在优势,多元开发致富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村基层党组织能够主动创新思路、谋划发展,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多方寻找致富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促进村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农村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促进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围绕加强财源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5、必须在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在鼓励、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和抓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各村应发挥资源及劳动力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村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本地的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推向市场。这样,既可以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又可以积累集体资金,消化个别存在的隐形失业人员.集体有了积累资金就有了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物质基础,各项工作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才能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篇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有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新有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20**年,**县面临脱贫摘帽的严峻政治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关系到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在农村能否得到落实,以及落实的程度。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更是处于一个全新的考验环境中,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何让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让基层组织成为统领中心工作的最强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最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为此,本报告从提出当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一系列新问题角度出发,选取执行力较好的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并从中提取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做了以下调研,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不高,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本村发挥不了核心作用。在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些现象问题:一是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发挥得不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特别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到位;二是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尤其是市场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在具体工作中,只有致富愿望但无致富思路,工作缺乏创造性,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三是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有的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淡化,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图待遇不愿奉献,在参加组织生活时向党组织索要报酬”。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反映:“现在不给报酬,党组织活动比较难开展。”导致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强,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减弱。

  2、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较低。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能力素质、党员意识等状况,决定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发挥,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村基层干部趋于老龄化,队伍不稳定,后继乏人。由于少数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力度不大,不注意培养青年干部,导致村干部难选难找,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定,农村党支部形不成核心、聚不成合力,极少部分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组织协调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弱化、“双带”能力不强、对搞好农村工作缺乏信心和勇气”。

  3、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大批农民党员外出务工,流动性较大,导致党员集体活动难以开展、时间难以确定、人员难以到齐、思想难以沟通,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党支部与党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特别是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与其自身特点不相适应,农民工流动党员在流入地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流出地党组织很难准确掌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权利也很难得到保障,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4、农村党组织设置的传统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之间缺乏协调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以村为单位建立党支部这种传统的村级党组织设置与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党员活动范围的变化不相适应,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其主要原因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干部队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村级党组织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影响在程度上、范围上明显弱化,农民对村级党组织的经济依赖性大大减弱,而党组织建设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使村级党组织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后备力量匮乏;党员权利保障不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干部队伍的约束机制有所弱化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执行基本情况

  1、党支部基本情况

  **村总人口2638人,党员55人,村党组织设党总支一个,下设党支部2个,主导产业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体现出产业发展特色,村级经济有效快速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村民出行方便,饮水安全,用电有保障,通讯无障碍。农家书屋、村级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和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并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全覆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四是通过弘扬党建主导作用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例如完善的党务公开栏,无职党员的设岗定责的落实,高配篮球场的投入使用,社会组织入驻办公点,农家书屋的正常高效的使用和维护,留守儿童之家,义警站,人民调解室,监控研判室,关心下一代办公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供销惠万家办公室,扶贫攻坚站,村委法制办,农技推广室,妇女之家,人口学校计生协会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的投入使用使村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各项工作得到及时落实,也使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思想更新解放,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抓基础。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的干部队伍被认为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是村级组织的“主心骨”,是党员群众的“领头雁”,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抓住了村级班子建设,就抓住了农村工作的根本。因此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二是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我们党历来从细胞之于肌体的高度来看待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又从党员是党的活动的主体的高度,强调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二是把村党支部日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解决“抓什么”的问题。实行党支部工作专职述职制度,要求村党支部书记每年就履行“一把手负总责”落实情况向党支部全委会述职,建立问题整改、督察指导机制,强化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

  3、抓重点。一是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是保障村党支部干部队伍稳定的基础性条件之一,能有效激发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动力。在村干部的各种报酬中,经济报酬是最有决定性的,针对当前村干部经济报酬过低的问题,必须想尽办法加以解决。二是建立和完善村级事务管理机制。村委会要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村委会决定重要问题时要经常与党支部沟通协调,听取党支部的意见,建立村“两委”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党支部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领导和支持村委会按照自己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要明确各自的权责,村党支部要改善领导方式,支持、保证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能,协调村委会同其他组织的关系。村委会应负责村级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及决定对村委会决策、办理的事务,属于政治方向的事要经党支部讨论同意,属于一般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事务之类的事,村委会自行决策;村委会对党支部作出的有关政治方向性的决策要认真执行;对党支部涉及村委会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听取,并按自己的章程形成村委会的决策。

  4、抓管理。一是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做好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既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本领恐慌”的根本之策。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要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既要制定届、期培训规划,又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村党组织书记定期参加集中培训活动。二是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具体措施之一,通过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使党组织的功能重新回到建党本意上来,使基层党组织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承担起民众与国家联系的桥梁作用,也使民众在具体实践中感受到党组织是代表他们切身利益的,从而能更加密切党群关系,为党的执政奠定雄厚的群众基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除了需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外,还需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具有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客观上看,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与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

  5、抓发展。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展了,村干部的待遇得到了充分保障,解除了他们的生活的后顾之忧,他们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村里各项事业积极出谋划策,付诸实干。二是发展优质和年轻的党员。优先发展优质和年轻的党员,包括在外务工能回乡创业创富的党员和群众。他们以身作则,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和转变党员群众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农村需要加快土地流转,转变生产方式和观念。

  6、聚核心。基层党组织,十九大精神就是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就是村支书,必须抓好队伍思想建设,管好两委班子队伍。党员和班子内部中,思想要能够统一;班子成员当中,内部不能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注重协调,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警惕性,在问题出现萌芽状态就能及时化解掉。

  简而言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思想教育抓队伍管理和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为抓队伍管班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基层组织由之前的短板成为村级发展核心的最强板,建成攻坚克难的最强战斗堡垒。

篇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二零零七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新形势和任务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必须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整体水平。随着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推进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给农村基层带来了各方面和多层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从工作主体和工作客体,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存在问题;一、乡镇存在问题,(一)乡党委管党责任心下降。一是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基层党建工作不怎么重视,有的乡党委一年内难得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能得提出一些党建措施。二是党组织负责人轻视党建工作的自身规律和特殊作用,很少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或做出专门部署。三是一些党组织负责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与经济工作相比是软指标、软任务,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乡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是科级干部流动慢。由于科级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的固定环境容易导致干部思想消极,得过且过,缺乏进取意识。同时,与各村交往较多,人情关系熟悉,在工作中难免带有感情,处理矛盾纠纷,顾虑重重,批评干部,怕伤面子,瞻前

  顾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开。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难。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在编制“只减不增”的思想支配下,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应对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影响,部分乡镇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资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经商或其他事情上,认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导致乡镇干部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三)目前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老龄党员管理难,使村党支部缺乏生机和活力。

  2、流动党员管理难,使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3、发展党员工作难、大量优秀青年流失、使村级入党积极分子源头枯竭。

  4、支部开展活动难:活动内容和形式难确定,召开会议搞活动难通知,会议出席率难保证,甚至出现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费,使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支部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具体表现为“六低”、“六不”、“六少”现象。

  1、“六低”现象: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能力水平低,三是思想情绪低:四是科技知识素质低。五是支部整体素质抵。六、整体发展能力低,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很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农村工作

  的开展,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有的行为举止不够庄重,有的谋划和落实能力比较弱,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比较缺乏。有的市场意识差,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没有市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无过硬技术、无致富门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传统经营,导致党建工作无头绪,东拉西扯,业务不精通,党务工作混乱,方法不讲究,生搬硬套。村集体经济难发展、实力难壮大,工作难开展,任务难完成,实事难落实,上级有看法,村民有意见,自己有压力,再加上报酬低,难兑现,落选后难安排,养老金难解决等后顾之忧,使村组织干部思想不稳,情绪低落,很难搞好党建工作。

  2、“六不”现象: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支部班子不稳定,四是党员不愿当村干部,五是有致富能力的群众不愿加入党组织,六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精神松懈,工作懒散拖拉,热衷于搞“政绩工作、形象工作”;有的领导班子不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的主要领导勤政、廉政形象差;有的领导统揽全局能力差,导致凝聚力不强。有的班子工作思路不清,群众意见较大;有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不尽责现象,导致执行能力不强。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班子解决自身的能力较弱;有的班子成员怕丢选票而不敢坚持原则,导致战斗力不强。导致工作依懶性强,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和魄力、工作作风飘浮,处事不力,办事不实,对村内重大事情个人说了算,宗旨弱化,纪律松化,思想退化,政治淡化,形不成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

  3、“六少”现象:一是工作方法少,二是后备干部少,三是安心工作少,四是平时感情投入少,五是与群众接触少,六是为群众办实事少,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困难作风漂浮。导致做党务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有的村虚的多,实的少形式多,成效少,缺乏长期连续、有效的机制作保证。有不少干部感到现在经济工作吃香,党委工作难搞,地位低,受气多,无实权,党员群众不理解。

  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增加了村党支部工作的难度。

  1、村级组织机构相当庞大,村财力不堪负担,现在财政只付四个主职的工资,没有专职党建资料员,副职工作资太少。

  2、发展集体经济难,村党支部处于无钱办事,无力支付干部报酬的境地,村党支部地位和威信明显下降。

  3、发展村级社会公益事业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实惠,对村级组织和干部产生看法。这样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就会下降,工作难度势必就会增加。

  4、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村级经济薄弱,一些村级集体经济仍是“空壳村”,不但如此,有的村还债务负担过重,常出现有人办事但无钱办事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致使村里的一些好的项目因无钱投入而无法实施。

  5、农村基层组织缺少有能力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一此村级组织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争项目、能引资金的“经济型”人才和致富能

  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能人。从总体上来看,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

  自从二零零七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新形势和任务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必须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整体水平。随着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推进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给农村基层带来了各方面和多层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从工作主体和工作客体,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存在问题;一、乡镇存在问题,(一)乡党委管党责任心下降。一是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基层党建工作不怎么重视,有的乡党委一年内难得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能得提出一些党建措施。二是党组织负责人轻视党建工作的自身规律和特殊作用,很少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或做出专门部署。三是一些党组织负责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与经济工作相比是软指标、软任务,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乡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是科级干部流动慢。由于科级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的固定环境容易导致干部思想消极,得过且过,缺乏进取意识。同时,与各村交往较多,人情关系熟悉,在工作中难

  免带有感情,处理矛盾纠纷,顾虑重重,批评干部,怕伤面子,瞻前顾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开。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难。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在编制“只减不增”的思想支配下,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应对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影响,部分乡镇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资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经商或其他事情上,认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导致乡镇干部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三)目前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老龄党员管理难,使村党支部缺乏生机和活力。

  2、流动党员管理难,使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3、发展党员工作难、大量优秀青年流失、使村级入党积极分子源头枯竭。

  4、支部开展活动难:活动内容和形式难确定,召开会议搞活动难通知,会议出席率难保证,甚至出现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费,使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支部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具体表现为“六低”、“六不”、“六少”现象。

  1、“六低”现象:一是文化程度低,二是能力水平低,三是思想情绪低:四是科技知识素质低。五是支部整体素质抵。六、整体发展能力低,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办法不多、步子不快、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很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有的行为举止不够庄重,有的谋划和落实能力比较弱,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比较缺乏。有的市场意识差,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没有市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无过硬技术、无致富门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传统经营,导致党建工作无头绪,东拉西扯,业务不精通,党务工作混乱,方法不讲究,生搬硬套。村集体经济难发展、实力难壮大,工作难开展,任务难完成,实事难落实,上级有看法,村民有意见,自己有压力,再加上报酬低,难兑现,落选后难安排,养老金难解决等后顾之忧,使村组织干部思想不稳,情绪低落,很难搞好党建工作。

  2、“六不”现象: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支部班子不稳定,四是党员不愿当村干部,五是有致富能力的群众不愿加入党组织,六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精神松懈,工作懒散拖拉,热衷于搞“政绩工作、形象工作”;有的领导班子不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的主要领导勤政、廉政形象差;有的领导统揽全局能力差,导致凝聚力不强。有的班子工作思路不清,群众意见较大;有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不尽责现象,导致执行能力不强。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班子解决自身的能力较弱;有的班子成员怕丢选票而不敢坚持原则,导致战斗力不强。导致工作依懶性强,缺乏开拓进取的勇气和魄力、工作作风飘浮,处事不力,办事不实,对村内重大事情个人说了算,宗旨弱化,纪律松化,思想退

  化,政治淡化,形不成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

  3、“六少”现象:一是工作方法少,二是后备干部少,三是安心工作少,四是平时感情投入少,五是与群众接触少,六是为群众办实事少,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困难作风漂浮。导致做党务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有的村虚的多,实的少形式多,成效少,缺乏长期连续、有效的机制作保证。有不少干部感到现在经济工作吃香,党委工作难搞,地位低,受气多,无实权,党员群众不理解。

  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增加了村党支部工作的难度。

  1、村级组织机构相当庞大,村财力不堪负担,现在财政只付四个主职的工资,没有专职党建资料员,副职工作资太少。

  2、发展集体经济难,村党支部处于无钱办事,无力支付干部报酬的境地,村党支部地位和威信明显下降。

  3、发展村级社会公益事业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村民得不到实惠,对村级组织和干部产生看法。这样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就会下降,工作难度势必就会增加。

  4、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村级经济薄弱,一些村级集体经济仍是“空壳村”,不但如此,有的村还债务负担过重,常出现有人办事但无钱办事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致使村里的一些好的项目因无钱投入而无法实施。

  5、农村基层组织缺少有能力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一此村级组

  织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争项目、能引资金的“经济型”人才和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能人。从总体上来看,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机制

  1、学习培训经常化: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关键。一是使村干部做党建工作的明白人,学习培训是提高农村干部的主要的手段,建立集中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村干部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关党建工作的知识,印应知应会知识卡片,不定期将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等。二是认真落实党建资料员例会制,乡里制作当月的交办单,明确指出本月应该干哪些工作,完成哪几项任务,怎样去完成。以经常性的学习促进农村干部增长发展经济,保持稳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三是适时适事进行培训,参加人员不同,有时是支部书记、主任、党建资料员、有时还有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部分党员等,做到村干部最急什么就培训什么,使培训紧密贴近实际,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指导帮助具体化

  有些村工作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干部工作不得法,处理问题不得当,因此,对村干部的具体指导很主要:一是年初每项工作都制定好规划、方案、计划、措施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制定好每个载体的村级党建资料汇编目录、操作办法、内容具体

  化,如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下发到村的有什么叫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程代理的事项主要包括哪些、如何让群众知晓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有关事项、对受理室工作人员有哪些要求、操作程序三个环节,代办事项的回复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下发创新项目的动因;主要做法,科学设岗,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引导履岗;群众参与、定期评岗。同时还制定配套措施,①不断提高素质,切实解决无职党员能不能干的问题,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展什么,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什么,就重点培训什么,②保障党员权利,切实解决无职党员说话算不算的问题:我们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做到决策之前访党员,重大问题问党员,重要任务交党员,服务群众靠党员,让他充分了解和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激发政治责任感。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我们抓“双培“夯实基础。一要坚持双向培养,二要加强培训工作,三要拓宽培养渠道,抓“双带”强化手段。一是传帮带,二是协会带,三是项目带,抓“双赢”注重实效,一是小康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关系,二是党员、干部与发展能手的关系,三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

  活动党员管理:1、建好合帐、管理卡、。2、明确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3、建立行前教育制度,双重管理制度,双向联系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党费收缴制度。4、落实好双向带动情况,5、活动有记录本,6、外出要办证。

  党员承诺制度活动:1、召开好三个会议,党员大会、群众座淡会、党支部会。2、认真填写承诺书。3、公开承诺事项。4、兑现落实承诺事项,5、对承诺的党员测评、考评。6、建立五项机制确保党员承诺制落到实处等等。三是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光靠材料去指导还不够,组织委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亲自到村干,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谈,自亲参加有关会议,这样村级党建工作才能够干的扎实。

  (一)抓载体拓思路,围绕一个“新”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必须创新机制抓载体,与时俱进拓思路,必须紧扣时代特点、紧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扣农村党员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用一种为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来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准载体必须体现“三个结合”:一是与党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重点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政策意识淡薄,党性不强的问题;二是与提高党员的帮带能力相结合,重点加强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党员在发挥模范作用方面既有热情、又有能力;三是与提高党员的宗旨观念相结合,引导党员自觉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争光添彩,时刻注意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员的价值在为群众服务中得到体现。

  如:在农村党员队伍中实施“党员活动日”。党员活动日必须从农民的实际出发,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统一固定日期作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开展活动的时间,做到活动时间落实,活

  动场所固定,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主要内容以“五学、四议、三帮”为主,即学政治理论、学党建知识、学农村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实用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议致富;帮支部、帮党员。帮贫困户。形式由每次“活动日”的内容来决定。可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组织党员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结合村情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辅导,或组织党员参加义务劳动,促使广大党员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重塑党员形象。

  如:在农村党员队伍开展“三培双带”工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农民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结合该项工程,在全乡范围内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技示范园,推出一大批影响力党员科技示范尸、小康示范户,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双带作用,为破解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难题,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如: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是新时期农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载体,是建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长效机制的新探索,该项工作使无职党员实现了从“无岗无为”到“有岗有为”的转变。充分调动广大无职党员的参与热情,结合每个党员的自身特长,采取个人竞聘、组织推荐的方式确定上岗党员人选,可以多岗一人,也可以一人多岗,要求每位上岗党员签订责任状,制作岗位牌,实行挂牌上岗。党员上岗后,村党支部要为上岗党员进行上岗履责所须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

  训,增强党员上岗履责能力。村党支部要建立健全上岗党员考评激励机制,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不胜任岗位的,党支部要及时调整其下岗,表现突出钓,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通过在基层组织中开展“党员活动日”、“三培双带”工程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找准了一个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一个好的舞台,为展现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

  (二)抓制度促落实,突出一个“严”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向心力。

  必须建立健全寓后备干部、现职干部、离任干部于一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运行机制,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村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视村干部工资、报酬的落实。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破格重用,起到一枝动而百枝摇的效果。具体要建立健全五个方面的制度。

  1、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村干部能进能出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

  2、全面推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村党员干部预警防范责任制。乡镇联

  村干部作为该村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主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村干部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党员告诫”转化制度,增强农村党员的自勉意识。

  4、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约束机制。要大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根据农村的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善的农村工作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特别在农民比较关心的财务管理、农民负担、三提民生工程问题上,提高透明度,不断推进农村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5、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如选优汰劣制,注重从先进村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对不胜任现职的村干部则及时予以调整,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报酬制度,通过量化标准,严格考核,把工作业绩与报酬挂钩,确保实绩大的村干部收入不高,以奖优罚劣,建立村干部退休退职生活保障金制度,村干部实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以解除其后顾之忧,通过完善各项激励制度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局面。

  (三)抓班子带队伍,着重一个“强”字,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命力。

  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抓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抓领导班子建设,又要抓党员队伍的建设,并且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提高农村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能力。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

  垒作用。首先要选配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一是要明确用人标准。鉴于目前农村党员的状况,在注重“德”的前提下,把能否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有无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致富能力作为选用农村干部的重要条件,从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掌握实用技术情况、群众信任程度等方面建立村干部任职资格制度,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宗旨意识高、有文化、有本领、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二是要拓宽用人视野。针对当前农村一些地区村级党组织干部老化,后继乏人的实际,应打破传统的“限定村内人选,固足本村任职”的框框的束缚,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复员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乡镇企业中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党员,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开辟村际交流,机关公派,以强带弱,跨村兼职新途径,配强农村基层班子。同时,也要对正在担任支部书记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快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实际问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2、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首先,要严把组织发展关。要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必须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紧扣“三为主”、“三倾斜”,即发展对象在年龄上以35岁以下为主,文化程度上以高中以上为主,以科技示范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为主,敞开大门,把农村先进分子吸引到党内来。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趋为合理,文化结构明显改善。在发展标准、发展对象、发展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由发展“老实听话型”党员向吸收“开拓创新型”党员转变;由吸收“贫民”党员向吸收“富人”“能人”党员转变;由被动“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转变;由发展党员“本土化”向“外出务工青年和在家务农人员一齐抓”转变。

  其次,要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机制。目前农村党员干部基本上都存在“四多四少”观象,即懂粮食生产的多,懂多种经营的少;懂农业的多,懂二、三产业的少;懂生产领域的多,懂流通环节的少;懂传统生产技术的多,懂现代科学技术的少。因此,必须逐步建立乡办、村办业余党校,健全党员教育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包括强化岗位素质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以及学历培训等。通过集体培训、电视讲座、电化教育、组织考察等方式,强化其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加强党员实用技术等致富能力的培养,提高党员“双带”本能,帮助党员干部努力改造世界观,造就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鼓励党员干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引导他们从小农意识中解脱出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起敢闯敢干、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使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担当起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3、积极帮助农村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免除农村党员的后顾之忧。对过去为党作出贡献的党员要给予照顾,对现在还很贫困

  的党员要优先支持发展生产,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难的党员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党员要帮助伸张正义,对老党员平时也要多走访多慰问,对去世的农村党员可由村支部组织召开追悼会,使农村党员干部直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甩掉“为党奉献几十年,到老却凄惨度日”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努力为党作贡献的热情。

  (四)抓组织求创新,突出一个“精”字,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凝聚力。

  一是角色创新。在传统的组织生活中,支部书记是组织生活的“主角”,党员的身份是“观众”,支部书记的“独脚戏”唱得好,“观众”们爱听,组织生活的效果就好。反之,组织生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这种“一言堂”的组织生活模式,注意从“角色”上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组织生活中完全可以尝试由支部书记确定主题,把组织生活分成若干小段,然后通过自荐、“点将”或“轮流坐庄”的方式,由党员各主持一段,这样既可以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活跃组织生活的气氛,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同样是学习文件材料的内容,有的党支部就尝试由党员各念一段的方式,效果就非常不错。

  二是手段创新。过组织生活时,从头到尾把文件念一遍除了强化组织生活的枯燥气氛外毫无实际意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事实上,很多组织生活完全可以通过让党员“见”来完成。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多都可以通过收看电视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对党员进行廉政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党员观看教育录像的方式进行。一些农村党组织已建立

  起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党员们通过上网和卫星接收便可了解到党的相关知识,获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帮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组织生活形式的丰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条件。

  三是形式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既要丰富多彩,又要富于政治性,以起到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党的组织生活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来确定,应该安排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一些。有的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时,除了安排学习和讨论外,还安排参观学习,邀请参加革命较早的老同志作革命传统报告,访问英雄模范人物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做法都是可取的。青年党员比较多的党组织,应该注意针对青年党员的思想特点,确定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以便让党员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是时空创新。大多数党员都很反感拖沓冗长、言之无物的组织生活。因此组织生活时间的安排要尽可能简短、紧凑、讲求实效,如有必要可以将时间移置到工作时间之外,同时倡导长话短说的“生活”作风。组织生活的空间如果几年、几十年一成不变,久而久之一样让人生厌。组织生活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尝试从从室内移到室外。这种空间的转变对于改变组织生活“光说不练”的作风很有好处。如同样是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办公室里读读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就没有组织党员们参加一次义务劳动有意义。

  五、抓经济强实力,突出一个“特”字,增强基层组织的发展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实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证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不仅干部难当,工作难搞,而且党支部腰杆不硬,形不成合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环节是选好经济发展路子,加强经营管理。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从本村实际出发,从本地资源和经济条件上找优势、选路子、挖潜力,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劳则劳。二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要采取积极稳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方针,一点一滴搞积累。三要坚持富村与富民相结合的原则。富村目的在富民,如果单纯地考虑发展集体经济,不顾富民,那么难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如果只顾富民,不顾集体经济发展,那么,集体公益事业难以开展,村级党的基层组织就失去赖以巩固的物质基础。因此,在选择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时,要充分依靠当地资源、尽可能地兴办那些能够吸纳当地劳动力,能够吸引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给本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项目,真正做到“抓好一个项目,富裕一方群众”。

  三,结对帮扶明确化

  一是村党支部共结对子,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以强带弱,以强促弱,以强激弱”的原则,先进党组织与后进村党支部结成对子4个,三是开展结对争创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样使村与村之间平衡发展。

  四、示范带动规范化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战斗力;示范带动建设的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干部队伍素质。我乡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党建思路,始终围绕示范带建设,需要选干部,强班子,状队伍,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三级联创工作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二是培植典型,创党建制高点,我乡抓四个党建示范村,经常组织相对差的村干部到示范村参观学习,用示范村,辐射、带动其他村,三是经常召开支部书记汇报会、座谈会、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思想,好的做法。用示范带动促进我乡所有村的党建工作规范化、上台阶。

  五、考核奖惩科学化

  一是目标制定要科学,立足实际,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使制定的目标科学可行。

  二是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并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年度工作逐项分解、细化、量化。

  三是在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年初制定考核目标,年终算帐式的方法,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考核,一事一考核,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评。

  四是对整体目标运行情况,全面考核、实行站队排名、随时掌握目标完成情况。

  五是把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年度评先选优,奖励性工资等挂钩。对考

  核离目标要求有差距的村,提出整措施,明确改正方向,对于未按要求整改的,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做到激先策后,奖优罚劣。

  总之我乡党建工作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稳步开展,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篇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虽然我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有很多党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组织失衡,组织形式陈旧,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

  2.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缺乏有效联系。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使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薄弱。

  3.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许多党员干部在进入农村工作之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无法有效地为农民服务。

  二、对策

  1.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采取新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党员履行职责和组织活动的参与度。

  2.加强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党组织应该注重与农民

  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发挥好党组织的桥梁作用,引导农民发扬民主、依法执政。

  3.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党员干部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努力学习农业技术、农村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服务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解决。只有加强组织机制、改进联系方式和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引领农村实现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支持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支持。一方面,各级党委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五、发挥好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

  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立足群众,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和教育工作,为农民送去关爱和帮助,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

  六、加强基层支部建设

  基层支部是党组织的基本单位,必须加强对基层支部的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集体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定期举办

  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七、推进党建与农村工作的融合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即党委、村委会、合作社和户主代表组成的领导核心。“三位一体”组织架构能够更好地融合党建和农村工作,实现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和服务,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八、注重宣传工作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宣传,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应采用多种方式,如制作宣传册、制作宣传片、举办座谈会等,宣传党组织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与其他社会群体对党组织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加强思考和总结,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方案,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着党员意识不强、干部能力薄弱、组织管理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党员意识、加强领导和帮助、发挥好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加强基层支部建设、推进

  党建与农村工作的融合、注重宣传工作等。只有在各方面努力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建设、组织建设、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创新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发组〔2021〕6号)和省州县党委的要求,xx乡党委结合实际,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干部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正逐渐显露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

  (一)村党总支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力度不够,近年来,村党总支注重抓好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对下属党支部的培训、教育、监督、管理不足。

  2、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很多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意,缺乏生机和活力。

  3、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经费不足,村级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活动开展不足,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不足。

  4、部分党总支班子不团结,定位不准确,查找问题时避重就轻,整改落实不到位。

  (二)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党支部活动阵地缺乏,党支部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我乡共有21个农村党支部,有农村干部党员414名,除个别几个支部有活动地点外,其余的均无活动场所。虽然我乡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户,但由于近几年来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党员活动中心户已不能满足要求。造成了“干部人难找,群众难办事,活动难开展”的被动局面,削弱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

  2、党员发展难度大。一是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务农的较少,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农村共青团组织活动较少,共青团推优工作力度不够,致使在青年当中发展党员困难较大;二是在农村中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对入党有畏难情绪,原因是入党后要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经常开会,怕影响生产和经营。

  3、村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办法少,措施不得力,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的情况。农村部分无职老党员,虽然思想觉悟高,但在儿女成家后,自己生活困难,在群众中发挥不了带头作用。个别党员素质低下,党性观念淡化,把自己混同于普遍群众中,有的甚至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站在党组织的反面,煽风点火,出谋划策,参与其中。农民党员的思想文

  化素质差,致使他们的观念陈旧,工作能力不强,更缺乏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好点子、好办法。

  4、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党务知识较少,支部活动开展的方式办法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意见和建议

  (一)增大投资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综合能力。

  (三)加强指导监督,规范工作业务。

  (四)强化督促检查,很抓工作落实。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选派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阵地

  结合明年村级换届选举的机遇,把各村的能人、明白人选任为村官。采取“走、派、挂”、“两推一选”、“公选”等多种渠道,选拔回乡的退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和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村级班子中能人占多数比例,提高班子整体水平,使党组织服务三农工作的整体能力得到增强,进一步规范党员活动阵地,配齐相应的配套设施,使党组织阵地建设达到多功能,一体化的标准,实现“五个好”目标。

  (二)状大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作用

  以退伍军人、返乡青年、致富能人、村组干部为重点发展对象,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逐步形成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考察,成熟一个纳新一个,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发挥党员作用,结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科学设置科技示范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护岗、文明新风岗和信息宣传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岗位,选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队伍,让有一定能力的党员都能上岗履职,在为民服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时时处处争先锋”的良好氛围。增强“两带”能力。大力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各村党总支、支部在每月月底开展科技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针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有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带头致富的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政能力

  建立完善组织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发展、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无职党员工作

  职责、党员干部民情恳谈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级事务“一事一议”等规章制度,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突出抓好党总支部规范化建设,努力使基层党总支做到“十化”,即:(组织设置规范化、规章制度规范化、办公场所规范化、活动场所规范化、党员发展规范化、党员教育规范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务公开规范化、工作流程规范化、考核管理规范化。)使党政班子团结协调,党员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高。

  (四)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结合远程教育等途径,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强对村干部和组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其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困难和薄弱环节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困难和薄弱环节

  一、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力量不强。目前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存在着人员偏少,整体素质、专业水平偏低等不足。同时,从事基层工作的大部分同志,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少,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不够高,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不够强,限制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部分同志对基层党建在认识上还存在某些偏差,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存在基层党组织只是指手划脚、上传下达、读读档案等,实际工作做不了多少的片面认识。

  三、有的基层组织不能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或者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有的基层组织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能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整体素质不够高、能力不够强,甚至对党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形不成核心,无法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工作;个别基层组织甚至存在软弱涣散,不发挥作用的问

  四、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程式不够规范,存在重视数量淡化质量的现象,发展质量受到影响。

  五、日常工作中存在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习惯于等待、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主动研究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少;主动谋划发展大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怎么写

  主要从机关党建对基层党建的引领和指导方面来写机关党建的方法措施制度,以及抓好机关党建对基层党建的效果

  i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还

  存在哪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一)党员身份难掌握,表率作用难发挥。一是“两新”组织人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党组织掌握党员身份难。二是有部分人故意隐瞒党员身份,认为在“两新”组织中发展靠个人实力,与党组织无

  关;还有人认为在私营企业中亮明党员身份会遭到私营业主的歧视;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敢喊“对我监督“。党员身份难以确定,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

  (二)组织机构难设定,阵地覆蓋难全面。一是“两新”组织党建负责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对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认为资产私有和

  ***讲的公有制是冲突的,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或怕党组织开展活动多,影响生产经营。二是“两新”组织有规模小、分布广、流动快、变化大的特点,按传统模式组建困难大,有大量的“两新”组织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党建工作始终跟不上“两新”组织的变化速度。

  (三)党建活动难开展,活动效果难体现。一是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经济来源依附于“两新”组织业主。二是阵地建设不全,党组织缺少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装置。三是缺少活动时间,“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开展大多利用的是工余时间,时间短、次数少。四是形式单一,有部分党组织开展活动还是采取老一套,“念一篇文章,读一段报纸”,有的干脆将党建活动开成生产经营讨论会。

  (四)积极分子难培养,入党物件难发展。一是忙于生计,注重个人的才能的发展培养,对党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向党组织靠拢是捞取政治资本。二是人员来源复杂,相互接触不多,背景了解不清,不利于组织考察培养。三是人员流动大,即使有部分列入入党积极分子的人员,也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间断培养,发展难度大。

  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在不断削弱,“无人理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党员教育活动不经常。少数村书记认为基层党员教育活动难搞,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比较松散,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个别党员缺乏活力。没有制定约束机制,少数村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不规范,把民主评议会开成评先评优会,难以评出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对新进的党员把关不严,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不高。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四)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村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争着上。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法设法逃避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上还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

  2、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党员管理松散,对没能按时交党费和不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党员,没有及时的处理和调查,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

  3、村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甚至有些村组织没有经济来源,“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4、健全服务体制上还没跟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机制没有跟上,农村党建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村干部待遇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形式缺乏创新,存在形式主义,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部工作热情底,听到的抱怨多。

  三、对策及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工作方面的。按照加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为基层党员“补脑”。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蓋。依托电视、广播、网路、手机、报刊杂志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基层党员教育。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农村基层党建课题纳入省、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特别是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要加大农村党建的培训课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建的教育机制。三是开展农村党员素质大提升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物件的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

  2、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为基层组织“强身”。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会”关系,明确规定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监督约束等。二是健全直接联络群众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络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勤于联络群众。三是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完善镇、村党组织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绩效评估推进镇、村党组织管理创新。同时,将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评估镇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四是创新组织设定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党员进出渠道,支援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农村协会和合作社上。

  3、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提神”。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从村干部中录用公务员的数量不足1%,建议扩大优秀村干部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进入镇领导班子。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标准,形成初步增长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县、享受物件共同承担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村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援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

  4、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领导方式,为基层班子“输血”。

  一是增强班子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善于与群众谈心交心,征求群众意见,夯实班子在群众心中的基础。二是勇于担当作表率,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全体干部相互协作,攻坚克难。三是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如何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第一,把思想建设摆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是要创新学习观念。当下,资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市场风云的瞬息万变,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都要求我们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学习,精确把握理论,及时更新理念。否则,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出色的业绩,因而也就不具备担任领路人的资格。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要积极运用资讯化、全方位和开放式的培训

  方式方法,广开渠道,大力培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和岗位专业技能。再次是学习方法创新。提倡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鼓励农村干部带着问题学,为了解决问题学,做到思想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把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要建立健全和严格遵守学习制度,落实检查监督措施,杜绝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二,调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布局。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管党员,要真正担负起组织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关怀党员的功能,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等内在动力,从而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改革领导和管理方式,把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交给村委会和村民会议决定与管理,而基层党组织则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村民自治制度落实的作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整合作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担负起关怀农村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和保障农村社会的功能。支援共青团、妇联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农民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联络群众、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功能。

  第三,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定。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设定的,随着农村经济成分和经济组织的多元化,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资讯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使得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定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定的形式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完善“支部+协会”运作机制。并且,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现代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努力寻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联结点。

  二是创新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树立全新的用人观念,坚持选拔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威信高、作风正派、公正廉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

  识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热心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推行“能人治村”,扩大选人、用人渠道,落实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围绕思想品质好、创新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等基本条件,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企业骨干中选拔领路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优秀人才的基地。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干部执行机制、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和科学的干部考评与奖励机制。

  三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对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等应当向群众公开的必须公开,维护群众知情权,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国家专案投入资金等使用情况必须全面公开,落实群众的监督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机构,继续推行村账乡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

  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1、强化思想建设,提高基层党员理论认识水平。

  2、拓宽发展党员渠道,提高农村党员质量。

  3、强化教育治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上到中央下到农村基层都在研究这个问题

  问别人不如问问真实的农村基层的意见

  十三五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怎么抓

  1强班子育示范壮队伍夯基础建机制

  --关于如何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党的...五是村级党组织的职位工作任务重,报酬较低,缺乏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村级组织直接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依照《中国***章程》的规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体内容

  有:

  1、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通过联络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人民

  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

  2、巩固发展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

  3、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4、完善城乡居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居民、村民代表会的职能作用,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组织群众参与和监督社会基层组织的工作和事务。

  5、以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重点,加强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大工程

  你好!这是一篇乳源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大工程的经验材料,你可以参考下。

  近年来,乳源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切实加强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薄弱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党建示范点建设特色明显,基层支部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干部队伍“发展经济、化解矛盾、党建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机关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整治赶超:基层支部增活力

  新年伊始,记者在乳源采访时了解到,该县组织部门近年来采取党员群众评议、支部自评、上级党组织评定三结合方式,对全县9个镇102个村党支部进行地毯式摸查,认真为每个支部“把脉会诊”,进行分类定级,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原则制定晋位升级方案,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水平。经过两年实践,已对全县31个薄弱村进行整治,建立了党建示范点20个,基层支部普遍实现

  晋位升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去年11月进行的村级班子换届考察中,全县115个村、社群民主测评支部班子得票“好”占70%以上的有94个,占81.7%;村(居)委会班子得票“好”占70%以上的有87个,占75.7%;党员群众对现任村级班子的反映普遍较好,推荐人选中93.8%仍是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

  示范点建设特色鲜明。按照“一村一品牌”思路,注重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基础党支部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加强分类指导,在全县成功打造20多个不同型别、特色鲜明的“精品”和“样版”党建综合示范点。如乳城镇云门村通过成立苗圃协会及其党支部,引导党员能人为村民提供技术和销售指导,成为党员创业带富党建示范点;游溪镇大寮坑村通过党代表带头提议兴建“八一”瑶族新村、带头推动专案落实、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成为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桂头镇杨溪村通过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使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帮、办事更方便,成为党员为民服务党建示范点等等。

  薄弱村面貌明显改观。两年来,全县先后“拉网式”倒排出31个薄弱村。针对查找出的“软、散、穷、乱”等问题,成立整顿转化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实行“一村一策”,由党群部门帮“软、散”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对症下药、分类施治。如一六镇东粉村个别村干部年龄偏大,安于现状,谋发展的眼光和

  ***不够,“两委”班子威信不高、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为了帮其带强班子,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建立年初承诺、年内践诺、年终评诺工作机制,对村干部履职践诺过程进行考核监督,用惠民成果来树立威信。通过这种工作机制,东粉村完成大坪到老合掌夫石下等村道硬底化工程、启动了造价超过1000万的高元村50户整村推进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规划、设计、拆迁和征地等前期工作。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逐步树立了村干部威信,村“两委”干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洛阳镇月坪村存在“两委”部分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为此,镇党委、***督促村干部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利用镇招商引资的契机,引进乳源卓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月坪村开发建设五彩谷特色农业观光园专案,基地面向当地村民招工,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在2013年“8·16”洪灾中,月坪村“两委”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救灾第一线,巡堤坝、疏河道,精心组织,连夜转移群众400多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村干部们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大布镇坪山村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收入,利用扶贫资金40万元入股电站,将200亩山林出租给承包商使用,同时引进老板投资电站收取费用,一系列专案的实施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7万元,摆脱了村集体收入不足的困境。一六镇一六村通过扩大西瓜种植规模、申请“田心”西瓜商标,形成了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人均实现增收1000元,有力地改变了穷村的面貌。

  城乡结对:“零距离”产生凝聚力

  乳源以深入开展“三实一满意”(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满意)下基层、转作风活动为抓手,以“365党代表工作站”为平台,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村(社群)、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记“驻村手记”、建“民忧档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城乡结对全覆蓋。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组织省、市相关挂扶单位、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全县115个村(社群),开展“一帮一”或“几帮一”的结对共建活动。选派驻村干部180多名,组织6931名干部与7016户群众结成对子,开展“五帮四送”活动,即帮助薄弱村赶超、帮助党员创业致富、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培养“领头雁”、帮助完善活动阵地和制度建设,送政策、送资讯、送技能、送关爱。

  深入一线办实事。统一印制并发放“驻村手记”、“民情连心卡”,实行下乡干部人手一本、基层群众人手一卡,通过记“驻村手记”、建立“民忧档案”,收集资料、查摆问题、摸清民意、疏解民困。截至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赴基层,走访群众45000多人,记走访日记21539篇,建立接访档案1679宗,记录群众意见建议2874条,帮办民事2148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红色信贷:铺就党员创业致富路

  乳源县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红色创业信贷”是该县基层党建的一大特色。依托“红色创业信贷”和“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等党内关爱工程,拓展“支部+协会”平台,不断加大培训、引导、帮扶力度,提升了党员致富带富能力。

  注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依托“红色创业信贷”专案,向有创业需求而缺乏启动资金的28名贫困村党员发放贴息贷款220多万元。大桥镇党员李公财2012年获得23万元“红色信贷”、2013年又续贷20万,将他的200多亩综合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周边近20名党员、群众创业、就业。在“红色信贷”的带动下,该县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

  据统计,去年,全县种植业规模比上年扩大了17.5%,养殖业规模扩大了15.3%;种养专业村从2010年的9个增加至29个;种养大户从2010年的317户增加至936户。

  注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近一年,该县共组织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网路平台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形式的培训571次,7133人次参加了培训,党员的创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一大批党员成为党员创业示范户、致富带头人。据统计,全县4000多名农村党员中,956名党员成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占全县农村党员的三分之一;459名党员成为农村创业示范户。

  注重拓展党员带富平台。推行“支部兴产业、党员创事业、群众富家业”的党建与扶贫相融互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支部加协会”这一党建品牌优势,先后建立必背镇养猪营销专业协会、东坪镇方武种姜协会、乳城镇云门苗圃协会等29个协会,会员达8100多户,其中党员户1175户。协会引进了12家农业龙头企业,涵盖农村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领域,带动3600多户村民从事特色农业专案生产经营,户均增收4000多元。

  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各镇重点培育2户以上致富带头人,每村重点扶育1户以上致富典型。以李公财、张亚有、李志文等一批党

  员为典型,制作了农村党员创业致富专题电教片,展示了老中青三代党员创业致富、带富的风采。积极推荐农村创业致富典型参与评先推优活动,洛阳镇的李志文被评为“韶关市创先争优优秀

  ***员”,乳城镇的张亚有被评选为市级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先进个人。组织全县123名农村创业致富典型与539名群众组成帮扶对子,为困难群众提供专案、资金、技术多方位的支援,帮助群众脱贫奔康。

  培强育优:确保队伍后继有人

  支部书记是支部的带头人,支部书记强则支部强。为此,乳源致力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设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去年11月进行的村级班子换届考察中,支部书记得票“优秀”占70%以上的有76个,占66.1%。

  抓教育强素质。完善了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轮训制度,利用党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端网路等教育资源,全年共开展培训105次,培训人员达1271人次,让“小书记”走进“大课堂”,提高了村支书“发展经济、化解矛盾、党建管理”三种能力。

  抓考核强管理。实行“421”专案化管理法,村支书年初作履职承诺,本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跟踪落实。全县102名村支部书记共做出承诺408项,涉及党建、基础设施、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县委还制定出台了村“两委”班子和干部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将村干部的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实现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

  抓储备强基础。大力实施“四个培养工程”,注重提升在青年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比例。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稽核考查的方式确定102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具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的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加强培养锻炼,为下一届支部换届打好基础。建立优秀支部书记“一对一”带班培养后备干部制度,对口“传、帮、带”后备干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及后备干部参加土地征用、信访维稳和重点工程建设等,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大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养力度,先后招聘

  了180多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全县共有在职大学生村官83名,确保了80%的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建立了符合乳源实际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引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目标的实现。东坪镇汤盆村委的大学生村官赵雪芳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近三年,该县先后有18名村官考录了公务员、14名考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名被推荐进国企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村官的士气,激发了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激励保障:“干好干坏”有差别

  乳源注重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灵活的激励机制,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办得好事”,并且“干好干坏”不再一个样,使村干部“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

  在经费上保障。该县财政及挂钩联络单位先后筹集资金900多万元为73个村入股电站,结合扶贫“双到”工作,着力抓好99个贫困村脱贫工作,为贫困村找准“造血型”的增收专案。县财政每年列支731万元用于保障村级办公经费及村干部工资,再加上上级财政下拨、党费补助等,形成了多渠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由2008年的全县平均每村1万多元,增加到2013年的平均每村6.3万元。

  在待遇上落实。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建立村干部待遇落实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基本补贴、绩效补贴、通讯补贴、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等“五位一体”的保障制度。积极配套资金,确保村“两委”干部每月平均报酬不低于1300元。制定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实施方法,县财政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离任村干部进行补助,解决了1582名正常离任村干部的生活问题,使他们退有所安、老有所养。按时足额发放困难老党员和“三老”人员补助金,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老党员的心中。

  在政治上关心。对村党支部和村干部进行定期表彰奖励,积极推荐优秀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监督员。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有效途径,对政绩突出、议事能力较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或吸收到基层公务员队伍。

  现任474名村“两委”干部

  ***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62人,2008年至今,全县共有3名优秀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4名优秀村干部考入公务员队伍。

篇九: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

  

  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现就当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解决的办法或途径。

  BLF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总人口33244人,辖7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镇党委下设21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7个,共有党员945人。其中:正式党员921人,预备党员24人;男803人,女142人,有农牧民党员603名。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村组干部队伍难配强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等问题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BLF镇597名农牧民党员中,35岁以下的63人,仅占%,55岁以上的有244人,高达41%,部分村党支部几乎成了老年人支部。M村党支部63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仅3人,55岁以上的达到37人,高达59%。党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全体党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28人,高达%,相当部分甚至是半文盲,读书看报都成问题。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党员队伍缺乏活力,而且导致村干部和后备队伍不足,有一部分村如果村支书卸位,要重新挑选一位合适的村支书就很

  难。同时,农村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多数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在外就业或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缺乏后续保障。

  二、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组织战斗力下降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多数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很远,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甚至迷失人生道路和方向,信仰封建迷信;有的党员宗旨意识谈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参加支部党员培训、开党员会都要拿报酬;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与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愿意去做,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党员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政治出路无保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

  近年来,我旗对村干部待遇问题非常重视,得到了有效解决,与我市相邻旗县相比也处在前列,但组干部的工资较低,平均水平只有1600元。而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离不开组干部的支持和配合,组干部也是村干部的后备力量。由于工资待遇低导致组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没人愿意干或有能力的不干。村组干部在政治出路等方面还缺乏一种激励机制,村组干部认为自己干好最多能当个村支书,干的不好也抽不了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所以在遇到“难、重、繁”的工作任务时,随时就有卸任的想法,导致农村一些难点问题解决不能及时到位。此外,村组干部退职后也没有保障,虽然我旗给为历任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现任村组干部没有制度保障。农村党员干部机制保障

  不健全,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稳定,更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村党组织威信降低

  村集体经济普遍十分脆弱,不少村集体收入有减无增,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全镇7个村,集体收入都在5万元以下,而转移支付除村组干部工资外,一般性工作支出也难以保障,有的村还有负债现象。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已是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则是难上加难。村集体经济弱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债务归还无期,导致党组织形象受损,威信下降。有经济实力才有战斗力,基层党支部威信的树立要靠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发展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到哪里,组织的威信就树立到那里”。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党员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上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也严重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流动党员管理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在管理中表现为“五难”,即“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面临以上农村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要把党组织的凝聚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只有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抓党建,农村党建才有着力点,才能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一要围绕发展配强班子。一方面

  扩大选拔范围,创新选人界限。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限制,面向发展经济能人,选经济型、技能型、知识型、开拓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创新选人机制。去年,我镇作为全旗“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的试点,成功地进行了“公推直选”并取得了试点经验。要通过

  “公推直选”,选出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村支部班子,真正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二是围绕发展提升素质。帮助村干部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着手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本领。以旗党校、远程教育站点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对村干部和党员骨干进行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和技术轮训,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不断更新提升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带动致富能力。三是切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解决村级组织威信不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要搞好集体原有土地、场所、企业等的承包经营,提高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要对村组运行中各项必要的开支和刚性支出,进行摸底了解和科学的测算,加大村组资金投入力度。

  第二,把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作为根本要求。

  党员素质决定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一要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发展好。发展党员既要慎重,又要积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全面推行党员发展双向推荐制、公示制及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和违规追究制。建立优秀农村人才储备库和培养帮带机制,培养吸收农村“种养能手”、“土专家”等致富型农民入党,提高农村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

  作新机制。在培训管理上,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强化各级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突出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致富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分类分层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培训经费上,上级财政每年要安排农村干部和党员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三是切实把农村党员队伍管理好。进一步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健全分设党小组制度,以村民小组或相关产业链条为单位,广泛建立党小组,将分散的农村党员集中起来,参与议事决策、财务监督等。进一步健全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党员活动日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强化党员行为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党员年度评议考核、党员挂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民主评议机制。强化预警告诫,健全党员淘汰机制。四是把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好。党员干部切忌静不下心、沉不下身子的浮躁心态和飘浮作风。要强化实干精神,只有实干,才会有成绩,才会促进发展,引导党员干部要树立“以民为本,奉民为天,为民奉献”的意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在工作中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注意解决问题,搞好分类指导。树立群众事务无小事的意识,特别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解决好、落实好。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基层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工作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把加强村级干部后备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

  要强化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职责,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要拓展选拔培养视野。及

  时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奉献精神强、会经营、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提供优秀人才支撑。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工作,把些思想观念进步,开拓创新能力强,下得去、呆得住、能吃苦的大学生安排到村内任职。要把选人范围扩大到回乡学生、复退军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各个领域、各种群体之中。二要创新培养制度。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制度。实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支书接对联系培养制度,帮助后备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后备干部考察制度。定期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考察,建立干部培养档案,作为村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克服选用的随意性。建立谈话沟通制度。定期与后备干部进行谈话,关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要求,增强后备干部的组织归宿感。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在乡镇党委考察的基础上,村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第四,把强化保障激励作为努力方向。

  要稳定村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必须强化保障激励措施。一要着力加强待遇保障。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适当待遇留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村干部补贴各级财政分担统筹制,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健全完善村组干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并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拿出一定的比例或名额,选拔优秀村组干部到乡镇机关任职,享受公务员待遇,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出路。二要着力加强考核考评。将农村党员干部的补贴及

  晋升与其担负职务、付出劳动、工作成绩挂钩,使他们工作起来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制定以经经济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奖罚依据,实行村支部干部补贴在乡镇推行目标管理考核的基础上统一发放。三是着力加强权利保障。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扩大基层党员的参与面,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员可聘任为党内民主监督员。逐步建立党代表常任制,定期听取和评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四要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生活上随时了解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到组织的温暖。建立年龄高和党龄长的老党员到龄补助机制,党龄或年龄达到标准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健全党员创业帮扶机制,主动创业的党员要给予贴息贷款等政策性创业扶助;完善党内救助体系,开展贫困党员党内生活补助工作。通过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提高党员的荣誉感,使农村党员在生活上不忘党,思想上不脱党。

  第五、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流动党员大多年富力强,经常出门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许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群体,通过发挥流动党员“双带”作用,促使本地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因此,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一是建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其动态。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

  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三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做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

  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

  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四是对个别在外出期间思想退化,表现恶劣,经党组织多次教育仍不悔改的流动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予以组织处理,严重者要做出劝退或除名处理。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