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绍兴典故历史(5篇)

绍兴典故历史(5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10:25:12

篇一:绍兴典故历史

  

  宋朝的历史典故

  本文是关于宋朝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宋朝的历史典故篇一:越南李朝对宋朝广西的三州大屠杀

  公元1075年,取代黎朝的李朝,趁北宋王安石改革政局不稳之际,动员了十万大军入侵宋朝,借口“先发制人,打败宋朝进攻李朝的阴谋”,企图攻占中国的两广地区,分成水、陆两路向宋朝进攻。

  越南军队攻入宋朝边境,先後攻陷钦州、(今中国广西钦州)、廉州(今中国广西合浦)及邕州(今中国广西南宁)等地。越南将领李常杰在整场战事中最瞩目的行动,就是进行了大屠杀。

  为抵抗交趾(越南)李朝10万人马入侵,邕州知州苏缄带领全城5万军民在邕城奋战,后因外援不至,城被攻破。苏缄以"吾义不死于敌手"的英雄气概,率全家大小36人引火自焚,以身殉国。

  当攻陷邕州後,由于知州苏缄不愿降服而自杀,全城军民“无一人降者”,于是李常杰便“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州死亡者几十余万人,常杰等俘虏三州人而还。”

  李常杰组织的这次侵略和大屠杀,自然引起宋朝的震怒,随后宋朝便调集数十万军队和民夫反攻,大败李朝军并进逼升龙(今河内)附近。不过战事进行了三个月拖到了雨季之后,宋军半数患病,且因洪水泛滥而粮道中断,李朝军又不断进行袭扰,战局陷入僵持。

  此时,李常杰也开始明白以本国的力量难以对抗宋朝,认为应该乘机议和。于是,当李朝仁宗表示愿对宋纳款称臣后,宋军就于1077年撤兵。宋朝虽然没有消灭越南李朝,但是终于遏止了越南的侵略野心,接着越南便将扩张的对象转向弱小的占城国。

  宋朝的历史典故篇二:宋朝重步兵实力如何

  虽然宋代给后世的印象是重文轻武。但鲜为人知的是,宋朝拥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

  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

  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而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宋朝的历史典故篇三: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0xx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0xx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当金人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时,随行的李若水抱着宋钦宗,不让他脱去帝服,还骂不绝口地斥责金人为狗辈。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节。

  1120xx年4月20日,金人册封一向主和的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建立

  了傀儡政权,金人在扶植张邦昌的同时,再次搜刮金银,即使妇女的钗钏之物也在掠取之列。开封府担心金银不够,金人无端挑衅,便在开封城四周设立市场,用粮食兑换金银。由于京城久被围困,粮食匮乏,百姓手中的金银也无所用,便纷纷拿出来换米。这样,开封府又得金银几万两。然而,开封城已被搜刮数次,金银已尽,根本无法凑齐金人索要的数目。金人只好作罢。

  此时,金军统帅得知康王赵构在河北积极部署军队,欲断金人退路,又担心兵力不足,不能对中原广大地区实行有效统治,因而,在立了傀儡政权之后,准备撤军。在撤退时,金人还烧毁开封城郊的房屋无数。“东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汉上,北至河朔”,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金兵“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这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罪行滔天,令人发指。

  四月一日,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宋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宋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几个不肯屈服的官员,沿郑州北行。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耻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更是大宋这个王朝的百年国耻。而这场大劫所产生的根源更是后人必须深刻总结的重大教训,这个国耻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终得洗雪,在此之间,南宋和金国之间的百年战争遍布关陕黄土、秦岭蜀山、河洛中原和江淮沿岸,远比沙漠中打转的宋夏战争更加激烈震撼!

篇二:绍兴典故历史

  

  绍兴特色文化

  绍兴是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以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兰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因此就有了相应的桥文化、酒文化、兰文化,同时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故乡,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戏文化。

  酒文化

  古城绍兴,稽山鉴水,钟灵毓秀。数千年的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其中绍兴酒就是一顶镶着明珠的皇冠。绍兴市被中国首届酒文化节评为5个中国酒文化名城之一。

  绍兴酒的历史悠久,最早的就有大禹杜酿、勾践“箪醪劳师”等传说和典故。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给皇帝的贡酒。唐朝时,著名诗人贺知章、李白、白居易、元稹、方干、张乔等,都以饮绍兴美酒、赏稽山鉴水、留千古诗篇为畅事。明清之际,绍兴出现了大酒坊,清嘉庆年间绍兴酒被列为全国十大名酒之一。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绍兴酒荣获金质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和喜爱绍兴酒。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款,修建绍兴酒中央仓库,并多次向外国友人介绍推荐绍兴酒;邓小平对绍兴酒情有独钟,晚年时每天要喝一杯绍兴酒;1995年5月,江泽民亲临中国黄酒集团,品尝绍兴酒后对随行人员说:“记住,这种酒是最好的酒!”并嘱咐:“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好好保护,防止被窃取仿制”。

  绍兴酒在国家历届评酒会上都有金奖获得,先后被列为国家“八大”、“十八大”名酒之一,“古越龙山”绍兴酒成为中国驰名商标。1988年,绍兴酒被列为钓鱼台国宾馆唯一国宴专用酒。绍兴酒还先后五次作为国礼馈赠过柬埔寨国王、日本天皇以及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1997年绍兴酒成为香港回归庆典特需用酒。

  绍兴酒现畅销江、浙、沪、闽等省市,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绍兴酒企业中影响和规模较大的有绍兴黄酒集团、绍兴东风酒厂、绍兴女儿红酒业公司、中粮绍兴酒有限公司、浙江塔牌酒厂等。

  绍兴人的生活,与酒为伴,与酒相知,与酒的缘分千丝万缕,联系紧密。绍兴自古以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又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尽管其主观愿望、规模大小有别,但都没有离开酒。酒成了绍兴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物。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与酒习。绍兴的酒俗与酒习

  旧时常与封建礼教迷信结合在一起,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观察这丰富多彩的酒俗与酒习,见到的是色彩艳丽的民族文化,是人们善良美好的祝愿,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那种真善美的品格。绍兴的酒俗与酒习现在仍盛转不绝。有的酒俗与酒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产生了新的发展。

  绍兴黄酒采用传统独特工艺,选用上等精白糯米、优良黄皮小麦为原料,精工酿成,集饮料、药用和调味于一身,为中国黄酒之冠。绍兴酒独特的酒质主要利益于鉴湖水的恩泽。鉴湖水来会稽山的大小溪流,水体清洁,不受污染,不含杂质,硬度适中,而且有丰富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色。绍兴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纯净可爱,使人赏心悦目。

  香。绍兴酒有诱人的馥郁芳香。凡是名酒,都重芳香,绍兴酒所独具的馥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事香,是由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羰基化合物和酚类等多种成分组成的。而且往往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因为它越陈越香。

  味。绍兴酒的味给人印象最深,主要是醇厚甘鲜,回味无穷。酒的好坏首先以味作为标准。绍兴酒的味是6种味和谐地融合,这6味即是:甜味、酸味、苦味、辛味、鲜味、涩味。以上6味是绍兴酒化学成分的反映,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绍兴酒的酒体。如此充裕的味,加上美好的色和香,就形成了绍兴酒不同寻常的“格”,一种引人入胜的,十分独特的风格。

  绍兴酒的悠久历史和绍兴文化的悠久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少文人墨客与绍兴酒结下了不结之缘,留下不朽的名篇和动人的典故,现列举几个酒典佳话:

  空桑秽饭

  此说出于晋朝人江统作的《酒诰》中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篓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竟思是说,酒的出现,是在上古时代。有人说是仪狄,也有人说是杜康所造。其实是因为人们将吃不完的饭丢弃在桑林中,郁结在一起,产生一种气味,时间长了,就透出一股香气来,酒就是这样产生的,并非出于什么人的奇妙设想。这虽是推断之说,但比无可征信的传说合乎科学,更为可信。

  勾践杯酒兴国

  公元前492年,越王句践为吴所败,为增加兵力和劳动力,曾经采取奖励生育的措施,据《国语.越语》载:“生大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把酒作为生育子女的奖品。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的《吕氏春秋.顺民篇》还记载,越王句践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的河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感奋,士气百倍,一举灭吴,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也就是句践杯酒兴国说。

  王羲之曲水流觞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

  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传说王羲之以后曾多次书写《兰亭集序》都不能达到原来的境界,这不仅表现了艺术珍品需要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下造就的,也表明了酒的神力和作用。

  辨才因酒失帖

  可叹的是这一“曲水流觞”的结晶,却也因酒而失去。相传《兰亭集序》传到七世孙智永,智永也是个大书法家,但出家到云门寺当了和尚,于是临终将它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就将《兰亭集序》珍藏于云门寺香阁梁间暗槛之中。其时已是唐朝,太宗李世民酷爱“二王”书法,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由于他“心慕手追”王羲之书法,就一心想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于是派御史萧翼赶到越州寻访。不久萧翼获知真迹在辩才手中。一日,萧翼扮成穷书生,带着“二王”杂贴拜访辩才,辩才不辩其意,与之交了朋友,每每饮酒叙谈,不分彼此。终于在一次酒酣耳热之后,辩才不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真本,而且将真本置于案桌之上,让萧翼观赏。这样,没几天,萧翼就乘辩才外出之际,盗走了这一真迹。辩才知道真相后,愧悔交加,昏绝于地,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真迹,欣慰异常,即令人临摹翻刻,临终之时,遗诏要将此真迹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这一艺术精品不传人世。陆游诗曰:“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这是当年王羲之行修禊之礼,为“曲水流觞”之时所万万想不到的。

  王徽之雪夜访戴

  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第5子。《晋书》本传说他“性卓荦不羁”,东晋时,士人崇尚纵酒放达,王徽之亦如此。他弃官东归,退隐山阴。据《世说新语》载,有一日,夜里下大雪,他睡醒过来,命家人开门酌酒。他边喝酒,边展视远处,但见一片雪白,“四望皎然”。“因起彷徨”,于是咏起左思《招隐》诗,忽然想到了当世名贤戴逵。戴逵即戴安道,《晋书》本传说他“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磨不毕综”,“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后徙居会稽剡县”(今嵊州市)。山阴与剡县相隔甚远,溯江而上,有100多里。

  王徽之连夜乘小船而去,过了一天才到了戴逵家门。但这时,他却突然停住了,不但不进门,反而折身转回。有人问他,你辛辛苦苦远道来访,为会么到了门前,不进而返呢?他坦然说道:“我本是乘酒兴而来的,现在酒兴尽了,没有兴致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这就是千秋传颂的“雪夜访戴”的故事。千百年来,许多画家泼墨丹青,画出了诸如“雪夜乘兴图”、“访戴图”等等传世作;更有不少诗坛歌手,慕其人,颂其事,写出了许多吟诵名篇。如苏轼有《题王诜雪溪科兴图》

  等。

  贺知章金龟换酒

  贺知章,唐越州会稽人,晚年由京回乡,居会稽鉴湖,自号四明狂客,人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位咏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醉态可掬。与张旭、包融、张若虚称“吴中四士”,都是嗜酒如命的人。在贺知章50多年的官宦生活和他几十年的饮游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可以说是他赏识了李白。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从此李白被称为“谪仙人”,人称诗仙。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贺知章即邀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这一天贺知章没带酒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带的金龟(当时官员的佩饰物)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

  唐天宝三年(744),贺知章告老还乡,李白深情难舍。作《送贺宾客归越》诗道:“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表达了他对贺知章的情谊和后会有期的愿望。不幸,贺知章回到家乡不到一年,便仙逝道山。对此,李白十分悲痛,他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其序曰:“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怅然有怀,而作是诗。”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其二:“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可见“金龟换酒”一事,给李白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多么深厚的挚情。在《重忆》一首诗中,他还念着贺知章:“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后来的人对这两位诗仙、酒仙的相知十分羡慕,十分赞赏。

  徐渭醉酒

  徐渭,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这除了得力于艺术功力之外,还仰仗于酒。他的诗文,因然散发着酒的馨香,他的字画更浸透着酒的醉意。他在《某子旧以大蟹十个来索画,久之答墨蟹一脐,松根醉眠道士一幅》诗中说:“不负青天睡这场,松花落尽尚黄梁。梦中有客刳肠看,笑我肠中只酒香。”这“道士”就是他本人,他确是一身酒香,一身醉态。

  徐渭常喜醉中作画,杯不离手,手不停笔,边喝边画,酒醉画成。在《与言君饮酒》中说得十分明白:“今日与君饮一斗,卧龙山下人屠狗......酒深耳热白日斜,笔饱心雄不停手。”他甚至向慕唐人张颠醉后奔走呼号、索笔挥洒的放达举止,自己也在醉后孟浪怪诞一番。在七古《醉中赠张子龙》诗中说:“月光浸断街心柳,是夜沿门乱呼酒,猖狂能使阮籍惊,饮兴肯落刘伶后?此时一歌酒一倾,燕都屠者围荆卿,市人随之俱拍手,天亦为之醉不醒......自知喜心长见猎,半儒半释还半侠,索予题诗酒豪发,与剑同藏龙吼匣。”做一个“半儒半释半侠”式的人物,正是他的愿望,也是他思想行为的最好写照。醉中作画,神思飞逸,浮想联翩,挥笔画去,一气呵成。翻阅《徐渭集》,可以看到他许多醉中作画诗,如《初春未雷而笋有穿篱者,醉中狂扫大幅》、《大醉为道士抹画于卧龙山顶》等,特别是“醉中狂扫大幅”,可以想见当时乘着酒兴醉意作画的情状。

  陆游沈园题壁

  南宋绍兴诗人陆游,一生爱国,但遗恨终身。由于南宋王朝的但求偏安、无意恢复而无法实现,使他感到失望和苦闷,只好以酒排遣,借酒消愁,“看花身落魄,对酒色凄凉”(《鹅湖夜坐书抒》)。陆游在抗金事业上是悲剧,在个人生活上也是悲剧,后者就是他婚姻上的不幸。陆游前妻唐琬,美貌多情,伉俪情笃。但陆游母亲生怕儿女情长荒废了陆游仕途进取,便悍然决定遣唐离异。这对陆游打击很大,虽作过反抗,但在封建旧礼教束缚下,他只好屈从。数年后,两人在绍兴城中沈园偶然相遇,唐琬摆酒相待,两人多少心事一齐涌上心头,陆游微醉之后,情不能己,便在墙上留下了数百年来为人传颂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表达了极其痛苦、眷恋的内心。

  元稹、白居易诗筒传韵

  元稹和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世称“元白”。元稹25岁(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时,两人同登书判拔萃科,俱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订交。而在史册上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在长庆二年到长庆四年(822~824)间诗筒传韵的风雅趣事。其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元稹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二人诗筒往来,唱和甚富。所谓“诗筒”就是将诗放在竹筒内,以诗代书,往返传递,互致问候,互通章讯。白居易《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拣得琅琊截作筒,缄题章句写心胸。随风每喜飞如鸟,渡水常忧化作龙。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介绍了诗筒传韵的方式和内容,表达了他们喜欣的内心。其中不少内容飘溢着酒的芳香,反映了他们诗酒为乐的生活。如:元稹《酬乐天喜邻郡》诗末二句:“老大那能更争况,任君投募醉乡人。”白居易在《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中云:“醉乡虽咫尺,乐事亦须臾”。从此,越州以“醉乡”之名传颂遐迩。在《醉封诗寄微之》诗中更表述了他们醉书、醉寄的情景:“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为向两川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元稹更以酒醉之乐招唤友人:“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白居易在《代郡斋神答乐天》诗中更说:“为报何人偿酒债,引看墙上使君诗。”元稹在越州一住就是7年,纵酒自娱,甚至连小孩也学会了饮酒:“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可见他确实是沉浸在醉乡的欢乐之中了。

  鲁迅把酒论世

  鲁迅先生爱喝绍兴酒,而且将酒写入他的诗歌、杂文、小说里,但他不是狂饮滥喝,而是慢饮小酌,以酒会友,以酒寄托着他的爱与憎。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自嘲》中的一联。诗的全文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更有不少饮酒文,在他的杂文中常常谈及酒。1927年9月在广州学术演讲会上,鲁迅作了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就魏晋期间的竹林七贤,如阮籍、刘伶等,说明酒在文人创作和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并论及酒功酒德,且时露锋芒,以古论今,针砭时弊,入木三分。鲁迅的小说,十之八九都写到绍兴酒,写到绍兴酒俗,无论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还是《孔乙已》、《故乡》、《祝福》,无不以酒写人写事,以人以事写酒。

  兰文化

  兰花是绍兴的市花。绍兴栽养兰花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我国现存最早由东汉袁康、吴平撰写的地方志《越绝书》中有:“句践种兰渚山”的记载。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当时社会名流、37首诗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37首诗中就有几首写到兰花。如徐丰之的“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袁峤之的“人亦有言,竟得则欢。喜宾既臻,想与游盘。微音迭咏,馥为若兰。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宋朝的张昊,在纂修宝庆《会稽续志》中写道:“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诸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亭。”

  明代绍兴知府萧良干主修,张元忭、孙鑛同纂的《绍兴府志》中载有:“兰渚山,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句践所树。兰诸之水出焉(通曲),兰亭,山阴汉旧县亭,王羲之曲水序于此。”

  明代绍兴著名奇才,青藤画派创始人徐谓,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兰花的诗,画了不少兰花的画,他在《兰谷歌》中写道:“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诸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兰花兰垂云之紫。”

  绍兴士大夫阶层写兰、咏兰、养兰的情况,历史渊远,除见之于诗、画以外,还见于散文笔记,如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清代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

  鲁迅先生1933年11月14日致山本初枝信中说:“养兰花是颇麻烦的事,我曾祖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这在周建人口述、周哗编写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中也有记载:“鲁迅曾祖父芩年公生前除好种兰花以外,没有做过其他什么事。”。

  1923年出版的《兰惠小史》是一本具有影响的兰史,作者吴恩元结识了许多绍兴棠棣的兰农,在《兰蕙小史》中记录了绍兴棠棣兰农的种兰经验和发掘名贵品种的贡献,在记录的江、浙、沪40种兰花名贵品种中,绍兴县就占26种。

  1984年1月22日,绍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兰花为绍兴市花。1988年至1992年,绍兴的兰花在全国三届兰花博览会、两次全国兰花展览会上共获得金牌13块、银牌27块,并获得优秀品种奖牌10块,栽培奖牌3块,科技奖牌1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曾与绍兴兰农交流养兰经验,绍兴还有专门的花市。1991年,在全国春季兰花展开幕式上,中国兰花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应祥教授在讲话中称:绍兴----中国兰花的故乡。

  兰诗摘引

  嵇康咏兰诗

  稽康(224-263),三国时上虞人,是“竹林七贤”之一。

  《酒会诗》(其六)是一首专门咏兰的诗:

  猗猗兰蔼,植彼中原。

  绿叶幽茂,丽藻丰繁。

  馥馥蕙芳,顺风而宣。

  将御椒房,吐薰龙轩。

  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这首诗歌颂了兰的色泽和芳香,以及馨芳椒房的作用,表达了人们对兰花的无比喜爱之情,而对那些秋草,则表现了怅然的态度。

  谢灵运的咏兰诗

  谢灵运(385-433),东晋著名诗人,是我国山水诗创始者。

  《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诗》(其二)昔闻兰金,载美典经。

  曾是朋从,契合性情。

  我违志概,显藏无成。

  畴鉴予心,託之吾生。

  这诗以《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意,写出自己违已交病,进退失据时的痛苦,这种痛苦只好向情如兰金、契合性情的兄弟倾诉。

  《石室山诗》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坰郊。

  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

  ??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这诗写他清晨放舟发游,越郊穿野,索异寻幽的雅兴,只见绿洲上盛开着兰花蕙草,山岭上铺满了苔藓丛林,在这欢乐自得的时候,摘一朵兰花来表达悠然韬隐

  的心情。

  《郡东山望溟海诗》

  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

  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

  策马步兰皋,绁控息椒丘。

  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长洲。

  白花皜阳林,紫虈哗春流。

  非徒不弭忘,览扬情弥遒。

  萱苏始无慰,寂寞终可求。

  这是一首采兰诗,春日来临,诗人骑马出游,在长满兰花的江海之旁,赏春兰,采蕙草,取杜若,素白色的兰花开满林间,青紫色的茎叶倒映水面。这明媚的春光,使自己神爽意得;有万物的昭苏,当然不必要别的慰藉。这里兰成了感发诗人深情的事物,写物以敷意,情在兰花,志满江海。

  陆游咏兰诗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绍兴人,他热爱绍兴兰花,也熟悉兰花的生长习性,更在兰的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

  《兰》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这首诗先叙求兰弗莸的经过,后议论弗莸的原因,以拟人写法,突出了兰的本心和品格,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

  朱熹咏兰诗

  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学大师,多次游历绍兴,并曾任职于绍兴。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这首诗写出了他得到蕙兰时的喜悦,适意忘言,乐而忘老。

  《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这首诗写出了兰花无人赏识采撷的失意情态,对兰的孤寂深表同情。

  《兰》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这诗写护兰,眼前虽有疏帘相护,却来作秋凉之计,于是提出了期待,写得富

  有情韵。

  王冕咏兰诗

  王冕(1300-1359),诸暨人,明代著名诗人、画家。

  《明上人画兰图》

  吴兴二赵俱已矣,雪窗因以专其美。

  不须百亩树芳菲,霜毫扫动光风起。

  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眉如羞春。

  翠影飘飘舞轻浪,正色不染湘江尘。

  湘江雨冷暮烟寂,欲问三闾杳无迹。

  忾慷不忍读《离骚》,目极飞云楚天碧。

  这首诗是咏当时著名写兰画家善明僧人的。诗中“二赵”即赵孟坚、赵孟頫,“雪窗”就是普明,他是吴兴地方继“二赵”之后最善画兰的人。诗从第三句起一连六句写明上人画兰的光风,赞美其娴熟的绘画技巧。末四句由湘江而遥想屈原,遥想《离骚》,表达出自己感伤和惆怅的内心。颂画咏人,咏兰怀古,流转跌宕,错综见意。

  徐渭咏兰诗

  徐渭(1521-1593),绍兴人,我国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信。

  桥文化

  绍兴城外稽山鉴水之间,境内河网如织,湖泊相连。至清光绪年间,城内拥有33条河道,229座桥梁,桥梁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座,几乎家家临水、户户临桥。真是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石板之多,堪称全国之最。是“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水城桥都。沿河民宅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水中鱼贯而行的舟楫倒影浮荡,橹声欵乃;横跨在河道上大小石桥巧思迭出,造型各异。“古城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形成了绍兴水城的独特景观。

  屋旁、桥头、岸边,筑有通向水面的台阶,谷称踏道。有马鞍形踏道、元宝踏道和一字踏道等,既便登舟乘渡,又利浣衣洗物。

  由于水城的特殊地理环境,街坊多依河分布,民居多傍水而建,桥便与人们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人们出门见桥,上街过桥,夏天乘凉闲谈也多在桥头。绍兴人以桥多而自豪,桥名信手拈来,即成一首顺口溜。

  绍兴桥梁的建筑布局多因周围地势、航道设置、河床宽度、水文状况以及民居、码头等环境条件而异,往往沿街曲折,遇水而跨,起伏联通,穿梭无碍,可谓灵活多变,千姿百态。

  桥梁中有拱桥、梁桥、廊桥、庙桥、折边桥、拱梁组合桥等等桥型。特别要注意的是,绍兴有全国罕见的五折边形石拱桥,如拜王桥、迎恩桥等,还有半圆形、圆弧形、马蹄形的石拱桥。悬链线拱桥是绍兴古桥中的杰出代表,有嵊州玉成桥,新昌桃源迎仙桥等。不少古桥的桥身和望柱上雕刻有狮、龙、鱼、花等图案和楹联,端庄大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宋代建造的八字桥,一桥跨三河,布局合理,建造稳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嘉泰年间,于明万历二年重修的广宁桥,为绍兴现存最长的七折边形石拱桥,国内罕见,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晋,于清乾隆、清嘉庆年间重修的光相桥,系单孔半圆形石拱桥,结构典雅,雕筑别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城区还有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题扇桥、泗水桥、三接桥、跨龙桥以及谢公桥、迎恩桥、拜王桥、探花桥等桥梁,不仅集自然环境、人工建筑于一体,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桥诗欣赏

  《诗经.大雅.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宋之问(?-713?)为初唐著名诗人,中宗时(684)为越州长史,饱览越中风光。宋之问的《游云门寺》写到了云门石桥的情景:“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龛依大禹穴,楼依少微星。......虹桥转翠屏”。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李绅(772-856),唐大诗人,大和七年(833)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1125-1210),山阴人。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

  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云门草

  堂”。《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十几首写绍兴的柳桥,如:《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柳桥秋夕》:“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柳桥秋夜》:“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还写了绍兴其他许多桥,如:《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泊舟湖桥酒楼下》:“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柳》:“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暮春》:“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江上》:“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闲游》其三:“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过杜浦桥》二首:其一:“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其二:“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舟中》:“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

  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蘋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阴人,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写了不少咏桥诗。如:《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余每

  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这诗题目较长,对柳桥梨树表达了深切的情意:“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李慈铭(1834-1894),被尊为一代文史大师,写过一些颂赞绍兴柳桥的诗:《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绝寓园中,角巾屹然水中止。讲学同源幸得人,柳桥携手王元趾”句。《东郭门外渡东桥吊余忠节公尚书二首》:此诗作者有自注:“明季状元殉国者,公与杞县刘文正、吉水刘文忠三人而已。”“一死从容完晚节,二刘先后重拜名。隔城亦有尚书在,惭见桥东一水清。”另外还有一些桥诗如:《青田湖竞渡词十六首》:“虹桥三里小红楼,楼下人家早舣舟。钏影隔窗灯未灭,晓星帘幕各梳头。”《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阑夜泛轻舠,烛影霞川五里遥。临水人家花夹岸,笛声吹月满红桥。”《鉴湖柳枝词十二首》:“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微雨中过湖塘二首》:“西跨湖桥雨到时,四山烟景碧参差。白云忽过青林出,一角斜阳贺监祠。”

  周作人(1885-1967),绍兴人,是对新文学作出过多种贡献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高地位,写了不少歌咏绍兴桥梁与怀念的诗。如《苦茶庵打油诗(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桥下路骨灰瓦屑最难看。”《苦茶庵打油诗补遗(二十首)》其九:“柳桥无复清冷水,梅市空余暗淡山。”《吾家数典》诗其六:“清道桥下百姓家,逸斋遗教是桑麻。”《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与桥》一诗:“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橹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跷/亦常有过楼,步屦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居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

  行行二三里,桥影错相交/既出水城门,风景变一朝/河港俄空阔,野板风萧萧/试立船头望,炉峰干云霄/。”

  陈从周我国著名古建筑大师、园林大师陈从周教授,绍兴人,写了许多桥诗。如:《越州吟》:“玉带垂虹看出水,酒旗招殿舞斜阳,越州佳处无人会,那得桥乡兼醉乡。”此书作者自注:“余谓水乡桥乡醉乡兰乡,唯绍兴得之。”其四:“小桥通巷水依依,落日闲行到市西,柔橹一声舟自起,家家载得醉人归。”其五:“三步两桥接肆前,市头沽酒待尝鳟;渔舟唱晚归来近,水阁人家尽卷帘。”《续越州吟》:“有水无山景不周,山重山复复何求;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其二:“人人争说江南好,多少风光系客情。一语先生须记取,水乡总是赖桥名。”其三:“前辈流风立意新,名桥处处自亭亭,姿容留得千秋貌,未把河梁一样形。”“远山似睡早含烟,隐见石桥枕水眠;倩影姗姗通一顾,几湾才得到卿前。”另有二首:“年年何事水边行,为觅石桥付苦辛;赢得越州千载誉,一图一字汗盈盈。”“几人识得忙中乐,邂逅风情别样浓。日午闻香桥下过,村人贻我醉面红。”《再续越州吟》第一首:“越山明秀最移情,溪店半间入座薰。小槛依桥桥贴水,青峰照影酒杯深。”其二:“山里村居山外溪,湿云过岭雨霏微。小桥处处随人意,自有泉声伴鸟啼。”

  《绍兴沈园前春波桥》:“鸣禽歌宛转,新柳舞婆娑。莫厌芳情少,春思上绿波。”

  东方浩的现代新诗:《石拱桥》诗:“这唐宋的诗行/漫邪路于水乡的河道/岁月之掌/抚去青石的沟沟坎坎/只把一种暖意/悠悠注入/丝绸的光辉/映亮暗淡的文字/工匠的姓名/早随流水逝去/而他们的遗作/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无数深情的目光和双脚下/亲切,动人/石拱桥风度翩翩/一头倚在古典的水域/一头倚在现代的爱情

  戏文化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丰富,剧作高超,作家、艺人辈出,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与我国众多戏曲一样,是产生于以宗教祭祭祀活动的歌舞戏和娱人优伶表演的滑稽戏为主的百戏杂陈的多元环境中;另一方面,又与绍兴古代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和城镇经济的兴盛密切相关。

  越剧

  “越剧”源于嵊州农村。由当地民间说唱艺术演变而成,初称“的笃班”、“小歌班”,也称“绍兴文戏”,以生、旦戏为主;1937年以后改称“越剧”。早在1890年前后,嵊书艺人在杭州、余杭一带与湖州“三跳”说唱世人同场竞艺、相互交流,结合嵊州乡土语言和风味,在“四工合调”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湖调”,即以“呤哦调”作为帮腔,从此,变沿门卖唱为厅堂、茶楼唱书,发展为“落地唱书”。1906年灯节前后,嵊书艺人在浙西农村首次搭台演出,颇受当地观众欢迎。1917年开始,男班小科班曾多次在上海郊区和偏隅茶楼演出,有时也与绍兴大班搭班演出,从中吸取艺术营养,以后又放弃帮腔的演出形式,剧目上也作了改进,进而上演一系列家庭戏、婚变戏,吸引了不少以市民妇女为主体的观众。1921年在上海“大世界”打出了“绍兴文戏”的品牌,终于受到大批观众的青睐。1923年后,嵊县首次出现绍兴文戏女子科班。此后,女子戏班林立,称为绍兴女子文戏,简称女子文戏。女班所演剧目,多自绍剧、京剧移植,故又称文武女班、女子绍剧等。其时,为适应女子演唱而变[丝弦正调]为[四工调],演出于绍兴、宁波和上海。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

  1942年——1949年,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等进行越剧改革,以剧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改进服装、化妆、布景、灯光,充实乐队,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调[尺调],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又创制了[弦下调],越剧唱腔逐渐形成多种流派,使越剧终于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

  绍剧

  绍剧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绍剧一名系1950年戏改时所定。绍剧曾分“文班”和“武班”,前者以演家庭戏、清宫戏和宫廷戏为主,后者则以武戏取胜。绍剧渊源至今尚缺少确切的史料证明,一说源于前末清初,一说源于道光年间。绍剧唱腔高亢、激越、悲壮,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有独立完整的唱调,即

  [三五七]与[二凡]。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1950年定名绍剧。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及上海一带。

  新昌调腔

  明代,越地出现调腔,俗称高腔或高调。调腔一名早见于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朱楚生,即为当时著名之调腔戏演员。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舟山、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曲牌体,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以调腔为主,并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曲调体系的剧种。民国以后,各地的调腔演出活动渐趋减少,至1959年,新昌县成立专业高腔剧团,调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载曲籍。

  曲艺

  绍兴地方曲艺,大多出现于清代中叶。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有平湖调、词调、莲花落和宣卷等。这些曲种的曲目、唱调、扮演等方面,在吸收调腔、乱弹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基础上,经过艺人的不断加工、提高,形成了显明的地方特色,为居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门重视对以上曲种遗产的整理、发掘与保存,使优秀曲种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得到流传。1976年,绍兴莲花落艺人胡兆海、周汝珍的双档莲花落《常青指路》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获得好评。1982年,胡兆海的《回娘家》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获得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1986年,绍兴曲艺团倪齐全的《疯姑娘》获浙江省新曲(书)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1987年,胡兆海的《姑娘上门》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1990年,倪齐全的《阿Q与辫子》参加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曲艺节。绍兴莲花落的影响日见扩大。

  其他戏剧

  绍兴境内,地方戏剧品种较多。自清末至民国,尚有京(徽)班、武林班等。民国18年(1929)前,京班常演出于绍兴觉民舞台。绍兴亦曾开办徽调科班,但未能持久,从业者多改唱乱弹。嵊县办有徽调、乱弹并蓄的科班,多在宁波、绍兴及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演出。诸暨有西路乱弹戏班,为乱弹和徽调的合班。此外,尚有鹦哥戏、目连戏和孟姜戏等。

  1950年后,鹦哥戏、孟姜戏不复再见,目连戏偶于特殊纪念场合或文化节日时演出。西路乱弹于1965年后不再有专业戏班。

篇三:绍兴典故历史

  

  城市冷知识14:绍兴市历史冷知识40条,你了解多少条?

  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会稽、山阴,浙江省地级市,下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绍兴是书圣故里,鲁迅的故乡。绍兴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建城史逾2500年。

  (1)绍兴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绍兴历史上曾五次成为诸侯、地方政权的都城或陪都。

  (3)绍兴的简称越源于春秋时期的越国。

  (4)范蠡受越王勾践之命于公元前490年筑勾践小城,此为绍兴给吴王以越国臣服于吴国的假象。

  城之始;后又在小城以东建成十倍于小城的勾践大城,大城不筑北面,(5)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赵构驻跸越州,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此为绍兴名称之始,绍兴也是少数几个因年号而得名的城市。

  (6)宋高宗赵构在绍兴府被吓得失去生育能力,南宋的帝位重新回到赵匡胤一脉。

  (7)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不惜自毁长城,罢除韩世忠、张俊兵权,杀害岳飞,与金签订《绍兴和议》。

  (8)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诸暨(今绍兴市诸暨市)人,沉鱼落雁和东施效颦的典故跟西施有关。

  (9)书圣王羲之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东床快婿的典故发生在王羲之身上。

  (10)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是东晋会稽郡始宁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谢灵运才华冠世,自视怀才不遇,在任玩忽职守,最终被杀。

  (1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越州山阴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12)中国温补学派的一代宗师和集大成者——张景岳是明代绍兴府山阴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

  (13)明代第一才人、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鼻祖——徐渭是绍兴府山阴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他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14)中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近代史首位为革命而牺牲的女英雄——秋瑾是绍兴府山阴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

  (15)鲁迅是绍兴府会稽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但鲁迅一般不说自己是绍兴人,而说自己的籍贯是浙江。

  (16)北大之父——蔡元培是绍兴府山阴县(今属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人。

  (17)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正规大学毕业第一人——何燏时是绍兴府诸暨县(今绍兴市诸暨市)人。

  (18)我国第一位提出计划生育的人——马寅初是绍兴府嵊县

  (今绍兴市嵊州市)人;马寅初主张控制人口,而自己却有二妻七子。

  (19)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出生于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市余姚市),他一直以绍兴人自居;蒋梦麟把蔡元培比作是北大的功臣,把自己比作是北大的“功狗”。

  (20)卧薪尝胆的典故发生在绍兴;实际上勾践只尝过胆,没卧过薪;绍兴古城西北迎恩门外的箭楼相传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

  (21)投醪劳师的典故发生在绍兴,一条仅长250米的无名小河——投醪河,因此成了一条名河。

  (2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发生在绍兴;范蠡退隐时给文种写信要他功成身退,文种自恃功高,不听范蠡的劝告,最终被逼自杀。

  (23)勾践种兰之地——兰渚山在柯桥区。

  (24)王羲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地方——兰亭在柯桥区;曲水流觞、崇山峻岭、放浪形骸、丝竹管弦等成语均出自《兰亭集序》,遗憾的是,《兰亭集序》真迹至今下落不明。

  (25)位于越城区的戒珠寺本不是寺,而是王羲之的老宅;因为错怪一位僧人好友,王羲之把老宅改为“戒珠寺”以示戒绝玩珠之癖,山门楹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也说明这个问题。

  (26)我国绘画史上青藤画派的发源地——青藤书屋在越城区。

  (2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立交桥——八字桥在越城区,始建于南

  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以前。

  (28)位于越城区的沈园原为南宋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却因陆游与表妹唐琬的爱情悲剧而闻名。

  (29)史上最惨的皇陵群——南宋六陵在越城区。

  (30)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越剧源于今嵊州市。

  (31)全国唯一介绍蔡元培事迹的名人纪念馆——蔡元培故陈列馆在越城区。

  (32)全国首家鲁迅文化主题酒店——咸亨酒店在越城区,因鲁迅的名作《孔乙己》而闻名。

  (33)无绍不成衙——绍兴师爷纵横官场三百年,足迹遍布万里;全国唯一的展示师爷文化的纪念馆——绍兴师爷博物馆在柯桥区。

  (34)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在柯桥区,绍兴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因此被称为“拖在布上的城市”。

  (35)世界第一大维生素E生产基地在新昌县,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维生素E产量占全球45%。

  (36)全球最大的摩托车铝合金车轮生产基地——万丰摩轮在新

  昌县,万丰摩轮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37)绍兴黄酒是汉族酿酒史上历史最悠久的酒种。

  (38)世界珠茶之源在嵊州,嵊州珠茶出口量占中国的60%。

  (39)杭州小笼包并不是杭州的特色小吃,而是嵊州的特色小吃。

  (40)绍兴多霉食,比如霉豆腐、霉千张、霉面筋、霉苋菜梗、霉菜头、霉笋等;除了霉食,绍兴还有西施豆腐、茴香豆、槽鸡、梅菜扣肉、绍三鲜等,来绍兴旅游千万不要错过美食哦。

  看完绍兴市这40条冷知识,你了解绍兴了吗?除了这些,你还知

  道哪些关于绍兴的冷知识?

篇四:绍兴典故历史

  

  中国文化之历史典故大全_历史典故大全带解释

  历史是过去,也是我们借鉴的方向。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文化典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国文化之历史典故大全_历史典故大全带解释,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1】负米养亲

  【出处】《孔子家语?致思》。

  【释义】借米以赡养父母,形容人非常孝顺。

  【历史典故】

  子路,春秋末年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一性一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2】乘兴而来

  “乘兴而来”这则成语的乘兴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比喻高高兴兴地到来。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徽之传》,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3】扇枕温席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历史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一床一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一床一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一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一江一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一爱一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一爱一戴这位一爱一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一江一夏黄香。”

  【4】寸草春晖

  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释义:“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命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故事唐代的诗人孟郊,写过一首题为《游子吟)的诗。这首诗以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全诗只有短短六句,大意是这样的:

  即将漂泊异乡的儿子啊。

  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亲手中的线缝做的呀。

  临行时让我把这衣裳缝得密密的,怕的是在外日子久会破损。

  谁说做儿子的这颗象小草一样稚弱的心,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成语“寸草春晖”就是从这首诗中简缩而来的。

  【5】强项令

  【出处】《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释义】本义是强硬的颈项,借喻人一性一格刚强,不肯低头屈服。后以“强项令”泛指刚直不阿的官吏。

  【历史典故】

  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释放一奴一婢,减少官差。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却需要有效的法令。不过法令只能威慑百姓,却无法约束达官贵人。光武帝的姐姐湖一一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横行无忌,她的一奴一仆也不把法纪放在眼中。

  洛一一令董宣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湖一一公主有一个家一奴一仗势行凶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家一奴一出来。

  一天,湖一一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的家一奴一。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一一公主的车。

  湖一一公主大怒:“好大胆的洛一一令,竟敢阻拦我的马车!”

  董宣毫不畏惧,当面责备湖一一公主不该放纵家一奴一犯法杀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

  湖一一公主十分生气,马上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光武帝听了也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一一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动手,微臣有话要上奏。”

  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还

  有什么话可说?”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一奴一仆杀人,还

  能治理天下吗?如果微臣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恳请以死谢天下!”说罢,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为了顾全湖一一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董宣宁死不磕,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

  内侍回报说:“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一一公主见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气,讽刺光武帝没有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那样肆意为之。”

篇五:绍兴典故历史

  

  宋朝的历史典故

  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七八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将历史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朝的历史典故,希望能够帮到你!宋朝的历史典故篇一:南宋初期穷人厌战

  说到南宋时期的北伐,我们往往会想起陆游临终前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起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亦或是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文人们一厢情愿的情怀,并不代表当时大多数民众的意愿。

  南宋立足的江浙地区自古号称东南膏腴之地,“天下赋税,尽出其半”,但在南宋初期却并非如此。经过宋徽宗20xx年花石纲的征掠、席卷几百万人口的方腊起义以及宋金的动荡,这里人口锐减,满目荒凉,已经变成土匪、盗贼、叛乱者和豺狼出没的地方。

  南宋建立之初,国土面积只有北宋时期的一半多点,人口也大幅度下降,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却丝毫未减。南宋为了应对战争,常备正规军平时大约保持在40万人,战事激烈时人数还要增加许多。在南宋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论从军需供给还是人员补充上看,都是当时南宋民众的沉重负担。

  再看税收,南宋初期的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在每年4500万贯左右,其中1300万贯左右用于皇室开支,2400万贯左右用于在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其他所有开支只有七八百万贯。而一旦战事爆发,军费会成倍激增。这多出来的费用,政府只会不停地用通货膨胀和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转嫁给民间。于是南宋一朝苛捐杂税的科目之多、赋税水平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经常达到北宋时期的一倍左右。

  可见,仅仅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就已经让南宋百姓力不从心了,而战端一开,他们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饭问题而非民族矛盾,他们的意愿只能是如姜夔在《扬州慢》中表述的那样——“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只要北方政

  权不入侵,是绝对不愿意打仗的,更不必提什么北伐。

  宋朝的历史典故篇二:南宋中期富人为何反战

  到了南宋中后期,老百姓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环境远比北方要优越。这时,南宋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是否有强烈意愿收复北方失地呢?事实上,百姓特别是富人阶层对收复相对落后的北方并没有多大兴趣。

  更重要的是,当时南宋民众内部因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一批非常富裕的商人、手工工场主和熟练工人,并进而形成了一个中产市民阶层,他们的生活过得比官员都要好。例如南宋的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1贯为1000文钱)左右,而一个棉织业熟练工人的年薪却达到了600贯。

  这个规模日渐宏大的中产市民阶层既得富贵,也安于富贵,一旦北伐战斗打响,各种赋税徭、兵役会成倍地降临,势必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且即便收复了中原,朝廷也必然会“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从富裕的地方征收重税,然后用这些钱来救济遭受兵灾破坏或者原本贫困的地区,南宋的百姓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征以重税。

  有鉴于此,中产市民阶层必然会竭力地反对战争,他们拥有全国2/3的巨额财富,也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他们的声音是当局不容疏忽的。更何况他们利用财富同当局官僚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很大程度上具有左右当局施政的力量。

  那么身处北方“沦陷区”的百姓对于南宋朝廷的北伐又是什么态度呢?其实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饱受异族的压迫凌辱,也没有盼望南宋的军队进行北伐,如陆游词中所描述的那样——“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即便南宋北伐,他们也不大可能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扶老携幼、箪食壶浆地欢迎官军。

  事实上,当南宋初期的百姓忍受着苛捐杂税、提心吊胆地恢复经济时,北方正在金世宗的精心治理下繁荣富足,金世宗也因此博得了“小尧舜”的美名。当1220xx年南宋发动北伐时,北方的汉人并没有

  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反抗金朝的活动,更别说一呼百应和宋军一起抗金。倒是南宋的子民屡屡地因为不堪重负而揭竿而起,使得岳飞手沾的义军鲜血比金兵的还多。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完成于北宋覆灭的几年前,汴梁这座曾经繁华富裕、拥有140万人口的大都市,在被金国占领后只剩下不足20万人,成年男子还不到1万人,而它只是整个北方宋金交战区的一个缩影。因此北方百姓在获得来之不易的太平之后,最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至于国家认同并不那么重要。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不管什么国号、年号,谁当皇帝,他们都一样要交粮纳税。

  到后来辛弃疾、陈亮倡言北伐的时代,北方百姓虽然日子过得不如南宋子民,但他们对于宋朝的认同却更加淡泊了。因为此时距离北宋亡国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金国占领区的原宋朝遗民中,亲身经受过金人蹂躏痛苦的那批老人已经所剩无己,新出生的两代人并没有尝到被杀、被辱的痛苦。相反,他们在金国皇帝的统治下过着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没有人希望南宋朝廷北伐中原,正像辛弃疾和陈亮在奏折中所反映的那样——“北方被占领区的老百姓已经快忘了自己曾是大宋朝子民这件事了”。

  总而言之,南宋的偏安根本上是由南北双方民众的意愿决定的,对于南方穷人而言,打仗意味着食不果腹,命丧沙场;对于富人来说,称臣纳贡每年支付的白银、匹银和绢,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远远比北伐开战后的浩大成本与巨大风险来得划算。无论是秦桧的“绍兴议和”还是孝宗时的“隆兴议和”其实都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北方的百姓则已经适应了金朝的统治,没有响应南宋北伐的动机。而这些都不是由南宋的某个皇帝想一雪前耻,或者岳飞、辛弃疾等主战派将领的大声疾呼就可以改变的。

  宋朝的历史典故篇三:宋朝重步兵实力如何

  虽然宋代给后世的印象是重文轻武。但鲜为人知的是,宋朝拥有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重装步兵。

  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

  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而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