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天铭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6篇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6篇

来源: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02 16:35:09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6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一站中心不但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效调解处理了各类大小矛盾纠纷还贴近群众需求通过显示屏办事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6篇

篇一: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一站中心不但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效调解处理了各类大小矛盾纠纷还贴近群众需求通过显示屏办事指南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免费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理顺了干群关系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某街道机构改革调研汇报范文精选五篇某街道机构改革调研汇报范文精选五篇(1)

  一、街道党政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及履行职责情况

  1、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党务办公室、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综合经济办公室、财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共8个办公室。

  2、机关人员编制。街道办事处核定行政编制总数40名。党工委由9—11人组成,设书记1人、副书记3人(其中1人兼任纪检委书记)、委员5—7人;街道办事处设主任1名、副主任3—4名,武装部设部长1名;内设各办公室的科级领导职数为1正1副。

  3、实有人员。机关现共有76人,其中公务员24人,事业人员48人(其中全额事业40人,自收自支事业8人),统计员2人,选聘生(大学生村官)2人。

  公务员中,班子成员10人,各部门正、副科级干部11人(正科7人、副科4人),科员3人;事业人员中,科级干部3人(其中当工委委员1人),副科级干部6人,办事员39人。

  这些人员分布在8个办公室和9个居委会共17个部门中,管理着20个村、12个居委会,总人口达34000人。他

  1

  们在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和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2009年完成税收3500万元,是2006年街道成立之初的4倍多;经济文化繁荣、环境舒适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有序、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共投资130余万元,大大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学习型、服务型社区建设初具规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定工作等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二、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转变职能是政府深化机构改革的核心。怎么转变职能?就是如何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这四个方面建设好服务型政府,如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如何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更好地关注民生、便利民生、改善民生。照此,我们遵从区委要求,全面进行了一站三中心建设。简单讲,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重新整合人、财、物资源,设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综合经济服务中心三个中心,实行集中办公、规范操作、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各村、居设立便民综合服务站,站与中心上下联动、一线贯通。使我们的服务达到广覆盖、最大化地贴近

  2

  群众、最大化地便利群众的目的。经过一年来的尝试,证明一站三中心建设是转变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优化发展环境、争创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在一站三中心建设上,我们坚持五个到位:一是硬件建设到位。本着便民、实用的原则,全面落实办公场所,配齐必要的办公设施和便民设施。从筹建到现在已经投入63万余元按标准对一站三中心进行了装修,并购置电脑、打印机及其它办公用品,改善了办公条件,完善了办公设施;二是人员配备到位。根据一站三中心各岗位的特点,打破部门界限,最大限度地调动每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职能部门推选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熟、作风正的同志经组织考核培训后,到一站三中心驻点办公,目前一站三中心共配备工作人员39人。三是服务项目到位。将街道各部门有审批权限的项目、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三个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和一站式服务。机关干部驻村、居定人、定时、定责为村、居民服务,当好村、居民的办事员;四是运行管理到位。科学编制办事流程,明确办事步骤、环节和时限,严格岗位职能责任,切实提高服务效率,规范行政行为。做到四声、五心、四快,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处理有回声;接待要热心、解释解答要耐心、分析事务要细心、帮助群众要诚心、解决问题要真心;受理

  3

  快、调查快、处理快、反馈快。认真抓好每一个服务环节,营造办事简便、高效的服务环境;五是监督检查到位。强化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和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一站三中心规范运行。对所有中心、站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动态考核,按月、季、年进行考评,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提拔、表彰奖励的依据,以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责任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更好地促进工作。

  一站三中心不但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便利,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效调解处理了各类大小矛盾纠纷,还贴近群众需求,通过显示屏、办事指南、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免费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理顺了干群关系,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突出矛盾和问题1、街道财力弱,调控能力差。我街辖20个村、12个居委会,总体城镇水平较低。街道地处老城区,特点是三多一少,一是年老的住户多,年轻有能力的搬走了,留下的多为年龄大的留守户,这是一群低收入群体,大多需要街道的帮助和照顾;二是下岗失业和无业人员多,统计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0000人,无业人员000

  4

  人;三是平房住户多,经济有限没条件更换楼房,全街道0000户城镇居民有00%分布在平房区;一少是街道经济总量少,发展后劲不足。现有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寥寥可数,年税收在百万以上的企业仅有1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仅仅5个。作为街道,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目前对街道财政实行包干,除基本工资和办公经费外,干部的补贴、会议经费、业务经费等都要自负。各种公共基础设施、文化卫生、民政福利等需要投入的资金也需要自筹。此外,还要担负400多教师的工资差额部分,仅此一项每年就要多支出近500万元。虽然近几年街道税收翻了几番,但仍显财政困难,有些该办的事情由于资金缺乏而办不了,间接影响了街道的行政和服务功能,更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

  2、体制不顺引发机制不活,一根针难引千条线。街道面对众多上级部门,上边各自为战,下边战成一团,哪个部门都强调自己的工作重要,都要求专人负责,都要一追到底。可街道就这么多人、就这几个领导疲于奔命,到最后哪个也精不了。

  3、人员管理僵化,缺乏必要的流动。一些工作表现特别优秀、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事业干部得不到合理的流动使用。事业身份制约了个人的发展,也限制了其在团队中更大作用的发挥,严重影响个人的积极性。

  四、意见和建议

  5

  1、机构改革要与整合资源、科学定位结合起来。一站三中心初步实现了街道人、财、物资源重新整合,能够更科学、合理地发挥效能。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搭建起了政府和群众有效交流的平台,彻底改变了过去群众到机关办事,摸不着门、找不准人、办不成事的尴尬局面,真正实现了群众到机关办事只跨一个门、只找一个人、件件有着落、个个都成满意人。一站三中心组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共为群众和企业办理各类事项3985件。大至劳资纠纷,小到群众门前卫生,我们都能做到件件有着落,受到群众的好评,群众的上访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我们也真正感到群众上门办事的人多了,上访的人少了;群众理性平和的多了,粗脖子瞪眼睛的少了;群众说感谢话的人多了,说风凉话的人少了

  2、机构改革要与转变职能结合起来,要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上来。要充分发挥一站三中心的服务功能,真正能够为民办事。同时,要理清思路,把街道不能办、也办不好的事真正转移到有办理权利的机关单位。

  3、要把机构改革与理顺条块关系结合起来。权责一致才能理顺关系,要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条块关系,明确责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克服多头管理、互相推诿的弊病。某街道机构改革调研汇报范文精选五篇(2)

  6

  为了积极响应号召,创新和完善镇街机构编制管理,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和公示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我街道党政机关根据省编办《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评估的通知》(鲁编办〔2012〕43号)和市编办《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评估的通知》(烟编办〔2012〕15号)精神和乡镇机构改革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有效地实施了镇街机构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执行情况(一)严格遵守并执行镇街机构改革方案。镇街机构改革是关系到全镇街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为了有效执行改革方案,我街道党政机关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搞好改革的关键。首先,由街道党政办公室牵头成立镇街机构改革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充分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自机构改革启动以来,我街道以稳定人心,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出发点,召开动员大会,真正增强了广大机关干部对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为保证改革方案的贯彻实施,成立镇街机构改革监查小组,按照改革编制纪律等相关规定,严肃纪律要求,切实加大对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监督检查。(二)切实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层管理体制。第一,在这次镇街机构改革工作中,我街道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重点,将机构职能界定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

  7

  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方式等确保职能的转变,着力实现由单纯的行政推动型向主动服务型政府转变。第二,优化精简组织结构和行政审批事项。我街道在精简审批流程,删减审批项目和缩短审批时限等方面做出努力,进一步的规范了审批事项,推动了机构改革。第三,致力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我街道在福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化宣传,营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浓厚氛围,制定政策,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向试点村居进行倾斜。同时,充分利用舆论渠道,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丰富内涵,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第四,我街道严格根据文件精神,及时对镇街一票否决事项和达标升级检查评比事项进行了清理和完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镇街考核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为了有效实施机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组织机构和职责界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街道正确执行改革方案并且按照优化整合机构、科学综合设置、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设置了综合工作机构。设置了党政合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3个综合性机构,组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5个服务型事业机构,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若干综合性岗位。在人员编

  8

  制方面,共有行政编制()名,其中:党政领导职数()名。机关后勤编制()名。事业编制()名,其中,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名,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名,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名,街道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名,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名。

  (四)加强机构实名制管理。在这一方面,我街道严格遵循完善制度,有章可循;专人管理,有章可依;信息公开,阳光操作;监督检查,全民协调。实现了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的相互对应,初步解决了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的混编混岗及底数不清等问题,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进一步完善了镇街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公示制,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透明度。

  二、成效及建议总之,我街道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和改革方案,深化镇街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办、各中心的工作职责,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转变了政府职能,取得显著成效。在本次改革实施过程以及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今后深化镇街行政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重点致力科学设置行政机构,裁剪村居行政冗员;完善居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居基层民主法治政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权责一致的责任政府;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

  9

  度;健全对行政权利的监督。相信,随着镇街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

  革的不断深化,必将有力地加快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我街道经济的全面、迅猛发展。某街道机构改革调研汇报范文精选五篇(3)

  一、街道基本情况**街道位于市中心城区东部,东邻麦积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现有10个社区,户籍人口25901户,78534人,加上流动暂住人口,总人口约10.8万人。辖区驻有省、市、区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08家,是秦州区最大的街道。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办事处、纪工委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纪委派出机构。机关内设有办公室、办、监察室、武装部、计生办、综治办;事业单位有社保所、文化站,设在街道的挂牌机构还有、、团委、残联、应急管理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现有干部职工95人,其中:公务员19人,事业人员59人,项目人员16人,机关工勤1人。科级以上干部17人,其中:正科级5人、副科级12人。街道党工委设委员8名,即:党工委书记1名、办事处主任1名、人大工委主任1名、党工委副书记兼纪工委书记1名、办事处副主任2名、武装部长1名、党建办主任1名,其中:正科级干部3名,副科级干部5名。

  1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街道多年未进行改革。近二十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基本上每五年进行一次,越改越顺畅,越改越有利于基层工作。但是,每次改革都不涉及街道,在体制机制、机构编制、人员管理等方面,机遇一次次错失,问题越积越多。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们街道城市人口翻了两番,工作量加大了好几倍,现有机构设置已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二是街道责权不明确,角色错位。街道事务在不断增加,承担的业务工作达180余项,而权限却几十年维持不变。同时,街道与上级部门事权未合理界定,部门延伸到街道的管理权限还未下放,街道办事处存在事多、人少,责任大、权力小的问题。街道在城市管理中充当的角色是宣传员,而不是管理员,对城市管理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各项工作有增无减,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局面,导致工作人员以一对十,应接不暇,严重影响了事业发展。三是费随事转落实不到位。当前,上级部门将大量工作都下派到街道和社区,但人员、经费又不下放街道社区,造成基层既无人干事,也无钱干事的局面。四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目前我街道行政编制15个,实有人数19人;事业编制24个,实有人数59人;项目人员16人,由于编制严重短缺,项目人员十几年没有入编。作为

  11

  一个10万人口的街道,我们的居民人口甚至超过省内部分县的人口,但街道办事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远远不及一个三类乡镇。

  五是基层干部发展空间狭窄。近10年来,我街道内部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仅1人。事业人员占总人数的80%,但事业领导岗位只有1个,许多优秀干部得不到发展,事业人员又无法执行技术职称工资,导致干部职工思想上懈怠,工作上缺乏积极性。

  三、加强街道社区工作的建议一是建议尽快启动街道机构改革。将街道机构改革与部门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同研究,同部署,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参与改革,别让吃了多年亏的街道继续掉队,真正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城市化飞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本需要。二是建议彻底理顺街道与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制定好街道权责清单,明确街道和区直部门的职责划分,确保责权对等。实行进驻街道职责准入,不该由街道承担的事项坚决不能承担。建立以街道社区为主体的城市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好街道社区一线管理与服务职能。三是建议建立大机构工作格局。建议将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工作进行整合,建立街道大机构工作格局,在街道机构设置上突出七大机构,即:统筹党建、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建立大党建机构;统筹街道各类人员力量、

  12

  日常事务处理、督查考核等工作,建立大协调机构;统筹综治、信访维稳、应急防范等工作,建立大安全机构;统筹辖区日常执法、现场监管、执法联动等工作,建立大执法机构;统筹辖区环境卫生整治、三无小区治理等工作,建立大治理机构;统筹辖区社会事务、卫生健康、审批服务、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工作,建立大服务机构;统筹辖区城市低保、医疗救助、困难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工作、住房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保障等工作,建立大保障机构。同时,给街道预留1-2个自主限额,让街道根据自身情况设置更加符合实际的工作机构。

  四是建议建立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对需要在基层开展的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对于确实需要街道、社区承担或参与的工作,要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明确协助方式、权利义务和经费保证,实行属地管理,行业监督,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五是建议下放街道民生和城市管理领域审批权。赋予街道困难救助、医疗救助、特殊群体救助等民生领域审批权,让街道根据困难家庭类型、困难程度给予更灵活的救助措施,确保救助效果的最大化。要给予街道一定项目建设、企业落户、城市改造、大型活动举办等方面的审批权和城市规划的建议权,不断加强街道在城市基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六是建议增加街道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建议把多年不

  13

  用的差额编制、编制进行盘活,在总量内置换一些,补齐街道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的短板,给十几年没有入编的项目人员一点点希望。在领导职数上至少确保街道与乡镇一致,给基层干部有一点晋升的空间。加大培训交流力度,加强街道优秀干部的交流和提拔使用,盘活街道人才资源。某街道机构改革调研汇报范文精选五篇(4)

  XX市XX区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一是以政策为引领,规范有序推进综合治理体制改革;二是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能职责;三是合理划分事权,推动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四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提升街道综合管理效能;五是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便利化。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了社会建设和管治水平;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社区自治能力。该区的改革得到三点启示: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注重协调性;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找准着力点;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激发民主自治活力。

  关键词:城市街道;治理体制;XXXX区;改革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作为城市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城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认真履行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

  14

  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是城市综合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为了总结探索城市街道办事处如何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主体的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经验,我们课题组对XX市XX区进行了调研。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认为,该区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一、XX市XX区推进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XX市XX区位于XX市区东北部,是XX五个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是XX市面积最大的城区,辖14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94.08万。近年来,XX市XX区紧紧围绕转变街道职能,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大力实施街道机构及配套改革。特别是XX年以来,XX区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XX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与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结合建设民生XX、和谐XX,坚持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职能双加强为目标,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指导思想,全面启动和推进了旨在转变街道职能的综合治理体制改革。以政策为引领,规范有序推进综合治理体制改革改革意味着利益格局调整,必将涉及有关部门的利益,为了保障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规范有序推进。XX年2月,XX区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区委编委会的名义印发了《XX区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从深化

  15

  街道机构改革、理顺区和街道两级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机制、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等方面明确了街道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11项任务,并配套出台《XX区街道机构改革方案》、《XX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XX区XX年度街道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关于调整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初步实现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职能双加强的目标。

  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能职责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对组织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能有效地积聚新的组织资源,理顺各方面职能关系,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大化。XX区按照统一、高效、协调运转的原则,对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进行了职能归类,归并为内部管理类、社会建设类、城市管理类、社会管理类、城市化推进类五大类职能。按照1个内设机构承担1类职能的要求,将原城区5个科室、涉农6个科室,重新设置为城区4个科室、涉农5个科室,精简了机构,避免了街道内设机构的职责交叉,方便了群众一门办事。结合强化街道公共服务职能,将街道下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同时,将经济发展职能从街道办事处独立出来,设立投资服务分中心,由街道党工委管理,专门承担街道现有经济发展职能并将原考核街

  16

  道办事处抓经济、抓项目的目标考核内容全部调整到街道投资服务分中心进行单独考核,进一步优化了街道经济发展机制。

  合理划分事权,推动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合理划分事权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合理划分事权提出了新要。XX区按照减少部门对街道的管理事项,增加部门对街道的服务事项的要求,积极推进简政放权,着力解决权、责不一致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区级部门、街道承担的行政职权、公共服务等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制定了区级部门下放街道、社区办理工作事项的目录清单,并对区级部门下沉街道、社区工作事项办理流程、权责关系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同时,按照严格准入、统一审核的要求,建立政务事项准入制度,明确了由部门提交申请—相关部门集中审核—区政府审定的政务事项下沉程序。目前,XX区已采取授权或委托等形式,将区级部门承担的有关民政事务、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等9大类63项工作事项下沉到街道办理,将住房保障、教育文体、综治维稳等9大类75项工作事项下沉到社区办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提升街道综合管理效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领

  17

  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XX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一是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围绕实现街道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秩序三加强目标,将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秩序管理三支执法力量整合,依托城管执法队成立街道综合执法队,在新鸿、府青等6个街道开展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统一行使辖区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行政执法、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助维护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等职责。二是积极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统筹整合基层各类协管员、大学生志愿者、两委成员等力量,根据社区居民分布和人口构成等实际状况,按每个网格300户-500户的标准,将14个街道所属的97个社区划分两个片区400多个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2-3名网格员和1名责任人,采取前后台互动、网格化服务模式,由前台窗口受理社区居民申办事项及政策咨询,后台网格管理员负责督促落实服务事项。三是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将社区自治组织向居民院落延伸,以居民院落为居民自治单元,通过建立完善社区院落居民自治组织,开展以物业服务为重点的居民院落自治服务,增强了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主体意识,实现居民院落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便利化

  18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一直存在着城乡公共服务不均、区域公共服务不均,甚至一个地方不同单位间、一个单位不同人群间也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心不齐、不稳、不和谐的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人民群众的最切盼望。XX区按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要求,依托社区网格,构建了区-街道-社区-院落四级市民服务体系,区级市民中心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集办事服务、政民互动和信息资讯服务于一体。街道承上启下,着力强化综合服务、管理、社区服务指导职能。社区、院落两级市民服务站、点则主要开展医保社保、民政救助、养老、文化、助残、生育、教育等公共服务,开设市民讲堂、艺术画廊,开展少年之家、心理咨询等特色服务。同时,积极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重点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和市场中介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文体娱乐、社会救助、社工服务等公益服务类事务。

  二、主要成效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实施后,XX区通过整合分散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社会组织承担部分公共服务、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探索组建社区服务联盟、提升

  19

  社区网格化服务能力等措施,初步构建了全域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民生XX建设。《人民网》以《XX市XX区:打造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为题,深度报道了XX区在街道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相关经验;探索的社区卫生中心和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有效提升了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通过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实现了街道机构改革、街道综合执法、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和社区院落整治等改革的有机结合,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一是通过街道办事处职能调整,使街道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进一步转变了街道职能。二是通过健全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机制,使社区居委会有时间和精力按照自治组织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了社区自治功能。三是通过发展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成为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职能归位。在全区大拆迁大建设、发展任务繁重的情况下,XX区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有力地推进了和谐XX建设。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推进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相对分离,组建街道投资服务分中心对街道经济职能实行有效

  20

  承接,使全区街道招商引资更专业、企业服务更优质,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推动了全区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XX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同比增长7.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6.5亿,增长13.5%;地方税收25.8亿,增长16%,增幅均位居XX市五城区第一。

  有效提升了社区自治能力通过街道工作向社区下沉,优化社区基层治理结构,让居民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初步构建了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社区的工作格局和社区基层治理体系。目前,XX区在97个社区全面建立了居民议事会制度,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了居民代表联系户制度,每个社区均设立了社区民意代表、民情受理室、社情民意受理箱,多数社区实行了社区事务新闻发言人制度,社区自治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三、启示与思考推进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系统工程,XX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该区实践探索得到下启示: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注重协调性深化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涉及利益调整,因此,必须注重改革的协调性。如XX区坚持将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作为改革坚持的

  21

  重要原则。重点针对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着力抓好改革统筹协调,注重试点先行、逐步扩大,切实做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为积极有序推进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坚持统筹推进街道目标考核、公共财政体制、人员评价机制等配套改革,着力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街道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街道与区级部门之间责、权、利不够明确,基层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确保了街道权力与责任相一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人力与任务相适应。针对改革配套性强的特点,建立健全推进改革的协调机制,着力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公共财政体制、目标考核等配套政策,切实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找准着力点深化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根据XX区的实践探索,课题组认为,建立新型社会工作机制,实现政府职能的归位是改革的着力点。因此,通过街道治理体制改革,原本属于非政府社会组织应具有的职能,逐步恢复其应有的角色和地位,使政府的职能实现归位。因此,要大力培育引导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管理,加强社区自治功能。社区中介组织应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渠。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激发民主自治活力

  22

  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激发民主自治活力,全面提升社区民主自治能力。要加快推进社区工作社会化,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实体、中介组织和专业性社会工作机构,还自治职能于社区。要通过公开招贤,定岗竞争,择优入围,民主选举,选聘录用的办法,彻底改变居大妈式的传统决策结构,以体现居民自治的治理精神。通过综合治理体制改革,使社区居委会更有利于积极引导和组织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通过综合治理体制改革,使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要从居民利益出发,围绕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制定并实施居民议事会、居民听证会、主任接待日等各项制度,设立群众意见箱、公示栏,畅通居民参与渠道,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并将社区议事决策过程变成联系、组织、教育、凝聚、调动居民参与的过程,不断增强社区的民主自治能力。要加强街道和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增强服务能力。某街道机构改革调研汇报范文精选五篇(5)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事局的全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全街道上下紧张有序的工作,已圆满地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下面,将街道机构改革工作总结以下:

  23

  一、基本情况自县委、县政府下发了《XX县镇街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后,我街道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关机构改革,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认真反复的研究,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多征求意见,反复协商,结合我街道实际,拟定了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经批准后,我街道迅速进入角色,全面开展机构改革工作,全部程序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XX街道现有在编在职干部95人,其中行政编制32人,事业编制63人。根据上级要求,设置行政岗位50人,事业岗位45人。事业编制超编18人。二、主要做法街道机构改革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使改革工作与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改革领导小组精心安排,认真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项改革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完善的方案,是搞好改革的关键。机构改革,是关系到全街道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自始至终把改革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机关稳定和改革中各

  24

  项工作顺利推进。领导小组成立后,就对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办法及街道机关人员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反复斟酌,按照上级规定,结合机关的实际情况,制定成熟的改革方案,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整、定岗方法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改革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做到随时研究,及时决策,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改革方案,并安排得紧凑而又稳妥,保证了改革按党工委的部署实施。

  (二)充分宣传发动,做好思想工作,是搞好改革的基础。机构变化,人员缩编,进退去留,都牵涉到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我们以稳定人心,保证机构改革顺利推行为出发点,及时开展了疏通思想,释疑解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进行战前动员。召开了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就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遵循的方针原则、实施方案步骤进行了传达,引导大家认真对待改革,使大家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统一了思想。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对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按类别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特别是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了摸底分析,并采取交流谈心等形式,打消同志们的思想顾虑,引导大家以大局为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改革。三是做好思想工作。通过大小会议,对大家讲清了组织上进行机构改革的原则,避免了大的思想波动,绝大多数干部职工表现出了讲政治、讲

  25

  大局、讲团结、讲风格的高尚情操。(三)优化结构组合,转变政府职能,是搞好改革的目的。

  改进领导方法,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效率是改革的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我街道机构改革将党政工作机构设置为5个办公室(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事业机构设置为6个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经管统计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所、文化体育广播站)。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机关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职责范围和权限。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顺利完成了机构改革工作。目前,街道干部群众人心安定,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此次街道机构改革,按照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经过全体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精简了机关机构和人员编制。在这次机关机构改革中,我街道按照精简、统下,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上报机关机构和人员编制,并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数。通过机构改革,我街道变得更加精

  26

  干高效。(二)优化了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在改革中,我们按照人

  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机构改革中明确了人员定岗办法,对中层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了具体地说明,使机关干部的文化层次得到了提高,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三)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改革动员大会之初,广大机关干部不仅积极响应党工委、办事处的号召,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而且从党工委、办事处的决心中认识到了这次改革是真改而不是假改,许多同志产生了危机感,激发了改革和竞争意识,工作作风发生明显转变,机关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都有明显的改观,各部门工作井井有条,保证了改革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几点体会(一)领导重视是我们这次街道机构改革成功的前提。街道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实际进行中,街道谁给我高度重视,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改革进展情况,切实地抓好总体部署和组织实施,保证了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落实任务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推动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改革任务和配套政策的落实。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指导,搞好协调配合,才能确保改革有序

  27

  稳步推进。(二)群众拥护是我们这次街道机构改革成功的基础。改

  革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群众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在这次机构改革工作中,由于我们宣传发动、思想解释等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机关干部,对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得比较到位,政策理解得比较透彻,思想观念转变得比彻底,因此都能够坦然面对、积极参与改革。

  (三)职能转变是我们这次街道机构改革成功的关键。目前我们的基本职能定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强调加强三个方面:一是贯彻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点为产业发展经济创造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严格落实上级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三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点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推动村民自治,实施社会福利,维护社会治安,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段深化的工作。这次机构改革中一些做法,为

  28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我街道将借这次机构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为建立和完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打下基础。

  29

  

篇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街道办事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区政府《进一步理顺红山区城乡综合管理与执法体制实施方案》和《XXX年红山区城乡综合管理“五大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现将辖区一周以来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情况及存在困难和下步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体制改革运行情况

  一是城管人员编组。任命带班队长,负责大队管理、执法、协调等工作,大队下设2个执法中队,每个中队设中队长1人,队员6人,车辆驾驶员1人,内勤3人,下放执法人员已全部到位;二是明确职责。严格按照城市综合管理及执法相关要求,召集各社区负责人、城管执法人员、车辆管理人员开会,学习区里方案相关要求,就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社区网格员、执法中队和车辆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范围、任务、流程等事项进行重新确定;三是加强执法巡查。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11起,对辖区内老红军胡同北口私搭商厅等6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辖区主要沿街商户的店外经营进行清理;四是对红星路市场进行规范并对解放街市场外延进行取缔,共清理违规占道经营游商散贩65处;五是对新华小区自发形成的市场进行规范。组织市场商户召开协商会议,引导成立了自治组织,明确了6

  名商户作为市场管理人员,对市场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六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经与城管核实,已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商户897家,现正在对未签订商户进行摸底统计,逐步签订责任书;七是加大乱贴乱画、违法喷涂的查处与清除力度。共清理乱贴乱画、违法喷涂1245处,查处违法喷涂2起;八是规范停车秩序。按照辖区街路分布以及非机动车停放数量,结合9名车辆管理人员年龄、住址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分了责任区,以保障街区停车秩序;九是对辖区内“僵尸车”进行了摸底,共有23台,责令相关人员限期拖离;十是加强对辖区物业服务的管理。安排街政工作人员配合各社区对有物业服务小区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保洁不到位等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物业退出管理的团结小区16栋楼推行准物业式服务,引导有相关服务经验的社区居民成立舒心卫生服务队,负责小区的垃圾清运、卫生保洁。目前,已正常运行,初步达到各方满意的效果。

  二、运行中存在的困难

  一是按照相关规定,执法过程中罚没的物品需要保管存放,因辖区无合适存放场地,尤其是大件罚没物品无法存放,是否政府可以考虑统一解决存放地点。

  二是对电闸箱、变电箱以及通信设备箱柜等专用公共设施上的违法喷涂、乱贴乱画是否应由设施所属部门进行清理。

  三是对因物业放弃管理的小区和楼栋产生的垃圾,是否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列入考核范围,给办事处和社区做工作留出时间,待引入物业或采取其他形式有效管理后,再列入考核。

  四是现红星路市场存在乱堆乱放、商亭超范围搭建和违规搭建现象较为严重,恳请区城管委和区综合执法局能否协调执法力量对市场进行一次集中整治。

  五是推行烧烤摊点和市场契约化管理,是否由区城管委制定统一的协议,明确收取保证金的标准和扣除保证金的标准。

  三、下一步打算

  按照改革和“五大行动”的具体要求,结合XX街辖区实际情况,明确三项重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辖区市容环境优化向好。一是强化辖区市场管理整治,规范红星路便民市场,制止市场外延,整顿经营秩序和经营范围,清理摊点乱堆乱放;引导新华小区内自发形成的便民市场经营业主,成立自我管理组织,划定经营区域,实现自我规范、自我管理;二是在无物业管理小区推行准物业服务模式。引导团结小区

  16栋无物业管理楼栋成立业主委员会,逐步设立居民议事会和监事会,与小区准物业组织舒心卫生服务队共议共商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实现准物业服务。三是对辖区主街主路按照“双城双创”标准,加大管理力度,对店外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及游商散贩进行整治的同时,对辖区其他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清理整治,重点对钢铁街沿线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确保城市管理示范街路创建行动取得成效。

  

篇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某区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摘要:作为城市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城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如何深化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是城市管理改革中的重要课题。XX市XX区进行有益探索与实践:一是以政策为引领,规范有序推进综合治理体制改革;二是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能职责;三是合理划分事权,推动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四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提升街道综合管理效能;五是强化公共服务,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便利化。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了社会建设和管治水平;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社区自治能力。该区的改革得到三点启示: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注重协调性;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找准着力点;深化城市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要激发民主自治活力。关键词:城市街道;治理体制;XXXX区;改革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作为城市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城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认真履行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是城市综合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为了总结探索城市街道办事处如何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主体的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经验,我们课题组对XX市XX区进行了调研。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认为,该区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参考借鉴意义。一、XX市XX区推进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XX市XX区位于XX市区东北部,是XX五个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是XX市面积最大的城区,辖14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94.08万。近年来,XX市XX区紧紧围绕转变街道职能,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大力实施街道机构及配套改革。特别是XX年以来,XX区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XX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与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结合建设“民生XX”、“和谐XX”,坚持以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职能“双加强”为目标,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指导思想,全面启动和推进了旨在转变街道职能的综合治理体制改革。以政策为引领,规范有序推进综合治理体制改革改革意味着利益格局调整,必将涉及有关部门的利益,为了保障综合治理体制改革规范有序推进。XX年2月,XX区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区委编委会的名义印发

  了《XX区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从深化街道机构改革、理顺区和街道两级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机制、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等方面明确了街道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11项任务,并配套出台《XX区街道机构改革方案》、《XX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实施意见》、《XX区XX年度街道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关于调整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初步实现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职能“双加强”的目标。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能职责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对组织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能有效地积聚新的组织资源,理顺各方面职能关系,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大化。XX区按照“统一、高效、协调运转”的原则,对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进行了职能归类,归并为内部管理类、社会建设类、城市管理类、社会管理类、城市化推进类五大类职能。按照1个内设机构承担1类职能的要求,将原城区5个科室、涉农6个科室,重新设置为城区4个科室、涉农5个科室,精简了机构,避免了街道内设机构的职责交叉,方便了群众“一门办事”。结合强化街道公共服务职能,将街道下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同时,将经济发展职能从街道办事处独立出来,设立投资服务分中心,由

  街道党工委管理,专门承担街道现有经济发展职能并将原考核街道办事处抓经济、抓项目的目标考核内容全部调整到街道投资服务分中心进行单独考核,进一步优化了街道经济发展机制。合理划分事权,推动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合理划分事权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合理划分事权”提出了新要。XX区按照“减少部门对街道的管理事项,增加部门对街道的服务事项”的要求,积极推进简政放权,着力解决“权、责不一致”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区级部门、街道承担的行政职权、公共服务等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制定了区级部门下放街道、社区办理工作事项的目录清单,并对区级部门下沉街道、社区工作事项办理流程、权责关系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同时,按照严格准入、统一审核的要求,建立政务事项准入制度,明确了由“部门提交申请—相关部门集中审核—区政府审定”的政务事项下沉程序。目前,XX区已采取授权或委托等形式,将区级部门承担的有关民政事务、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等9大类63项工作事项下沉到街道办理,将住房保障、教育文体、综治维稳等9大类75项工作事项下沉到社区办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提升街道综合管理效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

  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XX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一是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围绕实现街道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秩序“三加强”目标,将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秩序管理三支执法力量整合,依托城管执法队成立街道综合执法队,在新鸿、府青等6个街道开展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统一行使辖区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行政执法、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助维护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等职责。二是积极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统筹整合基层各类协管员、大学生志愿者、“两委”成员等力量,根据社区居民分布和人口构成等实际状况,按每个网格300户-500户的标准,将14个街道所属的97个社区划分两个片区400多个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2-3名网格员和1名责任人,采取“前后台互动、网格化服务”模式,由前台窗口受理社区居民申办事项及政策咨询,后台网格管理员负责督促落实服务事项。三是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将社区自治组织向居民院落延伸,以居民院落为居民自治单元,通过建立完善社区院落居民自治组织,开展以物业服务为重点的居民院落自治服务,增强了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主体意识,实现居民院落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

  

篇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行政编制从原356名减至2001的274名后区域调整以及为解决军转干部安臵等问题市对我区行政编制进行了调整目前我区行政编制为351名二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历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X机编[2018]17号)的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街道、镇和区直有关单位,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重点围绕历次机构改革以来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成效和现状区自组建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第一次机构改革从1996年3月开始,按照政企、政事分开为原则,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以发展经济、加强服务为中心,合理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达到理顺市与辖区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的目的。1997年12月,又根据省委省政府、省市编委有关文件精神,从“有利于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有利于理顺条块关系,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强财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区属各街道进行了机构改革,由原有的8个街道合并为5个。第二次机构改革从2001年11月开始,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改革,以达到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精干高效的党委部门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的。通过两次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改善了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合理设置了机构,理顺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大幅精简了人员编制,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改进了机关作风,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了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政府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的转变。目前,我区区级党政工作部门由原27个减至现有的23个,其中,党委部门6个,政府部门17个;设立街道办事处5个,镇政府2个。行政编制从原356名减至2001的274名,后区域调整以及为解决军转干部安置等问题,市对我区行政编制进行了调整,目前我区行政编制为351名二、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历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目前政府仍包揽太多的管理事务,包括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管不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政企尚未完全分开。虽然我区近年来对区直企业进行改制,初步实现政企分开,但仍存在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市场难以真正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既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是政事尚未完全分开。事业单位本是政府兴办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组织。然而,现有的事业单位除学校医院等单位外,其余的大多数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由于行政机构限额问题,有些承担行政职能的机构列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或将部分行政职能由事业单位承担,变成主管部门职能的延伸,使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管理上是分开了,但实际上工作职能却没有完全分开。三是政社没有彻底分开。由于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没有完全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投入到市场经济运行中,许多本来应该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仍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到政府身上,造成政府职能越位。2、责权利不对等,事权不明确政府还存在着权责脱节、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一是上下级之间责权利不对等。按照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区级党委和政府要对管辖的区域负全责,包括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等。但近年来区级管理权限逐步往上收,一些部门如国土、工商、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等都垂直市级管理,而工作却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责任归口到区政府,甚至延伸到各街道(镇);如道路交通安全、市场监督、治安管理等都是有责无权。又如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区承担着大量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养管以及道路卫生保洁,但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土地出让费、城市维护费等却由市统一收取、安排使用,而所需的费用却由区一级财政承担。责任与权利的不对等,既不利于职能的发挥,又削弱了区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二是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如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城管、工商、公安、交通、卫生、环保等部门,各部门的职责交叉、责任不明确,管理责任追究机制难以形成,出现了互相推诿、以收代管、以罚代管、只审批不管理等现象。3、机构和人员编制设置不够合理按照目前区机构设置的现状看,设置不尽合理,对应上级职能部门出现缺位。区政府现有机构中,存在一些有责任无职能部门的现象,如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商品和动植物检验检疫、质量技术监督等就没有设置相应职能部门或配备专职编制,但区政府又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只能通过指定职能相仿的部门来承担。这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样一来,往往容易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经过历次机构改革,区很多职能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人员编制大幅减少,做到了精兵简政,但往往一个部室要对应上级几个部室,工作任务日益增加。有的部门就现有的人员编制,一个股室只有一至两人,却要承担全区性的工作任务,难以应付日常实际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重心下移,如流动人口管理、民政事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大量的工作下达到街道(镇),但受编制限制,都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工作机构,也没有配给编制,人员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编制精简后,由于区级分流渠道狭窄,超编人员难于消化,导致人事矛盾突出。4、行政审批程序过于繁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数年,但是,行政审批程序过于繁琐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行政审批权在层级之间分配不合理。审批权力过分集中于市直以上职能部门,区一级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审批层次、审批环节相应增多,审批效率也相应降低。如在社会管理当中,区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权,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要得到市有关职能部门的批准,未能及时有效处理规范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如对一些违章搭建物的拆迁和处罚,虽然区有城管部门,但处罚权却在市里,区要形成处罚意见报市相应职能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往往未能及时纠正处理一些违章行为。二是审批项目过多过滥。如新办工业企业从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到办妥用地、基建报建手续,一般须经工商、税务、计划、环保、消防、城管、规划、国土、建设局等十几个部门的审批,要5个多月才完成,审批部门多、时间长,无形中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造成很大的成本资源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浪费。行政审批程序过于繁琐,必然会对行政效能、投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努力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1、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政府要在全面履行职能的同时,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个重点,加快推进由管制型、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和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只有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才能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一是要全面落实企业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转变管理方式,着重加强宏观调控、外部监督,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在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也采取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将机关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的事务交给企业。二是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已经具备市场化条件的营利性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彻底解决政府职能“体外循环”和事业单位行政化趋向问题。三是要抓紧培育和健全中介组织。凡是市场能自我调节、自我解决的事情要坚决放开,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由市场依其应有的规则去办理。要制定积极政策和相应的法规规章,下大力气加快培育、健全和规范中介组织,使其尽快成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独立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以承接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剥离出的需要社会组织承担的相关职能,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辅助器,使政府摆脱处理具体繁杂事务的局面。2、进一步理顺职权关系,完善行政运行机制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权责不对等关系。一是要坚持权责利一致原则,理顺市区政府、区政府与街道之间的责权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尽可能地将权力予以下放,不宜过多地集中在上级。上级政府应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的性质,将决定权配置在相应层级的地方政府,能下放的应尽量下放;管理权应依职能范围确定,凡下级政府能够管理的需尽力交给下级,相应的审批权予以下放或取消。只有这样,各项事务的管理方能井然有序,上下级政府之间方能构成有机的整体,行政责任方能明确,行政效率方能得到提高。二是调整中央和省垂直管理机构。除了涉及国家安全以及全局利益、确实需要集中管理的职能设立垂直部门以外,其他部门均应列入县区政府工作部门,这样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的调控力和监管力,更有利于地方党委、人大及社会监督。三是进一步调整理顺政府各部门间的职责关系,规范各部门的工作制度和行政行为。目前,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整顿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是行政审批职能以外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清理工作尚未进行。因此,必须对政府各部门除了行政审批职能以外的行政管理职能作一次彻底清理。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关职能的调整理顺工作。凡是一个部门能承担的职能,调整为一个部门负责,必须由几个部门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共同承担的职能,明确主次,确定牵头部门,使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紧密衔接而又不彼此重复。3、合理设置机构编制,优化干部队伍一是合理设置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党的十七大“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要求,自上而下地整合分散的职能相近的行政机构,减少交叉和重复设置,将外部协调转为内部协调,从而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政府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及部门设置。有的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关系百姓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防疫、公共应急等机构职能任务越来越重,应该强化这些部门。而有的部门则需要逐步弱化,比如对于经济管理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应及时归并或裁减。上下部门的设置要基本相同,便于工作对口衔接。同时,人员编制也应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必要的调整。应该参考当地经济总量、人口、地域和工作任务等因素,不能“一刀切”。二是要把机构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结合起来,强化竞争机制,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新路子,推行聘用制改革。4、深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在原来取消、剔除部分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次自上而下,与“三定”紧密结合,同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合理减少审批环节。能精简的,一定要精简;能下放的,要坚决下放;可改为备案的,一定要改为备案管理;可由市场机制替代的,一定要通过市场处理。一些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

  www.365gongwen.com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并且要注意合理划分和调整部门之间的行政审批职能,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加强并改善服务。涉及几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应当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后办理。行政审批要规定合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要通过清理行政性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行政效率“提速”,优化投资环境。(秘书工作交流群)

  

篇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关于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市自2007年全面推行街道综合执法以来,通过科学、合理配臵行政资源,建立起规范协调、精简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权责分割、执法效率不高、基层执法薄弱等问题。但工作中也面临许多亟待应对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尤其是“9.20”火灾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当前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在体制机制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引发了我们对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深入反思:一、推行街道综合执法工作以来的基本情况一是有效地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执法队的人、财、物管理权全部下放到街道,使执法资源与街道内的各部门资源、社区资源一样成为街道可以统一调配、整合的行政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和责权的统一,使街道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战斗堡垒和一线单位,在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现。二是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状况有了明显改进。全面推行综合执法以后,长期以来市民投诉较为集中且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有效查处的“六乱”(乱搭建、乱堆放、乱摆卖、乱挂晒、乱张贴、乱扔吐)和“三黑”(黑网吧、黑诊所、黑煤气)等违法行为大幅减少,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社会秩序、市场秩序和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市民的满意度有了一定提升。三是多头执法、重

  1

  复执法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过去多个职能部门分别执法改变为综合执法队统一行使,减少了部门间的职能交叉、权责分割现象,街道层面70%的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综合执法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行政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问题。四是一系列创新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在全面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如行政执法驻警制度、大鹏街道的巡查签到制度、布吉“大综管”协同执法模式、城管数字化指挥中心建设等,这种比较成功的探索,对政府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社会管理资源、革新对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良好借鉴意义。二、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推行街道综合执法在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正确的,也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但是由于在体制机制上尚不够成熟、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街道综合执法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综合执法工作的管理范围过大一是管理职能过多,涉及领域过广。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深府[2006]268号文件)赋予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21项执法职能,这些职能分别自15个职能部门、涉及143部法律法规、583项执法事项。2008年9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补充规定》(深府„2008‟190号)对综合执法范围进行了

  2

  调整,在职能范围上有所增减,减少的都是一些专业技术强、实际执法过程成中涉及比较少的管理事项,增加的都是难度高、责任大且现实生活关系紧密的职能,实际工作总量有增无减,执法任务繁重。二是职能范围调整幅度过大、频率过高、设臵不科学。综合执法改革后不到2年的时间,龙岗区综合执法部门的职能范围就做了三次大的调整,“八项”从老到“21项”,再变为“21+4”模式,后又增加查处非法办学、非法废品收购等职能,其间尚有数次小范围的变动,调整幅度过大,调整频率过高,使综合执法部门很难适应。况且新调入的执法职能均为其他部门行政管理事务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调整的原则并不一致,各职能之间缺乏内在统一性,管理事项也缺乏针对性,个别新生事项(如非法午托班问题)连基本的管理规范都没有,执行起来精力分散,无法形成整体管理效应。过多的职能、过大的管理辖区、过频的职能调整使得执法力量与执法任务比例严重失衡,导致了综合执法部门长期疲于奔命,同时,简单的集中不但没有彻底改变执法交叉的情况,甚至还产生了新的交叉,并使社会矛盾集中在一个部门,整体导致综合执法部门执法压力空前。(二)对违法自然人处罚执行难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执法部门虽然对违法当事人可以进行处罚,但是却没有对当事人采取人身强制措施的权力,由于不能对违法行为的最根本最能动的主体形成威慑力,使得综合执法人员常年累月疲于奔命,执法效率大减、

  3

  执法成本大增、执法威信大降。特别是对于结帮成伙反复进行违法活动的流动人员,处罚更是根本执行不了,甚至不断出现多次暴力抗法事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三)执法力量保障不够到位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后,在大幅度调整管理职能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调整专业管理队伍,“人随事走”的既定原则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十分匮乏。尽管市、区多次开展了各类执法培训,但是职能频繁调整、工作任务繁重等条件的限制,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专业性和覆盖面并不是十分理想。同时,街道办事处抽调执法人员从事其他工作、指派执法队执行其他工作任务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而抽调走的多是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不但使人少事多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使人员组成的结构性缺陷进一步加剧。面对范围广泛、内容庞杂执法职能,当前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四)管理模式不合理,实际运转不灵活一是“条块管理”力度失衡,实际管理中问题多。目前的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实施的是“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街道执法队的人财物全部交由街道办管理,执法工作由街道办调度指挥,由于街道管理力过于集中,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部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街道领导多、法律意识不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使执法工作出现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执法资源浪费严重、整体执法效果提升缓慢等诸多问题。二是任务来源多元化,绩效考核不统一。

  4

  执法权相对集中后,尽管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指挥管理,但是各部门、各专项办公室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交付执法队处理,并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本部门的考核,各种考核、会议文件、报表、调研一个接一个,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严重影响了完成具体执法任务的效率。(五)职能部门过度依赖末端执法的趋势日益严重综合执法改革后,许多部门过度依赖综合执法,疏于前期监管,重罚轻管,以罚代管,个别部门几乎变成单一的行政审批部门,导致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造成了社会管理和执法的严重脱节。极个别部门甚至还将其职能范围内的执法任务通过专项行动等形式把执法的重任捆绑给街道执法队,最终使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向综合执法部门转移,导致各类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综合执法部门查不胜查,整日疲于奔命,但问题仍长期积压,违法行为反复回潮。三、完善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一)通过立法方式科学调整综合执法范围。一是改变政府文件方式确立综合执法体制的做法,改用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确综合执法体制,充分论证城管执法权限设臵的合理性,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审慎地调整职能设臵,将技术性强、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知识鉴定检查、主管部门有独立执法队伍以及在固定场所内发生的管理事项划回原主管部门管理,从而缩小综合执法的职责范围,彻底改变综合执法“包揽天下”的做法。二是严格执法

  5

  范围调整规范,明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综合执法的职责范围和执法程序,真正树立起法律权威。(二)理顺管理关系,畅通管理渠道一是理顺街道和区各派驻机构的管理体制,在业绩考评和人事管理上要加强上级部门的管理强度。行政业绩考评涉及综合执法执法业务方面的,应当以区执法局的考评成绩为主,其他方面以街道考评为主。二是确立执法任务来源和执法绩效考评的双向管理,各部门及各专门办公室不得直接向街道综合执法部门派遣任务,对执法队的有关考核只能通过街道办和区执法局其中的一个端口完成,防止部门考核过多牵制街道执法队的执法工作重点,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三)建立常态化的公安城管联合执法体制成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队伍,建立和完善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队伍的管理制度,明确公安城管联合执法队中驻警的具体职责范围,驻队民警的人事、财物等日常行政管理制度、日常业务管理模式、绩效考评方法,深化公安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协作,实现公安城管联合执法的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各项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完成。(四)落实管理责任,科学设置问责机制对列入综合执法范围的管理事项,必须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范围和管理界限,建立管理责任制,实行以规范管理和引导疏导为主、执法为辅、疏堵结合行政管理模式,避免重罚轻管、以罚代管情况出现,防止社会矛盾向管理末端集中倾斜,确保经济稳步发展和社

  6

  会的和谐稳定。对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行政问责机制,严格落实行政管理责任制。

  7

  

篇六: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报告

  第一篇: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自评报告

  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自评报告

  为了积极响应号召,创新和完善镇街机构编制管理,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和公示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我街道党政机关根据省编办《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评估的通知》(鲁编办〔2012〕43号)和市编办《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评估的通知》(烟编办〔2012〕15号)精神和乡镇机构改革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有效地实施了镇街机构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执行情况

  (一)严格遵守并执行镇街机构改革方案。镇街机构改革是关系到全镇街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为了有效执行改革方案,我街道党政机关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搞好改革的关键。首先,由街道党政办公室牵头成立镇街机构改革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充分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自机构改革启动以来,我街道以稳定人心,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出发点,召开动员大会,真正增强了广大机关干部对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为保证改革方案的贯彻实施,成立镇街机构改革监查小组,按照改革编制纪律等相关规定,严肃纪律要求,切实加大对机构改革工作的全面监督检查。

  (二)切实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层管理体制。第一,在这次镇街机构改革工作中,我街道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的重点,将机构职能界定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制度建设、转变工作方式等确保职能的转变,着力实现由单纯的行政推动型向主动服务型政府转变。第二,优化精简组织结构和行政审批事项。我街道在精简审批流程,删减审批项目和缩短审批时限等方面做出努力,进一步的规范了审批事项,推动了机构改革。第三,致力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我街道在福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化宣传,营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浓厚氛围,制定政策,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金,向试点村居进行倾斜。同时,充分利用舆论渠道,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丰富内涵,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第四,我街道严格根据文件精神,及时对镇街“一票否决”事项和达标升级检查评比事项进行了清理和完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镇街考核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为了有效实施机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组织机构和职责界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街道正确执行改革方案并且按照优化整合机构、科学综合设置、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设置了综合工作机构。设置了党政合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3个综合性机构,组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5个服务型事业机构,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若干综合性岗位。在人员编制方面,共有行政编制()名,其中:党政领导职数()名。机关后勤编制()名。事业编制()名,其中,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名,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名,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名,街道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名,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名。

  (四)加强机构实名制管理。在这一方面,我街道严格遵循完善制度,有章可循;专人管理,有章可依;信息公开,阳光操作;监督检查,全民协调。实现了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的相互对应,初步解决了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的混编混岗及底数不清等问题,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进一步完善了镇街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公示制,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透明度。

  二、成效及建议

  总之,我街道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和改革方案,深化镇街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办、各中心的工作职责,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转变了政府职能,取得显著成效。

  在本次改革实施过程以及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今后深化镇街行政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重点致力科学设置行政机构,裁剪村居行政冗员;完善居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村居基层民主法治政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权责一致的责任政府;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健全对行政权利的监督。

  相信,随着镇街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有力地加快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我街道经济的全面、迅猛发展。

  第二篇: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讲话1

  在全区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彭新盛(2011年4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区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也标志着我们在体制机制上向国际化大都市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刚才,胜利区长宣读了《渭城区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方案》,刘军书记对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存悌部长宣布了《渭城区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实施办法》,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办事处机构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责任型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讲,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次重要的关系调整。我区成立以来,为

  1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先后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和两次乡镇机构改革,各级政府的机构设置不断优化,职能得到进一步转变,职责关系逐步理顺,体制机制日益完善,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们渭城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推进办事处机构改革,转变工作职能,理顺体制机制,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推动大西安现代化新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办事处机构改革是适应新区建设的现实需要。省市作出的建设西咸新区和泾渭新区的战略决策,使渭城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不论是现在的中心城区,还是发展滞后的农村,都将成为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大都市,特别是一个个村庄将会整合建设为都市社区,农民将逐步转化为都市居民,各镇的职能作用需要尽快转变。实施办事处机构改革是完善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尽管进行了多次的机构改革,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镇办机构设置的基本框架,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地方,政事、政企、事企没有完全分开,部

  

天铭文秘网 https://www.itym8.com Copyright © 2019-2024 . 天铭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天铭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